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068297 上传时间:2021-06-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说课稿 李文慧 石家庄一、 地位作用及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探究观察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负数、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及用绝对值的方法比较大小是对以上知识的运用升华,尤其是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二、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类比温度计上两个温度的高低和显示刻度的位置获得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与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从而概括出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培养学生的

2、推理能力、判断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目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体验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数学思想:类比的数学思想。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概念,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利用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三、 教学设计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设计了课题导入、探索思考、大家谈谈、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样几个环节。(一) 课题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我直接提出:“小学的时候我们已经会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及正数与零的大小,引入负数以后在有理数范围内怎

3、样比较数的大小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本节内容,二是使学生体会到初中知识与小学知识间的联系。(二) 探究思考在这一环节我对课本上的两个问题情境稍加改动,在两个实例中均加入了数0,这样通过对两个实例的分析最终将其转化为比较有理数:-5、4、-3、0的大小问题。采用这两个实例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体会有理数大小比较是生产生活的需要,非常必要。二是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知识或日常生活对温度计的观察可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在此我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温度计的构造,在已有知识和认知的基础学生不难得出-5-304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把有理数-5、4、-3、0表示在数轴上。并

4、思考:这些数的大小与其在数轴上的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最终引导学生概括得出: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进而我给出这样一个练习:如图:比较a、b、c 的大小。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体会出利用数轴可以直观的比较出两个有理数的大小。接下来我给出课本上的例1,学生不难想到利用数轴来比较大小。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对数轴上数的大小与点的位置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我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即: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三) 大家谈谈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

5、学生已经知道了正数、0、负数的大小关系,两个正数比较大小也已经学过,那么两个负数如何比较大小呢?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我直接给出问题:比较-2和-3的大小。学生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马上能想到利用数轴比较两数的大小,得出-2-3。接下来我让学生求出-2和-3的绝对值,并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为了突破难点我再多给出几组负数,如-3和-5、-6和-8、-4和-1等,让学生分别比较几组中两个数的大小以及它们绝对值的大小,在学生有了深刻的体验之后再让学生归纳总结:两个负数的大小与它们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充分交流思考的基础上得出“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这一结论。之后,我给出例2让学生体会这一结论的应用

6、,加深学生的理解。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上一环节的新知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亲身体验、观察思考、总结交流。使学生既掌握了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又深刻体会了两个负数的大小与它们绝对值的关系,从而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四) 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主要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概括和巩固,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对任意两个有理数都能进行比较大小,给出的练习题目以考察基本知识点为主,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加深,达到本节课的知识当堂掌握。(五)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通过让学生谈收获的形式小结,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布置作业。四、 评价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