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330150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20162017 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上)期中 物理试卷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 (3 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2 (3 分)下列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A橡皮B铁钉C玻璃D空气 3 (3 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

2、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 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 UI 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 R1 与 R2的大小关系是() AR1R2BR1=R2CR1R2D无法确定 4(3分) 如图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灯泡Ll的电流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5 (3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 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第 1 1 页(共 1717 页)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6 (3 分)如图,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接入

3、电路中电阻值变大的是 () A BCD 7 (3 分)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掌温度升高 B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 C把蔬菜放人冰箱内,蔬菜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温度升高 8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9 (3 分)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 置,则通过 L1和 L2的电流分别为() A1.8A0.36A B1.44A0.36A C0.36A1

4、.44AD1.8A1.44A 10 (3 分)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 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下面符合上述要 求的电路图是() 第 2 2 页(共 1717 页) A B CD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2828 分)分) 11 (4 分)在内燃机的“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 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常用水来给内燃机降温,是因为水的大。 12 (4 分)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当流过人体的 电流达到 25mA 时,会危及生命安全,那么 25mA=A

5、。 13 (4 分) “钻木”能“取火”, 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烤火”能“取暖”, 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4 (4 分)我们教室里的电风扇与电灯是联的,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为V。 15 (4 分)如图所示的仪器叫。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 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 两箔片就张开, 则两箔片上带的是(填“同种” 或“异种”)电荷。 16 (4 分) 如图所示, 要使灯 L1和灯 L2并联在电路中, 应闭合的开关是; 要使灯 L1和灯 L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 17 (4 分)两个电路元件 A 和 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RA= 若把它们并联

6、起来,接在 2V 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是A。 第 3 3 页(共 1717 页) 三、作图题与实验(第三、作图题与实验(第 1818 题题 6 6 分,第分,第 1919 题题 6 6 分,第分,第 2020 题题 8 8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8 (6 分)如图几个物理实验分别说明了: (1)如图所示,可知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2)破镜难圆是因为。 (3)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塞子喷出去,这过程的能量转化是。 19 (6 分)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用相同规格

7、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 过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加热时间/min 甲的温度/ 乙的温度/ 0 30 10 1 34 18 2 38 26 3 42 34 4 46 42 20 (8 分)图甲为小红同学设计的“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物电路图。 第 4 4 页(共 1717 页) (1)请用笔代替导线将甲图连接完整(要求画片向右滑时,使得连入电路中的 电阻变小) 。 (2)当小红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 源电压,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

8、(选填“短路”或“断 路”) 。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 表示数为V。 电阻 R/ 电流 I/A 5 0.6 10 0.3 15 0.2 (4)如图为实验记录表,由此可得结论是:。 四、计算和简答题(四、计算和简答题(2020 题题 9 9 分,分,2121 题题 1313 分,共分,共 2222 分)分) 21 (9 分)小王家需要将 50kg、20的水加热到 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家利 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 0.8kg 煤气。 (已知煤气的热值 q=4.2107J/kg,水的比热容是 C 水 =4.2103J/(kg) ) 。 求: (1)

9、将 50kg、20的水加热到 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 0.8kg 煤气放出的热量; (3)他家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22 (13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片 P 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12V,电流 表示数为 1.2A;当滑片 P 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变为 0.5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 R0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 R 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第 5 5 页(共 1717 页) 第 6 6 页(共 1717 页) 2016201720162017 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学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第六学区九年级 (上)期中物理试卷(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

10、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0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3 3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 (3 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解答】解:A、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巷子外面的 人闻到。不符合题意。 B、盐分子运动到青菜分子的间隙中,青菜就变成了咸菜。不符合题意。 C、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符合题 意。 D、箱内放樟脑丸过

11、几天打开箱就有樟脑味,是樟脑分子在空气中发生了扩散现 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3 分)下列几种材料,通常条件下属于导体的是() A橡皮B铁钉C玻璃D空气 【解答】解:通常情况下,橡皮、玻璃、空气都不容易导电,都是绝缘体,而铁 钉容易导电,是导体; 故选:B。 3 (3 分)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 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 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 UI 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 R1 与 R2的大小关系是() 第 7 7 页(共 1717 页) AR1R2BR1=R2 【解答】解: CR1R2D无法确定 由 UI 图象(见下图) 得出:当 R1与

12、R2两端电压相同时,I1I2, 电压一定时,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因此 R1R2。 故选:A。 4(3分) 如图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通过灯泡Ll的电流的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解答】解:A、电流表在干路中,测干路中的电流,故 A 错误; B、电流表与 L1串联,测与 L1的电流,故 B 正确; C、电流表与 L2串联,测与 L2的电流,故 C 错误; D、电流表与 L1串联,但接线柱接错了,故 D 错误。 故选:B。 5 (3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 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第 8 8 页(共 1717 页) A电压表示数变大

13、、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不变 D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解答】接: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 断开时,R 与 R1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电 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开关 S 闭合时,电路为 R 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 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 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当开关 S 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 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AC 错误; 由 U=IR 可知,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 B 正确、C 错误。 故选:B。 6 (3 分)如图,

14、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电阻值变大的是 () A BCD 【解答】解: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片左边的电阻丝的长度变长,所以是这一段 电阻丝接入电路, 故左下面接线柱必选, 上面的接线柱哪一个都可以, 故 B 正确。 故选:B。 7 (3 分)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掌温度升高 B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 C把蔬菜放人冰箱内,蔬菜温度降低 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温度升高 【解答】解:A、两个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 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第 9 9 页(共 1717 页) B、把冷毛巾放在发烧的病人

15、头部,毛巾和病人的头发生热传递,使得病人头部 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C、把蔬菜放入冰箱内,蔬菜和冰箱内的冷气发生热传递,蔬菜的温度降低,不 符合题意; D、光照在石凳上,发生热传递,使石凳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解答】解: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的,还与导体的 温度有关, 而与它两端所加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因而无论导体两端加不加电 压,导体中有无电流,导

16、体的电阻都是一定的。故选项 A、B、C 是均错误的, 只有选项 D 正确。 故选:D。 9 (3 分)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发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 置,则通过 L1和 L2的电流分别为() A1.8A0.36A B1.44A0.36A C0.36A1.44AD1.8A1.44A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2测 L1支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 在同一个位置, 所以,干路电流表 A1的量程为 03A,分度值为 0.1A,示数 I=1.8A, 第 1010 页(共 1717 页) L1支路电流表

17、A2的量程为 00.6A,分度值为 0.02A,示数 I1=0.36A, 则灯 L2中的电流:I2=II1=1.8A0.36A=1.44A。 故选:BC。 10 (3 分)汽车上设置了“安全带指示灯”,当安全带系好时,相当于闭合开关, 指示灯不亮;安全带未系好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下面符合上述要 求的电路图是() A B CD 【解答】解:由题意知,指示灯与开关S 并联,但电路不会出现短路,即电路中 有保护电阻;结合选项 B 可知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二、填空题(每空 2 2 分,共分,共 2828 分)分) 11 (4 分)在内燃机的“吸气”、“压

18、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 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常用水来给内燃机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大。 【解答】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压缩冲程活塞 向上运动,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燃气 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内燃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及时散去。与其它液体相比较,水的比 热容最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最多,制冷效果最好。 故答案为:压缩;比热容。 12 (4 分)经验证明, 只有不高于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当流过人体的电 流达到 25mA 时,会危及生命安全,那么 25mA

19、=0.025A。 【解答】解: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36V 的电压才是安全的;因为 1mA=103A, 所以 25mA=25103A=0.025A。 故答案为 36,0.025。 第 1111 页(共 1717 页) 13 (4 分)“钻木”能“取火”,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 暖”,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 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 而燃烧,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烤火”能“取暖”,是手从火吸收热量,使自己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热传递 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 14 (4 分)我们教室

20、里的电风扇与电灯是并联的,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为220V。 【解答】解:教室里的电风扇与电灯都可以单独工作,互不影响,因此它们是并 联连接; 由于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220V; 所以电灯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20V。 故答案为:并;220。 15 (4 分)如图所示的仪器叫验电器。用带电体接触它的金属球,就有一 部分电荷转移到两金属箔片上,两箔片就张开,则两箔片上带的是同种(填 “同种”或“异种”)电荷。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仪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仪器,叫验电器;用带电 体接触它的金属球, 电荷通过验电器的金属球传给金属杆传给两片金属箔,两片 金属箔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21、。 故答案:验电器;同种。 16 (4 分)如图所示,要使灯 L1和灯 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S1、 S3;要使灯 L1和灯 L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S2。 第 1212 页(共 1717 页) 【解答】解:要使 L1、L2串联,电流从正极出发,需经过 S2、L1、L2回到电源的 负极,因此需闭合 S2; 要 L1、L2并联,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开关 S1后进行分路,一路经过 L1、 S3,另一路经过 L1,然后两路汇合共同回到电源负极,因此需闭合 S1、S3。 故答案为:S1、S3;S2。 17 (4 分)两个电路元件 A 和 B 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22、 RA= 5若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在 2V 的电源上,电路中的总电流是0.7A。 【解答】解: (1)由图表知:A 元件两端电压为 1V 时,通过的电流为I=0.2A,所以元件A 的 电阻为 RA=5; (2)由图表知:当电源电压为 2V 时,通过 A 元件的电流为 IA=0.4A,通过 B 元 件的电流为 IB=0.3A 所以干路总电流为: I=IA+IB=0.4A+0.3A=0.7A 故答案为:5,0.7。 三、作图题与实验(第三、作图题与实验(第 1818 题题 6 6 分,第分,第 1919 题题 6 6 分,第分,第 2020 题题 8 8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8 (6

23、 分)如图几个物理实验分别说明了: 第 1313 页(共 1717 页) (1)如图所示,可知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大,作用力小。 (3)将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塞子喷出去,这过程的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 成机械能。 【解答】解: (1)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 运动越快,热水温度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存在引力,距离越大,引力越小,当距离足够大,引力不存在,故 破镜难圆; (3)塞子喷出去,获得动能,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故答案为: (1)剧烈; (2)分子间距离大,作用力小; (3)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19 (6 分

24、)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和乙两种液体,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通 过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甲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加热时间/min 甲的温度/ 乙的温度/ 0 30 10 1 34 18 2 38 26 3 42 34 4 46 42 【解答】解: (1)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 第 1414 页(共 1717 页) 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用相同的

25、电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甲和 乙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所以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当甲升高 4, 乙升高 8时, 需要的加热时间相同, 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与乙吸收的热量,甲升高温度小于乙升高温度,所以甲物质的 吸热能力强。 故答案为: (1)相同; (2)加热时间; (3)甲。 20 (8 分)图甲为小红同学设计的“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物电路图。 (1)请用笔代替导线将甲图连接完整(要求画片向右滑时,使得连入电路中的 电阻变小) 。 (2)当小红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大小接近电 源电压, 则

26、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发生了断路 (选填“短路”或“断 路”) 。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压 表示数为2.4V。 电阻 R/ 电流 I/A 5 0.6 10 0.3 15 0.2 (4)如图为实验记录表,由此可得结论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导体电阻成反比。 【解答】解: (1)滑片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变短,电阻变小, 表明右下接线柱即 B 柱接入电路,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电压表测定值电阻电压,如果定值电阻短路,则电压表示数为 零,同时电流表会有读数,如定值电阻断路,则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中,由于电 压表的内阻

27、特别大,其两端电压会接近电源电压,而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因此可 知,就为定值电阻断路; 第 1515 页(共 1717 页) (3)由图甲可知,电压表所用 03V 量程,最小分度值为 0.1V,由乙可读出此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2.4V; (4)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不变;因此可得: 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 (1)见右图; (2)断路; (3)2.4; (4)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四、计算和简答题(四、计算和简答题(2020 题题 9 9 分,分,2121 题题 1313 分,共分,共 2222 分)分) 21

28、 (9 分)小王家需要将 50kg、20的水加热到 60作为生活用热水,他家利 用煤气灶烧水,需燃烧 0.8kg 煤气。 (已知煤气的热值 q=4.2107J/kg,水的比热容是 C 水=4.210 3J/(kg) ) 。 求: (1)将 50kg、20的水加热到 60需吸收的热量; (2)完全燃烧 0.8kg 煤气放出的热量; (3)他家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解答】解: (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t=4.210 3J/(kg)50kg(6020)=8.4106J; (2)0.8kg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mq=0.8kg4.210 7J/kg=3.36107J; (3)燃

29、气灶烧水的效率: = 答: (1)将 50kg、20的水加热到 60需吸收的热量为 8.4106J; (2)完全燃烧 0.8kg 煤气放出的热量为 3.36107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25%。 第 1616 页(共 1717 页) =100%=25%。 22 (13 分)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片 P 在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 12V,电流 表示数为 1.2A;当滑片 P 滑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变为 0.5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 R0的阻值; (3)滑动变阻器 R 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解答】解: (1)当滑片 P 在最左端时,电路为 R0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 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电压表的示数可知,电源的电压 U=12V; (2)当滑片 P 在最左端时, 由 I=可得,电阻 R0的阻值: R0=10; (3)当滑片 P 滑到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 =24,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R 总R0=2410=14, 即滑动变阻器 R 的变化范围是 014。 答: (1)电源电压为 12V; (2)电阻 R0的阻值为 10; (3)滑动变阻器 R 的变化范围是 014。 第 1717 页(共 17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