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057956 上传时间:2021-06-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中国石拱桥17 中国石拱桥(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7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1. 明确说明对象,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2. 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的顺序。(重难点)3. 把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重点)自主合作学习,朗读、默读、跳读等方式相结合。 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爱国热情。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重点)2 整体感知,厘清说明顺序。(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个人,他在十岁那年,亲眼看见了家乡的文德桥倒塌而砸死、淹死许多人的事 故,他内心震动,立下了桥梁梦:长大后,我一定要造出最坚实的桥!伟大的梦想引领着他, 他果真干出了一番大成就

2、,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 路公路两用桥;他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 就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以升所写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明确说明对象提问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提问 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赵州桥、卢沟桥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上述特征。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修建时间赵州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1300 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公元 605 年左右卢沟桥卢沟晓月、两旁石柱

3、上不同姿态的狮子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卢沟桥却极少出事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厘清说明顺序提问 3:阅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自 然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明确:第一自然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 发阅读兴趣。第二自然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 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做了铺垫,自然过渡到写特殊的石拱桥。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提问 4:默读第四、五自然段,列出层次表,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 明确:第四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

4、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修整。第五自然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以及古人的赞誉,接着从四个方面 (结构巧妙,造型优美;用料节省;结构坚固;结构匀称,与四周景色配合和谐)来说明其特 点。从这个层次可以看出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是运用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提问 5 :指名朗读第六自然段,教师强调“桥长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 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明确:由整体到局部。提问 6:要求学生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 说明的。明确: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赵州桥:建于公元 605 年左右;卢沟桥:

5、建于公元 1189 到 1192 年间;江东桥:修建于 800 年前;长虹大桥:建于 1961 年;双曲拱桥: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提问 7: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明确: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写赵州桥是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 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 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三、板书设计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事物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说明顺序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先后第 2 课时学习目标1 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重点)2 揣摩语言,把握

6、说明效果。(难点)3 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通过对中国石拱桥一般特征的回顾,引入本节课程的学习。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细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提问 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明确:(1)打比方。如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 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2)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 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闻名于世,例子具有代表性、 典型性,令人信服。(3) 分类别。如赵州桥:

7、“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 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 理分明,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4) 引资料。如引用水经注里的 “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 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 的 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和感染力。(5) 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两端宽 9.6 米,中部略窄,宽 9 米”, 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给人以准确鲜

8、明的印象。(6) 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 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7) 摹状貌。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 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 的各种情态,突出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目标导学二: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效果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很讲究用语的分寸。请品味下面的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 题。提问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明确:不行,“比较”程度较轻,是与其他桥梁比较而言,这

9、样表达比较准确。 提问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能否调整顺序?)明确:“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 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 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提问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 早的石拱桥了。(“大约”“可能”“有记载的”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 更具可靠性。提问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

10、?)明确:不行,“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 能。提问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 37.4 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可算”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提问 7: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 50.82 米。(卢沟桥)桥宽约 8 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明确: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 50 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 0.01 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 8 米,这体现了作者实事 求是的写作态度。教师小结:说明文的语言

11、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 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 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个性表达想法文章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 特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 度的无比优越。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可知,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桥梁事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三、板书设计说明方法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语言特点准确、严密教学反思1. 在课堂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 设计教学步骤。可取之处不足之处2. 紧扣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 为避免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生互动、师生互 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1. 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兼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的 领悟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不太好。2. 在课堂中,有两个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没有给予鼓励,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