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332290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及答案.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02020 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年事业单位考试预防医学模拟试题(一) 及答案及答案 A1A1 型题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 A A 、B B 、C C 、D D 、E E 5 5 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 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比较 1995 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白喉、乙脑、痢疾的病死率,选择的统计图 是 A A.直方图 B.半对数图 C.条图 D.线图 E.百分图 2. 在以下基本抽样方法中,哪一种的抽样误差最小 B A.系统抽样 B.分

2、层抽样 C.多阶段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整群抽样 3. 下列哪些是实现“200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最关键的措施 B A.发动整个社会广泛参与 B.实施初级卫生保健 C.增加政府对初级卫生保健的投入 D.普及全民健康教育 E.提高全民族素质 4. 当今我国预防医学研究的对象是 E A.致病因素的高危人群 B.对疾病抵抗力弱的人群 C.有职业致病因素接触的人群 D.低收入、无医疗支付能力的人群 E.全社会的人群 5. 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 E A.临床医生从个体获得资料,流行病学医生从群体获得资料 B.流行病学医生擅长统计学,而临床医生不擅长统计学 C.临床医学主要与疾病的治

3、疗有关,而流行病学主要与疾病的预防有关 D.流行病学医生研究疾病的原因,但不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临床医生 对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得研究 E.流行病学医生研究不同人群中疾病频率的差别,而临床医生研究人群中个 体的疾病状况 6. 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和对照组中进行血型分布的大样本调查,血型分为 O 、A 、B 、AB 型,为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型分布的差异,需要采 用 D A.u 检验 B.t 检验 C.配对 t 检验 D.X2检验 E.以上都不是 7. 下列哪一项关于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E A.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 B.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使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偏

4、倚 C.定群研究中不会存在选择倔倚,因为开始研究时选择的对象都是无病者 D.如果病历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 E.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倔倚 8. 选择一个能恰当地概括、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 D 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 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 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 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 非暴露组 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 对研究人群进行 分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

5、露组的发病率 9. 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D A.可靠性和精确度 B.真实性和死亡率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特异度和敏感度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10. 用变异系数比较变异程度适用于 C A.相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B.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小 C.不同指标,均数相差较大 D.相同指标,标准差相差较大 E.以上均不是 11. 中位数与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 B A.正态分布资料 B.偏态分布资料 C.正偏态资料 D.负偏态资料 E.对称分布资料 12. 均数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是 A A.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大 B.标准差越小,均数代表性越小 C.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小

6、D.均数越大,标准差越大 E.标准差越大,均数代表性越大 13. 正态分布是以 E A.t 值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B.参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C.变量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D.观察例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E.均数为中心的频数分布 14.t 值的分布 C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近似正态分布 D.正态分布 E.偏态分布 15. 变异系数表示 D A.变异数 B.对称分布 C.集中趋势 D.相对变异 E.平均水平 16.x2.58s 包括变量值的 E A.68.3 B.80.0 C.90.0 D.95.0 E.99.0 17. 均数与标准差适用于 C A.正倔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7、 D.偏态分布 E.不对称分布 19.某数列 1 ,3 ,5 ,6 ,3 ,描述这 5 个数的大小,用什么指标 较合适 A A.均方根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几何均数 E.均数 20.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中间90的面积所对应的横轴尺度 u 的范围是 C A.一 1.645十 1.645 B.一 X十 1.282 C.一 1.282十 1.282 D.一 X十 1.645 E.一 2.326十 2.326 21. 医学统计的研究内容是 E A.研究样本 B.研究个体 C.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D.研究总体 E.研究资料或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2.总体应该由 D A.研究对象组成 B

8、.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个体组成 23.在统计学中,参数的含义是 D A.变量 B.参与研究的数目 C.研究样本的统计指标 D.总体的统计指标 E.与统计研究有关的变量 24.计算相对数的目的是 C A.为了进行显著性检验 B.为了表示绝对水平 C.为了便于比较 D.为了表示实际水平 E.为了表示相对水平 25.相对数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B A.比较时应做假设检验 B.离散程度和变异程度 C.不要把构成比当率分析 D.二者之间的可比性 E.分母不宜过小 26.抽样误差的定义为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

9、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 27.在统计学中,定性因素是指 A A.定性指标 B.计量资料 C.计数资料 D.等级资料 E.变量 28.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29.做频数表时,以组距为 5 ,下列哪项组段划分正确 A A.0 一,5 一,10 一, B.0 5 ,5 一 10,10 一, C.一 5 ,一 10,一 15, D.0 4 ,5 9 ,10 一, E.5 一,7 一,9 一, 30. 下列

10、哪种方法最能说明定群研究中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 B A.用相对危险度而不用绝对危险度来测量效应 B.努力确定失访者与未失访者在危险因素上有没有差异 C.选择混杂因素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以使两组的失访情形没有差 异 D.如果能很好地预计失访情况, 则可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预期失 访的影响 E.上述答案都不对 31. 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B A.全距 B.中位数 C.离均差 D.积和变异数 E.算术平均数 32. 特异危险度是 B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牢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

11、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上述都不对 33. 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 A A.有相同的暴露史 B.有相同性别 C.同年出生 D.经历过同样的时期 E.居住在同一地区 34. 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D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 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 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 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 35. 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

12、它们不具有 A A.可计算发病率 B.耗资较少 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 36. 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感染率 A A.(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100 37. 学习卫生学最重要的是要懂得 D A.个体患病与环境的关系 B.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疾病的原因 C.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D.疾病是怎样在人群中流行的,应当怎样预防 E.卫生学是医学知识中不可缺少的 38

13、. 下列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中,哪种说法是错的 D A.水中氮磷含量增加 B.水质感官性状恶化 C.溶解氧急剧减少 D.水藻类大量减少 E.水中微生物死亡 39. 一般说环境因素是指 C A.地质性、化学性、生物性 B.化学性、物理性、地理性 C.生物姓、物理性、地质性 D.化学性、地理性、地质性 E.物理性、生物性、地质性 40. 气象条件的诸因素为 B A.气温、气湿、气流、微波、气压 B.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气压 C.气温、气湿、风向、热辐射、气压 D.气温、水蒸气、气流、热辐射、气压 E.气温、水蒸气、风速、热辐射、气压 41. 地方性疾病主要是指 C A.区域内的传染病 B.自

14、然疫源性疾病 C.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D.环境公害病 E.种族遗传性疾病 42. 影响环境污染物对健康危害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各项,但不包括 C A.剂量或强度 B.作用持续时间 C.受害的人群数量 D.个体差异 E.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43. 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常用下列哪项表示 A A.% B.Pa C.mmHg D. E.度 45. 一年之中常发生气温逆增的季节为 C A.夏季 B.秋季 C.冬季 D.春季 E.四季无差别 46. 城市大气 CO 污染的主要来源为 E A.工业企业 B.生活污染 C.吸烟 D.自然灾害 E.汽车废气 47. 与人类的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为 C A.乎流层 B.

15、电离层 C.对流层 D.逸散层 E.以上均不是 48. 光化学烟雾引起人体最主要的反应是 D A.支气管哮喘 B.鼻咽部肿瘤 C.呼吸困难、窒息 D.眼鼻咽及呼吸道粘膜刺激 E.刺激性干咳和吐血 49. 关于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危害,不正确的是 E A.上呼吸道刺激作用 B.粘膜刺激作用 C.引起局部炎症 D.引起慢性呼吸道阻塞性疾病 E.有致癌作用 50. 二氧化硫污染环境后可引起多种危害,不包括 E A.损害周围的农作物 B.形成酸雨,使水质酸化 C.危害森林,破坏植被 D.破坏建筑物 E.致敏、致癌作用 51. 饮水中六六六、DDT 标准制订的依据是 A A.慢性蓄积作用及致癌作用 B.慢性

16、蓄积作用及致敏作用 C.神经毒性作用 D.恶化水质感官性状 E.急性毒作用 52. 钦水氯消毒时,接触 30 分钟后,游离性余氯不得低于 C A.1.0mg L B.0.5mg L C.0.3mg L D.O.05mg L E.1.5mg L 53. 饮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D A.去除水中有机物 B.保证感官性状良状 C.去除部分悬浮粒子 D.杀灭病原体 E.以上都不是 54. 城市污水可以按下列哪项要求加以利用 C A.可以作为肥料灌溉农田 B.处理后才能灌溉 C.达到灌溉标准后才能灌溉使用 D.不能用于灌溉 E.消毒处理后才能灌溉 55. 饮水氯化消毒时,需氮量等于 A A.加氯量余氯量

17、B.加氯量有效氯 C.加氯量十余氯量 D.加氯量有效氯 E.加氯量十有效氯 56. 钦用水要求在流行病学上安全,主要是为了确保 B A.不发生消化道疾病 B.不发生介水传染病 C.不发生食物中毒 D.不发生急、慢性中毒 E.不发生水型地方病 57.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因素包括 C A.深井水 B.河流下游多发 C.青春期发病剧增 D.男性患者多 E.家族遗传 58. 慢性砷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D A.骨质疏松 B.骨软化、变形 C.视野向心性缩小 D.末梢神经炎、皮肤色素沉着,高度角化 E.血红蛋白减少 59. 寄生虫卵作为评价土壤清洁程度的指标是 B A.鞭虫卵 B.蛔虫卵 C.血吸虫卵

18、 D.钩虫卵 E.活寄生虫卵 60. 水体中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 C A.钢铁工业废水 B.选矿废水 C.氯碱、塑料、电池、电子、工业废水 D.市政污水和生活污水 E.医院废水 61. 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且实用的措施是 A A.在食盐中加人碘化钾或碘酸钾 B.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 C.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净化或更换水源 E.服用含碘药物 62. 关于土壤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C A.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基本因素 B.土壤的构成和性状能影响微小气候 C.土壤污染是水源被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D.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可以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E.以上都不对 63. 我国常见的地方病

19、有以下各项,不包括 C A.甲状腺肿大 B.地方性氟病 C.水俣病 D.克汀病 E.克山病 64. 合理营养是指 B A.平衡的营养 B.全面而平衡的营 C.全面的营养 D.摄人食物的量不多不少 E.摄人含有各种营养素的食物 65. 计算氮平衡的公式为 C A.摄入氮粪氮十尿氮 B.摄入氮尿氮十粪氮十粪商源氮 C.摄入氮粪氮十尿氮十经皮肤排出的氮 D.摄入氮(粪氮粪内源氮)十(尿氮尿内源氮) E.摄入氮粪氮十尿素氮十经皮肤排出的氮 66. 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如下食物的哪一种 A A.蔬菜水果 B.牛奶 C.红薯 D.豆奶 E.鸡蛋 67. 碳水化合物的最主要来源是 C A.薯类 B.蔬菜 C.

20、谷类 D.肉类 E.蛋奶类 68. 下列哪种维生素是脂溶性维生素 C A.硫胺素 B.尼克酸 C.视黄醇 D.抗坏西酸 E.维生素 PP 69. 儿童长期缺锌可致以下疾病,不包括 C A.性发育迟缓 B.创伤愈合不良 C.多发性神经炎 D.生长发育障碍 E.垂体调节机能障碍 70. 以下老年人合理平衡膳食的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E A.蛋白质以动物性优质蛋白为主,数量足而不过多 B.少吃动物脂肪 C.供给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 D.热能摄入量适当降低 E.可多吃点精制糖 71. 关于无机盐与心血管病的关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锌、铜比值高时冠心病发病率低 B.食盐过量可使血压升高,促进心血

21、管病的发生 C.钙、镁对心脏功能有利 D.镉、砷可引起动脉壁脂质沉积 E.镉、砷也可使血脂升高 72. 高纤维饮食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人 C A.便秘 B.冠心病 C.肠炎 D.糖尿病 E.高脂血症 73. 对于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E A.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其次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B.食物中毒一年均可发生,但以第二、第三季度为高发季节 C.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品占多数 D.在植物性食物中毒中,谷与谷制品占首位 E.食物中毒无明显地区性 74. 下列哪种细菌属嗜盐性细菌 A A.副溶血性毒素 B.致病性大肠杆菌 C.变形杆菌 D.肉毒梭茵 E.金黄色葡萄球菌 7

22、5. 食物中毒与其他急性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 E A.潜伏期短 B.很多人同时发病 C.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 D.发病场所集中 E.病人曾进食同一批某种食物 76. 引起肉毒中毒最多见的食品是 C A.肉制品 B.鱼制品 C.自制发酵食品 D.豆制品 E.罐头食品 77. 河豚毒素最主要的毒作用是 A A.引起颅神经损害 B.引起中毒性休克 C.引起随意肌进行麻痹 D.引起肾功能急性衰竭 E.以上都不是 78. 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流行病和流行方面的类似之处是 C A.中毒食品以奶和奶制品多见 B.都有过敏反应 C.潜伏期短者为 l 一 2 个小时 D.病因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凝集价上升

23、 E.体温正常 79. 毒草中毒时,应特别注意 E A.一种毒蕈只含一种特定毒系,有靶器官,故抢救时需认真鉴别 B.中毒者潜伏期均较短,故应紧急采取措施 C.任何毒荤均难溶于水 D.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应集中抢救 E.白毒伞等致肝肾损害型的毒蕈中毒后,临床可出现假愈期,仍需继续保护 肝肾 80. 确诊食物中毒的依据是 D A.多数人集体突然发病 B.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 C.所吃的食物中检验出有毒有害物质 D.流行病学特点,并尽可能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E.流行病学特点,或尽可能从可疑食物中检出有毒有害物质 81. 对黄曲霉毒素最敏感的动物是 C A.兔 B.大白鼠 C.雏鸭 D.猪

24、 E.小鼠 82. 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病变器官是 D A.骨骼 B.肾脏 C.卵巢 D.肝脏 E.神经系统 83. 食物中亚硝基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 D A.蔬菜水果 B.酸菜 C.罐头食品 D.鱼类食品 E.蛋奶类食品 84. 花生仁被黄曲霉污染,最好的去毒方法是 C A.碾轧加工法 B.紫外线照射法 C.挑选霉粒法 D.加水搓洗法。 E.加碱去毒 85. 防止 N 亚硝基化合物,以下哪种做法不妥 E A.防止食物霉变及其他微生物污染 B.制订标准,开展监测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 C.在农业用肥与用水中,增加钥肥的使用 D.控制食品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E.减少大蒜及大蒜素的摄入

25、 答案:1.E 2.D 3.D 4.C 5.B 6.D 7.A 8.D 9.A 10.C 11.B 12.A 13.E 14.C 15.D 16.E 17.C 19.A 20.C 21.A 22.B 23.B 24.E 25.E 26.D 27.E 28.D 29.D 30.B 31.B 32.B 33. A 34.D 35.A 36.A 37.D 38.D 39.C 40.B 41.C 42.C 43.A 45.C 46.E 47.C 48.D 49.E 50.E 51.A 52.C 53.D 54.C 55.A 56.B 57.C 58.D 59.B 60.C 61.A 62.C 63.C 64.B 65.C 66.A 67.C 68.C 69.C 70.E 71.A 72.C 73.E 74.A 75.E 76.C 77.A 78.C 79.E 80.D 81.C 82.D 83.D 84.C 85.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