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75836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单位: 姓名: 2015年12月22日【摘要】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各种传输、接收产品,让各式各样的传媒工具形成网络化,并逐步占据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新媒体。自诞生以来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很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研究。这些新媒体在带给人们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对报纸、广播、电视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迫使原有的传统媒体必须认真思考对策,来维持其生存竞争能力。【关键词】新闻、传统媒体、新媒体一、引言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

2、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它不仅是电视新闻新的重要载体,借助于新媒体能使新闻更加有效的被大众所接受,同时它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功能, 因此对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进行研究,确立关系、调整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二、概念的解释1.新闻新闻,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文章文体,它是指在报纸、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媒体上使用的,用来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2.媒体与新媒体所谓媒体就是指用来传播信息(新闻)的媒介,也就是宣传报道的平台,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

3、,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播方式,以及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现如今电脑也已成为了传统媒体,其实过去没有传统媒体这一说,自从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后,其他媒体似乎都老了,过时了。不过新媒体的确有横扫一切的架势。就像苹果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亚马逊重新定义了书店,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淘宝重新定义了商店,新媒体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同时也颠覆了媒体组织内容生产的方式。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的表现在与用户的关系上,新媒体是把用户

4、作为受众、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用户受众的信息作为自己最大的财富,把满足受众用户的需求作为一切的出发点。三、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1.新闻需要新媒体为载体传播, 但新媒体不单单只传播新闻。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单一形式的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而新媒体是集传统意义的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我们知道, 新闻只是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的传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平台, 也就是一定的传播载体, 而新媒体却不仅仅是用来传播新闻的, 新闻只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云时代媒体的平台化

5、、可视化和定制化将成为新的特点、新的趋势,不管时代怎么变,媒体的形态怎么改,但媒体的使命都不会变。媒体就是要利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尽可能快、尽可能广、尽可能深入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众。2.新媒体的产生拓宽了广泛的新闻市场新媒体的诞生虽然改变了传统媒体中新闻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但是却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可以称作是第五媒体。 新媒体的形式随着生活科技以及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瞬息万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的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的重新自我诠释,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经历参与其中获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

6、息。新媒体技术的诞生是人们将平面媒体信息获取的枯燥性,延迟性,非互动性等不足的方面加以整合,运用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三方面改善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量冗杂以及信息质量残损的劣势,使得信息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更加能使多个受众群体得到及时的沟通交流反馈,达到了市场,受众,市场反馈的良好循环模式。更大程度上的清除了信息的冗余。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闻的受众更加地广泛,时间上更有随意性,地域更加地广阔, 接收传播的速度也更加地快, 这就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市场, 有利于推动新闻业的进一步发展。3.新媒体对传统媒

7、体产生很大的冲击然而在看到新媒体带来广泛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其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互联网传播的不仅仅是新闻, 还包括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迅猛发展,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方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都对传统的报纸、电视及电台新闻传播造成了冲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最深刻的表现在与用户的关系上,新媒体它是把用户作为受众、作为自己最重要的资源,把用户受众的信息作为自己最大的财富,把满足受众用户的需求作为一切的出发点。打开边界,构建创造和共享的开放平台,与用户高度融合,众包众筹,深度融合,共同提升价值,这才是未来的社会媒体化的方向。新一轮的三化正在蓬勃兴起,对媒体而言,全世界都一样,我觉得大家都

8、处在一个起跑线上,快鱼吃慢鱼,谁都有可能在这个时候弯道超车,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今后的媒体必然成为一个大融合的平台,把内容、渠道、资源,媒体和受众连在一起,那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游戏等各种内容形式不再被割裂,像PC、手机、ipad、户外屏幕、可穿戴设备等,各种端口渠道在同一个平台上操控,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媒体还是受众,是组织还是个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地点使用终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未来像手表、戒指、眼镜、汽车、桌子、洗衣房,甚至一切物体都可以变成媒介的入口和出口,云平台将是世界最大的资源库、最实用的月光宝盒。读图时代早已经到来,有人做了比较,把每周最热的十篇新闻,放在

9、四大网站的要闻区,点击量是十万级的,然而同样的内容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它的点击量能够达到百万量级。微信上视频的功能的快速发展,使得朋友圈不再是文字传情,像短视频、微视频正在抢夺越来越多人的眼球,有了互联网世界的确运转加速了,网络生活就是追赶着太阳24小时的日不落,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注意力越来越稀缺,可视化的表达与交互可以使受众瞬间接收、快速理解,轻松的体验全新影像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将打造出全新的信息形态,给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将会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另外对传统媒体产生冲击的是定制化,报刊订阅和电视遥控都不能与今天的定制化同日而语,网络可以根据每一个人不同时期的习惯、爱好和行为分析判断得

10、出结论,它的准确率之高,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有个案例:女孩在社交网站上留下的信息让商家捕捉到了这个事实,大数据时代店主比父亲更了解自己的女儿,也许是利益所求,现在媒体也主动地运用大数据分析,像今日头条,他们根据受众在特定情景下的信息需求,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准确地推送不同的内容,未来大规模的个性信息定制将成为可能,更满足人们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特定信息的阿拉丁神灯。四、新闻和新媒体关系处理及对策从目前新媒体和新闻的关系来看, 新闻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 我们应该从进一步促进新闻业发展的角度对新闻业如何借助新媒体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抓住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调整新闻业,

11、积极促成新闻行业的转型, 使新闻行业的发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二是认真分析当前环境下人民大众对新闻的接受问题。须知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和传统媒体下受众的特点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新闻的接受特点, 并以此为依据对新闻进行采编, 使新闻能更好地迎合大众的口味, 从而提高新闻的阅读量。三是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挑战, 合理引导新闻企业间的竞争。新媒体环境下, 能够参与新闻发布的媒体越来越多, 这就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应对挑战, 引导他们之间的竞争, 使他们向有序合理的方向转变, 从而推动整个新闻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四是借助各类新

12、媒体平台,跨媒介进行媒体转型升级。跨平台的新闻生产成为传统媒体创新和融合的主要趋势,在经营方面也逐渐显示出成效。从去年开始,美国纽约时报的订阅量首次超过广告收入,这与其大力推进开发跨平台新闻制作密不可分。而一开始就以互联网起家的美国赫芬顿邮报等新媒体也推出了移动终端的电子杂志,单一平台的媒体即使是新媒体,也开始显出不足。传统媒体探索媒介融合,进行跨平台新闻生产,除了对媒体人的素养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外,也面临如时效、设计、投入等实际问题。跨平台的新闻生产,要求不同的媒介之间既要有合作,也要有分工。现在很多读者不完全是通过报纸头版来关注某个感兴趣的新闻,而是用搜索引擎的关键词聚合新闻,或者关注微

13、博及论坛的热门话题排行。母媒和延伸出的新平台子媒,应根据信息及媒介的特性来优化配置,为不同平台打造个性化的内容,而不是把同质化的内容复制一遍。五、结论传统媒体积累了广泛的社会资源,聚拢了优质的人才资源,形成了巨大的品牌资源。这些因素,都是推动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我们无动于衷、望而却步,就会失去话语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是当今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和利用好这些新技术,走出一条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之路。在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特别需要开放的思维、连接的思维、共赢的思维。融合发展,绝不应该是关起门来搞融合,而要有借力发展的意识。参考文献:1吴晓明;新媒体传播平台上的网络新闻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 (03).2孙强;温宇俊;张鹏洲;关于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08(09).3杨清波;网络媒体的内容把关和舆论引导J ;当代传播;2009 (03).4王依玲;杜骏飞;2009 新媒体发展回望J ;青年记者;2009(36).5刘帅;当代新媒体发展关键问题初步讨论J;科技风;2009年(15).6 人民日报马利:新媒体横扫一切 2014年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