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471439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虽有佳肴》公开课教案及反思.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虽有佳肴教学设计一内容及其解析1 、内容:虽有嘉肴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 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的道理。 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 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然后才能自我反省。 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 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 提高,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2、解析:这篇文章是关于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的篇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 “教学相长”的道理,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二、 目标及其解析1 、 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

2、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通过探究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 联系实际,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2 、 解析:文言重点词语的积累是为学生以后阅读文言文打下基础, 对本文中蕴含的道理的理解是为学生以后学习提供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学习方法。3、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 、可能遇到的困难:学生对个别词语、句子的理解有困难。2、产生困难的原因: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还很少,理解文意存在很大困难。3、解决困难的办法:注重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方法的指导、朗读的训练。4、 教学支持条件分析电子白板、多媒体等。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问题(一)导入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师生活动

3、:1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指哪几部典籍?(板书“四书”、“五经”的具体篇目)2、导语。“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 但礼记 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由此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板书课题)问题(二)听录音,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设计意图:在听准读音、节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师生活动:1 、了解礼记相关知识 (多媒体展示)礼记,又叫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 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生动的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严谨;有的言简意赅、 意味隽永; 有的擅长运用心理描写和刻画; 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学记是礼记中的名篇,是古代教育史上比较有价值的教育论著。主要讲述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方法,阐述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等教学经验。2、听读课文( 1)听录音,读准下列字音 (多媒体展示)嘉

5、 肴( ) 自强( ) 兑命 ()学学半( ) 相长( )( 2)听录音,听准朗读节奏 (多媒体展示)虽有 /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 虽有 /至道,弗学,不知 /其善也。 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 教/ 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 /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 / 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 /相长也。 兑命曰:“学 / 学半。” 其/此之谓乎?( 3)多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3、疏通文意( 1)自行翻译: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自己尝试着翻译课文,圈点出不理解的字句。( 2)小组讨论:将自己不理解的字句与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解决字词问题。组内不能理解的字句勾

6、画出来。( 3)教师讲解:学习小组讨论之后还解决不了的字词,教师讲解。4 、积累重点字词 (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学生回答意思)(1) 、通假字兑命曰 兑,通( ):(2) 、古今异义词、虽有至道 虽:古义()今义()、不能知其旨也旨:古义()今义()、教然后知困困:古义()今义()、教学相长也长:古义()今义()(3) 、词类活用、不知其旨也旨:()活用为():、不知其善也善:()活用为():(4) 、一词多义 学 学学半 ( ) 其 其此之谓乎()学学半 ( ) 不知其旨也()(5) 、文言句式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第二课时:问题(一) 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文意。设计意图:通过小组

7、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及主匕旨。师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理解文意:(多媒体展示)1、阅读“虽有嘉肴不知其善也”:找出与“嘉肴”“弗食” “旨”相对应的词语。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用意?明确:嘉肴- 至道;弗食- 弗学;旨 - 善。以“嘉肴”喻“至道”,以“弗食”“嘉肴”来论述“弗学”“至道”不知其善的道理。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论证观点。2、阅读“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这一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明确:学 - 知不足 - 自反,教 - 知困 - 自强;“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文“弗学,不知其善也”进

8、一步展开议论,并引出下文“教学相长”的观点。3、阅读“故曰其此之谓乎”:“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明确:不多余, “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4、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明确: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5、文章如果压缩成一句话,你会保留哪句?为什么?明确: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

9、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问题(二) 拓展延伸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 ,巩固所学知识 ,加强对文意的理解。师生活动:(多媒体展示)1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参考: ( 1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 如果他仍有疑惑, 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2、礼记学记玉不琢,不

10、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以)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释】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念终始:始终想着。【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问题(三) 归纳主旨 设计意图:归纳文章主旨。 师生活动:(多媒体展示) 文章主旨: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 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六、 目标检测(多媒体展示)(一)、基础巩固

11、1 、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虽有佳肴()()(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6)、然后能自反也()( 7)、然后能自强也()( 8)、教学相长也()( 9)、学学半()2、翻译下列句子1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故曰:教学相长也。(5) 、兑命曰:“学学半。”(二)、能力提升1 、本文的中心句是?2、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3 、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七、课堂小结这是一篇短小精

12、悍的说理短文,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教学相长”这个结论。虽有佳肴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 20 课学习目标:1 、在教师指导下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最终背诵课文。2 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句子节奏。3、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 理解、积累、识记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课文,用“意义”法划分

13、句子节奏。2、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学相长”的道理,体会本文行文简洁、类比恰切、说理深刻的写作特色,体会文言体裁“记”的特点。学习过程:背景链接(介绍作者) :本文节选自学记(礼记集解) ,又名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49 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 教育和教学的制度、 原则和方法, 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1 、朗读课文不少于 4 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14、/ 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 知不足,然后 /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ji &) ( y ao )自强(qi 3ng )兑命(yu 6)学学半(xi do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即使 弗食 不 不知其旨也甘美不知其善也好,妙 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虽有至道达到极点教学相长增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11)然后能自强勉励学学半 教 其此之谓乎 大概4、古今异义。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

15、 今义:甘美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 :学习5 、 翻译下列句子。(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 如果不亲自品尝, 就永远不会知道滋味如何; 即使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好处。( 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6 、 ( 1 ) 虽有嘉肴节选自 ,又名 , 家

16、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 共 篇。 学记 是 中的一篇, 是中国教育史上, 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 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教学相长 。合作探究:1 、 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 是故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 不足,然后 /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 能自强也。2 、 本文主要论述

17、了什么道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论证思路)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用原文填空)3 .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从反面设喻类比,为引出下文观点作铺垫。4 、从学习的角度, “教学相长” 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 教学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5 、 “教学相

18、长”与 “学学半”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 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 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说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将学的部分暗含其中,说得含蓄委婉,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 前者是全文的观点, 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 二者并非并 列关系,而是主从关系。【反馈检测】1 .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儒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儒家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小戴礼记 ,与 周礼 仪礼 合称“三礼” 。 内

19、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礼仪、孔子及其弟子 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2 、 虽有嘉肴集中论述了 教 与 学 的关系,说明了 教学相长的道理。3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 / 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用原文填空)4、古今异义。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主旨 今义:甘美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虽有嘉肴 这篇课文主要论述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文章一开头就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的道理。接着讲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 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 提高, 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一就是一,二就是1,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的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