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24533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和千克集体备课.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车辋镇小学 数学 (科)单元集体备课(一)备课时间年 级二单 元八主 备 人马金荣单元主题克和千克单元教材分析整套教材的编排有着相似的结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材主题图呈现了超市的情境,以此唤起学生相关的经验,使学生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可贺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注重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为估量做好准备。单元教学目标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3、 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单元重点认识质量

2、单位,知道1千克=1000克单元难点会估量物体,体会质量单位与数学的密切练习学习方式实践讲授学习作业设计课后练习课时安排2课时备注车辋镇小学集体备课课时备课(二)基 于 个 人 经 验 的 备 课 (二0 至二0 学年第 学期)初备人马金荣时间 年 级二学科数学课 题克和千克辅备人张学华、李艳梅、辅备人修改 车辋镇小学集体备课(三)备课研讨记录初备人及课题马金荣 时间主持人 刘超 参加人张学华、李美、李艳梅记录人刘瑞芳从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方法设计、板书设计等进行研讨张学华:让学生多说,老师少说李艳梅:整节课显得太啰嗦车辋镇小学集体备课(四)基 于 同 伴 互 助 的 备 课(二0 至二0

3、学年第 学期)执教人马金荣修改时间年级课题二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在具体生活情景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3、 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业,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知道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会估量物体,体会质量单位与数学的密切练习教学准备: 课件、天平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哪里买东西?师: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也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了,你们想不想去逛逛?(课件播放)师:

4、通过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师:对,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成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克和千克。你海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斤、公斤、两)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公斤、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 探究新知1、 认识克(1) 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课件播放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师:请你拿出你准备好的物品在手里掂一掂。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师:对,它

5、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板书g)师:出来咱刚才掂过的物品,你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做单位的物品?师:这是1枚1角的硬币,它约重1克,你能从装有豆子的袋子里取出约1克的豆子吗?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那到底多少粒豆子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 认识天平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就要用到天枰。(出示天枰)师:这就是天枰,它有两个托盘,我们通常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师:瞧!这就是砝码,1克的砝码师这盒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00克。你们听出砝码师用什么做单位的了吗?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枰正中间有

6、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教师演示所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豆子的过程。师:请学生拿出1克的豆子掂一掂。师:很好!大家已经都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一下大家,有信心吗?101页 做一做3、 认识千克(1) 认识千克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师:谁想来拿拿这些物品?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我们常用千克做单位,用符号kg表示。(板书:kg)师:1千克等于多少克呢?师:1千克就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2) 掂一掂,感受1千克师:老师这里有两袋盐,每袋都重50

7、0克,那两袋加在一起师多重?生:1000克生:1千克师:再将这两袋盐都放在两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4、 认识用千克做单位常见的几种称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知道用什么称吗?(课件演示)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盘秤,谁来说一说,盘秤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生:千克师:千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斤。师:课件演示 洗衣粉的重量出示弹簧称师:这时弹簧称,看看弹簧秤用什么做单位?(课件演示)师: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体重称)师:看看这台体重称师用什么做单位的?师:通过对这三种称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生:都以千克做单位(三) 实践运用,巩固拓展(课

8、件演示)(四) 课堂小结你的收获数学离不开生活,请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用咱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随 记课后优化研讨记录执教人马金荣年级二年级 学科数学课题克和千克时间记录人车辋镇小学集体备课(六) 精细教案 (推广教案) 年 月 日课题轴对称图形课型数学主备人马金荣参备人 张学华、李艳梅分管签名教学目标知识在具体生活情景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力4、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情感5、 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业,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

9、认识质量单位,知道1千克=1000克难点会估量物体,体会质量单位与数学的密切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修 改教学过程:(五)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哪里买东西?师:有两个小朋友,他们也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了,你们想不想去逛逛?(课件播放)师:通过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师:对,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成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克和千克。你海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斤、公斤、两)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公斤、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

10、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克和千克)(六) 探究新知5、 认识克(2) 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课件播放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师:请你拿出你准备好的物品在手里掂一掂。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做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板书g)师:出来咱刚才掂过的物品,你还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做单位的物品?师:这是1枚1角的硬币,它约重1克,你能从装有豆子的袋子里取出约1克的豆子吗?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那到底多少粒豆子重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6、 认识天平师:对,我们

11、就要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就要用到天枰。(出示天枰)师:这就是天枰,它有两个托盘,我们通常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师:瞧!这就是砝码,1克的砝码师这盒砝码中最轻的,只有1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100克。你们听出砝码师用什么做单位的了吗?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枰正中间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教师演示所利用天平称1克重的豆子的过程。师:请学生拿出1克的豆子掂一掂。师:很好!大家已经都充分感受过1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一下大家,有信心吗?101页 做一做7、 认识千克(3) 认识千克出示课件 师:请大家观察

12、这两样物品,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师:谁想来拿拿这些物品?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我们常用千克做单位,用符号kg表示。(板书:kg)师:1千克等于多少克呢?师:1千克就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4) 掂一掂,感受1千克师:老师这里有两袋盐,每袋都重500克,那两袋加在一起师多重?生:1000克生:1千克师:再将这两袋盐都放在两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8、 认识用千克做单位常见的几种称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知道用什么称吗?(课件演示)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盘秤,谁来说一说,盘秤是用什么做单位的呢?生:千克师:千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斤。师:课件演示 洗衣粉的重量出示弹簧称师:这时弹簧称,看看弹簧秤用什么做单位?(课件演示)师: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体重称)师:看看这台体重称师用什么做单位的?师:通过对这三种称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生:都以千克做单位(七) 实践运用,巩固拓展(课件演示)(八) 课堂小结你的收获数学离不开生活,请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用咱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此精细教案修改加工取舍,备出符合自己及班情的个性化教案15 集体备课 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