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B 心脑保护.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378850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RB 心脑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RB 心脑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RB 心脑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RB 心脑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RB 心脑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RB 心脑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B 心脑保护.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脑保护,ARB肩负新使命-2010更新指南进一步确立ARB在器官保护中的重要地位来源: 国际循环 作者:霍勇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入站时间:2011-03-14 23:31:00卒中一级预防,ARB功不可没高血压是脑梗死和颅内出血(ICH)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之一。血压与卒中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持续性、进阶式、独立、预测性和病因学的强相关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度(RR)高达8.0;而有效降压可使卒中的RR降低32%。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对预防卒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0年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明确建议:血压控制目标值为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这一水平与

2、较低的卒中和CV事件风险相关;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30/80 mm Hg(I/A)。糖尿病已被认定为冠心病的等危症,不仅增加患者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性,而且升高致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尤其是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研究证实,积极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卒中风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UKPDS试验中,强化降压(治疗后平均血压144/82 mm Hg)与标准降压(治疗后平均血压154/87 mm Hg)相比,使卒中风险降低达44%(P=0.013)。LIFE研究在9193例原发性高血压(160200/95115 mm Hg)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中比较了ARB制

3、剂氯沙坦和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的疗效。2组血压下降幅度相近;在119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亚组中(图1),氯沙坦组主要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24%(RR 0.76;P=0.031);卒中风险下降21%(RR 0.79),虽然由于发生事件病例数较少而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降低卒中风险的获益趋势显而易见。 2010年AHA/ASA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接受ACEI或ARB治疗(I/A)。LIFE研究结果无疑为这一推荐提供了重量级证据。房颤上游治疗,ARB崭露头角上游治疗可预防或延缓与高血压、HF或炎症(如心脏外科手术后)相关的心肌重构,从而阻止新发房颤(一级预防)或房颤复发以及进展为

4、永久性房颤(二级预防)。RAAS阻断剂、他汀和-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目前常用的房颤上游治疗药物。1. 房颤一级预防,LIFE研究奠定证据基础在房颤一级预防领域,多项左室功能不全和HF大型随机化试验的回顾性分析均表明ACEI或ARB治疗的患者新发房颤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荟萃分析显示,ACEI和ARB治疗与房颤风险显著降低30%48%相关。在高血压人群中,迄今仅有1项荟萃分析显示ACEI/ARB治疗使发作性房颤的RR显著降低25%,而这一趋势主要由以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的LIFE试验中所观察到的氯沙坦组新发房颤发生率较阿替洛尔组显著降低33%(6.8 vs. 10.1/1000患者年)的获

5、益所驱动(图2)。基于此,2010年ESC房颤管理指南作出对上游治疗作为房颤一级预防的推荐:应考虑使用ACEI和ARB用于高血压、尤其是合并左室肥厚的患者,预防新发房颤(IIa/B)。LIFE研究再次为指南的制定和更新发挥了推动作用。2. 房颤患者CV终点获益,LIFE证据具有唯一性此外,LIFE研究还发现,与阿替洛尔相比,氯沙坦治疗改善了房颤亚组患者的主要CV结局。主要复合终点(CV死亡、卒中、心肌梗死MI)发生率降低达42%;单一事件终点CV死亡率降低42%,卒中减少45%,并呈现降低全因死亡率的趋势。而VALUE、GISSI-AF及ACTIVE I等试验均未能证实ARB治疗较其他活性药物

6、或安慰剂改善CV结局。氯沙坦对房颤的预防及结局的改善是否具有特殊益处,值得进一步研究。防治心力衰竭,ARB前景光明有CV危险因素的患者同时面临HF风险。虽然HF是进展性疾病,当前治疗技术能够做到稳定甚至逆转病情,从左室重构和功能不全进展至HF的病理生理进程可以通过干预而避免,延长轻-中度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存期已成为可能。ACEI/ARB、受体阻滞剂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可延缓或部分逆转心肌重构。2010HFSA心力衰竭实践指南对HF预防和治疗中RAAS阻断剂的应用做出了详细推荐。ACEI仍是高危(冠心病、周围动脉疾病或卒中,以及合并糖尿病和其他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吸烟或微量白蛋白尿

7、)患者HF预防的首选(A级证据)。在无症状左室功能不全(ALVD,左室射血分数EF40%但无HF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中,推荐应用ACEI(A级证据)或ARB用于因咳嗽或血管性水肿而不耐受ACEI的者(C级证据),对控制危险因素和预防及延缓心室重构进展有重要价值。对EF40%的HF患者,建议常规使用ACEI;因咳嗽不能耐受ACEI者,使用ARB(A级证据);对ACEI治疗中出现血管性水肿的患者应考虑ARB(B级证据);而对MI后HF(A级证据)和EF降低的慢性HF(B级证据),考虑以ARB而非ACEI作为起始治疗;对已接受ACEI和受体阻滞剂的最佳联合治疗而症状仍持续或进展恶化,考虑加入ARB(

8、A级证据)。对于EF正常的HF,若无其他药物的特定适应证,应考虑给予ARB或ACEI(C级证据);所有合并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和一项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均应考虑使用ACEI(C级证据),不耐受ACEI者应考虑ARB(C级证据)。ELITE和OPTIMAAL试验分别为评估ARB在慢性HF和MI后HF治疗中疗效的首项研究,均证实ARB氯沙坦(50 mg/d)与ACEI卡托普利疗效相当。而2009年AHA科学年会上公布的HEAAL研究表明,氯沙坦150 mg/d较50 mg/d进一步显著降低NYHA II-IV级、左室EF40%且不能耐受ACEI治疗的HF患者(n=3834)主要终点事件(HF住院或死亡复合终点)风险10%(P=0.027)(图3);且HEAAL试验中大部分患者已接受受体阻滞剂(72%)治疗,这一比例远高于既往的Vel-HeFT(38%)和CHARM研究(55%),因此这一额外获益更显可贵,也为未来ARB和ACEI在HF领域的对照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小结2010年三大指南进一步肯定了ARB在卒中一级预防、房颤上游治疗和HF防治中的重要价值,并对其应用指征作出了详细界定,进一步确立了ARB在心脑保护中的重要地位。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