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0996049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8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三复习易错考点精析及典题精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高考考情:1.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2. 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理解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学会知识的 迁移和应用。易错考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果植被遭到破坏,也必然会引起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变化,并将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 【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变化与其组成要素密切相关,利用整体性原理可分析各要素在地理环 境中的作用及发展变化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以黄土高原为

2、例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全球变暖为例3、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例典例精析:例题一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 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 13 题。1 判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加AC2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B D( )。A整体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B区域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3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土壤肥力下降 产生土壤盐碱化 洪涝灾害加剧 渔业产量下降 三角洲面积扩大A

3、CB D解析 修建水库一方面使得库区土壤水分增多,给植被生长提供更多水分,植被覆盖率 增加,进一步导致蒸腾作用加强,使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另一方面水面增大,导致库区 蒸发量增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该图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体现了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可以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少洪涝灾 害的发生,同时大坝修建之后,径流趋缓,携带的泥沙减少,渔业产量下降,三角洲面 积有减少的趋势。答案 1.C 2.A 3.D例题二1右图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50 cm,但根系在 20 m 以上。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解析

4、根据该植物地面高度较矮而根系非常发达,可知这是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B 图沙丘广布,分布在内陆干旱地区。答案 B例题三下面两幅图模拟的是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 年)的可能分布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例 A、B 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A_;B_。(2) 甲图中由 C 至 D 植被变化体现了_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 的最主要条件是_。(3) 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 年)植被类型在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4) 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 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解析 第(1)题,由题中自

5、然带分布图可知,A 为南方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 为西北的温带草原带。第(2)题,由于水分差异,由 C 到 D 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第(4)题,植被类型整体向北推移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且因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台湾岛面积可能会变小,台湾 海峡可能会变宽。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2) 干湿度地带性 水分(3) 位置: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范围:寒温带针叶林几乎从我国区域消失;青藏高原 高寒植被面积将明显缩小;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4)全球气候变暖。台湾岛面积变小,台湾海峡将变宽。 实战演练:读下图,回答 12

6、 题。1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2下列叙述中,属于 P 环节的是( )( )A 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湿润B 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荒漠来源:学.科.网C 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D 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图至图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时期到图时期的变化过程(图时期到图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分段 中的中游)。读图回答 35 题。3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BCD4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

7、要素的稳定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5下列植物分布的现象、规律,主要由热量差异造成的是A 密林底屋与上层植物种类有明显不同B 迎风坡、背风坡树种的差异C 由沿海向内陆出现了森林、草原、荒漠的植被景观变化D 海南岛橡胶树、四川盆地柑橘树、山东丘陵苹果树的分布差异( )一个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带也是一个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据此完成 67 题。6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功能B 平衡功能C 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D 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7能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向恶性方向发展的

8、是( )。A植树种草 C围海造陆B修水库 D围湖造田下图反映了不同地质时期某地自然环境的变化。据此回答 89 题。8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水热条件的变化 C植被类型的变化B地壳运动 D岩浆活动9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复杂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稳定性1A 2.C 第 1 题,该图反映了气候、水文、地形、土壤、植被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 2 题,P 环节由气候指向土壤,说明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 形成了贫瘠的土壤。3D 4.B 5.D 第 3 题,据图中信息可知,植被减少,其涵养水源、稳定径流

9、的能力下降,导致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增大。第4 题,植被的减少不仅影响到径流量的变化,且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反映出植被对水文的影响。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增加,土壤肥沃,耕地增多,这些反映了环境的统一演变的整体性。第 5 题,密林底层与上层由于光照条件的差异而树种 不同,B、C 选项中的现象主要是水分的差异造成的。解析 第 6 题,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功能的总和。第 7 题,围 湖造田将使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功能下降,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且会造成生物 多样性减少。答案 6.D7.D解析 第 8 题,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可分解如下:阶段当地为平地,植被为森林; 阶段当地地壳隆起升高,使背风坡植被由森林变为草原;阶段地壳继续升高,背风 坡出现了沙漠。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 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第 9 题,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 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答案 8.B 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