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

上传人:苏美尔 文档编号:11087848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 高一语文预学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班级:姓名:必修三高一语文预学案第二单元唐代诗 歌登高两课时2019 年 3 月 15 日 编辑:戴荣【学习目标】1. 掌握吟诵的基本方法并背诵全诗。2. 掌握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能够运用移情入境法立足文本品味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重点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考情分析】1. 考纲要求:理解性默写常见名句名篇;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及表达技巧;能够鉴赏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 考试题型:名句默写及诗歌鉴赏分值: 1-11 分【学习内容】【

2、课前预习案】1识记文学常识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重阳节,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了解写作背景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新授课预学案第1 页 共4 页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

3、笔底波澜。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写成了登高。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3熟知课文内容、三行对译全诗(写在对译本上)【课上学习案】一预习检查(独立完成、个别提问法、用时5 分钟)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猿啸 () 渚清()霜鬓()潦倒 () 浊酒()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无边落木 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多病独登台()潦倒 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二知识讲解1.初步诵读感知,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独立完成、诵读感知法、用时2 分钟)提示: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轻重,读出感情2. 再读诗歌,具体感知(先独立完成再

4、小组合作探究、意象分析法、用时13 分钟)自读诗歌的前两联,划出这两联中诗人描写的景及景的特点,小组合作分析探讨这些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知识应用1三读诗歌,深入感知(独立完成、移情入境法,用时6 分钟)颈联尾联重在抒情,请同学们划出作者直接抒情的词语。新授课预学案第2 页 共4 页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4 字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试作具体分析四知识拓展、升华情感(先独立思考,再提问点评总结,用时5 分钟)你如何看待杜甫在登高一诗中表现出的情怀?结合文本谈谈你的感受。五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用时5

5、分钟)1. 表现手法: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情方式直接抒情2. 重点难点: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鉴赏方法: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新授课预学案第3 页 共4 页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六达标测试1 名句默写填空( 3 分钟)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诗句是:,。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并被前人誉为“古今独步”

6、的“句中化境”的诗句是 :,。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憾和领悟,这两句诗是:,。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因病断酒,惹恨添悲,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2阅读杜甫的江村,回答下列两题。(12 分钟)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此诗作于 760 年,诗人暂住在西南富庶之乡城都郊外浣花溪畔,当时依靠亲友故旧的资助而辛苦经营的草堂已经初具规模。这首诗的诗眼是?有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失意诗人的诗意生活,洋溢着喜悦之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意诗人的悲苦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各抒己见。新授课预学案第4 页 共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