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28288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新人教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八讲第十八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2018东营一模)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如青藏 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A C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降低 B D 解析:选D。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使得裸露的陆地面积增大,比热容变大,气温的 年变化随着增大,也就加速了风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将升高。 (高考全国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 完成 23 题。 2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

2、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 C构造运动强烈 B远离大陆 D地形复杂 3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第 2 题,动物种属的形成主要与该岛远离大陆,地理环境相对孤立有关,故 B 项正确。第3 题,耐寒的企鹅是南极洲的特有动物,赤道地区本应分布喜热的动物,企鹅在 此处生存主要与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有关,故C 项正确。 答案:2.B3.C (2018盐城一模)2016 年 8 月太平洋赤道中、 东部海区进入到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 常偏低的现象),拉尼娜现象又称为反厄尔尼

3、诺现象。据此完成45 题。 4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 1 5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区域性 C综合性 B整体性 D开放性 解析:第4 题,拉尼娜现象出现在太平洋赤道中、东部,该海域形成的是上升流,排除 C、D,再根据水温低气流下沉排除B。第 5 题,拉尼娜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变 冷和信风的增强密切关联, 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并且其会对全球局部地区的 气温和降水产生影响。因此拉尼娜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选B。 答案:4.A5.B 6(2018临沂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丙

4、湖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不到120 mm,而年蒸发量达 2 500 mm,湖泊经常干涸。 甲河的主要特点是河流源于降水丰富的东部高地, 流经降水稀少、 蒸发旺盛的广大平原 地带,以致中下游流量较小,为使中下游发展农牧业,当地修建了引水工程。但在引水灌溉 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下图为灌溉增加引起的生态问题示意图。 从自然环境整体性角度说明甲河流中下游引水灌溉面积增加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 解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各要素是指 地形、 气候、 水文、 植被和土壤等。 该题是引河水灌溉, 即地表水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2 结合图示不难作答。 答案:径流

5、: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上升;河流水质变差;土壤:土地盐碱化;生 物: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8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 NPP)是指在单位面积、 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图1 示意研究区范围,图 2 示意研究区 20012010 年间 年 NPP 的变化。据此完成13 题。 1 观测结果显示, 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 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 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由此推测,年 NPP 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 C山东丘陵 B东南丘陵 D华北平原 220012010 年间,研究区年

6、 NPP 呈显著波动状态。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 A植被类型的变化 C雾霾天数的变化 B土壤肥力的变化 D水热状况的变化 3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 年间洞庭湖平原年 NPP 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 () 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 C退耕还湖 B城市化进程加快 D围湖造田 解析:第 1 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 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 年 NPP 排序,可判断丘陵地形的年 NPP 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 植被类型以 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 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故年 NPP 最大的地区 应该是东南丘陵。 第 2 题, 水热状况影响植被

7、生长状况, 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 3 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 的波动。 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 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 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 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 第 3 题,洞庭湖平原年 NPP 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 强; 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 大小顺序可判断, 可能是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致。 在 2001 至 2010 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 排序中农田植被 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 答案:1.B2.D3.A (2018太原考前质检)积雪作

8、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 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 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 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46 题。 植被类型 稀疏灌木 草地 农田 建设用地 积雪开始时间(日)积雪结束时间(日)积雪日数(天) 136 135 136 133 268 266 264 273 132 129 128 140 年最大雪深(cm) 11.0 29.6 33.5 23.4 注:积雪年指每年的 7 月 1 日开始至次年的 6 月 30 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 天 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 5 cm 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 天日积雪深度小

9、于5 cm 确定。 4上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 A稀疏灌木 C农田 5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 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 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 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 6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 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 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解析:第 4 题,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故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 是农田。第 5 题,表中数据显示,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 日)较晚,则消融速度不

10、快, 故 A 错误;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266 日)较早,故 B 正确;农田积雪结束时间(264 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快,故C 错误;高大建筑物具有遮阳 4 B草地 D建设用地 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故D 错误。第6 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了土 壤温度,故 A 正确;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故B、C 错误; 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故D 错误。 答案:4.C5.B6.A (2018安徽六校模拟)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m 的低山、丘陵地带随 处可见。 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

11、性循环示意图。 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 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 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78 题。 7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8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A雨林生态农业 C基塘农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D河谷农业 解析:第 7 题,由图示内容可知后面的各种现象都是由砍伐自然植被引起的,A、B、D 三项表述

12、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C 项。第8 题,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 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可以判定这里 发展的是立体农业与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光照与地形。 答案:7.C8.A (2018赣州模拟)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 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 35 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a、图b 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 变化。读图,回答 910 题。 9从图 a 到图 b,下列对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叙述错误的是() 5 A地下水水位

13、下降 B沼泽萎缩 C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D蒸腾作用减弱 10 引种速生桉导致该区域内某些自然地理要素出现异常, 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的() A整体性 C区域性 B差异性 D单一性 解析:第9 题,比较两图可知,从图a 到图 b,该地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沼泽面积减 少了、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了; 但由于图 b 中的速生桉吸收了大量的地下水, 加快了蒸腾 速度,使蒸腾作用增强。第 10 题,某一要素的变化,导致了区域内其他自然要素的变化, 这说明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9.D10.A 11 (高考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

14、索马里半岛相连, 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 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 反映了该岛的气候 特征是() A温暖湿润 C高温多雨 B温和干燥 D高温干燥 解析:选 D。瓶状茎、多刺、硬叶等性状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阳光灼伤,说明该地 高温干燥。 二、综合题(共 46 分) 12(2018湖南十二校联考)图 1 为某区域等高线图,图 2 为 M、N 之间不同地质时期 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分) 6 图 1 图 2 (1)根据整体性原理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 地附近海域常会出现大量鱼类死亡的 原因。(8 分) (2)请说明 C 自然带呈南

15、北狭长分布的原因。(8 分) (3)读图 2,简析 M、N 间地形变化对 P 地自然景观的影响。(6 分) 解析:(1)该处渔场的形成是受沿岸上升补偿流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上升流 减弱,水温升高,从而导致鱼类死亡。 (2)原因主要从地形和洋流等方面分析。(3)从图中可 以看出,M、N 之间地形隆起,海拔升高,阻挡了西风,导致P 处降水减少,形成荒漠景观。 答案:(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A 地附近海域水温升高,鱼类生存环境发生改变;上 升流减弱,表层营养物质减少,饵料缺乏。 (2)受高大山脉阻挡难以向内陆延伸;沿岸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荒漠带向低纬延伸。 (3)对西风的阻挡增强;位于西风

16、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明显,降水减少,形成荒漠 景观。 13(2018安徽“江淮十校”协作体联考)湿地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 湿草甸、湖 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湿地被誉为 “地球之肾”, 具有调蓄径流等多种基本生态效益。 结合以下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24 分) 材料一东北地区沼泽地分布图。 7 材料二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1)简析东北地区大面积沼泽地的形成条件。(10 分)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指出三江平原沼泽地发展趋势对该区自然环境的影 响。(14 分) 解析:(1)大面积沼泽地一般具有地势低洼、来(降)水量

17、大、排水不畅的共同特点。东 北地区纬度高,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有气温低、蒸发弱和冻土层阻碍地表水下渗。(2)自 然地理环境由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要素组成,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 一个整体。图示三江平原沼泽率降低,湿地面积萎缩,水环境趋于恶化,对气候、水文、生 物等环境要素影响明显。 答案:(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水多;河网较密, 径流丰富;土质黏重,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2)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淡水资 源减少;气候趋于干燥;旱涝灾害增加;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 8 下列温度最接近 2

18、3 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90D.8

19、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 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 25洗澡时淋浴 的适宜水温是 60 第第一一节节物态物态变化与变化与温度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 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 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 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

20、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态、液_态和_气_态。在个标准大气压下 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 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 ;属于液态的是_ ;属于固态的是_ _。 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 时、14 时、20 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2 _,一天的温差为 _7 _,平均气温是_1.25 。1

2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碳纳米管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 10米,直径 10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 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

22、在 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 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15 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 37. 和 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 左 或 右移动

23、。(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 会_(选填 会或 不会” 受到大气压的影响 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 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 94。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 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 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第四四节节地球上地球上的水的水循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

24、环进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3%,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霜、露、雾、冰、 “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 白气霜、露、 白气露、雾、 白气露、雾、冰 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 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 _ 填写序号 。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

25、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 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 白气 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

26、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 白气 ,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 激光橡皮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 填物态变化名称 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

27、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 选填 吸热 或 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 呼风唤雨 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 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

28、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选填 外侧 或 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_(填物态变化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

29、,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 113.5;碘的沸点是 184.4;水的沸点是 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化_形成的 17有霜的季 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

30、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凝华_。(2)请根据短文,对 霜 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空气湿润_和_气温在 0 以下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 即霜 。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第三三节节汽化汽化和液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

31、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 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98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吸热_ 选填“吸热”或“放热” ,其温度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 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液化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放_(选填“吸”或“放”)热。 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C)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

32、高 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 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 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 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 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到 100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 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

33、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_汽化_;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_液化_。1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汽化_造成的

34、,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液化_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_放_热。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3.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汽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 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气压_减小而降低。1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开着空调的屋里出来后,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而模糊不清,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先_液化_后汽化_。15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

35、干,这是水的_汽化_(填物态变称现 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液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放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1开始,每隔 1mi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数据见记录表格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甲 _(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由数据记录可知,在 4min 到 7in 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吸热_。

36、(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99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低于 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 标准大气压。17.镇江某药厂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某一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 9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容器内的气 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90 B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90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1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C同时沸腾稍后也沸腾了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

37、,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87 ,醋的沸点只有 60 ,当温度达到_60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不会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60_,只有当_醋全部汽化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2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内壁出现 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第第五五章章物物态变化态变化本章

38、复习 以下温度中接近 23的是A)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北方冬季最冷的气温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它的示数是它的分度值是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某工厂要生产三种温度计,厂内可以利用的液体有:比较贵的水银,很便宜的甲苯和酒精。为降低成本,又切实可行,请根据下表所给数据为以下几种温度计选用液体: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1)能测出铅 熔点为 328 、锡 熔点为 23 熔点的温度计应选水银。(2)能测出开水温度的温度计应选_甲苯_。(3)家用的寒暑表应选_酒精_。4.下列现象与物

39、态变化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熔化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变细熔化在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升华烧水时壶嘴冒着“白气”汽化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冰融化凝固 放热雾生成液化 放热露产生汽化 吸热霜形成升华 放热)6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 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C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

40、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光 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激光具有能量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05km/s 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A春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 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冬天, “千里冰封”10如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度”全天气温不会高于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

41、热量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1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熔化 _(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要_吸_(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装着冰鲜鱼的袋子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袋子的外壁出现了一层冰珠,这是_液化_ 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12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 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_液化_后储存在打火机里;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碎片,会感觉碎片较_冷_ 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_汽化_时要_吸收_大量的热 13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

42、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冰是晶体冰的熔点是 0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分钟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4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D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在 AB 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了 15 min在 BC 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15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 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60 甲 物质在6mi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乙物质在 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

43、的变化规律”实验中:(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热胀冷缩_性质制成的。(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_乙_(选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0_,熔化过程经历了_6_in。(4 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不变_,但要继续_吸热。小云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1)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自下而上 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实验室现有水银温度计 20 120 )、酒精温度计 80 0 )、体温计、寒暑表等不同种类的温度计,本实验应选用的温度计是_水银温度计_。 2)实验中,小云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乙 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小水滴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3)实验中,小云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原因是石棉网的余热仍高于水的沸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