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58791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净沙·秋思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天净沙·秋思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天净沙·秋思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天净沙·秋思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净沙·秋思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净沙·秋思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反复吟咏,有感情的朗读并加以背诵 2、细细品味此小令,重点体会文中景物的作用 3、仔细分析,能够深入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1、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2、深入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讲解课文:1、介绍作者:马致远(1250?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及戏曲作家。毕生从事杂剧创作,今传15种,代表作是汉宫秋,散曲120多首,有东篱乐府传世。他早年曾追求功名,但郁郁不得志,晚年因不满朝政隐居田园。 2、详细讲解课文: A.文章题目:天净沙

2、,曲牌名;秋思才是题目,解释文章写的主要内容。 B、学生齐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文章具体写了哪几种景物,以及这些景物的特点? 答:景物:(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西下)夕阳C、从这些景物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副什么样的场景,结合文章并发挥想象描述出来: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D、具体分析这些景物及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凄凉暗淡的景象(点明时间在傍晚)小桥流水人家(是否会想到)温馨柔

3、美的江南水乡的农村图景问:这样写不显得矛盾吗?答:不矛盾,这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行人看见乡村炊烟袅袅、小桥流水的优美景色给人以休闲雅致的感觉,自己却置身于这荒凉的古道上,独自漂泊,在外更增伤悲。古道西风瘦马秋风萧瑟荒凉凄苦的景象,又增加了荒凉之感夕阳西下使昏暗的画面有了些许暗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联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对照理解)断肠人在天涯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E、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及思

4、想感情?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 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综合分析文章: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这首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一、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二、使用众多密集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使作品充满浓郁的诗情。三、善于加工提炼,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四、采用悲秋这一审美情感体验方式,来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获得普遍的社会意义。(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