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28233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专题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新人教版必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 1.2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的原因:外界_的变化和体内_活动的进行。 2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的实例体温变化 (1)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_等的不同而存在着微小的差异。 (2)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_,一般凌晨 24 时最低,1420 时 最高。 (3)尽管周围的气温波动范围较大,但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_。 二、内环境的稳态二、内环境的稳态 3内环境稳态的含义: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_状态。 4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_和_

2、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三、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 5维持稳态的基础:人体各_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6参与稳态维持的主要系统:消化系统、_系统、循环系统、_系统。 7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_调节网络。 四、内环境稳态的特点及其意义四、内环境稳态的特点及其意义 8人体维持稳态的特点: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 9内环境稳态的实例:pH、温度等的稳态能保证_正常发挥作用。 10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的必要条件。 五、探究生物体维持五、探究生物体维持 pHpH 稳定的机制稳定的机制 11探究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的实验原理,完成下图。 1 12探究生物体维

3、持 pH 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流程 1环境因素细胞代谢 2(1)年龄、性别 2 (2)1 C (3)37 C 3相对稳定 4每一种成分理化性质 5器官、系统 6呼吸泌尿 7神经体液免疫 8有一定限度的 9酶 10正常生命活动 11细胞代谢缓冲保持相对稳定 12(1)实验结果 (2)起始 pH HC1 溶液自来水 NaOH 溶液 (3)缓冲液 (4)生物材料 (5)酸或碱的滴数 pH 一、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一、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及意义 (1)内环境的概念模式图 (2)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 (3)内环境中 pH 调节的过程图解: (4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因肾功能衰竭已出现尿毒症的患者,其内环境稳态会失调 C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都参与了人体体温调节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A 二、“生物体维持二、“生物体维持 pHpH 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操作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操作 (1)该实验过程中滴加酸或碱时应注意: 严格控制滴数,要一滴一滴地滴加;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等。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三次“充分冲洗烧杯”,其目的分别是: 第一次是为了

5、避免酸性物质HC1 与碱性物质NaOH 发生中和反应,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减少误差。 第二次和第三次是为了防止不同的实验材料混合,影响实验效果。 (3)该实验中的对照实验: 空白对照即使用自来水的一组;相互对照即加入不同滴数的HC1 和 NaOH 后所测 pH 的比较。 4 三、“生物体维持三、“生物体维持 pHpH 稳定的机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稳定的机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1)就加入 HC1 或 NaOH 后 pH 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是缓冲液。 (2)下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不同处理条件下的pH 变化曲线图。 曲线:用 NaOH 对自来水的处理 曲线:用 NaOH 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

6、或生物材料的处理 曲线: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 保持恒定不变 B葡萄糖、血红蛋白、神经通质、激素、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参考答案】C 内环境稳态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反应所需的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说内环境稳态是机体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项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D 项错误。 5 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范畴实例的是 AHCO3与 HPO4等离子共同作用,使血浆的pH 维持在

7、 7.357.45 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 C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 D人在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会升高 2分别向 20 mL 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 NaOH 溶液,下列表示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 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2 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外界环境的变化一定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D正常情況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

8、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 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5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会降低 B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6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査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 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

9、一定范围内波动 + 6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恒定不变 B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 显著下降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外界环境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均可影响内环境稳态 8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B血浆、淋巴、组织液都可以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组织液来自于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 D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10、 9动物和人体都是开放的系统,要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并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都离不开生命活动的调节。以 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而人体内则具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机理是促进肝糖原氧化分解供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其 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C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D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作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10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 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有 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进入 A、C、D 7 BCO2浓度最高

11、的液体是 C图中 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 D组成了体液,其中属于内环境 11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 表示_系统,b 表示_系统,c 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 _系统。 (2)CO 2 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 (3) 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 节下进行。 (4)外界环境中的 O 2 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层生物膜。 (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 2、CO2 扩散的模型(在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 2 扩散方向,用虚线箭 头表示 CO 2。不考虑 CO2 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12

1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只有这个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 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是在内环境中合成的 B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C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D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8 13 (2018 海南卷)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14(2017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

13、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15 (2016上海卷)导致图5 中 ab 和 de 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欲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1 【答案】C 【解析】HCO3、HPO4等离子是血浆内的缓冲物质, 在这些离子的共同作用下, 维持血浆 pH 在 7.357.45 之间,A 正确;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清除衰老、破损和异常的细胞属于免疫调节, B 正确;进行高强度的体 育锻炼一星期,肌细胞内肌

14、蛋白的含量基本不变,肌蛋白属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 C 错 -2- 9 误;剧烈运动出很多汗后,排尿量比平时少属于水盐平衡的调节,D 正确。 2 【答案】D 【解析】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故滴加少量酸或碱其pH 基本不变,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滴加 了过量的酸或碱,则滴加过量碱是pH 会升高,滴加过量酸时pH 会降低,且升高或降低的速率越来越快, D 正确。 3 【答案】B 【解析】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故 A 错误;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 行物质交换,故 B 正确;由于机体的调节作用,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一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故C 错误; 正常情况下

15、,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处于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故 D 错误。 4 【答案】D 【名师点睛】 1内环境稳态的内容: (1)各种成分的稳态:如血糖含量、无机盐含量、各种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等。 (2)理化性质的稳态:如体温,内环境的pH、渗透压等。 2内环境稳态的表现形式: 一种动态的平衡,在一定范围内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5 【答案】A 【解析】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促使下丘 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引起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A 错误;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 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

16、各种物质和条件,而维持内环境稳态可以提供反应所需的 物质与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所以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必将 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C 正确;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 10 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可见,维持稳态需要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D 正确。 6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 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 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 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 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的不断进行

17、,机体细胞不断地与外界环 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 项错误。 7 【答案】D 【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A 错误;人体剧烈运动 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但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仍可以使血浆的pH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 错误。 细胞质基质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 错误;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理解,要求学生识记内 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内环境稳态是

18、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 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8 【答案】C 【解析】血浆中的营养物质、氧气等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A 项正确;血浆、淋巴、组织液是体 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免疫细胞可进入血浆、淋巴、组织液,B 项正确;组织液不能来自于淋巴,C 项错误;内环境稳态提供了适宜的温度、pH,有利于细胞代谢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D 项正确。 9 【答案】B 正确;有的内分泌腺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可看作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 正确。 10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组织液)可以进

19、入 A(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 、D(毛细淋巴 管) ,A 正确;组织细胞不断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因此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细胞内液) , O2浓度最低的液体也是,B 错误、C 正确;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组成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即(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 组成了体液,其中属于内环境,D 正确。 11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别图中的4 种液体所示的名称,以及4 种结构名称,在此基础上 结合所学“体液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知识作答。 11【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 (2)组织细胞内的 CO2

20、浓度高于组织液 (3)神经体液免疫 (4)5 (5)如图 细血管(1 层细胞,2 层生物膜) ,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 1 层生物膜) ,共5 层生物膜。 12 【答案】A 【解析】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可以分泌出来到内环境,A 错误。人体内的细胞 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 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使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 高,对水的吸引力增加,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 正确。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量渗入淋巴,D 正确。 点睛: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13 【答案】B 12 【解析】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导致实验狗的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21、垂体释放的抗利 尿激素减少,尿量减少,B 正确。 14【答案】B 尿激素,不能受其调控,则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不能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 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免疫调节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识别 功能的细胞,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理解体温调节的相关过程。 15 【答案】C 【解析】ab 段体温降低,说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的原因是吹电风扇、处于寒冷环境或汗液分泌增 加,de 段体温升高,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可能是非自主性战栗、 发热、剧烈运动或骨骼肌收缩。 综合分析可得出 C 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导致体温升

22、高或降低的因素。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体温升高或降低的原 因是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增减引起的,进而分析各种现象导致体温升高还是降低。 1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 超出正常范围时,可引起某些疾病。 2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内环境。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系统主要有呼 吸、循环、消化、泌尿系统。在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运行时,需要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 节网络的调节,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3 下列温度最接近 23 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

23、,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 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 25洗澡时淋

24、浴 的适宜水温是 60 第第一一节节物态物态变化与变化与温度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 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 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 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态、液_态和_气

25、_态。在个标准大气压下 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 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 ;属于液态的是_ ;属于固态的是_ _。 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 时、14 时、20 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2 _,一天的温差为 _7 _,平均气温是_1.25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

26、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 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碳纳米管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 10米,直径 10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 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 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 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15

27、 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 37. 和 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 左 或 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 会_(选填 会或

28、不会” 受到大气压的影响 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 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 94。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 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 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第四四节节地球上地球上的水的水循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3%,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

29、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霜、露、雾、冰、 “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 白气霜、露、 白气露、雾、 白气露、雾、冰 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 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 _ 填写序号 。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

30、:我是水升华而来 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 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 白气 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 白气 ,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

31、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 激光橡皮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 填物态变化名称 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

32、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 选填 吸热 或 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 呼风唤雨 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 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

33、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选填 外侧 或 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_(填物态变化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 113.5;碘

34、的沸点是 184.4;水的沸点是 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化_形成的 17有霜的季 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

35、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凝华_。(2)请根据短文,对 霜 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空气湿润_和_气温在 0 以下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 即霜 。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第三三节节汽化汽化和液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 用久了的灯泡

36、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98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吸热_ 选填“吸热”或“放热” ,其温度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 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液化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放_(选填“吸”或“放”)热。 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C)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 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 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春天

37、,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 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 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 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到 100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 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

38、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_汽化_;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_液化_。1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汽化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液化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放_热。 前两空均

39、填物态变化名称)13.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汽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 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气压_减小而降低。1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开着空调的屋里出来后,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而模糊不清,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先_液化_后汽化_。15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汽化_(填物态变称现 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液化_(填

40、物态变化名称 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放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1开始,每隔 1mi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数据见记录表格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甲 _(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由数据记录可知,在 4min 到 7in 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吸热_。(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99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低于 _(选填“高

41、于”“等于”或“低于”)1 标准大气压。17.镇江某药厂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某一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 9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容器内的气 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90 B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90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1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C同时沸腾稍后也沸腾了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87 ,醋的沸点只有 60 ,当温度达到_6

42、0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不会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60_,只有当_醋全部汽化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2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内壁出现 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第第五五章章物物态变化态变化本章复习 以下温度中接近 23的是A)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北方冬季最冷的气温健康成年人的体

43、温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它的示数是它的分度值是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某工厂要生产三种温度计,厂内可以利用的液体有:比较贵的水银,很便宜的甲苯和酒精。为降低成本,又切实可行,请根据下表所给数据为以下几种温度计选用液体: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1)能测出铅 熔点为 328 、锡 熔点为 23 熔点的温度计应选水银。(2)能测出开水温度的温度计应选_甲苯_。(3)家用的寒暑表应选_酒精_。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在烈日下晾晒的

44、湿衣服变干升华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冰融化凝固 放热雾生成液化 放热露产生汽化 吸热霜形成升华 放热)6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 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C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

45、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光 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激光具有能量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0km/s 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冬天, “千里冰封”10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度”全天气温不会高于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1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熔化 _(填物态变化名称

46、 时要_吸_(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冰珠,这是_液化_ 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12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 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_液化_后储存在打火机里;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碎片,会感觉碎片较_冷_ 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汽化_时要_吸收_大量的热 1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冰是晶体冰的熔点是

47、 0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D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在 AB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了 15 min在 BC 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15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 甲 物质在6mi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乙物质在 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热胀冷缩_性质制成的。(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

48、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乙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0_,熔化过程经历了_6_in。(4 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不变_,但要继续_吸热。小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自下而上 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 20 120 )、酒精温度计 80 60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水银温度计_。 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乙 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