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096049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就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功能、内容、方法等方面作粗浅探讨。一、 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多重功能 审美教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直接功能在于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产生积极影响。众所周知,审美情趣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审美心理包含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

2、和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通过语文课的审美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再现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能力。丰富审美情感还能使学生学会感受课文情感美,提高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像狼和小羊这类课文,学生通过狼和小羊的语言、行为、心灵美与丑的对比,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自觉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审美教育的间接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而对美的感受能力包括审美活

3、动中的观察、想象、鉴赏等能力。这些能力是智能结构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特殊智能的基础。审美教育特别有助于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科学家钱学森说:“形象思维是研究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大量的事例和研究证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辅相成,开发右脑的功能能促进智能的发展。此外,美育对于健身、劳动教育等都有重要意义。更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教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美感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点,小学生又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事物,学习动力中情感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小学语文的审美活动能吸引他们的爱美之心,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育史和科学史都证明,审美感受

4、作为构成意志、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能转化为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动力。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激发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审美感受,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以求得发展。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又一特征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情感交流,配合默契。这是除课文内容美以外的另一层面美人际关系美。教师大多重视教学手段方法的变化和更新,却容易忽视诸多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能左右其效果的共同性因素,即课堂气氛、学生情绪、教师感染力。三者和谐统一是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多年来各地倡导的“愉快教学”、“情境教学”,使学生乐学爱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人所更知的。特别是“情境教学”把两个层面的审美活动有机

5、结合起来,一个是构建以“情”为中介的“美、趣、智”的学习环境,另一个是营造“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在审美过程中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二、小学语文审美活动内容的把握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除课堂教学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社会生活等等。即使是课堂学习资源,除课文以外还有各种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课件。下面重点谈谈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课文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内容。怎样的课文具有审美价值呢?以前人教版有篇课文叫手,描写特等劳模陈秉正的双手美在“不但坚硬,而且灵巧”,美在会劳动,能创造。课文中的“那个学生”仅以手的外形来判断什么是

6、美,并不真正懂得美。真正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要以客观事物作为基础,而关键在于它的自然属性同人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呢?凡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在追求新生活中所表现的理想、情感、愿望,都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语言文字形象地表达这种人的本质力量的课文都包含着审美教育的内容。从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所采用的表达形式来分,大致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语言美。反映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属自然美。这类课文的审美内容可从三方面去把握:一是描写自然物可供观赏的美景、可亲的生活环境而获得审美意义。自然物不论是壮美,还是柔美、优美,都给人以诗情画意,给人以愉悦。二是有的课文所

7、描绘的自然风光体现着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是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生动形象。如葡萄沟中葡萄丰收的美景,荷花中荷花楚楚动人的丰姿。三是有的课文中的自然物作为人或人的生活的象征,寓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显示其审美意义。如鸟的天堂赞美了一种令人鼓舞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自然美在于它能把学生引入联想和想象的天地,感受生活的情趣,领略自然带给人们的启示。反映社会生活的美是社会生活美。自然美侧重于形式,而社会生活美侧重于内容。社会生活美来源于社会实践,创造性的劳动便是获得审美愉悦的基本领域。它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活动,因而劳动的过程和创造的成果都是美的。长城描写古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

8、岭之巅,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伟大奇迹”,更显示了劳动美。一篇具有审美教育内涵的课文,是美的内容和美的语言的辩证统一。鉴赏课文语言美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小学语文的特点,语言美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从语言的内涵来看,一是语言的情趣性,二是语言的简洁性;从语言的形式看,一是整齐美、节奏美,二是语言的和谐、回环和多样的统一。这种语言特点以诗歌最为显著。引导学生鉴赏语言美,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三、小学语文审美活动途径、方法的探讨美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美的形象性决定了审美的直觉性。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

9、前提和基础。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不应要求学生理解课文表达了什么意思,而是应引导学生直接去感知课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如课文血被子:“血被子下面,小麦正在做着快乐的梦,梦见春天来了,他们穿着小绿裙,在蓝天下跳集体舞。”教师不应该让学生枯燥地回答“小绿裙”、“跳集体舞”是什么意思,而是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美丽的图画。从审美的途径读课文,不仅提高了读者爱美的情趣,而且发展了形象思维,发展了语言。有的课文,学生在感知形象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和想象,可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语言文字是学生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

10、的多种感官,眼看、口读、耳听、联想地凭着知觉去感受情境美。鲁迅先生在谈到艺术欣赏时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读中让学生扮演角色即兴表演,恰当运用图画、幻灯、录像、计算机课件,辅之以音乐烘托等,都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形象美,获得多种审美愉悦,利于视觉、听觉创设情境,对于低年级学生更是重要的审美方法。情感性是美感的又一重要特征。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由感知形象美进而感受情感美,是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阅读的加深。教师要运用课文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语言因素入手,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得到情感美的感受。感受课文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

11、课文。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谓“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为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范读和情感性的导语和点拨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还要善于进入情境,感受课文所传递的情与意,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以达到教师、学生和作者心灵的共鸣。这是课文情感和师生人际关系情感两个情感层次面的和谐统一。提高学生爱美的情趣与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爱美的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审美情趣对儿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教师对祖国、对一切美好事务的情感,必然会在教学中自然流露出来,深深感染学生。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