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76263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练习题教师.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10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

2、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答案】B【解析】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而得出的。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A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B膝跳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组成的反射弧为结构基础的C松鼠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D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其运动和分裂活动都是依靠单个细胞完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膝跳反射

3、的完成以反射弧为结构基础,反射弧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松鼠是多细胞动物,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必须依靠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多种生命活动,故C符合题意;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交换离不开细胞代谢,故D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 )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

4、织器官器官个体,即植物的根、芽、茎均属于器官层次,A错误;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马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系统个体,B错误;水螅属于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不存在神经组织脑神经网的层次,C错误;上皮细胞上皮组织小肠消化系统人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够根据生命系统的定义确定相关层次;识记植物中缺少系统层次;明确原生动物没有系统层次,难度适中。4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答案】B【解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

5、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A、丙酮酸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A错误;B、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B正确;C、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不含有P元素,C错误;D、脂肪酸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O,D错误5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量取2mL 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

6、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答案】AB【解析】斐林试剂是由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构成;注意事项:用于检测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这样量取的更准确,故A选项正确;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有利于试管中液体的快速升温,故B选项正确;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蓝色,斐林试剂的颜色为蓝色,故C选项错误;D、斐林试剂要现用现配,不能长期保存,故D选项错误6某学生对一待

7、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请回答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A鸡蛋清、斐林试剂 B鸡蛋清、碘液C劣质奶粉、碘液 D劣质奶粉、斐林试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实验可知,判断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现象的是还原糖的检测,所用试剂为斐林试剂,判断是否蓝色的实验是淀粉的检测,所用试剂是碘液。根据实验测试结果推测待测物质:实验1中含少量蛋白质,实验2中无还原性糖类,实验3中不含脂肪,实验4中不含淀粉,则该物质不可能是鸡蛋清,而可能是劣质奶粉。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

8、,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7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D酵母菌、灵芝、豌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麦、番茄、大豆、豌豆都是绿色植物,变形虫是动物,酵母菌、灵芝都是真菌,都是真核细胞;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 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

9、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无系统考点:只要熟练掌握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即可正确解答本题9(12分)在一个池塘中生活着一些蓝藻、水草、草履虫、鲤鱼、青蛙等生物。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看来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构成的;(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_ ,属于多细胞动物的是_ ;(3)在这里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_;所有的生物组

10、成一个_;(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属于_型生物【答案】(1)细胞 (2)蓝藻、草履虫 水草、鲤鱼、青蛙(3)种群 群落 (4)生态系统 (5)蓝藻、水草 自养型【解析】试题分析: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蓝藻和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水草是多细胞植物,鲤鱼、青蛙是多细胞动物。所有的鲤鱼组成一个种群,所有的生物组成群落。生物和无机环境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构成生态系统。蓝藻和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0下面所说的四种情况,从生命系统的

11、结构层次来分析,各自对应的是()池塘中的一个衣藻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池塘中的所有衣藻池塘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种群、个体、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是个体。是群落。是种群。是生态系统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1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由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分别提出,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统一性。考点:本题考查细胞

12、学说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细胞 B分子 C种群 D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包括分子。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者是沃森和克里克 B.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C.论证了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D.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A错误;DNA双螺旋结构

13、的发现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B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论证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C错误;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说明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与此相对应的( )目镜越短 物镜越短 目镜越长 物镜越长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于显微镜目镜而言,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而物镜正好相反,所以A选项正确。考点: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15细胞学说主要阐明:A细胞的结构 B细胞的种类C细胞的统一性 D细胞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主要阐明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由于显微镜的倍数较小,无法看到细胞的结构,细胞的种类繁多,细胞的多样性主要通过结构和功能来看的,当时无法清楚,所以A、B、D选项均无法说明。 C选项正确。考点: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的意义。掌握细胞学说的意义本题就迎刃而解了。 16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C细胞之间的差异性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没有明确指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细

15、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B对。细胞学说主要说明了细胞生物的共同特性,C、D错。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17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A 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属于群落,不属于任何一个层次,属于种群,属于生态系统,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18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A细胞学说 B分离定律C进化学说 D中心法则【答案】A

16、【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的创立人是施来登和施旺,故A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的能力。19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有三层意思: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故ABC正确,

17、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D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A.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D.细胞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大部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老细胞可以产生新细胞,故ABC正确;细胞学说没有提出细胞的组成部分,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第II

18、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题型注释)21新华网北京2010年1月9日电,中国首个覆盖全国的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参与主持的常态媒体栏目“生命对话”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向公众传递准确、积极的艾滋病相关信息。(1)艾滋病是汉语译名,它的英文简称是_。(2)HIV_(是/不是)原核生物, HIV_(是/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艾滋病病毒属于生物的理由是_。A由有机物组成 B具有细胞结构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 D能复制产生后代【答案】:(1)AIDS (2)不是 不是 (3)D【解析】试题分析:艾滋病是

19、汉语译名,它的英文简称是AIDS。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不是原核生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艾滋病是当今世界上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癌症”,艾滋病病毒属于生物的理由是由于能够复制,产生后代。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2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性。(3)下图一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下图二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放大倍数)。细胞

20、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答案】:(1)甲 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统一(3)40 (4)逆时针【解析】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中,甲无核膜包被细胞核,故为原核细胞,乙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相似之处,都用细胞膜和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体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3)更换物镜后,观察的的横向的细胞数目变为原来的1/4,即放大倍数为原来的4倍,故应将物镜从10更换为40;放大的倍数指的是放大观察对象的长度或宽度。(4)显微镜观察到

21、的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象,相当于将原有物象旋转180,因此若观察到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逆时针。考点:本题考查高倍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及使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3(20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属于真核核细胞的是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3)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而乙有;甲只有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4)与细胞的遗传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是 。在蓝藻细胞中,它主要存在于 内;在小麦细胞中

22、,它主要存在于 内。【答案】(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统一性 (3)核膜 染色体 核糖体 (4)DNA 拟核 细胞核【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甲为原核细胞,乙有细胞核,故乙为真核细胞。甲、乙两细胞有相似的基本结构,这反映了两者具有统一性。从图示可以推测,原核细胞无核膜和染色体而真核细胞有,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而真核细胞还有其他细胞器。甲、乙都有细胞结构,故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拟核内,而小麦属于真核生物,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试卷第7页,总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