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331257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67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8 8古诗二首古诗二首 课题课题古诗二首古诗二首课型课型新授课新授课 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本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 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 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两首古诗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 望望 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庐山瀑布更是富有神奇的想象力。基于教材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图 设计说设计说 明明 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

2、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文对照,想象画面,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发挥想象充实美,联系生 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活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两首古诗文字优美,充满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和作者产 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生共鸣,理解作者的心情,同时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得到了 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提高。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活 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动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从而

3、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1 1认识认识 1212 个生字;会写个生字;会写 9 9 个生字。个生字。( (重点重点) ) 教学目教学目 标标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 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重点) ) 3 3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难点难点) ) 课前准课前准 备备 课时安课时安 排排 1.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学生) ) 2

4、.2.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师) ) 2 2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环教学环 节节 一、谈一、谈 话导话导 入,引入,引 出古诗出古诗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 1.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 诗。诗。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1.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2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 2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记住这个字。记住这个字。 生识记“楼”字。生识记“楼”字。(1)(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 ( (用时:用时:

5、 3 3 结合学生质疑介绍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鹳雀楼” 。 “楼”。“楼”。 5 5 分钟分钟) )出示图片。出示图片。 4 4介绍诗人王之涣。介绍诗人王之涣。 5 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2)(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 3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解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解 “鹳雀楼”。“鹳雀楼”。 4 4了解诗人王之涣。了解诗人王之涣。 5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 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 象。交

6、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象。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 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 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 大川等。大川等。 1.1.学生听读,学生听读,思考:思考: 诗人看到了哪些诗人看到了哪些 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 (1)(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 (2)(2)图文图文 对照,对照,想象画面,想象画面,并用并用“看到了“看到了( () ) 的的_”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的句式说说这些景物。(3)(3) 认真读词语。认真读词语。 2 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指导学生

7、读诗句,师生合作画2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 简笔画,简笔画, 理解理解 “白日”“白日” “依山尽”“依山尽” 。 一起画简笔画,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理解“白日”“白日”就是指就是指 二、图二、图 文结文结 合,细合,细 读品味读品味 3 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太阳。太阳。 “依山尽”“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就是指太阳靠着青 中描绘的画面。中描绘的画面。山,山, 慢慢往下落,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直到最后消失在天 4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边。边。在理解词义中识记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

8、依” “尽”“尽”。 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3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 话描述一下第一、话描述一下第一、 二两句诗中描绘的二两句诗中描绘的 画面。画面。 ( (用时:用时: 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 2525 分分 钟钟) ) 自禁地说些什么呢?自禁地说些什么呢? 5 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4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 境。境。色,会说些什么?色,会说些什么? 6 6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还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还5 5有感情地

9、朗读第一、二两句诗。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能看到哪些景象呢?能看到哪些景象呢?6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 7 7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景物?景物?( (如:船只、飞鸟如:船只、飞鸟) ) 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7 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 两句,两句, 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只有站只有站 8 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得高,才能望得远。得高,才能望得远。 思

10、的诗句。思的诗句。8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 9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解解“千里”“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而是 里目”“一层”。里目”“一层”。指很远。指很远。 9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理解“一层”“一层” 指很多层。指很多层。 1.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 三、出三、出 示生示生 字,指字,指 导书写导书写 ( (用时:用时: 8 8 分钟分钟) ) 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指

11、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 导临写。导临写。 3 3 教师范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重点讲解 “尽”“尽” 的书写要领。的书写要领。 4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 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四、课四、课 堂小堂小 结,布结,布 置作业置作业 ( (用时:用时: 2 2 分钟分钟) ) 教学环教学环 节节 一、复一、复 习回习回 顾,导顾,导 入新课入新课 1.1.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 雀楼。雀楼。 1.1.学生背诵古诗。学生背诵古诗。 1.1.学生认读生字

12、并组词,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比一比谁组比一比谁组 得多。得多。 2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 书空练习。书空练习。 4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 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1.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 要多动要多动 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 的作业做出评价。的作业做出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

13、活动 1.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 结,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 2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 讲给家长听。讲给家长听。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 2 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2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 (用时:用时: 中描绘的画面。中描绘的画面。 3 3 分钟分钟) ) 二、理二、理1.1.介绍诗人李白。介绍诗人李白。出示出示 pptppt 资料。资料。 1.1.听老师介

14、绍诗人李白,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 了解他的诗了解他的诗 解诗解诗 题,知题,知 晓诗人晓诗人 2 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歌特色。歌特色。 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 字。字。 2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 方法。方法。 ( (用时:用时: 3 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3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5 5 分钟分钟) )说说题目的意思。说说题目的意思。 4 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4 4 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看图

15、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了解庐山。 受瀑布的形态。受瀑布的形态。 1.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 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 三、初三、初 读疏读疏 通,初通,初 知诗意知诗意 ( (用时:用时: 1515 分分 钟钟) ) 烟”。烟”。 2 2 认识生字:认识生字: 相机区别相机区别 “炉、“炉、 烟”烟” , 学写生字学写生字“照、“照、炉、炉、烟、烟、挂、挂、川”川”。 3 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

16、的韵律美, 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 (如如 “烟”“川”“天”“烟”“川”“天”) ) 5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 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四、再四、再 读课读课 文,图文,图 文对文对 照,想照,想 象画面象画面 1.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学生自主朗读古诗, 借助拼音读准借助拼音读准 字音。字音。 2 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 “炉、烟”。“炉、烟”。 3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 “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

17、写几遍。写几遍。 4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 韵脚。韵脚。 5 5 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学着老师的样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1.1.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想象画面,想象画面, 1.1.图文结合,图文结合,想象画面,想象画面, 说说看到了说说看到了 说说看到了什么。说说看到了什么。什么。什么。 2 2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播放庐山风光片,饱览庐山秀2 2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欣赏庐山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 美的风光。教师解说。美的风光。教师解说。景。景。 3 3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指导朗读第一、二两句诗。理3 3读第一、二两句

18、诗,用自己的话读第一、二两句诗,用自己的话 解诗意。解诗意。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 (用时:用时: (1)(1)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1)(1)思考、交流:一个“生”字就把思考、交流:一个“生”字就把 1515 分分 钟钟) ) 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精妙。是谁把瀑布挂在了山上?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香炉峰描绘成一个仙境, 把云雾写活把云雾写活 (2)(2)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了;了; 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是大自然把瀑布挂在了山上。体体 4 4 指导学生细读第三、指导学生细读第三、 四两句诗,四两句诗, 会“生”

19、“挂”用法的精妙。会“生”“挂”用法的精妙。 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理解字词,感受诗歌意境。 (1)(1) “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飞”“直”写出了瀑布的 什么特点?什么特点? (2)(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4 4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默读第三、四两句诗,图文对照 思考交流:思考交流: (2)(2)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1)(1)“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飞”“直”写出了瀑布的高、 (3)(3)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补充“银河”“九天”各指什笔直的特点。笔直的特点。 么。么。(2)(2)感受“三千尺”的夸

20、张用法,突感受“三千尺”的夸张用法,突 (4)(4) “疑”“疑” 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什么意思?作者“疑”“疑” 出瀑布长的特点。出瀑布长的特点。 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5)(5)指导学生朗读诗句。指导学生朗读诗句。 (3)(3)通过资料了解银河:晴天夜通过资料了解银河:晴天夜 晚,晚, 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夹 5 5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小结: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 看起来像一条看起来像一条 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 高大、急的特点展露无余。高大、急的特点

21、展露无余。 6 6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指导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7 7指导背诵。指导背诵。 银白色的河。银白色的河。九天:九天:天的最高处。天的最高处。古古 人认为天有九重,人认为天有九重, 最高的一重称为九最高的一重称为九 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4)(4)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理解“疑”,了解作者的想象。 (5)(5)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感受瀑布从极高的地方倾泻而 下,体会壮丽的景象。下,体会壮丽的景象。 5 5听老师总结。听老师总结。 6 6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听音乐,有感情地朗读。 7 7背诵古诗。背诵古诗。 五、布五、布 置作置作 业,拓业,

22、拓 展延伸展延伸 ( (用时:用时: 2 2 分钟分钟) ) 9 9黄山奇石黄山奇石 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布置作业:搜集其他描写瀑布的 诗歌读一读。诗歌读一读。 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长的帮助下, 搜集有关瀑布的其搜集有关瀑布的其 他诗歌,并且读一读。他诗歌,并且读一读。 课题课题黄山奇石黄山奇石课型课型新授课新授课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 本理念。本课图文并茂,教学时,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本理念。本课图文并茂,教学时,应在培养学生观察力与想象力的基础上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激发学生的好

23、奇心与求知欲。作为,教师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作为,教师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自学与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自学与小 组合作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字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真切地体会课组合作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字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真切地体会课 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1 1认识认识 1515 个生字;会写个生字;会写 9 9 个生字。个生字。( (重点重点)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4、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第 2 2 5 5 自然段。自然段。( (重点重点) ) 3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难点难点) ) 1.1.搜集黄山奇石的图片。搜集黄山奇石的图片。( (师生师生) )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2 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学生学生) ) 3 3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师) )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2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

25、生活动 1.1.学生认真欣赏黄山风景学生认真欣赏黄山风景 1.1.播放黄山风景的视播放黄山风景的视 一、一、揭示课揭示课 题,题,尝试质尝试质 疑疑( (用时:用时:5 5 分钟分钟) ) 频,教师简介黄山。频,教师简介黄山。 2 2板书课题。引导学板书课题。引导学 生设疑:生设疑:读了课题,读了课题,你你 有什么疑问?有什么疑问? 3 3指导学生对所提问指导学生对所提问 题进行梳理。题进行梳理。 的视频,用一句话谈谈对黄的视频,用一句话谈谈对黄 山的印象。山的印象。 2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设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设 疑:黄山都有哪些奇石疑:黄山都有哪些奇石? ?奇奇 石是什么样子的石是什么样子

26、的? ? 都叫什么名字?黄山奇石都叫什么名字?黄山奇石 有趣吗?有趣吗? 3 3整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整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 题。题。 二、二、初读课初读课1.1.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1.1.学生带着疑问选择自己学生带着疑问选择自己 教学提示教学提示 1.1.在畅谈对黄山的在畅谈对黄山的 印象时,印象时,要注意指导要注意指导 学生说完整的话。学生说完整的话。 2 2 教师指导中的第教师指导中的第 2 2 个环节:个环节:引导学生围引导学生围 绕课题中的题眼绕课题中的题眼 奇石来设疑。奇石来设疑。 1.1.在交流识字方法在交流识字方法 文,文,学习字学习字朗读课文。朗读课文。 词词( (

27、用时:用时: 2020 分钟分钟) ) 2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小组合作 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同时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同时时,时,教师在用字谜检教师在用字谜检 圈画生字。圈画生字。测后,测后,可以鼓励学生可以鼓励学生 创编字谜,创编字谜,让其他同让其他同 学猜。学猜。 学习,学习, 检查朗读课文并检查朗读课文并2 2小组长检查课文朗读情小组长检查课文朗读情 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方 法。法。 3 3多种形式检测生字多种形式检测生字 识记情况。识记情况。 4 4指导书写生字。强指导书写生字。强 况。况。 3 3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识字。在教师指导下交流识字。 2 2选择自己喜欢的选

28、择自己喜欢的 (1)(1)在教师指导下开火车读在教师指导下开火车读 生字。生字。 (2)(2)用生字口头组词,并选用生字口头组词,并选 词语进行说话时,词语进行说话时,教教 师要求不要太高,师要求不要太高,只只 要学生能够表达清要学生能够表达清 楚即可,楚即可,不要抹杀学不要抹杀学 生表达的热情。生表达的热情。 3 3学生书写时,要学生书写时,要 调“每、巨”这两个字调“每、巨”这两个字 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的正确笔顺。的正确笔顺。 5 5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指导学生小组合作 4 4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 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的生字,找出这些字的特 探

29、究:探究: 课文一共有几个课文一共有几个点。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点。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先描红再临写。先描红再临写。要把要把 自然段?哪几个自然自然段?哪几个自然 段是在介绍黄山的奇段是在介绍黄山的奇 位置,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位置,说出怎样才能把字写字写得规范、整洁、字写得规范、整洁、 好看。好看。美观。美观。教师要重视书教师要重视书 写评价。写评价。石?数一数,石?数一数, 课文一共课文一共5 5认真观察教师示范书写认真观察教师示范书写 介绍了几种奇石?具介绍了几种奇石?具 体介绍了几种?理清体介绍了几种?理清 脉络。脉络。 生字,书空“每、巨”两个生字,书空“每、巨”两个 字的正确笔顺。字

30、的正确笔顺。 6 6学生按自学要求小组合学生按自学要求小组合 作探究。理清课文脉络。作探究。理清课文脉络。 1.1.指导学生学习第指导学生学习第 1 1 自然段,了解主要内自然段,了解主要内 三、三、研读第研读第容。容。 1 1 自然段,自然段,(1)(1)指导学生数一数共指导学生数一数共 感知主要感知主要 内容内容( (用用 时:时:1010 分分 钟钟) ) 有几句话。有几句话。 (2)(2)出示地图,简介黄出示地图,简介黄 1.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 1 1 自自在指导学生理解词在指导学生理解词 然段。然段。 (1)(1)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个 自然段

31、一共有几句话?分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分 别讲了什么?别讲了什么? 语时,语时,不要生硬地讲不要生硬地讲 解词语的字面意思。解词语的字面意思。 如理解“秀丽神奇”如理解“秀丽神奇” 这个词时就可以结这个词时就可以结 合“黄山四绝”的景合“黄山四绝”的景 物特点,物特点,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欣赏 感悟到景色的神奇感悟到景色的神奇 美丽,由景到词,自美丽,由景到词,自 然而然地理解然而然地理解“秀丽“秀丽 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2)(2)看地图,了解黄山风景看地图,了解黄山风景 (3)(3)补充黄山“四绝”补充黄山“四绝” 资料,指导理解词语资料,指导理解词语 “中外闻名、秀丽神“

32、中外闻名、秀丽神 区的地理位置。区的地理位置。 (3)(3)看黄山“四绝”资料,看黄山“四绝”资料, 奇”。奇”。说说说说 “中外闻名、“中外闻名、 秀丽神奇”秀丽神奇” 神奇”神奇” 。 理解理解 “尤其”“尤其” 一词,一词,要引导学生通要引导学生通 过朗读课文,过朗读课文,联系上联系上 (4)(4)指导理解指导理解“尤其”“尤其”。 的意思。的意思。 2 2指导朗读。指导朗读。(4)(4)读句子理解“尤其”的读句子理解“尤其”的 意思。尝试用“尤其”说一意思。尝试用“尤其”说一下文来理解。下文来理解。 句话。句话。 2 2有感情地朗读第有感情地朗读第 1 1 自然自然 段。段。 四、四、

33、总结回总结回1.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1.1.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学生在教师总结的基础 顾,顾,拓展延拓展延 伸伸( (用时:用时:5 52 2巩固生字。巩固生字。 分钟分钟) ) 上畅谈本课学习所得。上畅谈本课学习所得。 2 2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继续描红写字,抄写词 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1.1.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做到声音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做到声音 响亮,认读准确。响亮,认读准确。 2 2齐读第齐读第 1 1 自然段。自然段。 1.1.结合活动卡自学,观察课文中的结合活动

34、卡自学,观察课文中的 插图,互相说说图上石头的样子。插图,互相说说图上石头的样子。 2 2边听边圈出黄山奇石的名字。边听边圈出黄山奇石的名字。 一、一、复习检复习检1.1.指名开火车领读课文词语,复习生指名开火车领读课文词语,复习生 查,查,明确目明确目字词掌握情况。字词掌握情况。 标标( (用时:用时:3 32 2指导学生齐读第指导学生齐读第 1 1 自然段。自然段。 分钟分钟) )3 3交代本节课学习目标。交代本节课学习目标。 1.1.结合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小组合结合学生活动卡,引导学生小组合 作。作。 (1)(1)细读课文,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图文对照。 (2)(2)问题引入:问题引入

35、: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1)(1)“仙桃石”:抓住它的形状像“仙桃石”:抓住它的形状像 二、二、图文对图文对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它们的神奇、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它们的神奇、 照,照,感知奇感知奇有趣?有趣? 趣趣( (用时:用时: 2222 分钟分钟) ) 2 2指名朗读课文第指名朗读课文第 2 25 5 自然段。自然段。 (1)(1)指导学生汇报这几个自然段写了指导学生汇报这几个自然段写了 哪几种黄山奇石。哪几种黄山奇石。 大桃子,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桃子,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抓住一个“落”字想象这个大桃子抓住一个“落”字想象这个大桃子 是怎么来的,感受它的神奇。

36、是怎么来的,感受它的神奇。 (2)(2)“猴子观海”:抓住“猴子”“猴子观海”:抓住“猴子” 的动作、神态,体会石头的惟妙惟的动作、神态,体会石头的惟妙惟 (2)(2)指导学生交流自己感觉新奇、指导学生交流自己感觉新奇、有趣有趣肖。肖。 的词句。的词句。(3)(3)“仙人指路”:根据石头的样“仙人指路”:根据石头的样 (3)(3)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了解这几种黄了解这几种黄子,做一做这样的动作,想象这是子,做一做这样的动作,想象这是 山石奇在哪儿。山石奇在哪儿。什么神仙在给谁指路,体会它的神什么神仙在给谁指路,体会它的神 3 3组织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组织学生把自己最喜欢

37、的那块石头奇。奇。 介绍给其他同学。介绍给其他同学。 4 4指导背诵。指导背诵。 (4)(4)“金鸡叫天都”:根据书上的“金鸡叫天都”:根据书上的 语言,自己画一画。语言,自己画一画。 3 3 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介绍给把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介绍给 同学听,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同学听,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三、展开想展开想 象,象,锤炼表锤炼表 达达( (用时:用时: 1010 分钟分钟) ) 1.1.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 生进行想象。生进行想象。 1.1.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这三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象这三 种石头分别是什么样的。种石头分别是

38、什么样的。 2 2出示其他黄山石的图片资料,引导出示其他黄山石的图片资料,引导2 2 欣赏其他黄山奇石,欣赏其他黄山奇石, 给它取个合给它取个合 学生为其取名。学生为其取名。 3 3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法特点。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写法特点。 适的名字。适的名字。 3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1.广泛讨论,总结写法。广泛讨论,总结写法。 (1)(1)有详有略,重点写了前四种。有详有略,重点写了前四种。 (2)(2)根据样子进行想象。根据样子进行想象。 2 2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3

39、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自己对读出自己对 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四、总结全总结全 文,文,借鉴写借鉴写 法,法,抒发情抒发情 感感( (用时:用时:5 5 分钟分钟) ) (1)(1)文章写了几种黄山石?这么多黄文章写了几种黄山石?这么多黄 山石都是一样的吗?山石都是一样的吗? (2)(2)课文是怎样生动地写好每一种奇课文是怎样生动地写好每一种奇 石的?石的? 2 2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总结全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内 心感受。心感受。 3 3指导学生配乐朗读。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1010日月潭日月潭 课题课题日月潭日月潭课型

40、课型新授课新授课 本文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读来入情入境,是一篇指导学生阅读本文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读来入情入境,是一篇指导学生阅读 和积累的好文章。因此,本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和积累的好文章。因此,本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领会、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领会、 品悟课文主题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采用图文结合、以品悟课文主题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采用图文结合、以 读代讲、读代讲、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读中感悟的学习

41、方法,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课文。同时,同时, 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读、自主背、自主说,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读、自主背、自主说, 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实现语言的积累。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实现语言的积累。 1 1认识认识 1515 个生字;会写个生字;会写 9 9 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个生字;积累“茂盛、名胜古迹、隐隐约约、 风光秀丽”等词语。风光秀丽”等词语。( (重点重点) )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正确、流利、

4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 (重点重点) )。背。背 诵第诵第 2 24 4 自然段。自然段。 3 3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难点难点) ) 1.1.搜集日月潭的有关资料。搜集日月潭的有关资料。( (师生师生) )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2.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生学生) ) 3.3.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师) )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2 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1.1.出示中国地图,出示中国地图,

43、让学生找到台让学生找到台1.1.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岛的位置。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岛的位置。 一、创设情一、创设情湾岛的位置。湾岛的位置。 2 2欣赏图片,说出图片中有哪些景色,欣赏图片,说出图片中有哪些景色, 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 3 3结合插图理解“潭”。结合插图理解“潭”。( (深水池,深深水池,深 水坑水坑) ) 境,境, 揭题解字揭题解字2 2出示日月潭的图片,引导学出示日月潭的图片,引导学 ( (用时:用时:4 4 分分 钟钟) ) 生欣赏并谈谈感受。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3 3板书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了板书课文题目,引导学生了 解“潭”的意思。解“潭”的意思。 1

44、.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1.自读课文,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新词,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新词, 生字新词。生字新词。 二、初读课二、初读课 文,文, 趣味识字趣味识字 ( (用时:用时:1212 分分 钟钟) ) 借助生字卡读准字音。借助生字卡读准字音。 2 2 组织学生进行字词闯关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字词闯关游戏。 2 2进行字词闯关游戏。进行字词闯关游戏。 第一关:第一关: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指指第一关:先同桌互读词语,再小组开火第一关:先同桌互读词语,再小组开火 导学生读准字音。导学生读准字音。车读。车读。 第二关:第二关:理解词语

45、,理解词语,在上面的词在上面的词第二关:互动交流,说说自己懂的词语第二关:互动交流,说说自己懂的词语 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语中找出一对反义词。的意思。的意思。然后找出反义词然后找出反义词“清晰”“清晰”和和“朦“朦 第三关:第三关:出示生字,出示生字,指导学生用指导学生用胧”。胧”。 自己的方法识记。自己的方法识记。第三关: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第三关:小组讨论,交流自己识记生字 的方法。的方法。 1.1.播放关于日月潭的视频,播放关于日月潭的视频, 教师教师1.1.一边欣赏视频,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欣赏视频,一边听老师读课文, 配乐朗读。配乐朗读。 三、再读课三、再读课 进入情境。进入

46、情境。 2 2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思考:2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1)(1)自读课文,找出自读课文,找出 相关的段落或语句;相关的段落或语句;(2)(2)在小组内讲讲自在小组内讲讲自 己了解到的有关日月潭的情况,读读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日月潭的情况,读读自 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 3 3在班上交流读书收获,在老师的指导在班上交流读书收获,在老师的指导 下朗读相关段落,做到读正确、流利。下朗读相关段落,做到读正确、流利。 1.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 2观察后自主交流。观察后自主交流。 3 3一边听讲解,一边书空。一边听讲解,

47、一边书空。 4 4在田字格内抄写生字词。在田字格内抄写生字词。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文,文, 感知内容感知内容(1)(1)日月潭在哪儿?日月潭在哪儿?(2)(2)日月潭日月潭 ( (用时:用时:1616 分分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的名字是怎么来的?(3)(3)你最喜你最喜 钟钟) )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欢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3 3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组织学生交流,相机指导学 生朗读相关的段落或语句。生朗读相关的段落或语句。 1.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指导学生指导学生 开火车读并组词。开火车读并组词。 2 2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字的结 四、巩固生四

48、、巩固生 字,字, 指导书写指导书写 ( (用时:用时:8 8 分分 钟钟) ) 构归类。构归类。 3 3示范讲解,示范讲解,提示易写错的字。提示易写错的字。 ( (胜:胜:左窄右宽,左窄右宽,第一笔是竖撇,第一笔是竖撇, 第五笔是小撇。第五笔是小撇。展:展:竖提的左边竖提的左边 不要多写一撇。不要多写一撇。迹:迹:先写先写 “亦”“亦”, 再写“辶”。再写“辶”。) ) 4 4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词,指导学生认真书写生字词, 巡视指导。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教师指导 1.1.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1.1.采用多种方式读词语:自读,同桌轮采用多种方

49、式读词语:自读,同桌轮 中的词语,中的词语,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流读,小组开火车读,齐读。流读,小组开火车读,齐读。 一、词语导一、词语导式朗读。式朗读。 2 2说出这些词语是描写台湾的日月潭说出这些词语是描写台湾的日月潭入,入, 设疑学文设疑学文2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是描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词语是描 ( (用时:用时:5 5 分分 钟钟) ) 写哪个地方的景色的,写哪个地方的景色的, 其中哪个其中哪个的,找出“山清水秀”这个词。的,找出“山清水秀”这个词。 词语最能体现日月潭的风光。词语最能体现日月潭的风光。 3 3出示第出示第 5 5 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然段,引导学生 质疑。质疑。 3 3朗读句子,自主质疑:日月潭为什么朗读句子,自主质疑:日月潭为什么 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1.1.出示自学要求,出示自学要求, 指导学生自主指导学生自主 阅读。阅读。 (1)(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 哪些描写把你吸引住了,哪些描写把你吸引住了, 画出有画出有 关语句多读几遍。关语句多读几遍。 (2)(2)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 流。流。 2 2组织学生交流,抓住重点语组织学生交流,抓住重点语 句进行指导。句进行指导。 二、图文结二、图文结句子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