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76355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磁兼容培训讲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及标准第一节电磁兼容基础知识电磁兼容概念:GB/T 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电磁兼容的中心课题是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电磁干扰,使电子设备或系统与其他设备联系在一起工作时,不导致设备或系统不导致设备或系统任何部分的工作性能恶化或降低。一个典型的电磁干扰现象是电视机屏幕上的干扰条纹。这些条纹来自附近的数字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VCD、DVD或其它数字视频设备。根据电磁理论,导体中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场辐射,电流变化率(频率)越高,则辐射效率越高。因此任何依靠高频电流工作的 电子设备在工

2、作时都会产生电场波辐射。这些电场波会对附近的敏感设备产生干扰。数字视频设备与电视接收机之间的干扰问题之所以十分突出,就是因为电视机是灵敏度很高的电场波接收设备,而数字脉冲信号中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这些高次谐波的辐射效率很高。 电磁兼容三要素:任何电磁兼容性问题都包含三个要素,即干扰源、敏感源和耦合路径,这三个要素中缺少一个,电磁兼容问题就不会存在。因此,在解决电磁兼容问题时,也要从这三个要素入手进行分析,查清这三个要素是什么,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消除其中的一个。产生电磁干扰的条件:1、突然变化的电压或电流(即dv/dt或di/dt很大) 2、辐射天线或传导导体当电压或电流发生迅速变

3、化时,就会产生电磁辐射现象,导致电磁干扰。因此,最近电磁干扰问题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脉冲电路(数字电路、开关电源)的大量应用。凡是存在这种电压或电流突然变化的地方,都要考虑电磁干扰问题。常见干扰源: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自然干扰源:雷电是一种主要的自然干扰源,雷电产生的干扰可以传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雷电干扰的时域波形是叠加在一串小随机脉冲背景上的一个大尖峰脉冲。宇宙噪声是电离辐射产生的,在一天中不断变化。太阳噪声则随着太阳的活动情况剧烈变化。自然界的噪声主要会对通信造成干扰。人为干扰源:电磁干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导体中有电压或电流的变化,即较大的dV/dt或dI/dt。

4、dV/dt或dI/dt能够使导体产生电磁波辐射。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无线通信、雷达和其它功能,另一方面,电子设备在工作时,由于导体中的dV/dt、dI/dt,会产生伴随电磁辐射。无论主观上出于什么目的,客观上对电磁环境造成了污染。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电磁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记住:凡是有电压或电流突变的场合,肯定会有电磁干扰问题存在。数字脉冲电路就是一种典型的干扰源。第二节 电磁兼容的测试及标准电磁兼容测试的实质:就是模拟产品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发生的一些骚扰和干扰。尽管电磁兼容标准版本繁多,内容复杂,但无非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两方面要求:电磁兼容标准对设备

5、的要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工作时不会对外界产生不良的电磁干扰影响,另一个是不能对外界的电磁干扰过度敏感。前一个方面的要求称为干扰发射要求(EMI),后一个方面的要求称为敏感度要求(EMS)。能量传播的途径:电磁能量从设备内传出或从外界传入设备的途径只有两个,一个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从空间传播,另一个是以电流的形式沿导线传播。 因此,电磁干扰发射可以分为: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敏感度也可以分为传导敏感度和辐射敏感度。各种电磁兼容标准测试的内容包括:传导发射、辐射发射、传导敏感度、辐射敏感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产品类标准和专用产品标准。基础标准:描述了EMC现象、规定了EMC测试方法、设

6、备,定义了等级和性能判据。基础标准不涉及具体产品。产品类标准:针对某种产品系列的EMC测试标准。往往引用基础标准,但根据产品的特殊性提出更详细的规定。通用标准:按照设备使用环境划分的,当产品没有特定的产品类标准可以遵循时,使用通用标准来进行EMC测试。对使设备的功能完全正常,也要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我公司产品需符合的标准:1、 基础标准:GB/T17626.2-2008 IEC61000-4-2:2004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 IEC61000-4-3:200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 IEC61000-4-4:2004电快速脉冲群

7、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 IEC61000-4-5:200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 IEC61000-4-5:2006射频场感应传导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2006 IEC61000-4-8:2001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1998 IEC61000-4-9:1993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2008 IEC61000-4-11:2004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3-2006交流电源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低频抗扰度试验2、 产品类标准:TB/T3073

8、-2003铁道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 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骚扰 GB/T 24338.5-2009 轨道交通 电磁兼容 第4部分 信号和通信设备的发射与抗扰3、术语和定义: 1.)安全设备(safety apparatus):直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信号控制设备。 2.) 非安全设备(non-safety-requirement apparatus):不直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信号设备。 3.)轨边(track side):距离最近的钢轨小于3m。 4.)端口(port):设备与外部环境的特定接口,包括机箱端口、电源端口、输入输出端口和地线。如下图。 5)机箱端口(en

9、closure port):包围设备的物理边界,电磁场通过此边界辐射或入射。 6.)不平衡牵引电流(unbalanced traction current):电气化铁道两条钢轨中牵引电流的差值。 7)辅助设备(auxiliary equipment)AE:为受试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所需要的设备和检验受试设备性能的设备。受试设备(equipment under test)EUT:用来进行的试验设备。 8.)电磁钳(electromagnetic clamp)EM-钳:由电容和电感耦合相组合的注入装置。 9)耦合/去耦网络(coupling/decoupling network)CDN:包括耦合网络和

10、去耦网络两种功能于一体的电路。 10.)耦合网络(coupling network):以规定的阻抗从一电路到另一电路传输能量的电路。 11.)去耦网络(decoupling network):防止施加给受试设备的测量信号影响不被测试的其他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 12)电压暂降(voltage dip)在电气供电系统某一点上的电压突然减少到低于规定的阀值,随后经历一段短暂的间隔恢复到正常值。 13.)短时中断(short interruption):供电系统某一点上所有相位的电压突然下降到规定的中断阀值以下,随后经历一段短暂间隔恢复到正常值。 4.抗扰度试验的性能判据: 在抗扰度试验中,设备可能受到电磁骚扰而性能下降,其性能判据分为以下四级:A 在技术范围内性能正常;B 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C 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需操作者干预或系统复位;D 因设备(元件)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自行恢复的功能降低或丧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