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学校特种设备安全应急预案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处置学校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等)在使用、维修、检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优先组织人员疏散和救援,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危害。2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完善应急体系,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升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
2、明确各部门职责,分级落实责任,确保应急处置高效有序。4 .科学规范,协同联动:依托专业技术和设备,整合校内资源并联动外部救援力量(如市场监管、消防、医疗等部门),形成应急合力。(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校辖区内特种设备(详见附件1)在运行、维护、检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如电梯故障、锅炉爆炸、起重机械倾覆、游乐设施失控等)的预防与处置。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分工(一)特种设备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校长)副组长:XXX(分管后勤副校长)、XXX(安全分管领导)成员:后勤处处长、安全办主任、校医室负责人、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特种设备管理员、施工单位负责人主要职责:1 .全面统筹特种设备安全
3、应急工作,制定应急预案,部署年度安全检查和演练计划。2 .事故发生时,担任现场总指挥,决定启动应急响应,指挥抢险救援、人员疏散和对外联络。3 .向上级主管部门(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安监局)报告事故情况,协调外部专业救援力量。4 .组织事故调查,落实整改措施,追究相关责任。(二)下设工作组及职责1 .抢险救援组组长:XXX(后勤处处长)成员:特种设备管理员、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学校保卫科成员职责: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切断设备电源、气源,停止运行,防止次生灾害(如漏电、燃气泄漏)。配合专业救援队伍(如电梯维保单位、锅炉检修团队)开展设备抢修、破拆救人等工作,设置警戒区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对受损设
4、备进行初步安全评估,协助专家制定抢险方案,防止事故扩大。2 .人员疏散组组长:XXX(德育处主任)成员:班主任、教师志愿者、设备使用部门管理员职责:引导事故现场周边师生按预定路线撤离至安全集结点(如操场、空旷地带),避免拥挤踩踏。清点现场人员数量,核对特种设备使用区域师生名单,确保无遗漏,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人员情况。对被困人员(如电梯内、游乐设施上)进行心理安抚,告知等待救援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冷静、勿强行扒门)。3 .医疗救护组组长:XXX(校医室负责人)成员:校医、后勤人员、教师志愿者职责:携带急救箱、担架等设备迅速到达现场,对轻伤人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紧急处理。联系定点医院,协调救护车快
5、速转运重伤员,途中实时反馈伤情,必要时请求医疗专家远程指导。对事故现场及临时安置点进行卫生消毒,预防感染。4 .后勤保障组组长:XXX(后勤处副处长)成员:后勤工作人员、财务人员职责:保障应急期间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正常运行,必要时启用备用电源和应急通讯设备。提供食品、饮用水、保暖物资等生活保障,设置临时休息区,确保救援人员和受影响师生的基本需求。调配抢险物资(如警示牌、警戒线、消防器材),记录物资使用情况,及时补充储备。5 .信息联络组组长:XXX(党政办公室主任)成员:党政办工作人员、设备使用部门联络员职责:负责内外联络,及时传达领导小组指令,汇总事故信息(如发生时间、地点、设备类型、伤
6、亡情况)并上报上级部11o接待媒体和家长咨询,统一发布事故处置进展,避免不实信息传播,维护校园稳定。记录事故处置全过程,保存相关资料(如照片、视频、值班记录),为后续调查提供依据。6 .事故调查组组长:XXX(安全办主任)成员:特种设备检测专家、监理单位代表、法律顾问职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和勘察,收集设备运行记录、维修保养台账、监控录像等证据。分析事故原因(如设备老化、违规操作、维护不到位),确定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撰写事故调查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和预防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落实,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预防与预警机制(一)日常预防措施1 .设备安全管理台账建立:后勤处建立特种设备管理台账(附件2)
7、记录设备名称、型号、注册登记号、安装位置、定期检验时间、维保单位及联系方式,确保“一机一档”。维护保养:特种设备管理员每日巡查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设备日常检查记录表(附件3),重点检查安全附件(如电梯限速器、锅炉安全阀)、运行噪音、指示灯等。委托有资质的维保单位每月对电梯、锅炉等设备进行专业保养,每季度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留存保养记录备查。定期检验:严格按规定周期申请特种设备法定检验(如电梯每年1次、锅炉每2年1次),未通过检验或超期未检的设备严禁使用。2 .人员培训与演练安全培训:每学期组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如锅炉工、电梯管理员)参加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师生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8、教育(如电梯被困自救方法、远离起重机械作业区)。应急演练:每年至少开展2次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如电梯困人救援、锅炉泄漏处置),模拟不同场景,检验预案可行性,提升师生应急意识和处置能力。3 .风险排查与整改后勤处联合安全办每季度开展特种设备专项隐患排查,重点检查:设备安装基础是否稳固,连接部件是否松动;安全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限位开关)是否灵敏可靠;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游乐设施周边护栏是否完好、起重机械作业区是否设置警示标志)。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隐患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组织验收,未整改前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并加强监控。(二)预警机制1 .信息监测特种设备管理员、操作人
9、员实时关注设备运行参数(如锅炉压力、电梯运行速度),发现异常(如异响、振动加剧、报警灯闪烁)立即停机并报告后勤处。学校安全办通过监控系统、设备物联网平台远程监测特种设备状态,接收维保单位的故障预警信息,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2 .预警分级与响应根据设备故障严重程度和风险等级,预警分为三级:黄色预警(一般故障):设备出现轻微异常(如电梯门轻微卡顿、压力表指针偏移)。响应:立即停机检查,通知维保单位24小时内修复,期间设置”设备维修中”警示牌,禁止使用。橙色预警(较大风险):设备存在明显安全隐患(如锅炉管道渗漏、起重机械钢丝绳磨损)。响应:立即停止使用,疏散周边人员,封锁危险区域,通知维保单位和市
10、场监管部门,制定专项维修方案,修复后经检验合格方可重启。红色预警(重大风险):设备可能发生爆炸、倾覆、坠落等重大事故(如电梯钢丝绳断裂、压力容器超压)。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拨打119、120,同时报告市场监管局和教育局,配合专业队伍开展救援。应急处置流程(一)事故报告1 .现场人员: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操作人员、师生)立即向后勤处和安全办报告(电话:xxx-xxxxxxx),说明事故类型、地点、设备名称及伤亡情况(如“X时X分,教学楼电梯故障,3人被困”)。2 .单位负责人:后勤处和安全办接到报告后,10分钟内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同时拨打110(治安)、120(医疗)、
11、119(消防),特种设备事故须在1小时内书面报告属地市场监管局和教育局。(二)先期处置1 .设备操作人员立即按下设备紧急停止按钮,切断电源、气源,防止事故扩大;学校保卫科迅速封锁现场,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2 .抢险救援组携带简易救援工具(如电梯层门钥匙、应急照明)赶赴现场,初步判断险情,尝试解救被困人员(如电梯内人员可通过对讲机安抚,等待专业救援)。(三)现场指挥1.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到达现场后,成立现场指挥部,担任总指挥,部署以下工作:听取各组汇报,确定救援方案(如电梯故障需维保单位技术人员破拆,锅炉泄漏需关闭阀门并通风)。协调外部专业救援力量,明确各工作组分工(如人员疏散组负责引导
12、周边班级转移,医疗救护组在出口处待命)。每30分钟向上级部门报告救援进展,必要时请求增派专家或设备(如大型起重机械、气体检测设备)。(四)扩大应急若事故超出校内处置能力(如多人重伤、设备大面积损坏),现场指挥部立即请求当地政府应急办、市场监管局、消防支队支援,提供设备技术资料和现场图纸,配合制定联合救援方案,确保救援科学有序。(五)善后处置1 .人员安置:对受伤师生进行后续治疗,安排心理教师开展疏导;未受伤人员由班主任带回班级,进行安全知识再教育。2 .设备处理:事故设备由专业机构检测评估,修复后经法定检验合格方可重新启用;报废设备按规定流程拆除并注销登记。3 .保险理赔:后勤处协助伤亡人员和
13、学校联系保险公司,办理事故理赔手续,减少经济损失。(六)调查与评估1 .事故调查组在15日内完成调查,提交报告,内容包括:事故经过、直接原因(如部件老化、违规操作)和间接原因(如维保不到位、安全检查缺失);责任认定(对设备使用部门、维保单位、监管人员的责任划分);整改措施(如增加巡检频次、更换老化设备、加强人员培训)。2 .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通报事故处理结果,组织全校安全警示教育,确保“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教育不放过)落实到位。保障措施(一)物资保障后勤处储备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电梯应急救援包、锅炉防爆工具、起
14、重设备专用千斤顶、警戒线、警示牌;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手套、防毒面具、绝缘工具;通讯设备:对讲机、扩音器、备用手机(与外部救援机构24小时畅通)。物资定期检查更新,确保完好可用,存放于专用应急物资库(附件4),明确存放位置和责任人。(二)人员保障组建20-30人的应急抢险预备队,包括后勤技术人员、保卫人员、教师志愿者,每季度开展一次专业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设备抢修基础)。与外部专业救援机构(如电梯维保公司、特种设备检测院)签订应急联动协议,确保接到通知后30分钟内到达现场。(三)资金保障学校年度预算中设立特种设备安全专项经费,用于设备检验、维护保养、应急物资采购、演练培训,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15、不得挪用。(四)技术保障安装特种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运行数据(如压力、速度、温度),异常数据自动报警并推送至管理人员手机。建立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技术库,收录常见事故的处置流程、专家联系方式、技术方案,供救援人员参考。附则(一)预案管理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每3年修订一次,遇特种设备新增、报废或法规调整时及时更新。各部门需结合职责制定具体操作细则,报领导小组备案。(二)责任追究对在事故处置中失职、渎职的人员,学校将依法依规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对隐瞒不报、谎报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从严追究责任。(三)解释权本预案由学校特种设备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发布时间:202x年X月X日生效时间:202x年X月X日附件1 .学校特种设备清单2 .特种设备管理台账(模板)3 .设备日常检查记录表(模板)4 .应急物资储备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