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0997044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4章 章末复习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32 122211 12求圆的方程【例 1】 求圆心在圆x y22 上,且与 x 轴和直线 x 都相切的 圆的方程解设圆心坐标为(a,b),半径为 r,因为圆 3x 2y22 在直线 x 的右侧,且所求的圆与 x 轴和直线 x2 都相切,所以 a 2 2.所以 ra12,r |b|.又圆心(a,b)在圆 3x 2y22 上,212222所以 3a 2ra , b22,联立r|b|,a322b22.解得1a ,r1,b1.所以所求圆的方程是 1x 2(y1)21,或 1x 2(y1)21.1求圆的方程的方法求圆的方程主要是联想圆系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利用待定系数 法解题2采用待定系数

2、法求圆的方程的一般步骤(1) 选择圆的方程的某一形式(2) 由题意得 a, b, r(或 D, E, F)的方程(组)(3) 解出 a, b, r(或 D, E, F)(4) 代入圆的方程1已知半径为 5 的圆的圆心在 x 轴上,圆心的横坐标是整数且与直线 4x 3y290 相切,求圆的方程解设圆心为 M(m,0)(mZ ),由于圆与直线 4x3y 290 相切,且半径为 5,36所以|4m29|55,即 |4m29| 25,因为 m 为整数,故 m1,故所求圆的方程为(x 1)2y22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例 2】 已知直线 l:2mxy8m30 和圆 C:x2y26x12y200.(1)

3、 mR 时,证明 l 与 C 总相交;(2) m 取何值时,l 被 C 截得的弦长最短,求此弦长解(1)直线的方程可化为 y32m(x4),由点斜式可知,直线过点 P(4, 3)由于 42(3)26412(3)20150 ,所以点 P 在圆内,故直线 l 与圆 C 总相交(2)如图,当圆心 C(3, 6)到直线 l 的距离最大时,线段 AB 的长度最短此时 PCl,所以直线 l 的斜率为1 1 ,所以 m .在APC 中,|PC| 10,|AC|r5,所以 |AP|2 |AC |2 |PC |2251015,所以 |AP| 15,所以|AB |2 15, 即最短弦长为 2 15.1 21 21

4、1 2121k21 212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代数法和几何法. 一般常用几何法,而不用代数法,因为代数法计算复杂,书写量大,易出错,而几何法较简单2已知圆 C 关于直线 xy20 对称,且过点 P(2, 2)和原点 O.(1) 求圆 C 的方程;(2) 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 l ,l 都过点 A(1, 0),若 l ,l 被圆 C 所截得弦长 相等,求此时直线 l 的方程解(1)由题意知,直线 xy20 过圆 C 的圆心,设圆心 C(a, a2)由题意,得(a2)2(a22)2 a2(a2)2 因为圆心 C(2,0),半径 r2,解得 a2.所以圆 C 的方程

5、为(x2)2y24.(2)由题意知,直线 l ,l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 0,设 l 的斜率为 k,则 l 的斜率为,k所以 l1:yk(x1),即 kxy k0,1l :y (x1),即 xky10.由题意,得圆心 C 到直线 l,l 的距离相等,所以|2k k| k21|21| k21,解得 k1,所以直线 l【例 3】1的方程为 xy10 或 xy10.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已知圆 C :x2y24x4y50 与圆 C :x2y28x4y70.12121221 21 22(1)证明圆 C 与圆 C 相切,并求过切点的两圆公切线的方程; (2)求过点(2, 3)且与两圆相切于(1)中切点的圆的方程解

6、(1)把圆 C 与圆 C 都化为标准方程形式,得(x2)2(y2)2 13,(x4)2(y2)213.圆心与半径长分别为 CC (4,2),r 13.1(2,2),r 13;因为 |CC | (24)2(22)2 2 13rr ,所以圆 C1与圆 C 相切由x2y24x4y50, x2y28x4y70,得 12x8y120,即 3x2y30,就是过切点的两圆公切线的方程 (2)由圆系方程,可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2y24x4y5(3x2y3)0.点(2, 3)在此圆上,将点坐标代入方程解得 43.所以所求圆的方程为 x2y24x4y543(3x2y3) 0,即 x2y28x203y90.判断两圆位

7、置关系的两种比较方法:(1) 几何法是利用两圆半径和或差与圆心距作比较 ,得到两圆位置关系(2) 代数法是把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完全转化为代数问题 ,转化为方程组解的组数问题,从而体现了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但这种方法只能判断出不相交、相交和相切三种位置关系,而不能象几何法一样,能准确判断出12121 2121 22 2 22 2a 3a 4 4 a 2 42 424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和内含五种位置关系3已知圆 C :x2y26x70 与圆 C :x2y26y270 相交于 A, B两点,则线段 AB 的中垂线方程为_xy30 AB 的中垂线即为圆 C 、圆 C 的连心线 C C

8、 . 又 C (3,0), C (0,3),所以 C C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xy 30.空间中点的坐标及距离公式的 应用【例 4】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AB C D 的棱长为 a,M 为 BD的中点,点 N 在 A C上,且|AN |3|NC |,试求|MN|的长解由题意应先建立坐标系,以 D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正方体棱长为 a,所以 B(a,a,0),A (a,0,a),C (0,a,a),D(0,a a a a a 0,a)由于 M 为 BD 的中点 ,取 A C的中点 O,所以 M, , ,O, ,a. 因为 |A N |3|NC |,所以 N 为 AC 的四等

9、分点 ,从而 N 为 OC的中点 ,故 N, ,a. 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MN|a a2 a 3a2 a 2 6 a. 1 1 111 1111求空间中坐标及两点间距离方法及注意点:(1) 求空间两点间的距离时 , 一般使用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应用公式的 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确定两点的坐标(2) 确定点的坐标的方法视具体题目而定 ,一般说来,要转化到平面中求解, 有时也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确定4如图所示,直三棱柱 ABC-A B C 中,|C C|CB |CA|2,ACCB, D,E 分别是棱 AB,B C 的中点,F 是 AC 的中点,求 DE,EF 的长度解以点 C 为坐标原点,CA、CB、CC 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C | |CB | |CA|2,C(0,0,0),A(2,0,0),B(0,2,0),C1(0,0,2),B (0,2,2),由中点坐标公式可得,D(1,1,0),E(0,1,2),F(1,0,0),|DE |( 10)2(11)2(02)2 5,|EF|(01)2(10)2(20)2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