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330611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0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及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20142015 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 (4 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 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 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 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的随机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2 (4 分)“xy=0”是“x2+y2=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2、件 B按性别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3 (4 分)把二进制 1011 (2)化为十进制数,则此数为( ) A8B10C11D16 4 (4 分)已知命题p: xR,x2lgx,命题 q: xR,x20,则() A命题 pq 是假命题 C命题 p(q)是真命题 B命题 pq 是真命题 D命题 p(q)是假命题 =1 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D 5 (4 分)抛物线 y2=4x 的焦点到双曲线 x2 ABC1 6 (4 分)如图是 1,2 两组各 7 名同学体重(单位:kg)数据的茎叶图,设 1, 2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依次为 (注:标准差 s= 的平均数) 和,标准差依次为 s1和 s2,那么() ,

3、其中 为 x1,x2,xn A,s1s2B 第 1 1 页(共 1717 页) ,s1s2 C,s1s2D,s1s2 7 (4 分)已知椭圆的焦点 F1(1,0) ,F2(1,0) ,P 是椭圆上一点,且|F1F2| 是|PF1|,|PF2|等差中项,则椭圆的方程是() A+=1B+=1 C+=1D+=1 8 (4 分)已知回归直线通过样本点的中心,若 x 与 y 之间的一组数据: x y 0 1.1 1 3.1 2 4.9 3 6.9 则 y 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x+所表示的直线必过点() A (,4)B (1,2)C (2,2)D (,0) 9 (4 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4、 S 值为() A162B200C242 )2+(y D288 )2=8,若点 P,Q 在曲10 (4 分)已知曲线 C 的方程是(x 线 C 上,则|PQ|的最大值是() A6B8C8D6 第 2 2 页(共 1717 页) 二、填空题(每小题二、填空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1 (4 分)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那么点 A 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12 (4 分)已知抛物线 y2=ax 过点 为 13 (4 分)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 如果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 则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改变,方差

5、 不改变; 一个样本的方差是 s2= 本数据的总和等于 60; 数据 a1,a2,a3,an的方差为 2,则数据 2a1,2a2,2a3,2an的方差 为 42 14 (4 分)已知椭圆的焦点为 F1、F2,P 为椭圆上一点F1PF2=90, (x13)2+(x23)2+(x203)2,则这组样 则PF1F2的面积是 15 (4 分)地面上有三个同心圆(如图) ,其半径分别为 3、2,1 若向图中最大 内投点且点投到图中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为 ,则两直线所夹锐角的弧度数 三、解答题(本题共三、解答题(本题共 5 5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 16 (8 分)某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

6、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的笔试成绩,被抽 取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 160 分,且低于 185 分,如图是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 率分布图的一部分(每一组均包括左端点数据) ,且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 第 3 3 页(共 1717 页) 的频数之比一次为 3:2:1 (1)请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 (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该校决定在笔试成绩较高的第三组、第四组、 第五组中用分层抽样 方法抽取 6 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三、四、五组 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 17 (8 分)甲袋中有 1 只白球,2 只红球,3 只黑球;乙袋中有 2 只白球,3 只 红球,1 只黑球现从两袋中各取一个

7、球 (1)求取得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概率; (2)求取得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18 (8 分)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 A,B 两点,线段AC,BD 分别在这个二 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 ACAB,BDAB,已知 AB=4,AC=6,BD=8 (1)用向量 (2)求| 、表示; |的值 19 (8 分)如图,在四棱锥SABC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B 垂直于 AD 和 BC,侧棱 SA底面 ABCD,且 SA=AB=BC=1,AD= (1)求四棱锥 SABCD 的体积; (2)求面 SCD 与面 SAB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第 4 4 页(共 1717 页) 20 (8 分)椭圆+=

8、1(ab0)的一个顶点为 A(0,3) ,离心率 e= (1)求椭圆方程; (2)若直线 l:y=kx3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M,N若满足|AM|=|AN|,求 直线 l 的方程 第 5 5 页(共 1717 页) 2014201520142015 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学年贵州省贵阳市高二 (上)(上) 期末数学试卷期末数学试卷 (理(理 科)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 1 (4 分)为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拟从该地区的中小学生中抽取部 分学生进行调查,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初中、高中

9、三个学段学生的 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在下面的抽样方法中, 最合理的抽样方法是() A简单的随机抽样 C按学段分层抽样 B按性别分层抽样 D系统抽样 【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而事先已经了解到该地区小学、 初中、 高中三个学段学生的视力情况有较大差异, 而男女生视力情况差异不大 了解某地区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按学段分层抽样,这种方式具有代表性,比较 合理 故选:C 2 (4 分)“xy=0”是“x2+y2=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解答】解:xy=0, 或者 x=0,或 y=0 或 x=y=0; x2+y2=0

10、,可得 x=y=0, “x2+y2=0”“xy=0”; “xy=0”是“x2+y2=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3 (4 分)把二进制 1011 (2)化为十进制数,则此数为( ) A8 B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B10C11 第 6 6 页(共 1717 页) D16 【解答】解:将二进制数 1100 化为十进制数为: 1100 (2) =123+12+1 =11 故选:C 4 (4 分)已知命题p: xR,x2lgx,命题 q: xR,x20,则() A命题 pq 是假命题 C命题 p(q)是真命题 B命题 pq 是真命题 D命题 p(q)是假命题 【解答】解:由于

11、x=10 时,x2=8,lgx=lg10=1,故命题 p 为真命题, 令 x=0,则 x2=0,故命题 q 为假命题, 依据复合命题真假性的判断法则, 得到命题 pq 是真命题,命题 pq 是假命题,q 是真命题, 进而得到命题 p(q)是真命题,命题 p(q)是真命题 故选:C 5 (4 分)抛物线 y2=4x 的焦点到双曲线 x2 AB =1 的渐近线的距离是() DC1 【解答】解:抛物线方程为 y2=4x 2p=4,可得 =1,抛物线的焦点 F(1,0) 又双曲线的方程为 a2=1 且 b2=3,可得 a=1 且 b=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y= 化成一般式得: , ,即 y=x, 因

12、此,抛物线 y2=4x 的焦点到双曲线渐近线的距离为 d= 故选:B = 6 (4 分)如图是 1,2 两组各 7 名同学体重(单位:kg)数据的茎叶图,设 1, 2 两组数据的平均数依次为和,标准差依次为 s1和 s2,那么() 第 7 7 页(共 1717 页) (注:标准差 s= 的平均数) ,其中 为 x1,x2, ,xn A C ,s1s2 ,s1s2 B D ,s1s2 ,s1s2 【解答】解: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 1 组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2 =(53+56+57+58+61+70+72)=61, =(5361)2+(5661)2+(5761)2+(5861)2+(6161)

13、 ,+(7061)2+(7261)2= ;标准差是 s1= 2 组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2 =(54+56+58+60+61+72+73)=62, =(5462)2+(5662)2+(5862)2+(6062)2+(6162) ,+(7262)2+(7362)2= ;标准差是 s2= ,s1s2 故选:D 7 (4 分)已知椭圆的焦点 F1(1,0) ,F2(1,0) ,P 是椭圆上一点,且|F1F2| 是|PF1|,|PF2|等差中项,则椭圆的方程是() A+=1B+=1 C+=1D+=1 【解答】解:F1(1,0) 、F2(1,0) , 第 8 8 页(共 1717 页) |F1F2|=2,

14、 |F1F2|是|PF1|与|PF2|的等差中项, 2|F1F2|=|PF1|+|PF2|, 即|PF1|+|PF2|=4, 点 P 在以 F1,F2为焦点的椭圆上, 2a=4,a=2 c=1 b2=3, 椭圆的方程是 故选:C 8 (4 分)已知回归直线通过样本点的中心,若 x 与 y 之间的一组数据: x y 0 1.1 1 3.1 2 4.9 3 6.9 则 y 与 x 的线性回归方程=x+所表示的直线必过点() A (,4)B (1,2)C (2,2)D (,0) 【解答】解:回归直线方程一定过样本的中心点( , ) , =, =4, 样本中心点是(,4) , 则 y 与 x 的线性回

15、归方程 y=bx+a 必过点(,4) , 故选:A 9 (4 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S 值为() 第 9 9 页(共 1717 页) A162B200C242D288 【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k=1,S=0 S=2,k=3 不满足条件 k20,S=8,k=5 不满足条件 k20,S=18,k=7 不满足条件 k20,S=32,k=9 不满足条件 k20,S=50,k=11 不满足条件 k20,S=72,k=13 不满足条件 k20,S=98,k=15 不满足条件 k20,S=128,k=17 不满足条件 k20,S=162,k=19 不满足条件 k20,S=200,k

16、=21 满足条件 k20,退出循环,输出 S 的值为 200 故选:B 10 (4 分)已知曲线 C 的方程是(x 线 C 上,则|PQ|的最大值是() A6 )2+(y)2=8,若点 P,Q 在曲 B8C8D6 【解答】解:当 x0,y0 时,方程是(x1)2+(y1)2=8; 第 1010 页(共 1717 页) 当 x0,y0 时,方程是(x1)2+(y+1)2=8; 当 x0,y0 时,方程是(x+1)2+(y1)2=8; 当 x0,y0 时,方程是(x+1)2+(y+1)2=8 曲线 C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0,0) ,对称轴为 x, y 轴,点 P,Q 在

17、曲线 C 上,当且仅当 P,Q 与圆弧所在圆心共线时取得最大 值,|PQ|的最大值是圆心距加两个半径,即 6 故选:A , 二、填空题(每小题二、填空题(每小题 4 4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1 (4 分)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解答】解:因为双曲线的方程为 所以 a2=4,a=2,b2=5, 所以 c2=9,c=3, 所以离心率 e= 故答案为 12 (4 分)已知抛物线 y2=ax 过点 为 , ,那么点 A 到此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 【解答】解:抛物线 y2=ax 过点, 第 1111 页(共 1717 页) 1= a=4 抛物线方程为 y2=4x,焦点为(1,0) 点 A 到此

18、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 13 (4 分)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有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 如果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 则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改变,方差 不改变; 一个样本的方差是 s2= 本数据的总和等于 60; 数据 a1,a2,a3,an的方差为 2,则数据 2a1,2a2,2a3,2an的方差 为 42 【解答】 解: 对于,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面积相等, 都等于,正确; 对于, 一组数据中每个数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 a, 这一组数的平均数变为 a, 方差 s2不改变,正确; 对于,一个样本的方差是 s2=(

19、x13)2+(x23)2+(x203)2, (x13)2+(x23)2+(x203)2,则这组样 =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3,数据总和为 320=60,正确; 对于,数据 a1,a2,a3,an的方差为 2,则数据 2a1,2a2,2a3,2an 的方差为(2)2=42,正确; 综上,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故答案为: (填对一个给一分) 14 (4 分)已知椭圆 则PF1F2的面积是9 【解答】解:椭圆 的焦点为 F1、F2,P 为椭圆上一点F1PF2=90, 的 a=5,b=3; 第 1212 页(共 1717 页) c=4, 设|PF1|=t1,|PF2|=t2, 则根据椭圆的定义得 t1

20、+t2=10, F1PF2=90,根据勾股定理得t12+t22=82, 由2得 t1t2=18, 故答案为:9 15 (4 分)地面上有三个同心圆(如图) ,其半径分别为 3、2,1 若向图中最大 内投点且点投到图中阴影区域内的概率为 ,则两直线所夹锐角的弧度数为 【解答】解:设两直线所夹锐角弧度为 ,则有: , 解得:=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三、解答题(本题共 5 5 小题,共小题,共 4040 分)分) 16 (8 分)某校在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的笔试成绩,被抽 取学生的成绩均不低于 160 分,且低于 185 分,如图是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 率分布图的一部分

21、(每一组均包括左端点数据) ,且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 的频数之比一次为 3:2:1 (1)请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 (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该校决定在笔试成绩较高的第三组、第四组、 第五组中用分层抽样 方法抽取 6 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三、四、五组 第 1313 页(共 1717 页) 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 【解答】解: (1)由题意值第 1,2 组的频数分别为 1000.015=5,1000.07 5=35, 故第 3,4,5 组的频数之和为 100535=60, 从而可得其频数分别为 30,20,10,其频率依次是 0.3,0.2,0.1, 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22、: ; (2)由第 3,4,5 组共 60 人,用分层抽样抽取 6 人, 故第 3,4,5 组中抽取的学生人数依次是 第 3 组: 第 4 组: 第 5 组: , , 17 (8 分)甲袋中有 1 只白球,2 只红球,3 只黑球;乙袋中有 2 只白球,3 只 红球,1 只黑球现从两袋中各取一个球 (1)求取得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概率; (2)求取得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解答】解: (1)两袋中各取一个球,共有66=36 种取法,其中一个白球一个 红球,分为甲袋区取的为白球乙袋红球,甲袋红球乙袋白球,故有 13+2 2=7 种, 第 1414 页(共 1717 页) 故取得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概率

23、P=; (2)取得两球颜色相同有 12+23+31=11 种, 故取得两球颜色相同的概率 P= 18 (8 分)如图,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 A,B 两点,线段AC,BD 分别在这个二 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 ACAB,BDAB,已知 AB=4,AC=6,BD=8 (1)用向量 (2)求| 、表示; |的值 【解答】解: (1)=+; (2)ACAB,BDAB, = =0, =+ =62+42+82+268cos(18060) =36+16+6448 =68 = 19 (8 分)如图,在四棱锥SABC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B 垂直于 AD 和 BC,侧棱 SA底面 ABCD,且 S

24、A=AB=BC=1,AD= (1)求四棱锥 SABCD 的体积; (2)求面 SCD 与面 SAB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第 1515 页(共 1717 页) 【解答】解: (1)底面 ABCD 是直角梯形,AB 垂直于 AD 和 BC,侧棱 SA底 面 ABCD,且 SA=AB=BC=1,AD=, 四棱锥 SABCD 的体积=; (2)以点 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0,0,0) ,B(0,1,0) ,C(1,1,0) ,D(0.5,0,0, ) ,S(0,0,1) , 则=(1,1,1) ,=(0.5,0,1) 设平面 SCD 的法向量是 =(x,y,z) ,则 令 z

25、=1,则 x=2,y=1于是 =(2,1,1) 设平面 SCD 与平面 SAB 所成的二面角为 , =(0.5,0,0) ,|cos|= 平面 SCD 与平面 SAB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0 (8 分)椭圆+=1(ab0)的一个顶点为 A(0,3) ,离心率 e= (1)求椭圆方程; (2)若直线 l:y=kx3 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 M,N若满足|AM|=|AN|,求 直线 l 的方程 第 1616 页(共 1717 页) 【解答】解: (1)由一个顶点为 A(0,3) ,离心率 e=, 可得 b=3, =,a2b2=c2, 解得 a=5,c=4, 即有椭圆方程为+=1; (2)由|AM|=|AN|知点 A 在线段 MN 的垂直平分线上, 由,消去 y 得(9+25k2)x2150kx=0, 由 k0,得方程的=(150k)20,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设 M(x1,y1) 、N(x2,y2) ,线段 MN 的中点 P(x0,y0) , 则 x1+x2= y0=kx03= ,x0=, ,) ,即 P( k0,直线 AP 的斜率为 k1=, 由 APMN,得 25k2=7,解得:k= 即有直线 l 的方程为 y= = , , x3 第 1717 页(共 17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