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H凝胶的主要形态、模型及其结构.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1093807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S-H凝胶的主要形态、模型及其结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C-S-H凝胶的主要形态、模型及其结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S-H凝胶的主要形态、模型及其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H凝胶的主要形态、模型及其结构.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S-H凝胶的主要形态、模型及其结构(1)CSH凝胶的形态: CSH形态多达20种,S.Diamond提出把CSH的形态分为四种,但并不包含已观察到的所有形态。 型纤维状凝胶粒子:水化早期,刺状、针状、柱状等,典型粒子长约0.52 m,宽一般小于0.2m。网络状凝胶粒子:与型纤维状凝胶粒子同时出现,截面与型纤维状,凝胶粒子相同的长条形粒子,通过端头交叉而连接成三度空间网络。但这种粒子在纯C3S和C2S水化时很少出现。型不规则等大粒子状凝胶粒子:粒子尺寸一般不大于0.2m,它在水泥石中常以集合态存在,但由于特征不明显而被忽略。型内部产物的凝胶粒子:在水泥粒子原来边缘形成的内部水化产物,它与其他

2、水化产物保持紧密接触,外观为紧密集合的约0.1m的等大粒子组成的绉皮状集合体。 其他人的观点: Taylor认为:在短龄的水泥石中型纤维状凝胶粒子占主要地位,型网络状凝胶粒子也常有发现, 型不规则等大粒子状凝胶粒子要在水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占重要地位, 型内部产物的凝胶粒子则不易见到。(2)CSH凝胶的模型: A:Powers-Brunauer模型:C-S-H是粒径大约为14nm的刚性颗粒,形成层状的托贝莫来石凝胶,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颗粒间的凝胶孔隙率为28%。孔隙口径小于0.4nm,所以凝胶孔只能容水分子进入。热河没有被凝胶填充的空间称为毛细孔。凝胶粒子由范德华力结合,凝胶在水中的膨胀性

3、是由于单个粒子间存在水分子层而导致粒子的分离。B:Feldman-Sereda模型:微观结构视为硅酸盐不完整层状晶体结构,与Powers-Brunaue模型比较,该模型认为水的作用更加复杂,其中的一部分水在凝胶结构的表面上形成氢键,另一部分则物理吸附于表面上。C:近年来Pratt等人采用带湿样池的TEM观察未经干燥的原始试样,建立了早期,中期和后期产物的概念。早期产物又称型C-S-H,是薄片形态 ;中期产物又称型C-S-H,是无定型凝胶,它可能发展成型纤维状凝胶粒子,也可在以后发展为型不规则等大粒子状凝胶粒子;后期产物是致密凝胶物质,由于此时粒子周围空间已经填满,主要在粒子原来占据的空间生长(

4、它与型内部产物的凝胶粒子接近)。 (3)CSH凝胶的结构: Jenning提出了C-S-H 纳米结构:该模型认为C-S-H 凝胶最小结构单元(globue胶束)近似为直径小于5nm的球状体。这些球状体堆积在一起形成2 种不同堆积密度的结构,称作高密度水化硅酸钙凝胶(HD C-S-H)和低密度(LD)水化硅酸钙凝胶(LD C-S-H)。这两种堆积形态大体上与 “内部水化产物”和 “外部水化产物”形貌相对应。在C-S-H 中含水的区域包括层间空间、胶粒内孔(intra globule pores,IG,尺寸1nm)、小凝胶孔(small gel pores,SGP,尺寸为13 nm)和大凝胶孔(larger gel pores,LGP,尺寸为 312 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