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086691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属于课后说课,下面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流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通过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找到三者的结合点,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其具体情况如下:一、课标分析: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有如下两点。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继学生学习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之后,让学生能够以化学键切入,从微观角度理解

2、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关系,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打下基础,这样的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有交叉和重叠,学生对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形态。因此本节内容的设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来源学_科_网本节内容包括“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两个部分,还有科学视野,主要是拓展学生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换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能源利用的不同阶段和树立节能意识。三、学情分析:知能贮备分析: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化学与能源”、质量守恒

3、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在前一章学过的化学键,为本节关于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分析奠定了基础。认知方式分析:学生体验过先理论分析、后实验验证或先实验探究、后理论分析的认知方式。学生学习困难分析:我们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理论上分析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可能存在相当在的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多次通过动画演示和类比,尽可能引导学生直观地接受和理解。经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键的断裂、形成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实验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转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通过氧炔焰切割钢板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

4、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通过设置不同反应类型的化学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认知和归纳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并运用分类法进行归纳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以及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完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关系。从而真正突破本节内容的重、难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化学实验的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之神奇,通过关注化学能源,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价值与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环境和社会。4教学重点、难点:来源:学科网重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个概念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

5、化,掌握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教学思路教材内容的编排分三步走:第一步:教材先从化学键知识入手,说明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密切,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化学反应是吸收还是放出能量的关系。为后面强调“与质量守恒一样,能量也是守恒的”的观点作铺垫。第二步: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能的形式,意图提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第三步:为了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教材图文并茂地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

6、为了让学生更浅显易懂地认知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我将教学内容顺序打乱,设计成“实验理论应用”三步:第一步:从实验探究认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第二步:从理论分析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原理第三步: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意义和应用采用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教学流程整个教学流程包含五个环节,四个活动,具体如下。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出化学能与热能的课题。先播放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钢板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抛出设问:“氧炔焰能够切割钢板,说明了什么?”引入课题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热能放出。环节二:即活动一实验探究。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一套实验用品,并且每个小组安排三个同

7、学分别进行各个实验操作,另外的同学进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直观上认知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并进行反应类型的归纳。在实验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并适时加以指导。实验21(金属镁与盐酸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有产生,温度计测量溶说明此反应是(放出23mL6mol/L的盐酸溶液,再加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镁带。液温度的变化或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底部,温度。或吸收)热量。实验22(晶体间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约20gBa(OH)28H2O有气味的气体产生,用说明此反应是(放出晶体研细后与约10gNH4Cl晶手触摸感觉烧杯壁,用或吸收)热量

8、。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手拿起烧杯,玻璃片。放在滴有几滴水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快速搅拌,闻气味,用手烧杯外壁底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实验23(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操作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实验现象来源学科网反应前:盐酸的温实验结论说明此反应是(放出2mol/L的盐酸,测其温度。另用量筒量取20mL2mol/L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反应中溶度;NaOH溶液或吸收)热量。的温度。中和反应后溶液温度。液温度的变化过程,并作好记录。环节三:即活动二自学讨论。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然后从宏观和微观地角度对放热反应和吸热进行理论分析和探究。并为了突破本节重

9、点和难点,我采用了类比和动画演示的手段,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理论分析。环节四:即活动三讨论交流。先让学生阅读教材P34P36,并设置下列问题:1.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意义有哪些?2.人类利用能源分哪些阶段?3.举例说说你在生活中遇见的化学能与热能转化的应用,并谈谈你觉得对待能源利用应该抱以怎样的态度?同时可以利用相关图片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重要性,并对日常生活、生产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进行回顾和归类,并且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环境和社会。环节五:即活动四课堂巩固检测。通过归纳小结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一、化学能与热量的相互

10、转化。来源:学科网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二、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分析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原理。微观角度宏观角度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三、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意义1.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反应转化成热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源。2.热能转化成化学能是人们进行化学科学研究,研制新物质不可缺少的条件和途径。四、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设计相关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且作为老师应该毫不吝啬地多激励学生,哪怕学生有一丁点儿亮点,我

11、们都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同时,由于学生在文化基础和操作技能上比较薄弱,因此在分组实验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实验操作的指导,引导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如氨气的污染和防治)。所谓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系统地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说课的基本步骤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从地位上、结构上、内容上、教育意义上等方面论述本节教材在本课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从教学内

12、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找出确立重点难点的依据并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依据纲要、课标的四性、新理念、新教法等理论具体说明将在课堂设计中运用那些方法。这里可以从大的方面,从宏观上来说一下,具体详细可以放在下一个教学程序里说明。如:1、参与式2、讨论式3、互动式4、体验式5、研究性学习6、谈话、对话、辩论、调查、情景模拟、亲历体验、小活动等三、说学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说出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方法。达到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四、说教学程序主体部分:说出教学的基本环节、知识点的处理、运

13、用的方法、教学手段、开展的活动、运用的教具、设计的练习、学法的指导等。并说出你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五、说板书一般正规的说课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是要在说教学程序的过程中写出板书提纲的。如果时间很紧张,你可以提前写在一张大纸上,张贴在黑板上也可以。能够配合讲解适时出示,达到调控学生、吸引注意、使师生思路合拍共振的目的说出这样设计的理由。如:能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利于巩固新知识、有审美价值等。说课应遵循的四个原则一、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号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说课是说者向听者战士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小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时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三、实效性原则说课活动的核心任何活动的开展,考试大都有其鲜

15、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目的明确。2、针对性强大。3、准备充分。4、评说准确。四、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教学构想转化为教学活动之前的一种课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是研究性说课,其实质就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有同行、专家参与评说众人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为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在说课中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使说课活动永远“新鲜”、充满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