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H作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党的纪律、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执法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一、存在问题(一)监督职能履行方面L政治监督存在虚化、弱化问题当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政治监督上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表面化”、“形式化”倾向。政治监督往往侧重于对显性问题的查处,而对于隐性的政治生态问题、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变化等深层次内容关注不够。这主要归因于监督手段单一,过度依赖传统途径,如信访举报、专项检
2、查等,缺乏主动挖掘问题线索的有效机制。此外,政治监督与日常业务监督的融合不够紧密,导致监督效能未能充分发挥。2 .日常监督方式方法不够丰富开展日常监督时,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大多采取工作检查、听取汇报、查看资料、调研座谈等传统方式。这些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触及问题的核心。尽管部分地方尝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监督,但整体上应用不广泛、不深入,监督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大打折扣。3 .监督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等工作联动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相互贯通配合不够,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机制。特别是派驻监督与巡察监督,往往各自为战,未能充分发挥分+1
3、2”的效应。4 .同级监督、一把手监督难题未真正破解在实际工作中,鉴于纪委监委双重领导体制的规定,乡镇(街道)纪(工)委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又是同级党委的一个成员,且乡镇(街道)纪(工)委的人、财、事等各项权利均在党委,这导致“怕得罪人”的思想难以逾越,以致监督放不开手脚,不愿、不敢大胆履行同级监督职责。这使得乡镇(街道)纪(工)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监督责任落实难以到位,造成监督缺位。5 .派驻监督不专一,“前哨”作用发挥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县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承担着监督与案件处置双重职责。在清理积案、专项攻坚等重点工作期间,派驻纪检监察组
4、承担着与纪检监察室一样的职责,致使派驻纪检监察组派驻监督不专一、任务较重、压力较大,发现问题的力量相对不足,“探头”和“前哨”作用发挥不明显。(二)审查调查措施使用方面虽然监察法赋予了纪检监察机关15项调查手段,基本满足了审查调查工作的需要,但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调查措施使用不够丰富,对于某些复杂案件的查处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在调查过程中,对于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判断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影响了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三)队伍建设方面L人员紧张、专业人才匮乏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普遍面临人员紧张、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条件艰苦、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
5、人才。加之培训机制不健全,部分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难以适应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6 .干部流动性差,不利于工作开展有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多年甚至一辈子在一个地方或部门工作,与一些涉嫌违纪违法的人员或多或少有些个人感情。因此,在正常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查处违纪违法问题时,难免存在畏难情绪,十分不利于纪检监察工作开展。但如果经常性调换纪检监察干部,又存在工作业务技能方面的断档,给工作带来新的被动。7 .缺乏办案经验,难以适应新要求有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缺乏业务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政策水平不高,办案技巧掌握不够;有的口头表达、文字基本功还不够强,不熟悉党纪条规等业务知识,对经济发展政策、相
6、关法律知识、会计知识知之甚少,存在着业务能力“偏低”的问题。加之一些违纪违法的作案手法更加隐蔽,个别违纪违法人员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办案手法十分熟悉,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反侦查”能力,想方设法逃避惩处,将违纪违法事实隐藏得更深,这也给基层监督执纪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8 .办案基础设施设备欠缺大多数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没有建设专门的谈话室,缺乏必要的办案设施设备。在需要对调查对象采取办案措施时,常常借助办公室、宾馆等不规范场所,缺乏必要的医护人员和安保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时,很难及时控制局面。这也致使有些基层纪检监督干部因办案安全压力较大而采取“宁愿不办案挨批评,也不愿出安全事件受处分”的消极做法。二、改
7、进建议(一)强化监督职能履行L建立政治生态分析评估机制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政治生态分析评估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行为轨迹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政治问题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同时,要加强政治监督与日常业务监督的融合,提高监督效能。9 .加快构建智慧监督平台针对日常监督方式方法不够丰富的问题,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加快构建智慧监督平台。通过整合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利用数据分析模型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实现监督的智能化、精准化。同时,探索建立“互联网+监督”模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网络。10 建立健全监督协同机制为解决监督体制机制
8、不健全的问题,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健全监督协同机制。明确各类监督的职责边界与协作流程,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信息资源、联合开展专项检查等方式,实现监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特别是要加强派驻监督与巡察监督的联动,充分发挥“1+12”的效应。11 破解同级监督、一把手监督难题针对同级监督、一把手监督难题,建议从制度层面入手,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同级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同时,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其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能力和素质。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异地交叉监督、提级监督等机制,有效破解同级监督难题。12 强化派驻监督的专一性和有效性针对派驻监督不专一的问题,建议
9、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的职责进行重新定位和明确。剥离其与纪检监察室相同的职责,使其专注于派驻监督工作。同时,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探索建立派驻纪检监察组与巡察机构之间的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二)优化审查调查措施使用L丰富调查手段针对审查调查措施使用不够丰富的问题,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丰富调查手段。例如,可以引入心理测试、技术侦查等手段,提高调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对证据收集、固定和审查判断等方面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2 .完善调查程序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
10、进一步完善调查程序,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加强对调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调查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建立健全调查工作责任制和追究机制,对在调查工作中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三)加强队伍建设L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人员紧张、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高待遇、优化工作环境等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纪检监察队伍。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3 .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实战演练、案例分析等活动。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
11、同时,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4 .推动干部轮岗交流为解决干部流动性差的问题,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干部轮岗交流。通过轮岗交流,使干部在不同岗位和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加强对轮岗交流干部的管理和考核,确保其在新岗位上能够迅速适应并发挥作用。5 .加强办案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办案基础设施设备欠缺的问题,建议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办案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专门的谈话室和办案场所,配备必要的办案设施设备和医护人员、安保人员等。同时,加强对办案场所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规范、高效运行。三、结语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执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在监督执纪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希望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能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监督执纪执法能力和水平,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