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79052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雕根雕培训教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竹根雕中级工培训教材竹刻技法介绍竹刻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竹刻制品有扇骨、笔筒、文具、对联等上面雕刻文字和图案的精美工艺品。我国人民历来爱竹,竹子因其节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四季长青,故自古以来被视作祥瑞之物,为人们所喜爱,几千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和描绘的对象,从诗经、离骚到绘画中的“四君子“、“岁寒三友“,竹子都是朴素而气质高尚的象征。竹子是属于君子型的植物,所以幼学琼林说:“竹称君子,松号丈夫。所谓“高风亮节”是人格的修养直接取法乎竹的证明。因此我国历史上特多爱竹成癖的古人,魏晋有“竹林七贤”,唐代有“竹溪六逸”,王维有“竹里馆”,苏东坡则宣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2、宋代文与可的竹颂中提到“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我国竹刻起源很早,据礼记记载,秦汉前的士大夫们在典礼的仪式上就要使用竹制品,这类竹制品具有很强的文饰作用。竹刻在汉朝已有相当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实物不多,我们现在不可能很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竹刻工艺。现在,我们从很少的一些出土文物中还是可以对那时的情况进行一些想象和推断。比如,在西汉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漆竹勺柄,就表明当时的竹刻工艺的水平已是相当高的,本来这是一件实用的生活用品,然后其上刻有很精美细致的宠纹,加以髹漆,便成为一件竹刻工艺品了。以后,专门制作的竹刻工艺品也出现了,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就有一只非常精美的斑竹笔筒,他非常喜爱它,给

3、它起了个名字叫“裘钟”古而六朝时,齐高宗赐给明僧一件竹根如意,这表明当时己有一竹根雕的竹刻工艺和品种了。宋代以后,陈置几案的小件雕刻,异彩纷呈,粲然夺目。如琢玉、镂牙、刻犀、范铜、塑瓷,乃至镌砚、模墨,多为前代所未有。雕刻的体制规模,题材技法,至元明而大变。竹刻就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迅速发展,因为各种工艺必然互影交光,息息相通。至明中叶,文人艺术家们在前人基础上致力发展,终于把竹刻从比较简单的、以实用为主的工艺品,提高到比较细致的、以欣赏为主的艺术品,使之形成为一种专门艺术。以后,便名手辈出,穷工殚巧,蔚为大观,成为雕刻史上我国特有的一朵艺苑奇葩。明、清两代是竹刻发展的黄金时期。竹刻艺术主要流行

4、于我国南方的产竹地区,比如浙江、江苏、上海、四川!湖南和广东等地。在明代正德、嘉靖时期形成了金陵(今南京)、嘉定(今属上海市)两大竹刻中心,而且行成了各种竹刻流派,名家辈出,空前繁荣。刻竹的方法有很多种类,刻竹是作者的情思驰骋于竹,用刀来传达自己心中的情感,全凭自己的悟性,恰当地运用各种刻竹方法。竹雕留青工艺介绍留青简介:苏东坡曾有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竹刻自古以来就为宫廷、文人雅士所珍藏秘玩。400年来,竹刻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多种多样,而留青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比浅雕更具有立体感。留青相对其他竹刻而得此名称,如圆雕、透雕、浮雕、浅雕等都是将竹子表皮青筠去掉再施加雕刻。留青则是

5、直接在竹皮上进行艺术创作的技法,即留像子表层原有的青色,铲去花纹以外的青筠,露出竹肌为地,加工处理后的竹青色浅,呈微黄,质地细润,竹肌色较深,质地为一丝丝纤维状,由于两者色质的差异,留青竹刻便展现出深浅不同的层次,犹如墨分五色的变化,达到了中国水墨画的整体效果,但又不是水墨画,概括地讲,高水准的留青就是书画艺术在竹皮上的再创作。留青历史:留青竹刻传世最早的是唐代的“尺八”乐器,此乐器用三节竹茎制成,周身满雕花草、禽蝶,树木下四个仕女或执扇,或摘花,或弹琵琶,其服饰姿态各异,与当时之金银器同一意趣,但它的技法还比较单一,竹皮去留分明,故纹与地截然两色,留青上加以线刻,取法汉墓墓壁的刻法。留青竹刻

6、在唐代开始流行时,最初只是平面雕刻,将图文部分留下,其余部分刮掉;所刻的纹饰,也只是进行阳文或阴文雕刻,只有花纹的变化,而没有雕刻技法的变化。明代竹人辈出,专刻留青者为张宗略。其确切生卒年代几籍贯不详,其作品常署款“希黄”,其印为“宗略”、“张宗略印”。上海博物馆藏有张氏所作“南窗遐观图”诗筒,整件作品通过远山近坡、庭院树木、人物、屋舍营造了宁静淡雅的氛围。张氏悉用留青之法,藉竹筠、竹肌色质之异,使笔划分明,工细如画,皮层之全留、多留、少留,深明深浅之变化,自成一家,实为留青技法的一大发展,但其作品精巧有余而气韵不足,用刀以平铺直推为主,线条缺乏变化,层次的深浅变化较单一。清初潘西凤,字桐冈,

7、号老桐,浙江新昌人,寄寓扬州,与郑燮同时代人。是一位竹刻艺术家,名重于时。上海博物馆藏有其留青“竹石菊花图”笔筒,画面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为主,右傍出菊一枝,茎端花朵有三,正反两朵盛开,一朵半开参差其间,菊花似恽南田之风格,叶片向背、正侧错落有致,叶茎的处理有阴有阳、富有变化。石之左背生小竹二竿,取势与菊花相迎,竹叶劲健,取宋画之法。画面左上采阴刻楷书款。整件作品疏密有序,章法可循,经营得体,起承转合合乎画理,其雕法分色层次之多,似不及张希黄,而状物字画传神、气韵之生动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充分体现了其艺术底蕴之深厚,不愧为前清四大家之一。尚勋是清代颇有造诣的竹刻家,其生平事迹未见记载。据作品推测他

8、当为清乾嘉时期人。尚勋与张希黄虽都擅刻留青,但风格截然不同,张擅以界画、亭台、楼阁、屋舍为布景,以平远布局作远景见长;尚勋则以近景见胜,状物简洁,其最成功之处,为人物传神,毫发入微,神态细腻生动,呼之欲出。由于张希黄、老桐、尚勋等竹刻高手的努力,把留青竹刻推向了新的艺术境界,但在众多的竹刻形式中仍处于非主流地位。清中期以后,刻竹崇尚阴刻,一味追求用刀痕再现笔墨效果,导致古法渐失,面目日趋平浅单一。至本实际上半叶,聚居上海的金西崖、支慈、徐素白等竹刻家深知弊端,力矫其失,经过长期的探索,留青这一竹刻形式更显示出它独具的潜力,在张氏、老桐、尚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得到发展。留青取材:留青竹刻它对材料要

9、求很高,最好是取三至五年的腊月毛竹进行刀刻。新选来的毛竹必需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才可以书画动刀,以防虫蛀,便于珍藏。留青雕刻:它的特点是在竹子表面极薄的一层青筠上进行镌刻的传统艺术,竹刻艺人在这层竹筠上巧施全留、多留、少留、微留,不留的技艺,使作品现出层次明暗浓淡,翻转掩映,显示较强的立体感,又因竹皮为黄色,竹肌为红色,年深月久,竹皮竹肌的色泽反差很大,竹肌颜色渐呈紫红色,犹如初熟樱桃,抛巩琥珀,赏心悦目,令人爱不释手。留青竹刻的题材非常广泛,人物器物,花鸟虫鱼、山水草木、亭台楼榭皆可入题。留青感言:随着留青竹刻艺术在现代的发展,其题材范围也逐渐拓展,从而使这一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0、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以及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渐趋成熟,留青竹刻正以它典型的东方美逐渐步入国际艺术品市场,也将会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爱。竹雕形式丰富,除了圆雕、浮雕等不同表现形式之外,还引申出留青、贴黄、镶嵌等工艺。竹雕作品依据品种和产地的不同,在工艺上又各有所长。建筑多浮雕,摆件多圆雕,糕板雕则都是阴刻;宁波工以骨嵌著称,潮洲工则以透雕见长。圆雕 是指完全立体的雕刻,即前后左右均完整雕出景物形象,具有三度空间,在不依附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可从四周的任何角度进行欣赏。这种以圆雕技法刻制的器皿,大多是取竹根为材,根据竹的自然形态进行构思和设计,略施雕镂,使其成为或巧妙、或古朴、或精致,

11、供人观赏的艺术品。这种因材施艺的创举,看似简单,实极难为。不仅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独创性,还要有极为高超的雕刻技术,两者之间必须紧密配合。最具代表的要数封氏家族。封氏是竹刻世家,世代相传多至五六代以上。其中最有名的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三兄弟,号称鼎足。他们继承了朱氏刻竹中的圆雕技艺,以竹根为原料,摹仿现实写生,所制作的器物多以新奇胜。封锡禄和封锡璋兄弟由于技艺精绝,名声远播,被地方官推荐,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召入宫,于养心殿服务。浮雕是指在平面基础上雕刻艺术形象,物象近似绘画,前后体积压缩。因此,浮雕是介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浮雕的制作过程也表明了这一点,即在雕刻前,

12、先将画稿贴在刻板上,然后依据画稿进行雕刻。根据浮雕立体程度的差别,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薄意雕”、“线雕”等。高浮雕,与圆雕相接近,所雕形象起伏较一般浮雕大,有的局部为圆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浅浮雕,与绘画相接近,所雕刻的想象所起伏较一般浮雕平缓。薄意雕,最浅薄的浮雕,所表现的形象仅是一层平缓的起伏,意到即止。留青所谓“留青”,也称平雕,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把图案之外的青皮铲去,露出竹肌。竹材干后始能奏刀,此时表皮已由青转白。所谓“迹若粉描”,与留青之花纹正合。刻后不须一两载,表皮即呈淡黄色,但此后变化不大。竹肌则由淡黄而深黄,由深黄而红紫,故皮、肌色泽之差异会越来越明显

13、。这种雕刻方法不仅精巧,而且竹器外表色泽莹润,经常抚摩掌玩,年代越是久远,竹肌颜色越是深沉,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色泽近似琥珀,同时图案部分也越清晰突出。这种技法始于唐代,当时虽是留青竹雕的初期阶段,所刻纹饰还比较浑朴简单,但这种技法的出现,显示出了竹刻艺术的提高与进步。透雕 透,意为穿透。透雕又称通雕。通,意为贯通。有在浮雕基础上镂空其底版使图象空灵突出,分为单面镂空雕与双面镂空雕。有在圆雕基础上作镂空透雕,雕出内层的景物。也有平面多层透雕,多的可达五六层。贴黄又称“竹黄”、“翻黄”、“反黄”、“文竹”等。其工艺乃取竹筒内壁之黄色表层翻转过来,经煮压、粘贴到木制胎骨上使其成器。侵中期以来,江苏

14、嘉定、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福建上杭均以制作贴黄著称。据已知文献记载,以上杭为较早。贴黄器以木为胎。木胎可随意造型,故能突破竹材为圆筒形的限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物,并因此而增加其实用价值,所以贴黄器是值得并应该提倡的。不过贴黄甚薄,只能浅刻。一般民间的贴黄器,造型雕饰都比较简单。但清宫所藏,精工华美,远非民间者可比。镶嵌 为了增加竹木雕的层次感,采用与载体色泽不同的材料通过镶嵌形成图案。如嵌牙、嵌玉、嵌石、嵌竹、嵌木、嵌骨、嵌螺钿、嵌珊瑚、嵌玳瑁、嵌珍珠、嵌瓷等材料。用多种材料镶嵌在一件作品上,称“百宝嵌”。竹刻鉴赏秘要竹刻鉴赏秘要一、竹刻源流我国竹刻工艺历史悠久。在考古发掘中,由

15、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古代竹木器不易保存。目前所见到的较早的竹雕器是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勺。南北朝时有诗云: “野炉然树叶,山杯棒竹根。”可想见汉时雕竹制器的概况。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记载了汉时竹刻技艺并言出现了“留青”的刻法。竹刻成为专门艺术,应从明代中期开始。明清时期,我国竹刻工艺日益繁荣。竹刻在盛产竹子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上海嘉定与江苏金陵两派。两派竹刻艺术家既从竹根刻圆雕人物,又在竹制笔筒、扇骨上镌刻,有的还善于利用株皮与肤里的不同质感创造“留青”的特殊艺术效果。金陵派以濮仲谦为首,此派竹刻风格开始简朴,后渐工细。嘉定派竹刻影响更大,作者大都擅长书画,用刀如笔,雅俗共赏。明代嘉靖

16、、万历年间是竹刻工艺兴旺时期。著名“竹人” 有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父子。朱氏三代竹刻珍器,能流传到今天的已属凤毛麟角。进上海博物馆藏有朱稚征所刻香熏,取材于一截紫竹,下设底座。香熏通体饰以镂雕仙人练丹图。所刻人物、器件。风景布局无不得当,人物形态神韵呼之欲出。清代竹刻笔筒,用“角孚”款。由一截天生椭圆扁竹刻就,得自然造化之妙。正面为渔翁夜泊图,渔夫与隐士神态逼真;水面浪水粼粼,芦苇折腰;背景则是嵯峨大山、树木参天、依岩而立、花叶枝蔓,栩栩如生。另一件故宫所藏竹刻珍品“牧牛图竹雕笔筒”也极为有名气。作品作者估计为清代嘉定竹人。牧牛图竹雕笔筒,由一段二节的偏欹竹根雕作,方14厘米,其径弧曲不一,

17、上下不等。作者因势随形,运笔施刀,雕刻成山拗“牧牛”图景,牧牛图背景山壁如削,却又参差凹凸,作者借用其间自然竹节而为窄狭起伏山径。刻面上有二牛,大牛首出弯角,体魄强壮、小牛逍遥自在,似乎在窥视草间跳跃的昆虫,形象极为逼真。作者运用竹肌之筋,也很巧妙。刻雕的山体,显出竹筋的功能,犹如中国画画山技法的斧劈皴,平添山势峻峭、地面苔点密铺,倍增旷野生趣。二、竹刻主要品种翻簧竹刻:竹刻之一种。也叫“贴簧”、“竹簧”、“反簧”和“文竹”。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簧,经煮、晒、压平、胶合成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纹样。内容有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等。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不少清代乾

18、隆重时期的翻簧制品,当时的福建上杭,制作的翻簧器相当精美。此后湖南邵阳成为重要产地。道光咸丰以后,上海嘉定也成为生产中心之一。浙江黄岩、四川江安,亦是著名产区。翻簧的雕刻,多在很薄的竹簧表面,故以阴纹浅刻为主,亦有施以薄雕的。色泽光润,类似象牙。产品以实用的茶叶罐、花瓶、台灯、照相架、首饰盒、文具盒、笔筒和果盘为主。留青竹刻:竹刻之一。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作为雕刻图纹;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竹青选用深山冬竹,经防霉防蛀工艺处理,成品第面光润。竹筠洁如玉,竹肌有丝纹,竹筠色浅,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宜充分利用这种质

19、地和色泽变化差异,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层次,形成色彩从深到浅,自然退晕效果。明晦浓淡,因景而施。竹刻留青之法到明末张希黄时已大备。立葆恂旧学庵笔记载其竹刻山水臂搁事,“凡云气、夕阳、炊烟,皆就竹皮之色为之。妙造自然。不类刻画。 ”道出张希黄运用竹筠之妙。留青竹刻产品有臂搁、书镇、笔筒、台屏和案头小品等。三、竹刻技法阳纹砂地 竹刻技法之一。系阳纹刻法,地作砂粒状,有细砂地、粗砂地、核桃地、香橼地(一名桔皮地)等。薄地阳文 竹刻技法之一。其义有三;一指清代吴鲁珍所刻浅浮雕,其刻法浅于明代的高浮雕,故名“薄地阳文”。一指较吴鲁珍浅浮雕更低的阳文。近人所谓“薄地阳文”,将花纹以外全部竹

20、地或邻近花纹四周之竹地刮去,使花纹微微高起,然后雕刻。陷地深刻 竹刻技法之一。一种深刻,比一般深刻更深。竹林表面光素,称为地,所雕图像全部刻陷地中,有五六层,始达其最深处,故名“陷地深刻”。此法始于清代前期。竹刻地纹 竹刻技法之一。其地纹有四;一为光地,即平地。二为空地,即透雕之镂空地。三为几何纹地,如雷纹、波纹、鳞纹、锦纹等。四为糙地,即砂地,以形似得名。纹覆地,地承纹,地为纹辅,纹因地成。新收的笔筒最好不要用水洗。老笔筒在乡下的老房子里一传就是几代人,其表面的包浆和白皮物质,是经受多年的自然因素、温湿度、特定的房屋条件,由竹肌内生出的霉化物,一旦年久,这种霉化物的变化达到极限,就会坚实地附

21、着在笔筒竹肌表面,对笔筒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笔者试验证明:经过水洗的和未用水洗的笔筒,同样在温度25至35、相对湿度在20至25、不通风的条件下观察,用水洗过的生霉长毛、开裂且易回潮,而用大小秃头排笔清理后,未经水洗的笔筒,既不生霉,也不开裂(见图)。此外,年代久远民间传世的竹雕笔筒,其附着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须加适量的肥皂水,这样很伤老包浆,而枣红色的老包浆既是历史岁月的见证,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洗过的笔筒尽管上核桃油,仍然显得干涩。但经清洗后上核桃油的笔筒,不易生虫。是否需要水洗,应视具体雕件而定。对必须要清洗的,清洗时尽可能不要损伤竹肤。要用带壳的生核桃炸专用保护油,不要用炒过的核桃仁炸

22、油。带壳核桃炸出的油沉积物少,且含有一定水分,不燥,故不伤笔筒。熟核桃仁炸的油燥气大,抹上晾干后,笔筒易开裂。因老笔筒的大多数主人历代均有保养,所以,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以指尖肤面有油为度,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笔筒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油不可多,多了易回潮。此外,切忌用各种刀具修刮笔筒上的附着物,这对雕件的原貌和品相都有影响。笔者从杂志的图片上,就看到有的雕件用刀修刮过的痕迹,看上去虽然干净,它已不再是作品的原有风格。不要涂抹任何油漆和化学色料。专业书上虽有上漆一说,其利弊应该斟酌。老雕件本身有沉积多年的保养油和把玩的汗沁,上漆后很难干,虽能确保雕件不开裂,但这样做也就

23、不会形成竹子由自然色变产生的美感。有条件的收藏者,可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管。如无恒温措施,为避免玻璃产生的高温导致雕件开裂,平时可丢一个纸坨在笔筒内,它有调节干湿度的作用。也可以放一两把木柄鬃刷,毛向上,它可以散发笔筒内的热量。木制把柄有吸潮散热的作用,连阴雨天一定要取出。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密封,一旦接触空气或风吹,就易造成开裂。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温,并定期把玩几下。最好制作专用的木质内格子柜保管。专用保管柜气温在20至35,相对湿度在35至40时,下部放瓷器或其他物品,离地1米放竹雕件。如气温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如收藏者住楼上,夏季过于干燥时,可放半杯水在

24、格子上,但雕件与水杯要保持一定距离,要经常检查,没必要时及时取出。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并且要经常把玩和检查,特别是每年六七月梅雨季节要常看,发现长毛,及时用鬃刷清除。论木雕与根雕艺术的“形”与“神”木雕分为圆雕与浮雕,圆雕的造型与浮雕造型不同,它四面都可看到,浮雕只能是单面观赏,圆雕的构图力求简练、概括,使各个角度都有可欣赏的东西,木雕创作要在形神兼备、以神为主的基础上讲究造型美,在注重写实、突出形象神情表现的基础上,运用夸张进行提炼、概括,以进一步加强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人物的姿态、动作手势的安排,要使各个角度有尽可能完美的观赏面。艺术家以自身的艺术素质、修

25、养及功力,除了有高超的技术与灵感外,还要有认识、捕捉、提炼生活中瞬间形象的能力,必须在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中搜集到的原始材料里,以经过思考选择、加工提炼的素材为题材,与典故内容材料及名人题材等,也就是创作内容,使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密切结合、完美统一,使作品个性突出、生动、传神而又富于节奏感,还必须有时代精神的具体生动的体现。创作构图是在画面上的精心安排,它是作者意图思想、审美情趣的追求和体现,其中包括主次、交错、呼应、取舍、均衡、藏露、疏密、虚实等等方面的处理。构图的研究还牵涉到生活、立意、题材等方面,生活是源泉,立意是追求的目的。根雕作为根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各种千姿百态的枯

26、根,经过人工顺应自然形态,巧妙地雕琢加工,创造出具有天然形质美和人工雕艺美,“奇”、“巧”相结合的艺术。根雕是指局部雕刻,有意象、具象与抽象的创意。从根雕的法则来说,一是求其自然,应物象形;二是求立意,意趣结合,顺乎自然,顺势取意,七分天然,三分雕琢,不可强求。作品应予以“天成”之妙趣,使根雕作品获得生动的艺术效果,达到真正的“奇”、“巧”结合。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大自然赋予创作者以灵感与想象,作为一位根艺艺术家,不仅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持敏锐的感受力,还要在根艺艺术创作中得到充分表现和发挥。创作根雕作品时应从整体着手,尽量做到不拼、不接,虚实巧妙,相交得体。其取舍部位要求布局合理,取其自然,

27、要讲究意、气、韵、趣,达到神似的境界。显然,一件好根雕作品离不开恰如其分的自然根材的组合,但根艺作者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没有良好的人品艺德,艺术水平也很难提高。根雕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是不留刀味,一种是特意留有刀味。如根雕作品岁月,用留刀味的手法,来表现老人的苍老,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创作弥勒、美女等作品时则不留刀味,取其天然美之特点,依势造型,因材施艺,巧借天然美,作品取弥勒五短形象之特征,自然美之根材。在艺术处理上采用多圆构图,圆在我国传统艺术处理手法中,代表完满、和谐与包容,以充分体现团结与吉祥美好的主题思想。作品完成后特别要注意角度,如太仰与太俯,或偏左和右斜,角度的不当都会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有些作品完成后,摆在柜里观察一段时间,发现不妥之处,还可作适当的修改。作品命名要含蓄,不宜过于直露,同时也要引人入胜。只要不断地去探索研究和创新,相信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