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463499 上传时间:2021-08-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5、河中石兽教学设计龙湖中学?民生校区张婷婷(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25课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积累闻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朗读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遇事不随意主观臆断, 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的品质。 教学重 点: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遇事不能随意主观臆断,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的道理。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刻舟求剑”这一成语故事 这个楚国人没有考虑实际,用在船上做标记的方法并没有找到宝剑。那么今天有两只 石兽掉入河中又是否能

2、找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纪啊的河中石兽。2、 作者作品简介 (大屏幕出示)纪日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他负责编纂的四库全 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3、 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2、一生展示,大家纠错。3、听课文录音,跟读,读准字音。四、走近文本1、这个故事主要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 ?寻找石兽2、围绕寻找石兽一共出现几个人?哪三个人?3、最后是谁找到了石兽?从哪里看出来的?如何翻译?老河兵一一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翻译时注意倒装和省略)4、在哪里找到的石兽?翻译5、这个老河兵怎么就到上游去寻找呢?合作翻译这句话“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这句话是全文

3、翻译的重难点,注意“啮”、“已”、“遂”,“如是”这些词的确切意思。)6、将老河兵的寻找理由这句话转换成图形。(一个学生上黑板画,大屏幕演示动态图)7、分析寺僧和讲学家寻找石兽的地点、理由和结果(完成大屏幕表格)趾匕较分析老河兵和讲学家寻找理由的异同:为什么老河兵找到了而讲学家找不到?为什么寺僧找不到?明确: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只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9、找出老河兵对寺僧和讲学家的评论。并变形比较表达效果。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求之地中,固颠;求之下流,不更颠乎?求之下流,固

4、颠;求之地中,亦颠。10、 找出纪晓岚对整件事的评价并翻译五、拓展提升1、将这节课的收获用一句话表述出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_ (根据实践情况进行分析)2、你还知道哪些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事例?(掩耳盗铃、从三到万、盲人摸象、刻舟求剑等)六、课堂小结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作出主观判断,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七、课后作业背诵本文;完成基训板书:河中石兽纪日勺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求之下流求之地中求之上流冰流)(沙、(沙、 流)石)石、水根据实际情况 判断自然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