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022339 上传时间:2021-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202x年县文体广旅局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x年,我局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积极做好星评工作,推进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工作,推荐塔依索干村参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申报;根据星级农牧家乐奖补办法,对全县乡村18家农家乐进行摸排评估,上报地区9家星级农家乐申报。 二、抓冬季攻势大培训。一是加大农牧民培训。开展文化惠民系列主题活动。依托“我们的节日”“欢乐家园 幸福生活哈巴河第十三次百日文体竞赛”等内容,组成哈巴河县文体小分队,冬不拉小分队,红色旅游商会,前往

2、村下乡演出,为农牧民带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专门将县上阿肯宣传的内容,拍摄成2部视频,经审核后,发至各乡镇文化站,在各村循环播放。三是加大文旅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共组织民宿、酒店、农家乐、文化市场人员9场次530人次进行服务人员、政策宣传、疫情防控培训。 三、培育旅游销售示范点。一是统筹经营中心。利用我县4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门口闲置场地,建设农产品景区销售点。现白桦林景区已有销售农牧产品摊位5个。二是积极引导农产品进驻。景区按照谁领办经营、谁组织进货的原则,倡导融入文化旅游元素,改进包装体量,提高档次,便于携带已将我县名优特农副产品雅居床服、康元沙棘等进驻。三是创新多种经营模式。鼓励展示+展销

3、主营模式,在白桦林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设立雅居、康元旅游产品体验店。在节庆活动时增设摊位,引导农牧民将自己的农牧产品、刺绣等手工艺品展示销售,采取商业经营+公共服务模式共建共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使用。 四、加大宣传力度。一是积极参加旅游宣传推介会和座谈交流会。签订了框架协议11份、面对面宣传达到500人,新闻媒体上稿量达到12篇,点击量3万人次;二是成功举办“5.1”白桦林开园、“5.19”中国旅游日、“千里画廊,白车自驾”、“5.20”哈巴河县第二届文创节等旅游活动;三是在喀纳斯景区、乌鲁木齐机场LED投入营销广告。 五、开展专项提升服务活动。一是召开哈巴河县旅游行业“微笑哈巴河”提升服务

4、质量动员部署会议。组织景区、涉旅企业、酒店、行业协会等一线从业服务人员参加会议,结合行业实际,细化任务分工,在全行业内营造良好氛围:二是联合市监局、公安局等部门,组织景区、酒店、行业协会等从业人员以集中培训+自主培训的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服务礼仪等微笑服务培训。充分利用对口援疆优势,借鉴内地优秀经验做法,全面提升公共服务场所人员的微笑意识和服务水平;三是坚持日常检查常态化。以“微笑哈巴河”为主题,通过双随机、联合执法等方式,开展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旅游新业态的引导和管理。截至目前,我局共计开展执法检查319家,出动执法人员1484人次,车辆107次;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

5、动2次,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页、抖音、快手等方式,全方位开展微笑宣传。在景区、酒店等增设微笑窗口,在旅游指示标牌、公共娱乐设施等增加微笑哈巴河标识。不断提升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细致化服务。 六、积极推进文化扶贫。一是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县图书馆为援疆干部赠送65个借阅卡,丰富援疆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文化馆、图书馆实现免费开放常态化;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书画文化活动。举办白桦林写生活动、阿肯艺人脱贫攻坚专题座谈会、迎新春送春联、少儿经典诵读培训班、户外拓展健身旅游加感恩教育、少儿原创诗歌征集活动等29场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馆发起以“为防控疫情做贡献”为主题的朗诵音频作品征集活动,征集防疫主题

6、朗诵音频作品30余篇;三是联合开展免费培训活动。联合宣传部举办阿肯、冬不拉小分队、非遗新媒体传播等培训7次。县文化馆联合耀华书画艺术营、红色旅游商会开展下乡文艺演出、宣讲、书画展、写生等活动40余场次,营造全县浓厚的文化氛围;四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等工作。县文化馆深入基层,挖掘我县哈萨克族马上竞技、哈萨克族民间育婴、哈萨克族医药等历史民俗。组织开展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第八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为主题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202x年争取我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上竞技项目保护资金10万元,用于本项目保护、发展、传承工作;五是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喀拉翁

7、格尔村至玉什阿夏村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通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周边文物勘察工作。完成6处区级保护单位执法巡查工作。开展集中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3次,宣传历史文化及文物保护等相关知识,提高公众文化保护的意识。 七、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加强引导,转变思想,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一是吉格尔赛勒哈力,共走访9次,认真制定一户一策,送去冬季用煤2吨,帮助申请医疗救助1000元,教育补助6000元,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为其粉刷房屋,打扫庭院,改善人居环境。二是努尔波力.加汗,在姐弟俩上学前送去400元,让其购置学习用具。并为其制定一户一策,根据家中情况,申请教育补助202x元,送去蔬菜等生活用品,组织我局工作人员前往家中打扫卫生,改善居住环境。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