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050573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案-空气_九年级化学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教案空气 _九年级化学教案_模板第二章第一节空气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重点和难点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 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 “看不到又摸不着 ”的天然物质,它跟我们的生活最密切, 它既是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 也是重要的、 廉价的

2、自然资源,它就是我们在小学自然课上已经学到,今天将要进一步学习的空气。板书空气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你对它已有哪些了解?(提示: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小结 空气是一种无色、 无气味的气体, 它不是一种单一物质,人们已经测知它的成分有:板书一、空气的组成1.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大约):是由多种气体物质组成的。讲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提问你知道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主要的不同吗?(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1/5 。讲解并提问 实验可以证明: 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

3、固体,且极易溶于水。根据上述知识,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给学生一定时间的思考和议论)演示实验展示如图装置1/5 体积的氧气吗?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和红磷燃烧的位置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后,教师操作。提问你看到了哪些现象?为什么红磷燃烧会生成大量白烟?白烟是什么物质?为什么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或称反应容器) 中?又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只占集气瓶体积的约1/5?剩余的4/5 体积的气体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证明?你认为这个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讲述 人类对空气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许多科学家都做

4、过类似的实验,但都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果。直到18 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他所以能获得突出的成果, 关键是他敢于破除当时传统的错误理论(燃素说)的束缚,能够尊重实验事实,并做出了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在 19 世纪末以前,人们还深信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科学家才陆续发现了稀有气体等其它成分。引言下面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稀有气体。板书 2.稀有气体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讲述稀有气体因在空气中含量极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气体,这是因为过去,人们认为它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的

5、缘故。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人们发现在一定条件下, 它们也能跟某些物质反应,生成其它物质,故改称为稀有气体。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因此把稀有气体称为惰性气体是不科学的。阅读课本使学生了解稀有气体的特性和用途讲述大家对空气的组成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来说, 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若不重视工业废气,特别是有害气体的回收和处理,任其进入空气,就会带来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影响作物生长,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简介 英国伦敦、 日本四日市或美国洛杉矶等空气污染事件,以说明空气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板书二、空气的污染与防止1.污染空气的物质(1)粉尘

6、:水泥粉尘、煤烟粉尘、各种矿尘等。(2)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2.污染物的主要来源(1)矿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烧(2)化工厂的废气(3)水泥厂的粉尘(4)燃放烟花爆竹(5)焚烧枯枝野草树叶等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1)工厂做到废气回收与处理( 2)发展民用煤气生产( 3)严禁燃放烟花爆竹( 4)禁止焚烧树叶、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质量小结防止空气与环境污染,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练习(投影出示练习题)在相同条件下:分离 100L 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L ,可得氮气 _L 。分离 _L 空气,可获得42L 氧气。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

7、3 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m3。作业略第五章碳和碳的化合物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金刚石、 石墨、木炭等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能力: 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 石墨和常见炭的学习, 对学生进行共性、 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重点难点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用品仪器:铁架台、烧杯、漏壮举、直玻璃管,带导管单孔塞。药品:木炭、活性炭、红墨水(或红糖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 展示金刚石、钻石样品或投影幻灯片等

8、。展示具有金属光泽、深灰色、鳞片状的石墨样品。观察金刚石、石墨。通过实物使学生有亲切感 演示实验 用玻璃刀切割玻璃用铅笔写字用电池做导电实验引导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的色态、硬度、导电性。边观察,边记录:1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色呈形透明状的晶体,硬度。2石墨是一种色有不透明的细磷片状体。它的硬度,有感,能够。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及它们的用途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讲述 实验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都生成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思考、并初步理解突出金刚石和石墨的共性 提问 (1)燃烧产物是什么?( 2)它们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根据学过的 CO2

9、检验方法得出结论。( 1)燃烧后都生成 。( 2)它们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设问 为什么同一种元素的形成几种不同单质?为什么它们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展示金刚石和石墨的晶体结构模型(或示意图) (最好用计算机演示) ,并加以说明。设想、思考。观察、思考、得出结论。由于不同,形成了不同种单质,它们的性质有较大的。引起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问 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它们有哪些重要的用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归纳总结:讨论并回答归纳、总结并记录。1。金刚石的硬度居天然物质之冠,可制成玻璃刀、钻头或装饰品等。2石墨硬度很小,有滑腻感,可制成铅笔芯;能够导电、溶点高,可做干电

10、池和电炉的电极、制造能熔融金属的坩埚等。结合实验教学联系实验学习和记忆 投影 课堂练习一(见附1)指导学生完成完成练习一及时记忆 过渡 讲述;常见的炭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它们的主要成分是微晶石墨。展示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的样品。观察、比较、记录联系实验学习 演示实验 1。木炭的吸附性(课本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课本 P.80P.81实验 5-2、 5-3)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P80P81 实验5-2、 5-3) 提问 木炭、活性炭为什么能余去有色气体、色素或异味气体? 讲述 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讲座讲述汲附原理。思考并讨论思考、理解并记录:因为木炭具有结构,可以。通过实验分

11、析得出结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常见的炭阅读识记联系实验学习 投影 课堂练习二(见附2)指导学生完成完成练习二理解并记忆所学知识小结本节主要内容;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 石墨及几种常见的碳,虽然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在物理性质上却有较大的差异, 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没而引起的。 根据它们的性质掌握它们的主要用途。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小结。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物质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附 1:课堂练习一1.自然界里存在的碳单质有和 . 在天然物质里硬度最大的是,它可以做等。 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于制作 等。2金刚石和石

12、墨在氧气里燃烧后,生成的产物都是,说明它们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这是由于它们的晶体中而造成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碳单质的一组物质是金刚石和石墨( B)木炭和焦炭( C)活性炭和炭黑(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B)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 C)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性质相同(D )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黑色的 附 2:课堂练习二木炭可用来脱色、除臭味,这是利用它的可燃烧( B )稳定性( C)还原性( D)吸附性 木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这是因为木炭比木材轻( B)木炭不溶于水( C)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D)木炭不易跟其它

13、物质发性化学反应1 2 下一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 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掌握盐酸的化学性质,理解复分解反应,了解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实验基本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重点难点重点:盐酸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指示剂在酸碱溶液里的颜色变化。难点:有关盐酸化学性质的化学方程式。教学方法实验探讨法教学用具仪器:试管、滴管、镊子、试管夹、酒精灯(附火柴)等。药品:锌粒、镁条、新制氢氧化铜、碳酸钙粉末、氧化铜、酚酞试液、石蕊试液、浓盐酸、工业盐酸、稀盐酸、

14、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其它:铁钉、锈铁钉。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复习提问 我们已学过了酸、碱、盐的概念,想一想什么是酸?你知道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重要的 “三酸 ”指的是什么吗?回忆上节内容,注意力集中在酸上,思考并回答。引起回忆,为进入本节学习做准备。 复习提问 今天我们学习盐酸,你知道认识一种物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吗?明确学习内容,思考、总结以往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回答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明确研究方法。 演示实验 盐酸的物理性质。课本 P154(实验 8-5)带着问题观察实验,正确闻气味从感性上认识盐酸。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看书P154阅读教材,总结盐酸的物理性质。培养

15、学生的自学能力。 板书 一、盐酸1、物理性质识记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了解盐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 课堂练习(见附1)做练习一巩固、识记盐酸的物理性质。 过渡 下面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探讨盐酸有哪些化学性质思考转移注意,激疑探索。 演示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石蕊试液的反应 学生实验 指导学生做实验盐酸与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反应,课本P155(实验 8-6),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能力。 板书 2 、化学性质( 1)盐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总结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加深记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表达能力。 演示实验 演示锌与盐酸的反应盐酸和生锈铁钉的反应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

16、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能力。 分析讨论 指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及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 (2)盐酸 +金属 盐+氢气( 2)盐酸 +金属氧化物 盐 +水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类别,总结盐酸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应用实验的能力。 投影 课堂练习二,指导学生做练习二做练习二巩固所学知识 演示实验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酚酞试液,然后滴入盐酸在食盐水、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讲解 可应用上述反应检验HC1 (及可溶性盐酸) 。试剂: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现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板书 (4)盐酸 +碱 盐 +水( 5)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观察现象,总结酸与碱反应规律

17、,思考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写出食盐水、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使学生理解反应的规律,并为复分解反应概念打基础。1 2 下一页课题: 4.4溶解度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和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2、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常识性介绍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关系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1、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2、正确认识溶解性与溶解度的表示联系及区别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在饱和溶液的概念中,为什么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引入新课:【演示一】

18、20oC 时,把蔗糖、 食盐分别一份一份地加入10ml 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讨论】通过粗略的计算,讨论蔗糖与食盐对水的溶解能力【提问】如果温度不定、溶剂量不同,能否比较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演示二】20oC 时,配制KNO3 饱和溶液时有KNO3 固体剩余,然后加热,剩余固体又继续溶解【讨论】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一定量的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演示三】1、食盐溶解在水中;2、食盐放在煤油中;3、植物油放在水中;4、植物油放在汽油中【讨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结合课本P70 内容讲授新课:【板书】一、溶解性1、定义:2、影响因素:

19、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性因素)外界条件【过渡】如何精确地知道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性大小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和标准?【投影】列表: 20oC 时 100g 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物质 蔗糖食盐硝酸钾小苏打熟石灰大理石最大质量( g) 203.9 36 31.6 9.6 0.165 0.0013【讲解】以上表格中的数据能精确地表示各物质的溶解性大小二、溶解度固体溶解度1、表示方法:气体溶解度2、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由表格得)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溶质在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来表示。定量表示溶解性大小理解概念:一定温度(外界条件) 100g 溶剂(衡量

20、标准)不指明溶剂时为饱和状态:(对溶液的要求)溶质的质量: (单位: g)这种溶质在溶剂里(适用范围)【提问】含义:说出20oC 时 KNO3引申: 20oC 时 KNO3 饱和溶液中:m 质 :m 剂 :m 液 =S:100g: (S+100g )“水”。的溶解度是31.6g=31.6g:100g:131.6g物质溶解性分类:易溶物质:S 10g(室温)可溶物质: S: 1g10g微溶物质: S:0.01g 1g难溶物质: S 0.01g巩固:判断投影表格中所属分类蔗糖、食盐、硝酸钾、小苏打、熟石灰、大理石师生共同分析P72KNO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性表溶解度曲线:【板书】画出 KNO3

21、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或见课本 P72 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表示以下几种关系: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及大小分析得出变化规律:A 、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B、少数固体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例如:C、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KNO3 , NaNO3NaClCa( OH) 2等溶解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区别和联系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意义表示方法计算式联系3、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定义: 某气体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数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影响因素内部因素:气体与溶剂本身的性质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温度不变时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中考点击:课堂小结:【投影】概念要点决定因素定 量影响描 述因素习 惯 分 类随堂练习: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