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479830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本味书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主备课人:冯志良 上课人: 班级: 上课日期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和主题。过程与方法1、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2、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1、对三味书屋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对某些生僻词语的理解困难。教学方法:自读、探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 散文,哪一位同

2、学先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 P1-P3) 二、题解P4: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 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 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三、检查预习。1、给划线字字注音、正音。P52、根据文章的题目,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P7“百草园” “三味书屋”点名全文记叙的两个地方。“从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园”在前,“三味书屋”在后的时口 和空间顺序来写的。3、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

3、的起止句和中间的过渡段。P8全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18)记叙百草园的生活; 第二部分(9 24)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补问:第九段的作用是什么?备注、整体感知一一让我们看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什么样子的。P9自主学习一一两个生活片段中各写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说说你的印象。P10P12第一部分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三个方面:1)有趣的动植物(2段);2)神奇的传说(3-6段);3)雪地捕鸟(7-8段).第二部分记叙三味书屋的生活的几个片段:a.问 “怪哉”虫一一这是不可以的b.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c.逃课到小院子去被先生批评d.师生一起朗读的情景e.课上的意外收获一一画的进步不小4、前后

4、两个生活片段各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P13倾注了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思想感情。五、合作探究,讲析第一部分 P141.读第1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语和句子。P15“连那最末次的相见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菜;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里的“似乎”和“确凿”矛盾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从“已经隔了七八年”可以看出作者印象模糊,所以用“似乎”,从“但那时 却是我的乐园”可以看出童年的生活快乐而难忘记,所以用“确凿”。所以 这是不矛盾的。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2、朗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写百草园都写了哪些景物?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

5、语并分析其作用。P17让学生分别找出相关内容,如:形:肥胖、高大、臃月中、小球声:长吟、弹琴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 黄”。 味:又酸又甜。春景:桑食、菜花。夏景:鸣蝉。秋景:蟋蟀的叫这些景物是通过什么词语连在一起的?P18由“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你能看出哪部分是作者想要重点 强调的?3、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从中引出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P19 21来iKX”M(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见上(3)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一一两

6、个“不必说”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第一个不必说,写的是静物,莱畦一一石井栏一一皂荚树一一桑棋,由 低到高。第二个不必说写的是动物,鸣蝉一一黄蜂一一叫天子,由高到低。由整体到局部两个“不必说”是写整体,“单是”是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4小结:观察描写景物一一有序、多角度、精选词语形容、中间结合叙写人的活动 (P22、23)5,课文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描绘景物的,我们不难看出童年时代的 “我”是个怎样的孩子?由哪些地方能体现出来?P24从“他”用手按住斑螫的的脊梁,看烟雾从后窍喷出的神态,到接连不断 地拔起何首乌的动作,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我”是个贪玩、淘气,逗人 喜爱的孩子。6.在“我”眼里,百草园是“

7、我”的乐园,文章是如何体现这一点? 用“不必说”,“单是就”句式表达高度赞美之意。用拟人的手 法,“低唱” “弹琴”,流露出“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等等,都让我们感受到“我”对百草园的热爱。第二课时一、导入:百草园给作者留下了无限美好的回忆,不仅仅只有动植物给他带来的乐趣,还有神奇的故事和惊奇的游戏活动呢,让我们继续走进百草园。P25Z*xx*k.Com1、快速阅读3 6段,概述故事内容,美女蛇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P26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它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2、冬天的百草园最有趣的是什么事?可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 P27先抑

8、后扬,欲扬先抑。以没有雪的无味来衬托下雪带来的乐趣。3、文章是怎样描写捕鸟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 ?为什么要写捕鸟?(从中引出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出示幻灯片)P28- 30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秋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 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对比闰士父亲的描写,则写出闰土父亲的善良,沉静,捕鸟经验丰富。) 小结:P31二、合作

9、探究,讲析第二部分。P32、33齐读过渡段,回答问题:P341、“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了,“我”是怎么 想的?三个“也许”,在反复揣测,认为可能是做错了事所受的惩罚。可见他对百草园是多么的留恋。预示着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将是截然不同的一块大地。这段在文中起过渡作用。源:学4网ZXXK2、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的?3、“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这是“我”从老师和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4、 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 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住5、第

10、一和第二两部分如何过渡的? P35从内容上:写“我”告别欢乐的百草园生活,将要去读书塾的心理活动。三个也许,写出“我”的疑问、猜测、无奈。二个Ade”,突出“我”与园中动 植物的依恋之情。从结构上:既总结上文,又巧妙地引出下文。自然收束了前文对百草园 的记叙和描写,不露斧凿地将文章引入对私塾生活的描写,完成了空间 转换。6、从文中找出写三味书屋环境的句子,说说三味书屋的环境是怎样 的?7、书塾中的老师是怎么样一个人? P37外貌: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戴着大眼镜性格:方正、质朴、博学8、童年的鲁迅对他的老师是什么态度? P38主要是敬慕先生,信服他 渊博的知识,同时也很爱先生,因为学生虽然很

11、调皮,很贪玩,但先生 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三、课堂讨论,解疑答惑。(出示幻灯片)1、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 怪哉”这虫的问题?2、旧时读书跟现在有哪些不同?P39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合理就行。主要让学生理解把握课文内 容。3、从作者的记叙和描写中,你觉得作者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感情? P40、41四、小结主题:作者正是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中,表 现了作者儿童时代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P42五:拓展延伸,推荐阅读一一童年是一首歌,每个人都从童年中走来, 有欢笑,也有泪水,让我们铭记童年,快乐成长)P43园里的植物(周作人)欣赏品味童趣母亲的趣事。点击成长 毕淑敏朝花夕拾,鲁迅2、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 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 无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 乐。让我们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P44 -46鲁迅自题小像自 嘲臧克家 有的人六、疑难的句子资料P47 七、完成练习册上的其他习题。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