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058340 上传时间:2021-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秋部编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 8 课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认识“楼、依、欲、穷”等 6 个生字,会写 “楼、尽、依、层”等 4 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 诗。2、 情感方面: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 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 进取的精神。3、 技能方面: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 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 体 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 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

2、课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 (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 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伸出手,和我 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加拼音,小字头加“隹” 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2、 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 一位 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 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 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 读课题。3、 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二、初读古诗1、

3、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2、 (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 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 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3、 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 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名再读,齐读。三、学习生字1、 出示人认生字:楼、依、尽、欲、穷、层。2、 多种方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3、 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4、 给生字口头组词。5、 出示会写字:楼、依、尽、层。6、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7、 观察这些字在田字

4、格中的位置及笔画特点。8、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书空。9、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四、理解感悟1、 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 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了?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 呢?2、 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 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交流:(1) 指名说。点拨:靠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 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 了。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2) 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 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3) (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

5、河水流向大 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 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 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 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 4 )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 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 )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 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 河水正滚滚地 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 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

6、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 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更千 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 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 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 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的说说这 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 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 题了。)4 、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 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 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 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

7、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 5 、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座伙 伴合作把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6、 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朋友们学得 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 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 , 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 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 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 读。7、 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 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 8 、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 作者,能行吗?五、总结延伸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 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 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 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 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 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 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 15 年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 著,就要高

9、升时,不幸得病去世。但性格豪爽,他的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 凉州词最为有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一篇千古名 诗凉州词。这首诗又写了什么呢,你们可以试着用今 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啊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 吗?3 、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 上的决心。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 层楼,都需要 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 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 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 你们一句祝福的话 . (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学习更上一层楼!)板书设计:登鹳雀楼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想登高才能望远(简笔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