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034827 上传时间:2021-06-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处理办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旋挖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1 、坍孔防治:a、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封密实,在松散粉砂层或卵石钻进时桩机不能进尺过快或较长时间空转, 根据孔内的不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钻进速度以维持孔壁稳定。b、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生孔内坍塌时,探明坍塌位置,将砂和膨润土 1:1 或砂砾石和黄土 2:1 混合物回填到坍孔处以上 1-2m,但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 50cm,采用钻头冲压密实,让其回填土挤密塌孔部位后从新钻进。 如坍孔严重时,应将钻孔全部回填, 回填方法同上,然后重新埋设护筒后再行钻孔。c 、钻孔完成清孔时,指定专人负责检测清孔情况确保桩底浮渣厚度不超 200mm。2 、桩孔偏移倾斜防治a 、钻机就位时,要使钻机底

2、座水平,要使钻杆中心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由于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有摆动,初始钻进时要低速慢进。b 、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控制进尺,低速钻进,如有孤石、探头石,更换合金钢钻头慢挖通透,倾斜超标时,在桩孔偏斜处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校正校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粘土到桩孔偏斜处以上,待回填料沉积密实后继续钻进。3 、缩孔防治:及时修补钻锥,使之符合尺寸要求,恢复正常工作。4、卡钻、埋钻和掉钻防治a 、经常检查转向装置保证其灵活,经常检查钻杆、钢丝绳及连接装置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易磨损件,防止卡钻或掉钻。b、卡钻时不宜强力提拔,只宜轻提钻头正反旋转轻轻提出c、对于埋钻,如是坍孔或其它原因

3、造成的埋钻,使用高压空气吸泥机吸走埋钻的泥砂, 提出钻头或放入高压风管, 用压缩空气吹开埋住钻头的钻渣后提出钻头。d、掉钻头时用打捞叉、钩、绳索等工具捞取,若已被砂石埋住可按上述办法清除砂石,使打捞工具接触落物后再打捞。5、钢筋笼运输变形、偏位防治a、钢筋笼应根据运输和吊装能力及吊装条件分段制作、分段运输、分段吊装,吊入钻孔内再搭接焊连接。b、钢筋笼在运输及吊装时,除每隔 2m左右焊一道加强箍筋外,还应在钢筋笼内每隔 4m装一个可拆卸的十字形临时加强支撑,待钢筋笼吊入钻孔时逐一拆除。c、钢筋笼主筋保护层钢筋焊接牢固, 符合设计保护层厚度要求,保证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不会发生偏移。6、导管通病防

4、治a 、导管底口至孔底间隙不得超过 300500mm左右,在提升导管前,用标准测深锤测量混凝土表面标高, 始终保持导管底口埋于混泥土中不小于 3m且不大于 6m,控制导管提升高度。b、下导管前检查导管拼装后的轴线,试拼后各节导管应从下至上编号,标上累计长度,吊入孔内拼装时,各节导管号和圆周方向应与试拼时相同,不得错乱。c、要确保混凝土均匀、连续的灌注,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中断灌注不应超过 30min,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 18cm左右 2cm,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的含砂率宜为 45%左右,最大水灰比宜不超过 0.4 ,并掺入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混凝土应不发生显

5、著离析和秘水。d 、配置混凝土的原材料, 应符合混凝土对原材料的规定要求,宜优先选用矿渣水泥,水泥强度不宜低于 42.5 级,按标准方法测定的初凝时间不宜小于 2.5h. ,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 1/6-1/8 和钢筋最小净距的 1/4 ,且不得大于 4cm,水泥用量不宜小于 325kg/m3。e、灌注开始发生堵管时,可用长杆冲捣、用吊绳抖动导管或用振动器震动导管等方法,迫使混凝土下落,若无效果,需将导管连同管内混凝土拔出、清除,换新导管,准备足够储量混凝土重新灌注。7 、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防治a 、摩擦桩应将钢筋骨架的几根主筋延伸至孔底, 钢筋骨架上端在孔

6、口处必须有足够的加压固定设施。b 、灌注中,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 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 并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保持较大的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c 、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底端至导管底口有一定的深度, 但应注意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不得小于 3m。8、灌注混凝土过程坍孔防治a 、如塌孔采用吸泥机吸出坍入孔内的泥土、 移开孔旁重物和排除施工震动等有效措施防止继续坍孔, 如不再坍孔,可继续灌注混凝土,但灌注结束后,该桩应作问题桩处理。b 、用上述方法处理坍孔仍未停止, 或坍孔部位又较深时,宜将导管及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后重新钻孔。

7、9 、浇短桩头防治a、灌注混凝土接近结束时,如桩头部位过深,肉眼无法查看时用分节接长的钢花管,插入混凝土中取样,鉴定混凝土表面的位置,也可判定砼浇筑过程中是否存在塌孔现象存在。b 、短桩头处理:当桩基浇筑高度不够时,开挖后做接桩处理,凿掉砼桩头,清理砼表面,砌筑桩基井壁(或者采用同径圆柱钢模板)达到设计高度,周边回填压实,然后在桩头砼表面浇灌素水泥浆后浇灌砼,并采用振捣棒振捣密实。10、钻孔灌注桩夹泥、断桩防治a 、混凝土和易性要好, 坍落度应控制在 18 cm左右 2cm,灌注直径较大长桩混凝土时, 混凝土中应掺入缓凝剂, 尽量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b、认真测量和计算孔深与导管长度,下导管时,

8、底口距孔底的距离应控制在 30-50cm 之间(注意导管口不能埋入的浮渣中),同时要能保证首批灌注后能埋住导管至少 100cm。c、在提拔导管时,要通过测量混凝土的灌注深度及以拆下导管的长度,认真计算提拔导管的长度, 严禁未经测量和计算而盲目提拔导管超拔露出管口。d、在钢筋笼对接采用搭接焊时,主筋接头左右搭接保证焊口平顺,保证焊缝不要在钢筋笼内侧形成错台,以防钢筋笼卡住导管。e、导管使用前,要对导管进行抗拉力试验,以防导管强度不足。在灌注过程中做到连续灌、 勤测量、勤拔管,随时掌握导管埋置深度,导管埋置深度应控制在 3-6m 范围内,防止导管埋置深度超标。f 、发电机组、运输车辆、导管等要有备用,工程材料要有安全储备,以保证混凝土灌注连续性、一气呵成,当发生断桩、夹泥事故时,应用地质钻机钻芯取样检查,在查明情况的基础上,对断桩、夹泥或局部混凝土松散的桩,可采取用压浆补强或另行补桩的方法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