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332844 上传时间:2021-07-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9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解析】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2019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 9 9 月份调研卷物理试题月份调研卷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 如理想实验法、 控制变量法、 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 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 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 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

2、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 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质点采用的科学方法为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不是假设法,故 A 错误;根 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速度,采 用了极限思维法,故B 正确;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法,选项C 正确;在推导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 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 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 D 正确;此题选错误选项,故选 A 考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名师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

3、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对我们理 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 2.如图所示,直线 和曲线 分别是在平行的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和 的速度一时间( 图线,在 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 ,在 到 这段时间内 ) 第 1 页 共 17 页 A. 在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在 时刻,两车相相遇 C.车加速度均匀增大,车加速度逐渐增大 D.车的位移大于 车的位移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t 1 时刻两车刚好在同一位置(并排行驶) ,在t 1到 t 3 这段时间内,a的速度一直 大于b的速度,两者间距一直增大,t 3 时刻

4、之后,a的速度小于b的速度,两者间距减小, 则在t 3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 AB 错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a 车的加速度不变,b车加速度一直增大,故C 错误;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 物体运动的位移,故a车的位移大于b车的位移,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 3.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 两木块,木块 A 与 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 作用于木块 A,使木块 A、B 保持静止,且 F0.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B 可能受到 3 个或 4 个力作用 B. 斜面对木块 B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 C. A 对 B 的摩擦力可

5、能为 0 D. A、B 整体不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对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A对B的压力,A对B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斜面对 第 2 页 共 17 页 B垂直向上的支持力,斜面对B可能有静摩擦力(当A对B向左的静摩擦力的平行斜面方向 分力与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时为零) ,故B受 4 个力或者 5 个力,故 A 错误;当A对B向左 的静摩擦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大于重力的下滑分力时,B物体有上滑趋势,所以受到平行 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故B 正确;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推力、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 根据平衡条件,B对A的静摩擦力与推力F平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B的摩擦力水

6、平 向左,大小为F,故 C 错误;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可能有静摩擦 力(当推力的平行斜面方向分力与重力的下滑分力平衡时为零) ,所以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故 D 错误。所以 B 正确,ACD 错误。 4.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 和 B,它们通过 一根绕过定滑轮 O 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A 以速率 v A10 m/s 匀速运动,在绳与 轨道成 30角时,物体 B 的速度大小 v B 为 A.m/s B.m/s C. 5 m/s D. 20 m/s 【答案】B 【解析】 【详解】将B点的速度分解如右图所示,则有: v 2=vA,

7、v2=vBcos30,解得: ,故 B 正确,ACD 错误。 5.如图所示, 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 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 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45,已知BC高h,不计空气的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第 3 页 共 17 页 A. 甲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B. 甲、乙两小球到达 C 点所用时间之比为 1:2 C.A、B两点的高度差为 D.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答案】A 【解析】 A、乙球到达 C 点的速度 甲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则甲球到达 C 点的速度 ,故 A 正确;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 B、对甲有:,对乙球有则故 B 错误. C、已知 BC

8、 高 h ,AC 两点的高度差 错误; D、A、B 的水平距离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 ,则 A、B 的高度差故 C ,故 D 错误. 6.如图甲所示, 一轻质弹簧的下端, 固定在水平面上, 上端叠放着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体A、 B(物体B与弹簧栓接)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 拉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物体A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v t图象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施加外力的瞬间,F的大小为 2m(ga) 第 4 页 共 17 页 B.A、B在t 1 时刻分离,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m(g+a) C. 弹簧弹力等于 0

9、 时,物体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D.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解:A、施加 F 前,物体 AB 整体平衡,根据平衡条件,有: 2Mg=kx;解得: x=2 施加外力 F 的瞬间,对 B 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弹MgFAB=Ma 其中:F 弹=2Mg 解得:FAB=M(ga),故 A 错误. B、物体 A、B 在 t 1 时刻分离,此时 A、B 具有共同的 v 与 a;且 FAB=0; 对 B:F 弹Mg=Ma 解得:F 弹=M(g+a),故 B 正确. C、 B 受重力、 弹力及压力的作用;当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而弹簧恢复到原长时,B 受到

10、的合 力为重力,已经减速一段时间;速度不是最大值;故 C 错误; D、B 与弹簧开始时受到了A 的压力做负功,故开始时机械能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B 7.质量为 M 的拖拉机拉着耙来耙地,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时间 t 内前进的距离 为 s,耙地时,拖拉机受到的牵引力恒为F,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自重的k 倍,耙所受阻力恒 定,连接杆质量不计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且保持不变 第 5 页 共 17 页 A. 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拖拉机的加速度大小为 C. 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为 D. 拖拉机对连接杆的拉力大小为 【答案】AC 【解析】 拖拉机在时间 t 内匀加速前进 s,根

11、据位移公式,s= at,解得: 设连接杆对拖拉机的拉力为f,对拖拉机受力分析: 2,选项 A 正确;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Mg-fcos =Ma,解得: 联立得,根据牛顿第三定 律知,拖拉机对连接杆 的拉力大小为 ,故选项 BD 错误,C 正确;故选 AC. 8.一轻质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木板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A1 kg和 m B2 kg的 A、B 两物块,A、B 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0.2,水平恒力F 作用在 A 物块上,如图所 示g 取 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 F1N,则两物块与木板都静止不动 B. 若 F1.5N,则 A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

12、5N C. 若 F4N,则 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2N 第 6 页 共 17 页 D. 若 F8N,则 B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2N 【答案】CD 【解析】 A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A=mAg=0.2110N=2N, B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B=mBg=0.2210N=4N, A.F=1NfA, 所以AB相对木板保持相对静止, 整体在F作用下向左匀加速运动, 故A错误; B. 若F=1.5NF0,所以A在木板上滑动,B和木板整体受到摩擦力2N,B的加速度a=1m/s2 对B进行受力分析,摩擦力提供加速度,f=mBa=21=2N,故C正确; D.F=8NF0,所以A相对于木板滑动,

13、B和木板整体受到摩擦力 2N,B的加速度a=1m/s2, 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A、B 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比较拉力和最大静摩擦 力之间的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进而判断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 出 B 的加速度 9.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口处以速度移。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 恰好落在斜面底端 P 处;今在 P 点正上方与 a 等高的 b 处以速度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恰好落在斜面 的中点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C. B. D. 【答案】BC 第 7 页 共 17 页 【解析】 C, D 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14、公式 落的时间为,所以有 可得小球a下落的时间为,小球b下 ,则选项 C 正确,D 错误 A、B 项: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公式可得小球a的初速度为,小球b的初速度为 ,所以有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BC。 ,选项 A 错误,选项 B 正确。 10.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 通过轻弹簧连接,并静止在转台上,现转台从静止 开始缓慢的增大其转速(既在每个转速下可认为是匀速转动) ,已知 A、B 的质量分别为 m、 2m,A、B 与转台的动摩擦因数均为,A、B 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r、r,已知弹簧 的原长为 15r,劲度系数为 k,设本题中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是()

15、 A. 当 B 受到的摩擦力为 0 时,A 的摩擦力向右 B. B 先相对木板发生滑动 C. 当 A、B 均相对转台静止时,允许的最大角速度为 D. 转台转动的角速度为 【答案】B 【解析】 A、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0 时,由弹簧弹力提供向心力,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解得: 受到的摩擦力向左,故 A 错误; B、当B刚好要滑动时,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此时 A 受到的向心力 ,则有 ,故A ,则 B 不动,A 刚好要滑动 第 8 页 共 17 页 则有:,解得:,当A刚好要滑动时,摩擦 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解得

16、: B 正确,CD 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胡克定律以及向心力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当A、B 刚好要滑动时, 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弹簧弹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明确向心力的来源是解 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1. 如图所示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因为,可知B先滑动,故 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已知遮光片的宽度为 d; 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让物块从光电门 A 的左侧由静止释放, 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 和光电 门 B 所用的时间 t A和 tB

17、,求出加速度 a; 多次重复步骤,求 a 的平均值;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 . 回答下列问题: (1)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a 可用 d、s、 t A 和 t B 表示为 a_. (2)动摩擦因数 可用 M、m、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为 _. (3)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 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填“偶然误差”或“系统 误差”) 【答案】 (1) 【解析】 试题分析: (1)物块经过A 点时的速度,物块经过B 点时的速度,物块做匀 (2)(3)系统误差 第 9 页 共 17 页 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v B -v A =2as,加速度 (3)以 M、m 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

18、牛顿第二定律得: ;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考点: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 22; ,解得 【名师点睛】此题是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关键是搞清实验的原理, 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公式进行解答;要知道由于实验设计造成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由于实验操作、读数等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12. 如图所示,小车、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置于高度可调节的长木板上。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附纸带,复写纸)、小车(其上可放置 砝码) 、细线、钩码(质量已知) 、附滑轮的长木板、导线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 使用的有_。

19、(填写序号) 电压合适的 50Hz 交流电源电压可调节的直流电源刻度尺秒表天平 实验通过改变_,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通过_,可 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若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一端调节过高,使得偏角 偏大,则所得到的 a-F 关系图像为_。 (a 是小车的加速度,F 是细线作用与小车的拉力) (3)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1 个计数点,其下表面A,第6 个计数点下标明 B,第11 个计数点下标明 C,第16 个计数点下标明 D,第21 个计数点下表 面 E。若测得 AC 长为 1456cm,CD 长

20、1115cm,DE 长为 1373cm,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第 10 页 共 17 页 大小为_ 字) ,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m/s。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 【答案】 (1);钩码的个数;添加砝码(2)C(3)258;0986 【解析】 试题分析: (1)打点计时器使用 50Hz 的交流电源,打点计时器可以记录时间,所以不需要 秒表该实验需要天平测量质量,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纸带上点迹的距离,从而求出加速度, 正确实验时可以改变钩码的个数,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 通过添加砝码,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2)若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的一端调节过高,使得

21、倾角偏大,则F 等于零时,加速度 a 不等于零,即纵轴有截距,C 正确 (3)根据得,加速度B 点的瞬时速度 ,则 C 点的速度 考点: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 【名师点睛】对于实验题要注意实验的原理的把握, 根据原理即可分析实验的过程、 仪器而 数据分析;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练习中要加 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1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汽车甲在前,速度v 甲=10 m/s,汽 车乙在后,速度v 乙=30 m/s。由于天气原因,当两汽车的距离为 x 0=75 m时,乙车的司机

22、发 现前方的汽车甲,立即以最大的加速度刹车,但汽车乙需行驶180 m 才能停下。 (1)通过计算判断如果甲车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两车是否会发生碰撞? (2)通过(1)问中的计算,如果两车能够相碰,则乙车刹车的同时马上闪大灯提示甲车, 甲车的司机经过 t=4 s 的时间才加速前进。试求为了避免两车相碰,甲车加速时的加速度 至少为多大? 【答案】 (1)会相撞(2)0.83 m/s2 【解析】 (1)乙车刹车至停下来的过程中, 第 11 页 共 17 页 有 解得 画出甲、 乙两辆汽车的v-t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计算出两辆汽车速度相等时的位移分别 为 因 , ,故两车会相撞。 时两车恰好不相撞

23、, 则两车速度相等时, 有(2) 设甲车的加速度为 此时乙车的位移 甲车的位移 为使两车不相撞,两车的位移关系应满足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即甲车的加速度至少为 0.83m/s 。 14.如图所示,M 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OO匀速转动,规 定经过圆心 O 水平向右为 x 轴的正方向 在圆心 O 正上方距盘面高为 h 处有一个正在间断滴 水的容器, 从 t=0 时刻开始随传送带沿与 x 轴平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为 v 已 知容器在 t=0 时刻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当前一滴水刚好落到盘面上时再滴一滴水求: (1)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直线上,圆

24、盘转动的角速度 应为多大? (2)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落点间的最大距离x 【答案】 (1) 【解析】 (2) 第 12 页 共 17 页 (1)水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有:,得 要使每一滴水在圆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在相邻两滴水的下落时间内, 圆盘转 过的角度为 n ,所以角速度为:。 (2)第二滴水落在圆盘上的水平位移为: 第三滴水在圆盘上的水平位移为: 当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位于同一直径上圆心的两侧时两点间的距离最大, 为:。 点睛:本题难点在于分析距离最大的条件: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距离最大,运用数学知识, 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 15

25、.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 =370,传送带 AB长度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v=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v 0=12m/s 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5,且可将货物视 为质点。 (1)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 (2)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 (3)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g=10m/s,已知 sin37 =0.6,cos37 =0.8) 【答案】 (1)10m/s,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2)1s;7m.

26、(3)(2+2)s. 【解析】 (1)设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货物受力如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沿传送带方向:mgsin +F f=ma1 垂直传送带方向:mgcos =F N 又 F f= FN 由以上三式得:a 1=g(sin + cos )=10m/s2 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第 13 页 共 17 页 2 2 (2)货物速度从 v 0 减至传送带速度 v 所用时间设为 t 1,位移设为 x1,则有: t 1= (v-v0)/(-a1)=1s,x1=( v0 2-v2)/ 2a=7m (3)当货物速度与传送带速度时,由于mgsin mgcos ,此后货物所受摩擦力沿传送 带向上,

27、设货物加速度大小为a 2,则有 mgsin - cos =ma2, 得:a 2=g(sin - cos )=2m/s ,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设货物再经时间 t 2,速度减为零,则 t2= (0-v)/(-a2) =1s 沿传送带向上滑的位移x 2= (0-v 2)/(-2a 2)=1m 则货物上滑的总距离为x=x 1+x2=8m 货物到达最高点后将沿传送带匀加速下滑,下滑加速度等于a 2设下滑时间为 t3, 则,代入,解得 2 货物从 A 端滑上传送带到再次滑回A 端的总时间为 t=t 1+t2+t3=(2+2 )s 16.翼型降落伞有很好的飞行性能它被看作飞机的机翼,跳伞运动员可方便地控制转弯

28、等 动作其原理是通过对降落伞的调节,使空气升力和空气摩擦力都受到影响已知:空气升 力 F 1 与飞行方向垂直,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 1=C1v 2;空气摩擦力 F 2 与飞行方向相反, 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F 2=C2v 其中 C1、C2相互影响,可由运动员调节,C1、C2 满足如 图 b 所示的关系试求: 2 (1)图 a 中画出了运动员携带翼型伞跳伞后的两条大致运动轨迹试对两位置的运动员画 出受力示意图并判断,、两轨迹中哪条是不可能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2)若降落伞最终匀速飞行的速度v 与地平线的夹角为 ,试从力平衡的角度证明: tan =; (3)某运动员和装备的总质量为70

29、kg,匀速飞行的速度 v 与地平线的夹角 约 37(取 第 14 页 共 17 页 tan37=0.75) ,匀速飞行的速度 v 多大?(g 取 10m/s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轨迹是不可能的; (2)证明见解析; (3)13.3m/s 【解析】 试题分析: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运动员 和翼型伞的受力情况进行判断; 由位置的受力分析, 匀速运动时对重力进行分解, 根据平 衡条件求解;在图 b 中过原点作直线 C 2=0.75C1,正确得到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后求解 (1)轨迹不可能存在 轨迹三力可能平衡或三力的合力可能与速度在一直线,可做直线运动 轨迹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可能在一直线,所以不会做直线运动 2 (2)由位置的受力分析可知,匀速运动时,对重力进行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得: ,两式消去 mg 和 v 得 . (3)在图 b 中过原点作直线,正确得到直线与曲线的交点 C 2=2.4 C 1=3.2 根据,或得 点晴: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运动员和翼 第 15 页 共 17 页 型伞的受力情况进行判断;由位置的受力分析, 匀速运动时对重力进行分解, 根据平衡条 件求解. 第 16 页 共 17 页 第 17 页 共 1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