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032583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_刘生杰.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23卷第 3期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l. 23, No. 3 2006年 9月 Journal of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Sep. 2006 免疫球蛋白 IgG和 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 刘生杰 1, 2 ,余为一1 ( 1.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徽 合肥 231072; 2.阜阳师范学院生物系 ,安徽 阜阳 236041) 摘要: 抗体是动物有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具有抵抗外源物质侵袭的生物活性物质 ,是大分子糖蛋白 ,是免疫 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多的物质 ,研究与应用都要求较高的纯度和生物活性

2、 ,这对此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提出了很高要 求 .文章以 Ig G和 IgM 为目标抗体 ,重点阐述了其纯化技术 ,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优化条件及优缺点 , 以期为今后分离纯化 IgG和 IgM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抗体;IgG;IgM;分离 ;纯化 中图分类号: G51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4329(2006) 03-0027-05 免疫球蛋白 ( Ig)主要有 Ig A、 Ig G 、 IgD、 Ig E和 IgM五种 ,其中 IgG和 IgM 作为生物活性物质 ,被 广泛应用于动物医学临床诊疗、疾病预防、食品添 加、生物制药和疫苗生产领域 ,也是免疫学基础研究

3、 常用的材料和工具 ,因此其分离纯化倍受关注 .本文 综述了近些年来报道的各种纯化技术基本原理和应 用现状 ,重在探讨其中优劣 ,以期为今后分离纯化 IgG和 IgM提供参考. 1 分离物的特点 IgG和 IgM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 ,具有 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在条件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极 易被破坏和失去活性 . Ig G和 IgM 的分子量分别约 为 150和 190 kD. IgG、 IgM 单体均有重链 ( H链 ) 和轻链 ( L链 )通过二硫键连接 ,同时 H链和 L链链 内结构域也有链内二硫键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性 ,二硫键在还原状态下不稳定 ,易被还原剂破坏结 构并丧失功能

4、,所以在分离纯化及鉴定过程中要注 意还原剂的种类和浓度 . Ig 在 2747 活性不受影响 , 55 57 活力下降很小 ,但从 57开始活性明显下降 ,至 77 基本丧失活性 1.在分离纯化时反复冻融也能导 致 IgG和 IgM一定程度的变性失活 . 2 IgG和 IgM的分离 2. 1 IgG和 IgM样品物的获得 IgG在动物体内的合成和分泌实效长、含量高 , 所以 IgG样品可直接从动物血中获得 ,无需提前免 疫. IgM是机体抗感染和免疫刺激后首先产生的抗 体成分 ,产量少时效短 ,故高含量 IgM样品获得应 在人工免疫或感染后 3-5天. 2. 2 样品的粗提 多种文献报道血清粗

5、提方法中比较经典的主要 有有机溶剂法、分步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和正辛酸 - 硫 酸铵法 ,其中比较常用的是分步饱和硫酸铵盐析法. 2. 2. 1 有机溶剂法 国际上多采用低温乙醇法、冷乙醇分级分离法 及加热聚乙二醇法 ,但因这些方法使用了有机熔剂 , 各种条件 (如温度、 pH等 )稍有误差 ,容易引起 IgG 的变性 ,对生产条件要求苛刻 ,并且回收率低 2,从 而使用受到了局限. 2. 2. 2 分步饱和硫酸铵盐析法 ( AS) 不同浓度硫酸铵可以分别析出不同溶解度的蛋 白质 ,蛋白质分子越大 ,沉淀所需盐离子浓度越低 . 免疫球蛋白在 30- 50 %饱和硫酸铵中盐析 ,而血清 中主要蛋白质

6、白蛋白需在 70-80 %的饱和度才能析 收稿日期: 2006-08- 21 课题来源: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04kj307). 作者简介: 刘生杰 , ( 1971- ),男 ,安徽阜阳师范学院讲师 ,硕士生.研究方向: 动物免疫学. DOI: 10.14096 /ki .cn34 - 1069 /n.2006.03.010 出 ,分离抗体使用终浓度主要有 20 % 、 50 %、 33 % 等 浓度梯度 3.因为杂蛋白与待纯化蛋白在硫酸铵中 溶解度差别很大 ,采取低浓度盐预沉淀除去杂蛋白 非常有效 ,一般采用 20 %硫酸铵析出血清纤维蛋白 原等 4;王三虎等1曾作冷乙醇

7、沉淀法 ( PEG)、硫酸 铵沉淀法 ( AS)、硫酸葡聚糖沉淀法提取浓度比较实 验 ,结果表明 ,硫酸铵沉淀法最好 , 且最佳工艺条件 为 pH7. 0 7. 4 、 40 , 50 % 硫酸铵可析出绝大部分 球蛋白 , 33 % 主要析出 IgG; 18 %可析出 IgM 5 . 在制备 IgG时 ,结合等电点沉淀 ,有利于蛋白除 杂.如调整 pH为 4. 2 4. 5 ,有利于非 Ig G成分沉 淀 ,如若 pH大于 4. 8 ,则白蛋白和 ,球蛋白沉淀 不完全 2. 硫酸铵沉淀法的缺点: 沉淀步骤多 , 时耗长; 盐 浓度控制不好导致沉淀析出不完全 ,影响提取率;添 加固体硫酸铵时搅拌

8、不充分会引起多种蛋白质的共 沉淀 ,导致分辨率的下降;搅拌过分会大量产热引起 以溶液起沫为特征的蛋白质变性 ,导致终分离物的 活性不足. 在分离提纯 IgM 时 , 应避免采用硫酸铵沉淀 . 试验表明 , PEG法更适合于 IgM粗提 , PEG对其活 性没有明显影响 , 对于 IgM PEG浓度以 6 % 即 可 6. 2. 2. 3 正辛酸- 硫酸铵法 ( CA-AS) 近年来正辛酸结合硫酸铵沉淀法逐步取代多步 硫酸铵沉淀法来提取抗体等蛋白质 .辛酸为短链脂 肪酸 ,在酸性条件下可沉淀腹水和血清中非 Ig 蛋 白 , 有实验证实 CA-AS法能够有效提取抗体 IgG, 分离物纯度比 AS法

9、好 7, 8 ,且该法允许球蛋白的浓 度 15 mg /mL ,故也实用于大量、高效价血清 IgG 提纯.该法和硫酸铵 - DEAE纤维素法相比省时省 力 ,且在酸性条件下向样品中缓慢添加正辛酸可与 其中大部分蛋白质形成沉淀 ,而对 IgG的性质没有 影响 (溶液 PH接近非抗体蛋白等电点 ) 9.邱翔等 应用此法纯化鸭 IgG也认为无论是纯度还是回收率 都比较好 ,优于 AS法 ,但强调使用辛酸的合适用量 与充分搅拌的重要性 10. CA-AS法快速易行;一次可大量纯化抗体 .值 得推广应用. 但辛酸沉淀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8: ( 1) 样品过浓会引起 Ig G沉淀或白蛋白、 和球蛋白沉 淀

10、不完全 ,而 1 : 3以上稀释的样品很少产生或完全 不产生 IgG沉淀、非 IgG蛋白则完全沉淀. ( 2) pH 在 4. 2-4. 8时 ,辛酸可使非 IgG蛋白沉淀 ,若 pH高 于 4. 8则非 IgG蛋白沉淀不完全. ( 3)一般每毫升样 品加入 20-30L辛酸 ,过高或过低将导致非 IgG蛋 白沉淀不完全 . ( 4) 非 Ig G蛋白在加入辛酸 10分钟 后才能完全沉淀. ( 5) 反应温度应为 22左右 , 4 和 37均可致非 IgG蛋白沉淀不完全. 2. 3 粗提物除盐及小分子物质 抗体制备和含量测定中 ,盐析粗提物要除去残 留的盐离子和小分子杂蛋白 ,大量盐离子存留会

11、影 响后续分离纯化过程 .透析是除盐与除杂的常用方 法 ,此法简单易行但非常耗时. 利用凝胶层析进行脱盐及除杂比透析要快得 多 ,而且不会造成样品较大的稀释 ,生物分子不易变 性 ,一般常用 Sephadex G-25.工业上大量制备蛋白 , 通常采用超滤法浓缩除盐. 2. 4 IgG和 IgM的纯化 纯化 IgG和 IgM的方法很多 , 有凝胶过滤法、 离子交换法、亲和色谱法和超滤等 , 但不同方法纯 化抗体效果不同. 2. 4. 1 DEAE- 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 离子交换层析是最常用的方法 ,文献报道也较 多.梁荣比较了三种纯化小鼠 IgG单抗的方法 ( CA- AS 、 AS 、 D

12、EAE离子交换层析 ) 7 ,表明 DEAE法纯 度最高 ,但回收率只有 10 % ,活性无丧失 ,可做电泳 纯级制备 .但如果粗提物中残留有和要分离抗体大 小和电荷性质相近的蛋白质也会造成分离纯度不 够.此法样品缓冲液 pH对分离效果影响很大 ,所以 要根据抗体的不同结合实验来调整洗脱液的 pH,也 可以通过改变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来解决由于 pH 值的改变使交换剂失去交换功能和蛋白质变性的问 题 .缓冲液离子及其浓度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 11. 离子交换过程复杂 ,时间长 ,装柱要求高 ,期间 可因 PH改变、时间过长、温度控制不好等因素影响 使蛋白变性 ,也能因洗脱不完全影响收率 ,所以对

13、易 于变性的抗体来说不是绝佳的分离方法.但交换剂 可再生 ,分离纯度较高 ,如抗体分离量要求不高 ,也 为人所常用. DEAE-Sepharose 、 DEAE-Sephadex是常用离 子交换层析方法 ,因交换层析结合了分子筛而对分 子的分辨率高、交换容量大 . 2. 4. 2 凝胶柱层析 凝胶层析是利用分子筛作用来分离纯化不同分 子量的物质 ,可用于蛋白质的脱盐、分离、纯化和分 析等 ,在抗体纯化中多用 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 析分离纯化 IgM. 由于 IgM属优球蛋白 ,在水和极稀缓冲液中溶 解度极小 ,利于沉淀优球蛋白 ,然后利用其分子量较 大 , 用分子筛作用很易分离

14、 ,所以 IgM的分离多采 28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3卷 用 Sephadex G-200凝胶柱层析 ,收集第一峰便可获 得较高纯度的 IgM;由于胎儿脐带血中不含 IgM,用 脐带血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 ,再将抗血清做成免疫 吸附剂 ,含 IgM第一峰样品过吸附柱 ,其他蛋白便 与柱上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被吸附 , IgM则被 洗脱 ,即可用来除去 IgM以外的其它蛋白 ,从而得 到纯品 IgM 12. 刘晓明等采用 Sephadex G-200凝胶柱二次层 析来纯化鸡 IgM 和 IgG,免疫鸡的血清经 50 % 、 33 %硫酸铵沉淀 , 经 Sephadex G-2

15、00凝胶柱层析 , 收集第 1 、 蛋白峰 ,再分别经 Sephadex G-200凝 胶柱二次层析 ,收集洗脱峰获得纯度很高的 IgM、 IgG 13 ,效果较好. 2. 4. 3 亲和层析 亲和层析是目前最有效的生物活性物质纯化方 法 ,以目标分子与亲和配基特异性和可逆的结合为 基础 ,已成为纯化生物大分子不可缺少的分离技术 . 一些致病微生物能产生与 IgG恒定区 ( Fc) 结合的 蛋白质 ( SP)和多肽 ,其中研究最多的是 SPA 和 SPG蛋白 14. SPA和 SPG与人、猪、兔的 Ig G反应较强 ,与 鼠、禽类的 IgG及所有动物的 Ig A或 IgM反应较弱 或不反应 1

16、5 ,故此方法用于特异性地分离 IgG,而不 能直接用于 IgM的分离 ,但粗提物如先用此法提取 IgG,便可在剩余物中提取 IgM.大部分 IgG与蛋白 A结合 pH 8-9,洗脱液 pH 2-4,反应酸碱度条件较 剧烈可能会影响蛋白活性;而 G蛋白反应结合 pH 5-7,洗脱 pH 9-10,反映条件温和 3,故 IgG分离主 要采用 G蛋白 ( SPG) . 付玉才等 16比较了抗衣原体脂多糖 ( LPS)单抗 IgG 两 种 分 离 提 纯 方 法特 异 性LPS 抗 原 Sepharose亲和层析与 SPA和 SPG Sepharose层 析 ,发现前者分离物中仍含有细胞培养液中的其

17、他 蛋白成分且 IgG比分很低 ,而且样品需多次过柱 ,过 柱后还需大量缓冲液洗柱和再生.而后者上样、洗脱 和再生一次化 ,分离纯度高 .邓瑞春 17通过对多种 动物用 G蛋白亲和色谱法纯化 IgG的比较试验研 究也证明上面结论 . 研究发现 , SPA和 SPG与动物 IgG的反应具 有互补性.因此采用现代基因合成技术 ,合成 融合 蛋白 AG,就能使它们的使用范围扩大 ,用于 IgG的 纯化是有意义的 18. 近年另一种细菌蛋白 L被分离出来 ,它是细菌 Peptostreptococcus magnus的细胞壁成分 ,具有独特 亲和抗体轻链的能力 , 比蛋白 A和 G具更广泛的 抗体亲和

18、范围 ,尤其对五聚物 IgM的亲和力特别强 大 ,是值得重视的亲和蛋白 19. 2. 4. 4 混合法 在免疫初乳中分离纯化 IgG 20时发现乳清蛋白 硫酸铵分步盐析后 , 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 层析经分段洗脱后得到三个峰 ,通过 SDS-PAGE电 泳检测 ,表明三个峰均含有 IgG,但仍有其他杂蛋白 条带 ,后通过 Sephacry1 S-200凝胶层析得到高纯度 的 IgG,试验证明终产物能达电泳纯均为单一波峰 . 汪国托等把饱和硫酸铵沉淀蛋白过 Sepharose4B柱 层析发现有两个蛋白吸收峰 ,再经 DEAE- 纤维素离 子交换层析 ,出现一个蛋白吸收峰 ,

19、采用 0. 035M PBS( PH7. 4)洗脱又得到另一吸收峰 ,最后再经 Sephadex G100得到高纯度的 IgG 21. 国内外人用 IVIG ( intravenous immunoglobu- lin) 制备工艺广泛采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结合 多次过柱方法 . Friesen 等首先报道大规模制备 IVIG 工 艺: 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 或 DEAE-Sepharose CL6B从血浆分离 IgG粗品 ,再用 DEAE-Biogel A进一步纯化可获得纯度很高的 IgG 纯品 ,其中 Ig A含量很低 ,操作条件温和且易自动 化 ,是血浆工业

20、化分离技术的发展方向 22 .在我国 主要利用利凡诺法分离白蛋白 ,结合低温乙醇和离 子交换层析来制备 IVIG,纯度可达 98 % , IgG单体 100 % ,仅含少量 Ig A,不含 IgM 23. 刘 智广 等曾 设计 快速 蛋白 液相 色谱 系 统 ( FPLC)建立二步法制备纯化单克隆抗体 24,该法 简单速度快、分辨率高、活性高 ,克服了其他色谱法 的不足 ,同时又解决了纯化抗体浓缩问题 ,是实验室 制备级纯化 IgG类 McAB的理想方法. 可见多种方法联合使用是当前国内外抗体纯化 的主要技术措施. 2. 4. 5 其它方法 膜分离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 , 是用天然或 人工合

21、成的高分子薄膜 ,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 推动力 ,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 和富集的方法 ,在现代生物制药中得到了广泛的发 展 25;其中超滤技术 , 已有试验研究操作参数对免 疫球蛋白 ( Ig G )活性 26和纯度的影响 ,确定了超滤 条件 27 ,但此技术还不能广泛应用于抗体分离 .免 疫纯化方法是一种很昂贵的亲和纯化方法 ,当单克 隆抗体大规模投入工业生产时会极大降低生产成本 并实现规模化抗体纯化 ,此方法多应用于单克隆抗 体的纯化 28.仿生亲和层析是近年来最令人欣赏的 亲和层析技术 ,它利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基因重 29 第 3期刘生杰等: 免疫球蛋白IgG和Ig

22、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 组和化学技术生产亲和专一性的小分子亲和配基 , 它克服了传统亲和配基多是特异性抗体、蛋白或其 他天然生物大分子以及高度纯化、价格昂贵、性质不 稳定、与藕联剂不易结合等缺点 29 ,现已有针对人 抗体的仿生亲和配基.英国 NEB实验室建立的 in- tein purification system 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亲和 系统 ,通过 intein和常规亲和配基的结合实现纯化 , 目标蛋白在简单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后就能自动分 离 ,而不需要特殊酶的解离 ,且这种配基能有效阻止 其他非需要物质的粘合 30, 31. 由 F. Regnier 和 D. Wang 等人发明的灌

23、注层析技术 32突出贡献是既能 快速分离又不降低柱容量和分辨率 ,是当代生物分 子分离的重大突破 , 蛋白纯化可在一台 BioCAD工 作站上实现 ,并实现最佳分离条件快速确定、在线快 速跟踪分析物洗脱峰、上样优化、纯化规模放大无人 操作的制备循环、抗体纯化的适时监测、纯化抗体的 在线精确定量分析等功能 .高效液相色谱 ( HPLC) 是一种具有快速和分辨力高的柱层析技术 ,在此基 础上出现的微柱 HPLC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回收 率 ,用于蛋白质提取 ,现已有用于抗体纯化报道 19. 3 研究展望 抗体是生物活性物质 ,结构复杂 ,性质不稳定 , 纯化条件难以控制 ,提纯难度较大 ,分离过程中

24、要充 分考虑试剂、技术过程、时间、温度、 PH等可能对其 活性的影响 .目前各分离纯化方法都试图尽量克服 各种因素影响 ,但都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在 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一两步实现抗体纯化的情况 下 ,纯化设计多选择不同分离技术的优化组合和分 离条件的优化 ,尽可能的克服有关缺点和不足 ,以达 到高活性和高纯度 ,但也可能会因为分离纯化环节 较多导致回收率的下降.尽管如此 ,随着分离纯化技 术的不断发展 ,抗体分离纯化的自动化、系统化、规 模化将成为必然. 鉴于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的日 趋发达 ,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要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来进行相关抗体基因或其亚单位基因的克隆

25、和改造 并导入微生物体内 ,通过发酵工程让动物的抗体或 其相关基因在微生物发酵中大量表达 ,即提高了抗 体产量 ,也将简化分离纯化过程;或者通过对抗体基 因进行有目的改造 ,使其带上能够表达更易于选择 性亲和的蛋白或多肽 ,利于亲和选择.由于单克隆抗 体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 ,以上的基因改造和发酵 培养在 Ig G 、 IgM的不同亚型或亚单位单克隆抗体 的生产纯化方面将具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1王三虎 ,张世军 .猪血清中 Ig的分离及影响因素研究 J.河南科学 , 2002, 20( 5): 528-531. 2丁毅 ,刘晓颖 .猪血制备丙种球蛋白的研究 J.安徽大学学报 . 2

26、000, 24(1): 101-104. 3于善谦 ,王洪海 ,朱乃硕等.免疫学导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9, 7 : 138- 140. 4朱正美 ,刘辉 .简明免疫学技术 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 128-130. 5孙建宏 ,曹殿军 ,刘培欣等.从血清中分离纯化鸡IgG、IgM的实用方法 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0, 22(5): 378- 380. 6李一经 ,李海滨 ,贾永清等 .聚乙二醇硫酸铵沉淀法对不同亚类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影响 J.黑龙江畜牧兽医 , 1998, 3: 6- 7. 7梁荣 ,伊岚 .小鼠 IgG类单克隆抗体三种纯化

27、方法比较 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1996, 12(1): 55-57. 8白丽 ,钱王晶 .应用辛酸硫酸胺法提取小鼠腹水和血清中的 IgG抗体 J.大理医学院学报 , 2000, 9( 4): 3-4. 9玛依拉 阿不都克力木 ,钟旗 , 康吉克孜 艾沙.用辛酸 硫酸铵法快速提纯鸡 IgG J.新疆农业科学 . 1999, 3: 134- 135. 10邱翔 ,齐雪峰 ,杨晓燕 .鸭IgG纯化方法比较试验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30(3): 331- 333. 11李泽卿 ,田勇泉 ,消健云等 .EB病毒特异性DNA酶的纯化制备 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8、, 2000, 6(1): 25-31. 12王世中 .免疫化学技术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0 : 18-21. 13刘晓明 .抗鸡免疫球蛋白 ( IgM、 IgG)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J.单克隆抗体通讯 , 1992, 8( 1): 42- 45. 14 Tashiro M , Montelione G T. Structures of bacterial immunoglobulin- binding domains and their complexes with im- munoglobulinsJ.Curr Opin Struct Biol, 1995, 5( 4)

29、:471-481. 15孙书华 .Ig G受体蛋白技术进展 J.微生物学通报 , 1994, 21( 2): 117-118. 16付玉才 ,Lore Brade,Helmut Brade.SPA和SPG Sepharose亲和层析分离提纯单克隆抗体Ig GJ.新疆医学院学报 , 1994, 17( 1): 7-9. 17邓瑞春 ,白云秀 ,张明伟等 . G蛋白亲和色谱法纯化动物血清、抗体效果比较 J.生物技术通讯 , 1999, 10( 3): 199-200. 18孟照辉 ,林兵 ,谢月辉等 . Fc段受体结合蛋白 ( SPA-SPG) 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在 IgG纯化中的应用 J.生物化学

30、与生 30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3卷 物物理进展 , 2004, 31( 2): 146-149. 19 D. JOSI, Y. - P. LIM. M ethods for Purification of Antibodies. Food technol. BiotechnolJ, 2001, 39( 3): 215-226. 20范丽娟 ,潘道东.免疫初乳中 Ig G的分离与纯化 J.食品科学 , 2005, 26(8): 146- 149. 21汪国托 ,王永坤.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疫苗免疫机制初探 J.中国畜禽传染病 , 1994, 77(4): 52-54. 2

31、2 Friesen AD. Column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ic production of human immune serum globlin for intraxenous use M . Vox sang, 1985 : 48- 201 . 23刘输鹏 ,何承举 ,潘越飞等 .人丙种球蛋白制备的新工艺 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1995, 16(2): 72- 75. 24刘智广 .阳离子交换FPLC二步法制备级纯化单克隆抗体 J.单克隆抗体通讯 1994, 10(3): 43-50. 25顾觉奋 .膜分离技术在微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J.中国抗生素杂志

32、, 2005, 30(1): 26-31. 26徐丹 ,岳喜庆 ,张和平等 .超滤法分离牛血清中 IgG的研究 J.食品科技 , 2005, 11 : 76- 77, 81-86. 27段林海 ,张晓彤 ,唐克等 .超临界流体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J.化工时刊 , 2005, 19(2): 43-48. 28鞠辉军 ,汪学军 ,刘钧洪 .微生物脂肪酶的纯化方法 J.河南化工 , 2004, 6 : 1-3. 29 Klaus Huse , Hans-Joachim Bohme.Purification of antibodies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J. Bioc

33、hem. Biophys. M ethods, 2002, 51( 3): 217-231. 30Mahmoud Reza Banki,David W Wood.Inteins and affinity resin substitutes for protein purification and scale upJ. 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2005, 11(4): 32-38. 31 Wood DW, Wu W, Belfort G, et al. A genetic system yields self-cleaving inteins for biosepar

34、ations J. Nat Biotech- nol, 1999, 17(9): 889- 892. 32傅仲华 ,吕年青.生物制药中的灌注层析技术 J.生物工程进展 , 1997, 4(1): 55-63. Progress of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IgG and IgM LIU Sheng-jie 1, 2 , YU Wei-yi 1 (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 Hefei 231072,China; 2. Department of Biology, F

35、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41,China) Abstract :In this review , immunoglobulin G and M are argued as target antibodies. The present purifying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of IgG and IgM from serum are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range, optimum qualification, merit and demerit of each method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so as to look for more efficient methods for IgG and IgM purification. Key words:antibody; IgG; IgM;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31 第 3期刘生杰等: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