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102202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教学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液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者: 罗辑(广州市第九十四中学) 审稿:梁满灼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1)学习利用已取得的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对学生进行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通过探求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教材分析1

2、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2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三教学设计思路九年级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二课时)主要从定量的角度让学生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学生亲身参与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和两个“讨论”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第一个活动后通过讨论引入溶解度概念,再以一个活动巩固和应用溶解度概念。最后通过讨论又引入气体溶解度的概念。(一)重视对学生为适应将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本节课要求学生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并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有关信息。同时注重让学生学会利用已取得的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

3、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形成严谨、求真的科学态度,为将来学习打下厚实基础。整节课的技能训练尤其溶解度曲线的数据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引导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为适应未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二)突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出培养学生从图表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文字表达的能力。课堂中通过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启发学生讨论、开展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来获取有关信息,并通过列表法和坐标法的优劣对比加深理解,同时,通过让学生归纳出自己绘制的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加强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2突出培养学生

4、实验和数据的分析能力。通过观看某学生的实验录像,由学生亲身体验出发,设置悬念,激发求知欲,使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获得正确结论的能力,顺带引出溶解度的概念。3突出培养实验设计与表达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气体溶解度的教学中,加入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否二氧化碳的探究方案设计,紧接着提出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要使汽水溶有“更多”的气体,生活中通常有哪些方法?”。设计上不把实验教学简单理解成会操作、会写步骤和现象,而突出了对实验能力(如实验分析、实验设计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探究能力。本课的设计是首先观看某学生的实验录像,以实验现象分析作引入,由学

5、生亲身体验出发,设置悬念,以学生活动为主,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整节课的教学。能否使学生充分调动起来,是评价课堂的关键!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展示】观看某学生实验的录像:热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后析出晶体。【学生讨论】【引入】加热烧杯底部留有不溶KNO3的溶液时,KNO3全部消失,为什么冷却后,固体又重新出现?上节课你可能暂时还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就会从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学生活动】请你们分析比较上节课小明的实验现象记录:温度()溶剂质量(g)操作NaCl现象KNO3现象2020加入溶质5g,搅拌固体溶解固体溶解2020加入溶质5g,搅拌固体不能完全溶解固体不能完

6、全溶解20再加5mL水,搅拌固体溶解20加热固体溶解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其中溶解的NaCl和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学生分组讨论】学生A:不相同。学生B:温度和溶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相近。学生C:加热后,20mL水能溶解很多的KNO3。【提问】大家回答都很好。我们怎样才能定量地描述NaCl和KNO3在水中的溶解性的强弱呢?【回答】溶解度。【提问】什么叫溶解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概念。【板书】(学生朗读)一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讲解】不同的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在教材P36表9-1给出了几种常见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

7、同学们查出20时NaCl的溶解度。【回答】学生A:36.0。学生B:36.0g。【讲解】同学B回答很正确,溶解度有单位克(g)。“在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回答】学生A:在在20时,36.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学生B:在2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36.0g NaCl。【设问】为什么要规定“在100g溶剂里”?【讲解】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度哪个大吗?如果都用一杯水,你能判断吗?所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100g溶剂为依据,这是人为规定的。【归纳】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1“温”:要指明所处

8、的温度; 2.“饱”:必须达到饱和状态;3.“剂”:溶剂质量为100g; 4.“质”:溶质质量的单位为克(g)。【练习】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120时,KCl的溶解度为 ;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 。2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A、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 C、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讲解】在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数值越大,越易溶解,其溶解性越强,溶解性的强弱可

9、用溶解度划分。阅读P36“资料”,了解“难溶”“微溶”“易溶”的概念。完成学案。【板书】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001g1g10g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度【讲解】从表9-1可知,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关系可以用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学生活动】学习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方法。 1 教师简单介绍手绘方法的要点,学生结合表9-1分组绘制NaCl 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并展示交流。2 学生演示用Excel系统作溶解度曲线图的方法。(可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先导入数据: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NaCl 溶解度/g35.7

10、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KNO3 溶解度/g13.320.931.645.863.985.5110138169202246“插入” “图表”:【讨论】1 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为什么?2 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能否找出上述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如果能,请找出,你是怎样查找的?3 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如教材表91;坐标法,如溶解度曲线。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4 从图912中,你能比较出55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吗?5 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讨论汇报】1 KNO3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

11、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在023范围内,NaCl的溶解度 KNO3的溶解度;在23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在超过23时,KNO3的溶解度 NaCl的溶解度。2 2585KNO3的溶解度/g39186NaCl的溶解度/g3613883 优点缺点列表法读取数据直观、快捷未列出的数据不能确定坐标法能读取任意条件的数据,能直观地观察到数据的变化情况数据读取较繁琐4 55时,KCl的溶解度为43g;55时,KNO3的溶解度为100g。55时,KCl的溶解度cb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4a、b、c三瓶饱和b溶液,当温度由t4降c到t1时,保持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t

12、4t3t2t1【提问】生活中除了固体和液体能溶于水外,很多现象也告诉我们气体能溶于水,同学们能举一些常见的事例吗?【回答】学生A: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B: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所以鱼能生存在水中。【演示实验】展示相同温度下两瓶汽水,一瓶摇晃后打开,一瓶正常状态下打开,观察现象。【回答】打开前两瓶汽水状态和现象相同;打开后,经摇晃的汽水产生大量气泡而喷出来,无摇晃的只产生气泡,没有喷出。【提问,讨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回答】打开后压强迅速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大量气体逸出。经摇晃的汽水压力差更大,所以逸出更快。【活动】其中一瓶汽水奖励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归纳】气体的溶解度

13、受压强的影响。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压强越小,气体溶解度越小。【板书】三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1 压强:P,S气 P,S气【活动】请刚才喝了汽水的同学说一下身体感受。【问题】为什么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除了压强以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回答】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板书】2.温度:T,S气 T,S气【归纳】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请完成方案设计。【讨论】猜想操作现象结论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要使汽水溶有“更多”的气体,生活中通常有哪些方法?【课外拓展】阅读课本P39“资

14、料”,回答:为什么天气闷热时,鱼总是接近水面游动?为什么家中养鱼要向鱼缸中通入空气?为什么不用煮沸后的开水养鱼和浇花?【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溶解度表示,固体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得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气体的溶解度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压强的影响。【课后练习】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得到信息: ; ; ; 。2右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A、B、C符号)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0C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g C图中所列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

15、高而增大 (2)10C时,100 g水中溶解 g硝酸钠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 : : 。 320C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C,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C,则t的取值范围是 。(2)烧杯甲里是 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 物质的溶液。(3)40C,烧杯 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板书设计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一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

16、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1“温”:要指明所处的温度; 2.“饱”:必须达到饱和状态;3.“剂”:溶剂质量为100g; 4.“质”:溶质质量的单位为克(g)。二.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001g1g10g难溶微溶可溶易溶溶解度三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压强:P,S气 P,S气2温度: T,S气 T,S气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学案设计班别: 姓名: 学号: 【学生活动】请你们分析比较上节课小明的实验现象记录:温度()溶剂质量(g)操作NaCl现象KNO3现象2020加入溶质5g,搅拌固体溶解固体溶解2020加入溶质5g,搅拌固体不能完全溶解固体不能完全溶解2

17、0再加5mL水,搅拌固体溶解20加热固体溶解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其中溶解的NaCl和KNO3的质量是否相同?为什么?原因: 【练习】查表9-1,完成下列练习:120时,KCl的溶解度为 ;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 。2下列对“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的解释正确的是A、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水中 B、20时,100 g溶液中含31.6 g硝酸钾 C、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 D、20时,31.6 g硝酸钾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练习】查P36“资料”,填空:001g1g10g( )溶解度( )

18、( )( )【学生活动】结合表9-1数据绘制NaCl 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讨论】1 你所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何特点? ; ; ;2从你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下述物质在25、85时的溶解度,填表:2585KNO3的溶解度/gNaCl的溶解度/g3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列表法,如教材表91;坐标法,如溶解度曲线。试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优点缺点列表法坐标法4从图912中,比较出55时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55时,KCl的溶解度为 ;55时,KNO3的溶解度为 。55时,KCl的溶解度 KNO3的溶解度(填)。5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课堂练习】右图是a

19、、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降低”或“不变”)。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降低”或“不变”)。2在 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三种物质的a溶解度关系bacb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4a、b、c三瓶饱和溶液,当温度由t4降c到t1时,保持饱和状态的是 溶液。t1t2t4t3【讨论】猜想操作现象结论汽水中溶解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课后练习】1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得到信息: ; ; ; 。2右图是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曲线图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A、B、C符号)A硝

20、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0C时物质的溶解度都为0gC图中所列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10C时,100 g水中溶解 g硝酸钠才能形成饱和溶液,则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 : : 。 320C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置于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向其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相应固体溶质,将温度升高到40C,固体的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2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仔细阅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C,则t的取值范围是 。(2)烧杯甲里是 物质的溶液,烧杯乙里是 物质的溶液。(3)40C,烧杯 里的溶液中溶剂最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