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2025年XX镇村(社区)党组织班子运行情况的报告一、引言根据中共XX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XX镇聚焦村(社区)党组织班子运行效能提升,通过实地调研、民主测评、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全镇14个行政村、1个社区党组织的班子结构、运行机制、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现将研判情况报告如下:二、班子结构与组织建设(一)人员构成优化升级2025年全镇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共配备干部58人,较上届减少3人,实现“一肩挑”全覆盖。班子呈现三大特征:1 .年龄梯次化:平均年龄47.3岁,较2023年下降2.5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占比达21.4%;2 .学历专业化:大专及以
2、上学历占比提升至39.7%,9名干部通过学历提升计划”取得本科文凭,2人正在攻读农业硕士;3 .来源多元化:吸纳返乡创业人才、产业带头人12名,女性干部占比25.9%,少数民族干部占比17.2%。(二)组织体系完善1 .网格化管理:划分党员责任区87个,建立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架构,实现组织触角延伸至自然村组;2 .后备力量储备:动态储备后备干部42人,其中返乡大学生占比38%,退役军人占比24%,建立导师帮带制培养机制;3 .制度刚性约束:全面落实村级组织工作规则,建立重大事项五步决策法(提议-商议-审议-决议-公示),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三、运行机制与工作效能(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
3、新1 .三治融合实践:在XX村试点积分制管理,将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纳入考核,兑换超市商品或服务优先权,群众参与率达92%;2 .数字化赋能:开发智慧党建APP,实现流动党员在线学习、党务云公开、民意直通车等功能,累计处理群众诉求386件,办结率98.5%;3 .应急响应体系:建立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半小时响应圈,组建党员突击队15支,2025年汛期成功处置险情23起,转移群众147人次。(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1 .集体经济突破: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XX农业合作社带动发展银杏套种南瓜基地200亩,户均增收1.2万元;2 .产业转型升级:快活岭村建成数字化养殖场,引入Al饲喂系统,生猪
4、出栏周期缩短15天,年产值突破800万元;3 .文旅融合发展:依托XX村打造红色研学基地,开发农耕体验+民宿经济项目,2025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创收560万元。(三)民生服务优化升级1 .15分钟服务圈建设: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养老驿站等功能,实现医保代办、法律咨询等23项服务一站式办理;2 .特殊群体保障:建立独居老人每日一访、留守儿童周末课堂机制,累计开展助老服务580人次,课业辅导1200小时;3 .基础设施改善:新建垃圾中转站3处,硬化产业道路12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30盏,人居环境满意度达94.7%o四、存在问题与短板分析(一)结构性矛盾待破解4 .35岁以下年轻干部实
5、践能力不足,7个村存在学历高、经验少现象;2.村际发展不均衡,3个偏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低于10万元。(二)运行机制待优化1 .部分村四议两公开程序简化,重大事项公示不及时;2 .跨村联建机制尚未健全,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效应未充分释放。(三)群众工作待深化1 .新进班子成员群众知晓率仅68%,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率不足40%;2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盲区,12个支部线上学习参与率低于70%o五、下一步提升路径(一)实施头雁领航工程1 .开展双培双带行动,选拔5名致富能手进入班子,选派3名年轻干部到先进村挂职;2 .建立季度擂台赛机制,围绕产业发展、治理创新等开展实绩比拼。(二)创新治理模式1 .推广村企共建模式,引进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2 .开发云上村务区块链平台,实现项目资金、集体资产全流程追溯。(三)强化制度保障1 .制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0版,细化38项权力运行规范;2 .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对连续两年考核末位的班子启动调整程序。(四)深化为民服务1 .实施民情地图项目,通过GIS系统动态掌握群众需求;2 .设立乡贤调解室,聘请退休法官、律师参与矛盾化解。六、结语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XX镇将以此次分析研判为契机,持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班子运行从结构优化向效能跃升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