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000859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安全管理论文》之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事故隐患探讨 开展配电网带电作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采用了绝缘斗臂车、绝缘遮蔽用具、个人绝缘防护用具,使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自90年代以来,配电网带电作业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 开展配电网带电作业,必须保证设备及作业人员的安全,这是带电作业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带电作业的安全就没有电网的安全,因此,带电作业必须把人身安全保障放在首要位置。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的因素错综复杂,本文就目前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在管理、工器具及作业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作粗浅的探讨。 1 管理制

2、度因素 1.1 作业人员的工种界定不明确 目前有些企业对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有些带电作业班组人员既从事停电检修工作,又从事高压送电网的带电作业工作。一方面带电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不能保证其充分休息,影响带电作业安全性;另一方面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的作业习惯不同,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与高压送电网带电作业的作业原理、作业手段、作业习惯等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带电作业人员同时承担多种工种的工作任务,会使作业者在配电网带电作业出现不正确或错误动作而造成危险。 1.2 带电作业工器具管理制度不健全 优质、安全、可靠的带电作业工器具,尤其是绝缘隔离用具、个人绝缘防护用具是保证配电网带

3、电作业安全的生命线。工器具管理在带电作业中尤为重要。但有些企业对带电作业工器具只重视周期性的预防性试验,而日常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没有专门的工器具管理人员,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出入库仅由带电作业操作者自行管理,没有使用记录,没有检查记录。而作业者往往由于现场强度作业带来的劳累而疏于日常检查,给带电作业带来安全隐患。 1.3 带电作业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制度不健全 带电作业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电作业操作者的素质、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有些企业对带电作业人员的培训制度不全,往往不经过专门的理论与技能训练而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训带电作业人员。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是一个高智力、高技能、

4、高投入、高风险的工作,必须加强作业人员的理论和现场操作培训,提高带电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和连续性地开展培训考核,保持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确保作业人员长期熟练地从事这一工作,这是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关键。 1.4 工作票管理制度不健全 带电作业是一项特殊作业,其安全性不仅取决于现场作业方式和作业步骤,也取决于作业网络的运行方式、负荷性质等。有些企业的带电作业工作票仅由带电作业班组长填写,未经主管领导与生技部门签发,可能使作业者在实际操作中因安全措施考虑不全面而造成危险。在现场,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后,未让作业者复述和办理签字确认手续,可能使作业人员对作业内容不明确,或理解不正确而

5、引发事故。 1.5 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班组间的配合问题 目前,相当多的电力企业很重视带电作业班组的安全管理,也重视停电检修班组的安全管理,但往往在带电作业与停电检修的配合上存在管理漏洞。有些作业,应该在带电作业班组做好绝缘遮蔽隔离后,再由停电检修班组登杆作业。有时停电检修班组为了抢时间,在带电作业班组未进行绝缘隔离或未完全绝缘隔离的情况下即登杆作业,而停电检修人员又未经带电作业培训,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这需要管理职能部门以强制性文件形式约束停电检修人员,从管理制度上杜绝上述安全隐患。 2 作业环境因素 2.1 施工现场复杂无措施 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往往都在城市繁华地段,其作业环境复

6、杂多样。比如交通情况、建筑物情况、高低压及通讯线路布置情况,环境噪音及污染情况等都不一样。这些复杂的因素如不考虑全面,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就会造成作业事故。这要求作业者在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事先了解环境情况,对交通复杂的应增加交通监管人员,对环境噪音大的,应增加监护、通讯措施,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应考虑适当增加安全距离。 2.2 天气情况不满足带电作业条件而强行作业 一般规定:在风速大于5级、湿度大于80%、气温低于0、高于38时以及雨、雪、雾、雷天气不能进行带电作业,这些规定一般带电作业人员基本能遵守。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时现场的天气会发生突变,而一旦发生这种突变,可能就给作业者带来

7、致命的危险。为预防这种“不测风云”,作业现场应配备便携式风速仪、湿度仪,监护人员要经常性地监视天气变化,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3 作业线路情况特殊无事先解决方案 由于10 kV配电线路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环境影响和施工人员的随意性,有些线路上的装置结构特殊,增加带电作业的风险,主要表现有:(1)部分承力杆和T型杆引流线作业不规范,带电断、接时易造成相间短路;(2)部分柱上开关安装形式不规范,限制了带电作业;(3)横担距离、排列形式不规范,局部限制带电作业;(4)同杆多回路导线形式复杂,绝缘斗臂车不容易穿越;(5)部分设备线夹、接线端子和并沟线夹形式特殊,不便于带电作业,增加了带电作业难度

8、。这些特殊情况如不事先进行踏勘,制定具体方案,则其隐患是显而易见的。 3 作业机具因素 3.1 绝缘材料不合格 目前,我国生产绝缘杆材的厂家众多,且良莠不齐,许多用户由于缺乏必要的检验手段,无法确定其质量优劣,如选择不当,误将低劣的绝缘材料用于重要的部位,造成重大的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以绝缘杆为例,如表1所示,可看出我国绝缘杆材料的质量情况。 可见我国绝缘杆材所采用的绝缘材料除玻璃纤维增强型绝缘杆材符合GB1388-92标准外,其余材料均有部分指标不合要求,用户须谨慎选用。 3.2 绝缘工器具不合格 绝缘工器具除绝缘部分材料性能不满足要求可能造成隐患外,绝缘工器具的金属头及连接部分的机械强度或

9、制造工艺不合格也会造成事故隐患,这方面往往易被人们所忽视。 3.3 作业者与监护人的上、下通讯不畅通 10 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现场目前主要在城镇,现场噪音一般都比较大,尤其是采用绝缘斗臂车作业的项目,斗臂车本身的声音就比较大,这给带电作业通讯带来困难。如不加强通讯,则监护人的命令不能及时被操作者所接收,其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带电作业必须确保上下通讯畅通,应配备质优方便的声控型对讲机。 3.4 绝缘工器具试验脱周期,试验方法不当 目前,大多带电作业班组都比较重视绝缘工器具的周期性试验,但是由于配电带电作业的工具没有统一的形状标准,形状上千差万别,有些硬质绝缘遮蔽用具为了适应操作者的习惯和遮

10、蔽对象的特殊形状,其外形很不规则,这给试验电极的制造带来困难,试验费用也因此增大。由于上述原因,有些用具无法进行正确试验,而使用者也因侥幸心理冒险使用,后果是很危险的。为了方便试验起见,笔者认为在直接作业时,应尽可能选用绝缘毯作为绝缘遮蔽用具。 4 人的因素 4.1 对“带电作业三规”不重视 “带电作业三规”是指带电作业技术管理制度、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带电作业一章和带电作业操作导则三项保证带电作业安全的强制性条文,既是从大量血的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也是电力理论计算得出的结论。尽管目前“三规”中对10 kV配电网带电作业的专门条文有待进一步充实,但其中大部分条文是带电作业者安全的基

11、础,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忽视“三规”的基本要求,也就忽视了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的基本保障。 4.2 按个人意愿操作或操作步骤不规范 带电作业不同于一般的停电检修作业,带电作业的操作技能要求严格,操作步骤和动作方式都必须保证严格的安全要求。带电作业必须严格按照事先编制的操作规范和方案进行才能确保安全。操作者如果对规程不熟悉,或随意按个人意愿操作,其后果恐怕是与意愿相反的。 有时现场情况较为特殊,操作者如未经严格训练,当所编步骤和规范与实际情况不符或相矛盾时,操作者如对规程不能正确领会,造成误判误操作或按个人意愿操作,其后果是非常危险的。 4.3 忽视了电容电流的影响 线路的电容电流取决于线路长度、线

12、间距离、导线类型与截面、线路电压等级等因素。10 kV配电网的电压等级较低,其电容电流往往被作业者所忽视。经过改造后,配电网的绝缘化程度提高,线间距离减少,单位长度线路的电容电流较以往增加。当进行引流线的断、接操作中,主线与引流线间的电容电流随着被断、接线路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线路长度超过一定值时,主线与引线间极有可能产生电容电弧。此电弧对操作者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一是操作者对电容电流估计不足,造成心理恐慌而引发二次事故;二是电弧可能击穿、灼烧绝缘手套,造成危险;三是绝缘服一般为可燃材料,可能引起绝缘服起火而造成危险。因此配电网带电作业不能忽视电容电流的影响。当进行直接作业时,应在绝缘手套外戴

13、上羊皮手套以防绝缘手套击穿、灼伤,在拆、搭瞬间,应用绝缘操作杆或其它工具将引线或主线短接或脱离后再直接操作,切忌徒手一手搭主线,同时一手搭引线的操作方式。 4.4 忽视非作业对象的危险 带电作业者在作业中,往往只将精力集中于操作点的带电体,而不注意周围的非带电体和其它带电体的影响。有时往往因不注意周围带电体、接地体的防护造成安全隐患。事实上,有时对低压线路、接地体的绝缘隔离比作业对象的防护更显重要。在日本,就曾因操作者忽视对200 V低压线路的绝缘遮蔽,而发生作业者触碰低压线路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4.5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作业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休息不当、操作不当和着装不当。其中休息

14、不当主要表现在作业前休息不充足,作业过程、作业时间过长造成作业时精力不集中引发事故。着装不当表现为未按规定穿着合适的绝缘防护用具、穿着影响作业安全的带金属件工作服装以及戴金属项链、手链及手机等东西进行带电作业。 另外,对站班会布置内容不明确,对绝缘工具、绝缘斗臂车的养护不到位,对工器具、绝缘斗臂车的异常情况不重视和强行使用等都是作业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表现。 5 结束语 影响带电作业安全的事故隐患错综复杂,上述几种隐患类型只概括了配电网带电作业部分安全隐患,作业者一定要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事先分析并作好预防措施,方能保证配电网带电作业安全健康地开展。抓带电作业安全应该首先抓好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及准确性,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抓好带电作业三规的贯彻执行,使其成为带电作业人员操作的准则和行为规范;抓好技术管理和领导,不断提高装备技术性能,改进工具和操作方法,提高科技含量和智能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