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093135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地理精选考点专项突破卷三 天气和气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中考地理 考点 03 天气和气候(测试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的是ABCD【答案】C【解析】天气符号是人们了解天气的重要载体,以上四个天气符号中,A 表示的是晴天,B 表示的是雷电天气,C 表示的是沙尘暴天气,D 表示的是冰雹天气,故选 C。2(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描述中,体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B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B【解析】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

2、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和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情况有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说地形高度变化大,致使气温产生差异,不同气候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自然面貌,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 不符合题意;“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指昼夜温差大,B 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风到达不了内西北陆,西北内陆气候干旱,C 不符合题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天气变化快的特点,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3(2019福建中考真题)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A.防治水体污染【答案】CB.防治土地沙化C.防治大气污染D.保护海洋环境【解析】漫画形象说明了治理大气污

3、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C 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2019山东中考真题)如图为世界某区域 7 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第 1 页 共 11 页 4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B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D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5若 a 处海拔为 800 米,则 b 处海拔约是A1300 米 B300 米 C1800 米【答案】4B 5BD500 米【解析】4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

4、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故选:B。5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ab 两处温差为 27243若 a 处海拔为 800 米 ,则 b 处海拔为 800 米3/0.6100 米300 米。故选:B。6(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A4 时左右【答案】CB12 时

5、左右C14 时左右D20 时左右【解析】一个地方的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通常是早上跟晚上气温更低,第 2 页 共 11 页 中午气温更高,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2 时左右,故选 C。(2019江苏中考模拟)世界各地气温地区差异很大。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部分),完成下面小题。7结合上图,分析得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C从海洋向陆地递减 C从海洋向陆地递增8甲地形成低温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答案】7AB海陆因素8C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解析】7读图可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故选:A。8读图

6、可知,甲地位于亚洲的青藏高原。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较低,甲地形成低温中心;故选C。(2015四川中考真题)下图是世界某岛屿地形和河流分布图和甲城市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该岛屿位于A北半球和东半球B南半球和东半球 C北半球和西半球D南半球和西半球10甲城市的降水特点是A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C降水稀少,季节分配均匀B降水丰富,年内变化明显D降水稀少,年内变化明显【答案】9B10 B【解析】9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 和 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

7、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该岛屿位于南半球和东半球,故本题选B。10读图中的降水可知,该地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超过了250 毫米,全年降水丰富,但季节分布不均第 3 页 共 11 页 匀,1、2、3、12 月降水丰富,7、8、9、10 月降水稀少。故选 B。(2019北京中考模拟)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A经度变化的情况 B纬度变化的情况 C海拔变化的情况 D时间变化的情况12关于全球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多B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C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

8、区年平均气温高、年降水量多D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答案】11B12D【解析】11从图中可知,横坐标是表示气温和降水,纵坐标表示的是纬度位置,可以表示上图表示气温、降水随纬度变化的情况;B 符合题意。12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全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受纬度影响,但是不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中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低、年降水量少;赤道附近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年降水量最多;D 符合题意。13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A.人类活动【答案】D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解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不同,一般

9、甲迎风坡降水多,乙背风坡降水少,故选:D。第 4 页 共 11 页 14(2019山东中考模拟)读“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判断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是ABCD【答案】D【解析】以上四种热带气候在地球上最大的分布区示意图,属于全年高温、降水稀少的是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两侧,尤其是在非洲北部分布最广,故选D.(2019北京中考模拟)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 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 年 9 月,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2019 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 6 月 7 日至 9 日,此期间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描述正确的是A夏至小暑 B小暑夏至C芒种夏至D夏至芒种16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传统习俗。全国各地热门的龙舟大赛是民众出行较为集中的目的地。据悉,全国 TOP10 龙舟赛活动地中北方城市占 4 席,南方城市占 6 席。造成龙舟赛活动地南方多,北方少的自然因素是A北方平原大 B南方河湖多C北方不划船D端午节起源于南方第 5 页 共 11 页 【答案】15C16B【解析】15芒种,是我国农历二

11、十四节气中的第9 个节气,2019 年芒种的时间是 6 月 6 日。2019 年的端午节法定假为 6 月 7 日至 9 日,位于图中芒种(6 月 6 日)夏至(6 月 22 日)之间;故选:C。16我国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湿润地区,河湖众多,南方地区居民的传统运动多以游游,划龙舟等为主;故选项B 符合题意,故选:B。(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下图为沿某经线附近部分地区1 月、7 月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对该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C.1 月降水量南多北少B.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D.7 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18据

12、图判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17D18B【解析】17读图可知,甲地 1 月降水少,7 月降水多,降水量季节变化大;乙地 1 月和 7 月降水量都不大,因此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大;故 A 错误;甲地 1 月份气温约为 30C,7 月气温约为 22C;气温年较差为 30C-22C=8C;乙 地 1 月份气温约为 25C,7 月气温约为 12C,气温年较差为 25C-12C=13C;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小;故 B 错误。图示显示该地 1 月气温高于 7 月气温,该地位于

13、南半球;因此,该地1 月降水量北多南少;故 C 错误。图示显示该地 7 月气温自北向南逐渐降低;故 D 正确。故选:D。18甲地 1 月气温高于 7 月气温,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无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甲地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乙地位于35S 附近,且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第 6 页 共 11 页 (2018江苏中考真题)下图是 2008 年以来举办 G20 峰会的部分城市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9图中地对应的气候类型图分别是A甲乙丙丁C乙丁丙甲B乙甲丙丁D丁乙丙甲20对欧洲西部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位于北纬 40北纬 60,南与非洲隔

14、海相望B欧洲西部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C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丰富,乳畜业发达D旅游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答案】19B 20A【解析】19据图可知,甲乙丙丁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朝鲜半岛,温带季风气候,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位于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对应关系应是乙甲丙丁。20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 40北纬 60,南与非洲隔海相望;而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发达国家,但也有发展中国家,如克罗地亚为发展中国家,欧洲西部劳动力短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指的是澳大利亚。故 A 正确,BCD 叙述错误

15、。二、非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第 7 页 共 11 页 21(2019山西初一期末)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题.(1)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_洲。(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主要原因是_。(3)南极洲附近等温线非常密集,说明气温变化_(大或小)。(4)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_。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相比,1 月份陆地气温_(高或低)于海洋。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较四周_。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_ 。【答案】非【解析】地势高,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大递减(或逐渐降低)低低0.6

16、(1)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出,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2)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出,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由于海拔高,因此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气温要低 10多。(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变化小。(4)从图中可知,世界气温变化规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 06。22(2019内蒙古中考真题)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第 8 页 共 11 页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

17、地区降水_。(2)A 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3)B 附近的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上层住人,说明这种特色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_。(4)图中 C 大洲是_,该大洲的乞拉朋齐位于山地的_(填“迎风”或“背风”)坡降水多。【答案】多【解析】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候湿热,住竹楼通风散热亚洲迎风(1)由图可知,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内陆地区距海洋远,降水少。(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A(撒哈拉沙漠)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3)东南亚是热带雨林气

18、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住竹楼通风散热。(4)由图可知,C 位于亚洲,南亚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由于位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多年平均年降雨量 10818 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23(2019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初一期末)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第 9 页 共 11 页 (1)请写出 ABCD 四幅气候图与地分布的对应关系:C:_;D:_。(2)A 是_气候;B 气候的特征是_。(3)是_气候,分布规律是_。【答案】 ;热带季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中纬度地区的大陆内部。【解析】(1)A 为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B 为地中海气

19、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C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D 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2)A 是热带季风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南部和东南部,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B 是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是: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内部。24(2019盘锦市双台子区第一中学初二月考)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第 10 页 共 11 页 (1)点 D 的经纬度是_,所在的大洲是_。(2)A、B、C、D、E 五地中,A 地的气候特征是的是_。受气候影响,A 点传统民居可能是图中的_(填“”/“”)

20、(3)B、D、E 三地,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影响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答案】(40N,60E)亚洲全年高温多雨DE海陆位置【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 D 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北半球,所以经纬度位置是(40N,60E);位于亚洲的中部地区。(2)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A、B、C、D、E 五地中,A 地属于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受高温多雨气候的影响,当地的民居多以竹楼、木楼为主,与表示的民居相符,底层架空有利于防潮湿。(3)由图可知,B、D、E 三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位于内陆的 D 地,由于离海远,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小,降水少;年温差最小的是 E 表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造成三地降水和气温差异大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