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23775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一、了解当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前提。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其主要表现如下:1、家庭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及家庭环境条件对孩子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例如:双亲离异的家庭,严重摧毁孩子的心灵。还有些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2、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尖子生、请后进生;学校生活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乏味,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是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3、学生个体差异。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

2、常。意志方面一般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的学生时常表现为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另外性格方面的因素,也是造成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较为典型的一种,一般表现为:骄傲自负性;自私狭隘性;自卑怯懦型。4、青春期综合症。表现为: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的发育发展,心理上也发生变化,情绪变得孤独、忧虑和苦闷抑郁即被视为青春烦恼;从某个时候很快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意志消沉,成为青春抑郁。还有青春幻想与所谓的“早恋”问题等。二、多方面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1、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

3、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起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作用。学习了心理学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积极影响。因为在了解自己心理的同时,也学会了解同学的心理,这样便可以对不同气质、性格的同学采取相应的态度,从而防止不必要的矛盾,加强与同学之间的友谊。2、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出现“症结”(如:学习焦虑、人际关系焦虑、有情绪冲动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等)。课堂是治愈这一“症结”的最佳阵地。

4、通过专门教育的疏导是素质教育不容忽视的环节,笔者认为,应把国家倡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专业的必修课”真正落实到基层。它不仅针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还要面对全体中学生,做预防性辅导及时治疗。应牢牢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处于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的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环境之中。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有益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活动等,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质。4、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学生具有烦恼、焦虑紧张,往

5、往因人而异集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学生行为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或训练,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5、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俗话说的好“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教好身心健康的学生必须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总之,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心理辅导,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指导,促使他们认识结构,情感与态度模式有所变化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不断保持与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使人生有合格与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