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129871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坑监测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监测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方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编号:LC-CLFA2018-016编制人:审核人:湖北陆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2018年03月15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工程概况监测目的和范围3三、监测依据4四、监测内容及方法5五、监测频率7六、报警值8七、本项目仪器设备9八、监测工作流程9九、监测组织管理11十、其他12十一、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12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项目基坑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拟建场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广场西侧,是洪山体育馆主馆的副馆。本工程地上1层,地下1层(含夹层)。本基坑设计计算深度为12-14.6m,基坑周长约295m,面积约5

2、523.5m。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埋藏条件、水利性质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主要赋存在(1)层杂填土中,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透影响,水量小,水位受季节性控制,本次勘察期间测得上层滞水及稳定水位为地下0.801.50m,绝对标高33.96m35.53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7)层灰岩中,其补给源主要为裂隙径向补充,水量贫乏,该层地下水对拟建基坑影响较小,本次勘察过程中未测得该层水位。二、监测目的和范围1、监测目的在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提出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信息:支护结构变形、地下管线变化、周边建筑物及地表变化;并就其变化情况进行

3、及时综合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及时更改原设计以达到安全且经济之最终目的,施工单位可掌握工程的安全性,并可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缺失加以改进,以监测信息指导施工的速度、顺序等,即以监测的信息指导施工。2、监测原则可靠性原则;多层次原则;重点监测关键区原则;方便实用原则及经济合理原则。 可靠性:监测系统应能真实地反映被监测对象的变形情况, 以使所获得的信息可靠,故拟采用多层次监测。 安全性:监测系统主要为施工安全服务, 应能对工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可预防因施工造成的灾害。 经济性:在保证上两项的前题下,力求经济合理,具体表现为根据不同地段重要性的不同,工作量的设置区别对待,并对其观测频率也加以

4、区分,即重点监测关键区。3、监测项目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坑监测的基本原则及本工程实际情况,该基坑监测项目及工作量如下:监测项目监测部位及项目点数预估监测次数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项目边坡顶部、支护桩顶部 水平位移21个40次边坡顶部、支护桩顶部 沉降21个40次支护桩 深层水平位移12孔40次支护桩 内应力12个40次支撑 轴力35个20次立柱 沉降31个20次立柱 水平位移31个20次钢骨砼柱 水平位移22个40次周边建(构)筑物 沉降58个40次周边地下管线 水平位移11个40次周边地下管线 沉降11个40次监测基准点基准点6个40次备注: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监测点及周边管线

5、变形监测点的最终数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4、周边环境的目测巡视,观测暂定40次。三、监测依据本方案编制的依据:1、基坑工程技术规程(DB42/T 159-201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6、甲方提供的图纸、支护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资料。四、监测内容及方法 根据以上本工程实际情况概述、技术规程及基坑监测的基本原则,本次监测采取的方法、内容,分述如下:1、边坡顶部、支护桩顶部、立柱、周边管线及周边建筑的沉降监

6、测基坑周边及支护体系顶部的沉降观测是基坑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观测点布置应以全面查明支护结构及其周边环境在全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为目的。本工程沉降观测,使用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DS05型水准仪,布设3个以上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方法施测,沉降观测点采用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DS05型水准仪和两米铟瓦水准标尺。每次施测前要检查、校正角;每次观测要采用仪器设备、测站线路、观测人员“三固定”的方法借以提高观测精度;每次观测还应注记基坑施工进展、天气情况,并绘制观测点位置平面图;每次观测采用附合或闭合线路施测并当场检查,观测结束后采用计算机算出每个观测点的观测值。2、边坡顶部、支护桩顶部、立柱、

7、钢骨砼柱、周边管线及周边建筑的水平位移监测全站仪导线法测量:量测各观测点间角度及边长数据,计算得到观测点点位坐标值;对于较少的观测点,可以通过前方交会或后方交会,直接得到坐标值。然后对两次坐标值进行矢量运算,得到观测点在各方位移值。3、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将通过预埋测斜管实施。具体的要求如下:(1)测斜管可采用PVC管,其弯曲性能应以适应被测主体的位移情况为适宜。测斜管内纵向的十字导槽应润滑顺直,且垂直于基坑方向,管端接口密合。(2)支护桩测斜管采用预埋法,施工时,将测斜管绑扎在选定埋设测斜管的钢筋笼内(管长与桩等长,管两端封口),然后将钢筋笼吊入桩孔内,浇灌砼即可。(

8、3)测斜管应在工程开挖前1530d埋设完毕,在开挖前的35d内复测23次,待判明测斜管已处于稳定状态后,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开始正式测试工作。(4)一般以管底作为确定测点位置的基准点,每次测试时管口基准点必须是同一位置,按探头电缆上的刻度分划,均速提升。每隔500mm读数一次,并做记录。待探头提升至管口处。将探头旋转180后,再按上述方法量测,以消除测斜仪自身的误差。(5)根据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项目基坑设计说明,结合规范要求,我们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支护结构测斜管的埋设深度:测斜管的埋设深度要大于或等于支护桩长。4、支撑轴力监测支撑轴力是通过测试连接在支撑轴上的轴力计或应变计来实

9、现的。在待测试的支撑轴上布置轴力计或应变计。轴力计或应变计的布设方法:在支撑轴测试断面位置焊接应变计或在钢管支撑轴端部安装轴力计,并把测试电缆引致方便测量位置,通过仪器进行初始频率的测量,记录在案。5、支护桩应力监测支护桩应力的监测是通过应力计来实现的,在基坑支护桩中选择适当的桩,每根桩内选择一根主钢筋采用焊接应力计法设置监测点(测点埋设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而定),进行应力监测。测试方法:在测试断面位置分别将应力计固定在支护桩的主筋上,并把测试电缆引致方便测量位置,通过仪器进行初始频率的测量,记录在案。6、周边环境的目测巡视在基坑开挖之前应对工程周边道路的现有情况进行摸底检查,用拍照或摄像等方式取

10、证,其目的在于可界定这些不良损坏的责任关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作为对各项测量方法的补充,指定有工程经验的工程师进行现场巡视,主要是对支挡结构顶部及邻近地面可能出现的裂缝、塌陷和支护结构工作失常、流土、渗漏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记录、检查和综合分析。五、监测频率各项监测项目的观测间隔时间应根据施工进程、变化量大小来确定。(1)、各监测项目应在监测开始前测定初始数据,且不得少于3次。(2)、本基坑监测频率如下表所示:施工工况支护结构的施工期基坑开挖至结构底板浇筑完成后3d结构底板浇筑完成后3d至地下结构施工完成(H为基坑深度)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一般情况监测频率影响明显:3-4次/

11、周影响不明显:1次/周土方开挖至0-H/3时1次/3d1次/d2次/周土方开挖至H/3-2H/3时1次/2d土方开挖至2H/3-H时1次/d(3)、对雨天以及各种可能危及支护安全的水害来源(如周围生活排水、上下水道等)进行仔细观察。(4)、在施工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变位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检测时间间隔,并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检测结果。当地下室施工至0.00m并回填土完毕后,支护监测工作结束。六、报警值1、报警值的确定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或累计值达到规定值或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规定值的70%时应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2

12、、基坑支护工程监测项目的报警值为:(1)支护桩侧向、竖向最大位移:累计值达到 24mm,或连续3d变化速率超过 2 mm/d;(2)深层水平位移:累计值达到 40mm,或连续3d变化速率超过 2 mm/d;(3)立柱竖向位移:累计值达到 30mm,或连续3d变化速率超过 3 mm/d; (4)支撑轴力、支护桩应力:设计控制值的80%; (5)刚性管道位移:累计值达到 20 mm,或连续3d变化速率超过 2 mm/d; (6)柔性管道位移:累计值达到 40 mm,或连续3d变化速率超过 4 mm/d; (7)邻近建(构)筑物位移及沉降:累计值达到30 mm,或连续3d变化速率超过3 mm/d;

13、(8)邻近建(构)筑物裂缝宽度:累计值达到3 mm,或持续发展; (9)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累计值达到30 mm,或连续3d变化速率超过3 mm/d;3、基坑周边环境监测项目的报警值应满足主管部门的规定要求,具体如下:基坑周边地表裂缝宽度报警:累计值达到10mm或持续发展。4、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或累计值达到规定值或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规定值的70%时应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肉眼巡视检查到的各种危险现象,如支护结构发生明显变形,边坡滑移,裂缝过大,邻近建筑物的裂缝不断扩大、严重的基坑侧壁渗漏、基坑管涌现象等。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

14、其它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监测人员应及时提供监测信息,综合分析各种监测资料,并进行险情预报。5、应急预案监测人员应及时提供监测资料,应重视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应进行必要的复测,并分析原因,指导现场信息化施工。当检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进行报警,及时通报基坑工程参与各方及有关部门,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所保护对象采用相应应急措施。七、本项目主要仪器设备监测仪器在开工前应进行检测和标定,满足其对可靠性的要求,其所使用的设备材料(标志、管材、探头等)应能满足工程的要求。监测项目精度要求见下表。序号监测项目位置或监测对象仪 器监测精度1水平位移监测边坡顶部、支护结构

15、、立柱、钢骨砼柱全站仪坐标中误差3.0mm2沉降监测边坡顶部、支护结构、立柱水准仪高差中误差0.5mm , 环线闭合差1.0 (n为测站数) 3深层水平位移支护桩测斜仪测斜精度0.5m+0.02mm4轴力、应力监测支撑梁、支护桩振弦式测读仪观测精度0.1Hz5裂缝监测地表、维护体系游标 卡尺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不宜低于1mm监测精度应符合有关规范规程要求。八、监测工作流程1、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在基坑支护与开挖工程中严格科学监测和动态信息化施工,使得设计、施工和监测三位一体化系统工作流程见下图1: 边坡支护设计 围护结构施工 优化设计 修改

16、施工方案 后期开挖 开挖施工方案 前期开挖 前期施工 采取相应措施 地下室施工 基 坑 防 程 监测方案 布设测点 监测数据分析 险情预警预报 跟踪监测 定期监测 与评价预测预报 提出合理化建仪 图1 系统工作流程图提 交 阶 段 监 测 报 告基坑监测项目的现场观测开挖期间每日巡视各观测对象位移增量及累计位移量成果表各观测对象形变变化情况各观测对象沉降量及累计沉降量成果表工作站电脑综合分析预测预报目 测 巡 视2、监测资料处理流程见图2: 图2 监测资料处理流程图3、资料整理及信息反馈使用工整划一的监测记录表格, 原始记录必须有相应的工程情况描述(如:天气、施工进展等); 原始记录数据须及时

17、整理, 并有记录人、校核人签字;采用计算统一汇编 。每次观测成果应对变形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当发现异常突变情况或接近报警值时应及时通报甲方、监理、施工方。工程结束时, 应按技术规程等规范要求整理并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全部监测项目, 监测值全过程的发展和变化情况,监测期间相应的工程情况,监测的最终结果及评述。九、监测组织管理1、监测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我公司组成专项测试项目部,为本次检测提供人员保证。本工程主要技术人员资历情况详见下表。姓名本工程职务(岗位)职务从事检测工作年限陈松才技术总负责高级工程师二十六年姜良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十五年汪雨冬现场、安全负责人检测员五年刘书文数据分析组

18、检测员四年高力现场测试人员检测员六年2、监测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监测工程质量,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工程进行管理。认真执行我公司制定的“二查二审”制度, 针对每个工程特点, 制订出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采用信息化施工。3、现场安全责任制度为加强监测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安全,及时的发现和消除各种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确定的现场安全责任制度如下: 部门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兼职安全员。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负责项目组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全组人员安全作业、文明施工和自我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监测人员进行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基坑边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道路上作业必须穿反光背心,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严禁穿拖鞋; 施工现场作业结束后做到随走随清理,严格执行文明作业规定; 现场办公室及宿舍做到安全用电,严禁使用电炉等明火电器,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十、其他本方案其它未尽事宜,或在实际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有需变更之处,应会同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共同商定并遵照执行。 十一、监测点位平面布置图(附图)湖北陆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2018年03月15日洪山体育馆主馆维修及辅助训练馆建设项目基坑监测点位布置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