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29400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04.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电学实验综合测试卷 0404 1 (9 分)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量程为05m A 的毫安表的内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A电源 E(电动势 3V ,内阻较小) B多用电表 C电阻箱 R1(999.9 ) D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10 ) E.开关和导线若干 3 a.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100 档粗测电阻,指针偏转如图所示,则毫安表的电阻为_ b.为了更精确的测量毫安表的电阻, 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其中多用表应选择_ (填 “欧姆档”、 “电压档”、 “电流档”)连接后,该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开关 K1和 K2均处于断开状态 ; 将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1

2、调至最大值。闭合开关K2,调节滑动变阻器R,让毫安表达到满偏,此时多用表示 数为X; 闭合开关 K1,调节滑动变阻器R和电阻箱R1,让毫安表达到半偏, 此时电阻箱的示数为R0,多用表的示数为Y。 c.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毫安表的内阻为RA=_,由此实验得到的毫安表内阻的测量值 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真实值。 2 (9 分)某同学借助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 测得 4 组电源的端电压U和总电流I的数据, 并在U-I图上标出相应的坐标点,如图所示 1 (1)图中标出了 ABCD 四组数据的对应点坐标,由U-I图线的特性可以判断_组数据是错误的 (2)在U-I坐标内画

3、出U-I图线_,并根据画出的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_V,内电阻r_ (3)如将此电源与电阻R组成一个电路,当电阻R_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其最大值Pmax_W 3 (9 分)某中学的实验小组为了测量额定电压为3 V 的小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阻值,在接入电路前用欧姆表估 测该小灯泡的阻值约为 500 ,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A电流表 A1(050 mA、RA13 ) B电流表 A2(03 mA、RA215 ) C阻值为 85 定值电阻R1 D阻值为 1985 定值电阻R2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 20 ) F电压表 V(012 V,RV1 k ) G电动势为 12 V 的电池组E(内阻

4、可忽略不计) H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的同学为了精确地测量该小灯泡的阻值,四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下,请根据所学的知识选出合适的电 路图_ (2)根据所选的电路,如果将电流表改装为量程为 6 V 的电压表,则电流表应选择_,定值电阻应选择 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 2 (3)实验小组的同学连接好电路后,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用U、I表示,则小灯泡电 阻Rx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的读数应为I_mA 4 (9 分)(1)小明准备将电流表 G 改装成电压表,需要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验步骤如下: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块变阻器的滑片

5、应置于_(填“a”或“b”)端附近。 闭合,断开,调节使电流表 G 满偏。 ,他采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实 闭合, 保持阻值不变,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 使电流表G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 , 读出电阻箱示数 则测得电流表 G 的内阻=_ 。 , (2)查阅说明书后,知电流表G 的内阻 的阻值电压表应调到_ 。 (3)将改装后电压表标准后,用如图( b)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已知定值电阻,根据实验 ,量程,其改装成量程为15V 的电压表,串联的电阻箱 测得数据作出电压表读数U 与电流表 A 读数 I 的关系图像如图 (c) , 则电源电动势E=_V, 内阻r=_ , (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

6、 2 位) 。 5 (9 分)某实验小组为了研究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原理,选用了MF141 型多用电表,它的表盘如图1 所示。欧姆挡内部电路的一部分如图2 所示,电阻 Ro=4.20k ,,Rp=3.30k ,表头满偏电流 Ig= 19 7 A,内阻 rg=457 。虚线框内的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流表G,设等效电流表 G 允许输入的最 大电流为 IG。 3 (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 P 在 a 端时,IG=_ A(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动头 P 从 a 端滑到 b 端的过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如何变化_,虚线框中的总电阻如何变化_。 (填“逐渐增 大”、“逐渐减小”

7、、“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 3 甲所示,电源电动势 E=1.5v,内阻 r1=0. 6 ,RG =3. 95k 。接入 R1对应为多用电表的1 挡。A、B 两个表笔中_是黑表笔,红黑表笔短接进行调零后(即调节P 的位置) ,虚线框内的等效电阻为_ 。 (3)如图 3 乙所示, 将电阻 R1换成电阻 R2, 对应为多用电表的10 挡, 则 R1 与 R2 相比应有 R2_ R( 1 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在完成第(2)问的调零后,将多用电表由1 档换为10 挡后,重新进行调零时,应将 P 向_端滑动。 (填“a”或“b”) (4)如图 4 所示为该多用电表

8、的1K 挡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动势 E2=10. 5V,内阻 r2=5000 , R1=38k 。将红黑 表笔短接,进行电阻调零后,虚线框内的总电阻应为_k 。 6 (9 分)某同学做“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如下: A一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内电阻约为 1 ; B电压表:量程 03V,内阻约为 3k ; C电流表:量程 00.6A,内阻约为 0.2 ; D滑动变阻器R1:阻值为 010 ; E.滑动变阻器R2:阻值为 050 ; 4 F.电键、导线若干。 (1)现有两个电路(甲、乙)可供选择,选择_(填“甲”或者“乙”)电路测量较好。为了调节方便,滑动

9、变阻器应该选择_(填“R1”或者“R2”)。 (2)根据你选择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_。 (3)在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后,某同学得到了七组实验数据,并描在U-I图象中。由图丁可得,该干电池电动势 E=_V,内阻r=_ 。 7 (9 分)通过实验测量某电池的内阻,提供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 E(内阻 r 待测) B标准电源 E0(电动势 E0略大于 E,内阻不计) C灵敏电流计 G(量程30 A) D电阻箱(0-99999.9 ) E.电阻箱(0-99.99 ) F.均匀金属电阻丝 G.滑动触头(可沿电阻丝滑动,并通过点触方式与电阻丝连接) 5 H.其它:刻度尺,开关、导线若干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

10、.按图(甲)连接好电路,然后测量出电阻丝接入电路部分两端点A、B 间的距离 L0: b.将两电阻箱调至一定的阻值,闭合开关S1、S2,将滑动触头 P 与金属电阻丝试触,根据灵敏电流计G 指针偏转 方向调整 P 点位置,并调整电阻箱 R的阻值,反复调节,直到 G 表指针不发生偏转,测出此时的 AP 长度 L,并 记下电阻箱 R 的阻值: c.改变电阻箱 R 的阻值,重复步骤 b,记录下多组 R 及对应的 L 值。 请回到以下问题: (1)当 G 表的示数为零时,AP 两端电压与电阻箱 R 两端电压 UR相等,则 UR=_(用 L、L0、E0表示) : (2) 步骤 b 中, 在反复调整使得 G

11、表指针不发生偏转过程中, 电阻箱 R的阻值应该逐渐调_ (选填“大 “或“小”) ; (3)利用记录的多组 R、L 数据,作出 测电源 E 的内阻 rx=_: 图像如图(乙)所示。测得该图线的斜率为 k,纵轴的截距为 b,待 (4)实验中,电阻箱 R 应选用_(选填序号“D”“或“E); (5)本实验中若标准电池的内阻不可忽略,则待测电池内阻的测量结果将_(填“偏大”“不变”或 “偏小”)。 8 (9 分)市场上销售的铜质电线电缆产品中,部分存在导体电阻不合格问题,质检部门检验发现一个是铜材质 量不合格,使用了再生铜或含杂质很多的铜;再一个就是铜材质量可能合格,但横截面积较小。某兴趣小组想应

12、用所学的知识来检测实验室中一捆铜电线的电阻率是否合格。小组成员经查阅,纯铜的电阻率为 2 。 现取横截面积约为 1 mm 、长度为100m(真实长度)的铜电线,进行实验测量其电阻率,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如下: A电源(电动势约为 5V,内阻不计) ; B待测长度为 100m 的铜电线,横截面积约 1 mm ; C电压表V1(量程为 3V,内阻约为 05 k ) ; D电压表V2(量程为 5V,内阻约为 3 k ) ; 6 2 E电阻箱R(阻值范围 09999 ) ; F定值电阻 G开关、导线若干。 (1)小组成员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铜电线的直径d,如图甲所示,则_mm。 (2)小组设计的测量电路如

13、图乙所示,则P是_,N是_, (填器材名称及对应符号)通过 实验作出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3)图乙电路测得铜电线的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原因是 _。 (4)这捆铜电线的电阻率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从铜电线自身角度,你认为电阻率大 的可能原因是_。 9 (9 分)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某同学的实物电路连接如图1 所示。 (1)画出与图 1 对应的电路图_。 (2)在图 2 的 R坐标系中标出了该同学所测的实验数据,请作出这些数据点的拟合直线,并读得该直线的截距 为_A ,求得其斜率为_V 。 (3)求得电源的电动势是_V,内阻是_ (结

14、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 (9 分)现要测定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 的直流电阻,实验室提供如下表1 的器材: 11 7 (1)实验时,要求通过两个电表的电流范围尽可能大,请将图甲中的电路图补充完整_;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路图中的电阻R 应选择定值电阻 _ (选填“R1”或 R2); (3)选择合适的电阻后, 电流表 A1和 A2的读数分别为I1、I 2 , 多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上表2 中, 在图乙中描绘出I2 I 1 图像_ ,利用图像可求出线圈的直流电阻RL_ (计算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8 (4)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_ (选填“S1”或“S2”)。 11 (10 分

15、)某探究小组准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如下: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 2V) ; 电阻箱 R(最大阻值为 99.99 ) ; 定值电阻 R0(阻值为 2.0 ) ; 定值电阻 R1(阻值为 4.5k ) 电流表 G(量程为 400 A,内阻 Rg=500 ) 开关 S,导线若干 (1)图甲中将定值电阻R1和电流表 G 串联,相当于把电流表 G 改装成了一个量程为_V 的电压表; (2)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并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 和电流表 G 的示数 I; 11 和的关系式为_(用题中字母表示) ; IR 1111 (4)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探究小组作出的图像如图(

16、乙)所示,根据该图像求得电源的内阻 IRIR (3)分别用 E 和 r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 r=0.50 ,则其电动势 E=_V(保留两位有效小数) ; (5)该实验测得的电动势E 测 与真实值E 真 相比,理论上E 测 _E 真 (填“”“”或“=”) 12 (10 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捆长度约为100m 的铜导线(电阻约为 1.5 )的实际长度,首先利用螺旋测微 器测量其直径,如图 1 所示,再利用图 2 所示的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9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 0.6A,内阻约 0.2 ; 电压表:量程 3V,内阻约 9k ; 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 5 ; 滑动

17、变阻器 R2:最大阻值 20 ; 定值电阻:Ro=3 电源:电动势 6V,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 1 可知,铜导线的直径D= _mm; (2) 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选填“R1”或“R2”), 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_(选 填“a”或“b”)端 (3)根据图 2 所示的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其电路图_;(铜导线用电阻元件符号表示) (4)调节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的示数为 U,电流表的示数为 I,铜的电阻率为 ,不考虑电表内阻对实验的影响, 则导线的长度为_ (用已知和所测量的字母表示)。 10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450 ;电流档; (2Y-X)R0/X;

18、等于; 2(1)C(2)图略, 3V, 0.5(3)0.5 , 4.5W 【解析】 (1)由图像可知,C 组数据明显偏离了直线,可知C 组数据错误; (2)在U-I坐标内画出U-I图线如图; 根据画出的图线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电阻rr U3.01.0 0.5 . I4.0 (3)如将此电源与电阻R组成一个电路,则当R=r=0.5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其最大值Pmax E232 W 4.5W 4r40.5 11 点睛:关键是能够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根据U-I 函数关系结合图像的斜率和截距求解电动势和内阻;知道当内外 电路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3 C B D IR 2 R A2

19、 1.5 U I R V (2) 由 电 压 表 的 改 装 原 理 可 知 , 电 流 表 应 选 择 内 阻 已 知 的 , 故 选B , 又Ig(rA2R) Ug, 得 R U g I g r A2 6 ,故定值电阻应选择 D。1 5 1 9 8 5 0. 0 0 3 U I,所以小灯泡 R V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LI(R2RA2),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 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x U L IR 2 R A2 ;改装后的电压表内阻为:RV1985 15 2000 ,则当 U I I R V I1.5 mA 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 V,达到额定电压,测出来的电阻

20、为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4 a 52.0 14947.0 12.10 1.05 【解析】(1)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应该移到阻值最大处,所以滑片应滑至a 端; 电流表 G 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 ,则电阻箱的电流为电流表满偏的 ,根据并联电路反比分流,电流表的内阻为 电阻箱阻值的一半,为 52.0 ; (2)根据电表的改装原理可知,应串联的电阻为:R= 53.0=14947.0 ; (3)因内阻约为 1 ;故为了便于调节, 滑动变阻器选择较小的 H 即可;同时为了保护电路, 应接入阻值较小的 J; (4)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 Ir,故图象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故有

21、: E=12.10V 12 r=5=1.05; 5 373;逐渐减小;逐渐减小; B; 39.4大于; a; 40 (4) 该多用电表的1K 挡的电路由图 1 可知,多用电表的中值电阻为 40000 ,中值电阻为欧姆表的内阻,即为 虚线框内的总电阻。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理解多用电表中的欧姆档,中值电阻为欧姆表的内阻,中值电阻可以通过表头读出,但注意 在表盘上的中间数值要乘以相应的倍率。 6甲R1 1.48(1.471.49) 0.86(0.840.88) 【解析】(1)本实验中电压表应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应测量通过电源的电流,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一定的 内阻,两种电路都存在系统误差。甲电路中

22、,电流表读出的不是通过电源的电流,比电源的电流小,其读数等于 电源的电流与通过电压表电流之差, 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 而乙电路中, 电压表测量的电压不等于路端电压, 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由于电源的内阻较小,若采用乙电路,测得的内阻误差较大,而甲电路中,电压表分流较 小,测量误差较小,故可采用甲电路进行实验;从实验器材选择的操作方便性原则选择R1较好。 (2)本实验采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流,电流表相对于电源采用外接法,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13 (3)按照实验值作出的图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电池的电动势E=1.48V,内阻为. 【点睛】应用图象法求出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时,要知道电源U-I 图象交

23、点与斜率的物理意义,解题时要注意纵坐 标轴的起始数据,否则容易出错 7小 E不变 点睛:对于实验问题,首先要根据实验的电路和实验的过程搞清实验的原理,结合欧姆定律列出方程,结合图像 的斜率和截距处理数据. 8 1.125电压表V2(电压表V1偏大电压表V1的分流可能是再生铜或含过多杂质的 14 次铜 9 0.9 0.67 1.5 1.4 【解析】 (1)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电源、电键、电流表、电阻箱组成串联电路,根据实物电路图作出实验原理图, 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用一直线把坐标系中的各点连接起来,得到 -R 图象,如图所示; 15 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截距是b=0.9A ,图象的斜率 k=

24、(3)由电路图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I(r+R) , 的斜率 k= -1 -1 V ,由此可见图象纵轴的截距 b= =0.9A ,图象 -1 -1 V ,则电源电动势 E=1.5V,电源内阻 r=1.4 ; 点睛:此题关键是处理实验的数据;作出图象,由图象可以求出图象纵轴的截距、图象的斜率;由闭合电路欧姆 定律求出 与 R 的关系式,是正确求出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关键 10 2.5; S 1 ; R 1 ; 【解析】(1) 测量线圈的电阻一般采用伏安法,为了防止测量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断电产生的大自感电流烧坏电 表,可与电表串联一个开关 由于待测线圈 L 的阻值约为 23 ,额定电流为 2A

25、,最大电压为 46V,而电源 电动势为 9V,滑动变阻器只有 9 ,所以必须采用分压电路,电流表外接电路进行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2) 采用已知内阻的小量程电流表A1替代电压表测量电压, 需要串联一个电阻,使电压表的量程大于等于线圈上 的额定电压,所以需串联: R (3) 16 22 6.7的定值电阻所以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用阻值为8 的 R 1; 0.6 由表格在图中描点,将所描的点拟合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由I1R 1 r 1 I 2 I 1 R L 得:R L I 1 R 1 r 1 I 2 I 1 0.4 8 2 2.5 ; 20.4 从 I1-I2图象上选取一组数据,如(0.4,2.

26、0)代入公式得:RL (4) 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测量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断电产生的大自感电流烧坏电表,应先断开开关S1。 点晴:解决本题关键理解要求电流或电压的测量值从零或很小开始逐渐增大的实验必须采用分压电路,分压电路 中滑动变阻器选择阻值较小的,对于电表的选择应遵循安全性、精确性、节能性、方便性原则综合考虑,灵活择 取。 1 R 1 R g R 0 r 1 R 1 R g R 0 r 11 2; 2.08; =; IERE 17 点晴:本题考查测量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重点分析实验电路图,同时能正确利用闭合 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注意本题中一定要考虑电表的内阻,同时在分析图象

27、时要认真分析坐标轴的起点值。 12 1.170 R2 a U 2RD 0 I 4 【解析】 (1)球直径的为D 1mm17.00.01mm 1.170mm (2)由于待测电阻比较小,为了更好的控制电路所以选择 R2比较合理,闭合开关前应该保证回路中电流最小, 则接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就最大,所以应该在a 端。 (3)由于待测电阻阻值较小,选用电流表外接的方式,定值电阻R0 与 Rx 串联能够使得电压表的读数在量程的 1/3 以上,所以为了减小误差,要把R0 与 Rx 串联用,电路图如图所示: 18 19 下列温度最接近 23 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

28、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 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 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

29、的室内温度是 25洗澡时淋浴 的适宜水温是 60 第第一一节节物态物态变化与变化与温度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 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 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20100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 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10物质通常有三种

30、状态:_固态、液_态和_气_态。在个标准大气压下 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 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 ;属于液态的是_ ;属于固态的是_ _。 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 时、14 时、20 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是2 _,一天的温差为 _7 _,平均气温是_1.25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

31、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 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 碳纳米管温度计 。研究人员在长约 10米,直径 10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 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 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 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 18490之

32、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 15 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 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 37. 和 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和_38.6_ 。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左_(选填 左 或 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

33、度时_ 会_(选填 会或 不会” 受到大气压的影响 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 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 94。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 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 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第四四节节地球上地球上的水的水循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3%,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

34、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 霜、露、雾、冰、 “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 白气霜、露、 白气露、雾、 白气露、雾、冰 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 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 _ 填写序号 。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

35、来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 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 白气 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 白气 ,是汽化现

36、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 激光橡皮 。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 填物态变化名称 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

37、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 选填 吸热 或 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 呼风唤雨 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 霜前冷,雪后寒 ,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照射下,海

38、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选填 外侧 或 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 _(填物态变化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

39、碘的熔点是 113.5;碘的沸点是 184.4;水的沸点是 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 固态二氧化碳 ,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化_形成的 17有霜的季 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

40、情况为“黑霜” 。(1)霜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凝华_。(2)请根据短文,对 霜 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空气湿润_和_气温在 0 以下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 即霜 。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第三三节节汽化汽化和液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

41、上有露水凝结 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98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吸热_ 选填“吸热”或“放热” ,其温度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 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液化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放_(选填“吸”或“放”)热。 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C)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 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 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

42、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 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 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 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到 100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 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

43、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活塞到一定的程度时,液体乙醚消失的现象称为_汽化_;向里推活塞,一会儿观察到液态乙醚出现的现象称为_液化_。12.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_汽化_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_液化_形成的,该变化过

44、程需要_放_热。 前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3.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_汽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 时从人体吸热;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_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 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_气压_减小而降低。14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小明从开着空调的屋里出来后,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而模糊不清,过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先_液化_后汽化_。15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_汽化_(填物态变称现 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

45、中的水蒸气遇冷_液化_(填物态变化名称 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放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敏一边观察水中发生的现象,一边从水温1开始,每隔 1mi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数据见记录表格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1)在此过程中,小敏观察到水中气泡有两种情况,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图_甲 _(选填“甲”或“乙”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由数据记录可知,在 4min 到 7in 这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酒精灯要持续进行加热,这说明水在沸腾时需要_吸热_。(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99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

46、的大气压低于 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 标准大气压。17.镇江某药厂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某一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 9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容器内的气 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90 B用小火加热使其沸腾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 90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18.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C同时沸腾稍后也沸腾了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19.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87 ,醋的沸点只

47、有 60 ,当温度达到_60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不会_(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60_,只有当_醋全部汽化_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20.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内壁出现 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第第五五章章物物态变化态变化本章复习 以下温度中接近 23的是A)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北方冬季最冷的气温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如图所示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它的示数是它的分度值是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某工厂要生产三种温度计,厂内可以利用的液体有:比较贵的水银,很便宜的甲苯和酒精。为降低成本,又切实可行,请根据下表所给数据为以下几种温度计选用液体:几种液体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1)能测出铅 熔点为 328 、锡 熔点为 23 熔点的温度计应选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