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100916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论文:把生活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是凭空想象的计算、概念和法则,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因此,数学教师要面向生活,关注生活,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融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使书本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数学更熟知、更亲近。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让学生

2、去发现数学的价值与意义。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勾通生活与数学的有效素材。如何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现结合本人参与新课程改革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生活化数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灵活运用之中。特别是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一)数学课堂生活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把数学作为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把学生生活经验融进

3、数学课堂,使它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资源。例如,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别着急先上课,而是问他们几个问题:xx同学,你今年几岁了?你家里有几个人?我们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电灯?等等。又如在教完“米”“厘米”之后,让学生用米尺量出教室课桌椅的高度,量出同学们的身高等;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模拟放筷子的真实情境,并说一说自己家里有几个人吃饭,需要准备多少根筷子,等等。(二)生活经验数学化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个片段,多媒体播放: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学生顿时产生了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即提出:“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什么事

4、情呢?”学生会很快地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说“可能要下雨了”,“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天也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会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三)创设情境教数学创设情境就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情境中理解数学问题,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我安排了模拟超市,使生活情境得到

5、了再现,让学生切实地理解了退位减法的含义。超市的杯子共有17只,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第一个盒子放10只,第二个盒子放7只。让学生购买8只,在顾客和超市服务员付货、取货的过程中明确了,可以先拿到第二个盒子里的7只杯子,再从第一个杯子里拿1只,也可以从第一只杯子里拿出两只,再把剩下的8只拿走。学生直观的理解17-8的方法后,再让学生想想17-8怎样算。学生会想出17-7-1=9,10-8+7=9两种不同的方法。这个生活片段的再现,学习过程展开充分。学生争着发言,交流自己的观点,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四)就地取材学数学学习数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反过来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在

6、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现成材料进行教学。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例举:“在打谷场上,有一个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这是一道单纯应用公式的应用题,怎样把这种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转换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实际问题呢?恰巧那时,学校正在建设教学楼,校门外有一沙堆,我让学生走出教室去观察圆锥形的沙堆,创设情境,设置疑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要计算沙堆的体积,你需要哪些数据?”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小组讨论后,开始动手测量起来。有的测量底面积周长和高,有的测量底面直径和高,有的测量底面半径和高。量完后,通过计算,结果发现第一种最准确。接着

7、老师又问:“要求这堆沙有多重,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学生答:“还需要知道每立方米沙有多重。”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了计算圆锥沙堆重量的本领,再出示例题时,学生自然就会解答了。二、密切联系生活,让数学贴近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建立在校内、校外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现实世界和直接经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因此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让数学贴近生活。(一)数学知识贴近生活,用于生活在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之后,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

8、长度、测量教室门的宽度以及测量窗户的宽度等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数据。特别是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高度的测量,感觉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测量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生活中用。(二)增强策略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在现代社会里做任何工作或者解决任何问题,都要提高效率,讲究策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时,设计了这样一道实践练习题:“要过六一儿童节了,小明要为班里的同学准备一个摸奖游戏。其中准备了6个白球、2个黄球、3个绿球,设有三个奖:一等奖

9、、二等奖、三等奖;奖品有铅笔、铅笔盒、一个足球。现在小明要请同学们帮他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你能帮帮他吗?”学生在看到题目后,经过讨论都能确定摸到绿球为一等奖,摸到黄球为二等奖,摸到白球为三等奖;但在奖品的分配上出现了分歧,这时老师作为指导者告诉学生在奖品的分配上要考虑奖品的价钱,学生再次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确定了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意识和策略意识有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习变得有趣、生动、易懂,并会把数学运用于实践,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三)解决生活问题,体验数学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10、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例如,学习“分类”后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整理书桌、帮妈妈择菜;学了“数的组成”后可以让学生探究商场里的商品为什么都包装成一包一包、一盒一盒和一箱一箱的原因;学了“认识钟表”后可以让学生在周末边看电视边记录电视节目时间,给电视台的叔叔阿姨们提播放建议;学了“统计”后可以让学生统计城里主要交通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这样,联系实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觉得数学是实实在在的,就在自己身边。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真实世界里的数学和课本中的数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发现数学、探索数学,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