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96360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安全技术》之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巷道铺轨安全技术措施 由于副平硐内原轨道运输系统轨道规格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轨枕大多腐烂,局部地段轨道两侧安全间隙不足,不能满足安全运输需要,同时,为了提升本矿的辅助运输能力,提高辅助运输安全系数,须对现有运输轨道系统进行改造。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轨道的铺设工作,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副平硐斜长500m,净宽3.5m,墙基高1.3m,拱高1.75m,净高3.05m,净断面积为9.36m2。 井筒现有轨道为18kg/m轨道,轨道间距为600mm,轨枕为木枕,轨枕间距长短不一,井筒口以内40m

2、和井底车场20m为双轨铺设,车场其余段110m为单轨铺设,井口外伸60m,轨道总长790m。距井筒口60m处有调度绞车一部。滚轮及阻车器均损坏严重,均不能满足提升要求。另外,井口以里75m至120m段巷道净高为1.85m,净宽3m,净断面积为4.58m2,不能满足轨道铺设要求,需进行起底(其长度及起渣方量见附图)后再铺轨。 二、施工技术要求: 1、轨道铺设技术要求 (1)道轨选用30kg/m钢轨,轨距为600mm,道轨铺设长度为790m(井筒内单轨长度500m,车场双轨长度共120m、井底铺轨长度110m,井口外延60m,共790m);轨枕选用混凝土枕,枕木规格为长宽高=1200150140m

3、m,轨枕设计间距为750mm;轨道采用10m长钢轨。道床采用直径30mm的石子铺设,道床铺设宽度1200mm,厚度240mm。在井口处设置三道绝缘夹板,绝缘夹板以外(地面侧)的轨道每侧轨道有效接地至少一处。 (2)平硐段(坡度小于5度)每隔50m安设一个滚轮,斜坡段每隔20m安设一个滚轮。分别在井口以里130m、230m、330m、430m处设置自动防跑车装置4道。 (3)轨道铺设沿巷道中心线铺设,在左侧(东侧)设人行道,采用混凝土硬化,硬化宽度800mm,厚度200mm。右侧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混凝土砌筑,水沟断面净尺寸高宽=300300mm,侧壁厚度50mm,底厚100mm,水沟设盖板(

4、盖板要加12#钢筋,间距300*300mm),盖板尺寸长宽厚=80050050mm,在井口往里370m(15坡)处人行道为阶梯状,阶梯长度700mm、宽度800mm、高度200mm,坡长130m。 2、质量标准要求 (1)轨道采用30kg/m的钢轨,轨道扣件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5mm,不应有硬弯。 (2)轨道间距:600mm,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偏差为:-2mm-+5mm。 (3)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4)轨枕间距:750mm,轨枕间距偏差:-50mm-+5

5、0mm,轨枕规格:1200150140mm,轨枕埋入道床深度为90mm。轨枕下铺石子约100mm左右。枕轨必须与轨道固定牢靠,且垂直于轨道。轨枕靠上帮的一头必须平齐。 (5)道床必须垫平、捣实,严禁出现枕木悬空的轨道。 (6)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不得有杂拌道。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低于线路的钢轨型号。 (7)轨道铺设平整、牢固,道碴垫实。 (8)轨道上平面距巷道顶板最低处不低于2300mm。 (9)轨道拉杆每隔30m设置一道。 三、施工作业程序及主要工序 1、施工作业程序:清除多余道渣-运材料(轨枕、钢轨、石子、夹板等)-码放材料-回收旧枕木道轨-铺设永久道轨-填道床-做水沟、硬化行人

6、道(整个循环由下往上施工,每铺50m轨道为一循环)。 2、劳动组织: 采用八小时作业制,每天三班。每班设跟班干部(项目负责人)一名,负责总体指挥、安全、技术等工作;设班长一名,负责本班指挥协调;设瓦斯检查员一名,负责瓦斯和二氧化碳检查;设安检工一名,负责安全检查;绞车司机一名,负责运料和运渣;信号工一名,负责绞车运输时信号提示;施工人员8名,负责起轨出渣和轨道铺设;地面装料和卸料工2名,负责井下供料和卸料、出渣。 3、施工主要工序: (1)测量人员要按设计复核、补齐巷道腰线,巷道两侧都要有腰线(间断点不超过10米;统一使用永久轨道面1米的腰线)弯道两端都要有一个中线点,没有激光的直线巷道每40

7、左右要有一个中线点,按设计位置划好道岔基本轨起点位置。 (2)用中腰线检查道床地板宽度和高度,不够的及时处理;轨枕、道岔来到现场后,技术人员要组织职工认识、熟悉各种构配件;搞清楚名称、用途,每副道岔各种构配件的需要数量。 (3)把轨道和道岔的主件下到井下、运到铺设地点,在道床外垫平放置待用。轨枕装车下井运到铺设地点,在道床外的巷帮摆靠。双轨段按大约间距300mm、单轨段按大约间距600mm摆靠。 (4)按设计位置、道岔型号、长短次序数量在道床上摆好道岔用道枕;道岔直轨一侧的道枕头要对齐;把直轨抬到道枕上就位,道枕在轨道外侧不少于250;撬起直轨,在不同位置加入不同规格的垫板、并固定道轨(所有道

8、轨第一次固定2/3);把基心轨抬到道枕上就位,心尖与直轨的护轨中垂直对正,找准轨距并固定;把弯轨抬到枕上就位、把直、曲连接轨和基心轨、尖轨连接起来(注意尖轨内有套管,长的在前,短的在后),不同位置加入不同规格的垫板、找准直道轨距并固定,按巷道中线与轨道中心的关系拨正道岔;在不同位置加入不同规格的垫板、找准弯道轨距(注意弯道轨距有加宽)并固定; (5)从前到后、先直后弯对照标准复核尺寸,有误差及时调整,无误后把所有固定卡固定。安装连杆、扳道器。检查尖轨开程、密贴、灵活情况。进行班组自验收并作好记录。 (6)起道追渣:用2-6个起道器同时平缓的把上过道渣的道逐段抬起,根据上道渣的多少,起渣时应根据

9、坡度进行,然后把每一块道板两端轨道下方的道渣用夯道镐夯实。 (7)拆除现有的临时轨道运走拆除物运至并码放整齐。 (8)井筒内调度绞车检修合格并恢复送电,达到提升要求。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安装道轨前,现场作业人员必须学习安全措施后方准施工,同时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执行。 2、施工前的准备措施 (1)所有施工材料必须准备到位并运抵工业广场,并分类储存,摆放整齐。 (2)原运输系统回收材料场地和排渣场地能充分容纳回收材料。 (3)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工作环境并学习安全技术措施。 (4)井筒内的调度绞车要移至井筒外,严格按要求安装、调试且恢复声光电信号后方可使用。 3、铺设轨道的安全技术

10、措施: (1)道岔应铺设在直线地段,不得设在竖、曲线地段,道岔应保持平直、完好,道轨顶面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防止车辆在运行中跳轨伤人。 (2)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与左右差错不得大于5mm。 (3)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4)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 (5)在曲线段内应设置轨距拉杆。 (6)轨枕的规格及数量必须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0mm,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与枕木。 (7)开工前,首先检查所用的工具是否齐全、完好,传递工具时,要互

11、叫互应,不准乱扔乱放。 (8)在铺轨时,作业人员的手、脚不准伸入轨底或轨枕下面,防止歪斜伤人。 (9)道渣的粒度及铺设厚度应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面要捣实,对道床要经常清洗,做到无杂物、无浮煤、无积水。 (10)安装道夹板应注意道夹板的小面紧贴钢轨,紧固螺栓时,先中间后两边,两边上紧后再把中间紧一次。 (11)轨枕必须合格,严禁将腐朽或不合格的枕木铺设在轨道下面。 (12)在施工过程中,巷道内阻车器必须随轨道铺设进度同时安装,并投入正常使用。 (13)施工时,低洼处必须用道碴垫平、垫实,然后方可铺道,确保轨道铺设质量。 (14)铺设曲线轨道,必须从曲线的一端向另一端进行,不应在缓和曲线的起点设有

12、接头。曲线段竖曲线的半径必须符合规程要求。 (15)在曲线的外侧不准有人同时作业。 4、运输钢轨安全技术措施 (1) 运送钢轨时,必须使用平板矿车运输。轨道装设长度不超过10,距轨面高度不超过1.2。轨道码放整齐,用8铁丝不少于4根捻股或相当的钢丝绳等不少于3道进行捆绑,固定位置必须是平板车两组起重环上,不偏载。 (2)装卸钢轨时必须有人统一指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用同一侧肩膀抬轨,必须有一个人喊号,一头先起或一头先放。 (3)人力推车运送钢轨时,在钢轨车前50 m以外必须有人探路,钢轨车两侧不准跟人,跟车人员必须离轨头2以外,不得两辆车同时运输。 (4)当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必须使

13、用机械运输。 5、推车工安全技术措施 (1)推车前,首先检查运输线上巷道支护情况,并清理运输线上的所有障碍物,检查运输路线轨道质量情况,保证矿车运行畅通。 (2)推车时,必须时刻注意前方。在开始推车、停车、掉道、发现前方有人或有障碍物,从坡度较大的地方向下推车以及接近道岔、弯道、巷道口、风门、硐室出口时,推车人都必须及时发出警号。严禁低头推车,严禁放飞车。 (3)停车时,用阻车器停放牢靠,防止跑车。 (4)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米;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米。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使用绞车提升运输。 6、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 当发生瓦斯、煤尘、水灾等自然灾害时,现场人员立即向矿调度中心汇报并沿副平硐撤到地面。 7、施工质量要求: (1)铺设道轨应根据巷道底板适当调整坡度,保证平缓过度。 (2)铺道轨时,必须安装道栏杆,每30米有一根道拉杆控制道轨距。枕木为每750mm一根,道轨与道轨连接处,必须有两块道夹板,且用4道螺丝固定,夹板螺丝采用一左一右固定。防止脱轨造成运输事故的发生。 (3) 在坡度大于5巷道布置挡车装置,每20m布置一托滚轮。 (4)当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必须使用机械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