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养鱼池水质控制技术.docx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83382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养鱼池水质控制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养鱼池水质控制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养鱼池水质控制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养鱼池水质控制技术.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养鱼池水质控制技术一、清淤和改善淤泥状况鱼池中的淤泥含有鱼类所需的有机物、无机盐类。但是,淤泥过厚会导致鱼池生态环境恶化。据调查,绝大多数使用多年的鱼池,其淤泥的厚度一般都在50厘米以上。淤泥过厚造成的主要隐患有:1.(中国水产门户网 http:/)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增加 (中国水产门户网 http:/)淤泥过厚易造成鱼池水质变坏、酸性增加,使鱼类抗病力下降;同时,致病微生物的大量滋生蔓延,会导致鱼病暴发与流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2.有毒物质增加 淤泥中的微生物通过氨化作用,分解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毒性较强的气体,抑制了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长。3.鱼池水体缺氧 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的有

2、机质,在高温季节,有机质在细菌的作用下氧化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氧,造成池水缺氧。在缺氧条件下,厌氧细菌又大量繁殖,产生对鱼类有害的氨气、硫化氢、有机酸等,这些物质又强烈亲氧,使池的溶氧进一步减少,从而造成池中鱼缺氧浮头。如遇连绵阴雨、闷热天气等,则池水溶氧更为缺少,极易发生泛塘死鱼。4.池塘载水量下降 淤泥过厚,池塘的载水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池中鱼生活的水体减少,直接影响养殖产量。因此,必须及时清除池内过多的淤泥。养殖者应利用冬春季节,投入人力、物力抓好清淤工作。清淤时,先抽干池水,让池底曝晒,待淤泥板结后,人工挑运出池;也可用机械清淤,提高工作效率。清淤后最多留10厘米左右厚的淤泥,以保持

3、鱼池肥力。二、保持池水氧气充足通过追施有机肥或无机肥培养水质,利用生物增氧;适时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经常注入地下水,补充池水溶氧;减少耗氧分子;采用水质改良机适时开机作业。三、控制池水呈弱碱性 1.放养前每亩用用生石灰100-150千克清塘,彻底杀灭野杂鱼,病毒细菌等有害物;改善淤泥通气状况,使其呈弱碱性。 2.食用鱼养殖期间,每1015天亩施生石灰1530千克,这样一是可以保持池水呈弱碱性,二是可带动有机质沉淀,水体透明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使亚硝酸盐矿化成硝酸盐的过程加速,减少亚硝酸盐的滞存。控制池水中浮游生物的量,防止因为浮游生物的活动造成pH值波动过大,改善底质,使底质疏松。四、控制非

4、离子氨、亚硝酸盐的量,以免危害鱼类。 1.经常注入新水,降低非离子氨、亚硝酸盐的浓度。2.每20天施用一次食盐,亩用量10千克,不仅能杀菌消毒,还可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对鱼鳃起到保护作用。五、控制池水透明度、COD 当池水透明度低于或COD低于适宜指标,应适量全池泼洒发酵过的有机肥或化肥以降低池水透明度和提高COD浓度。六、培养、控制浮游生物 1.精养鲢鳙或罗非鱼的池塘采用有机肥和无机磷肥相结合的方法培肥水质。贯彻抓两头(春秋两季水温低时施有机肥)带中间(夏季水温高时用无机肥),重施基肥(基肥占有机肥总量的60%70%),巧施磷肥以磷保氮的施肥原则。精养草、鲂鱼或鲤鱼的池塘,一般不施有机肥。追施有机肥要做到勤施少施,定点泼洒的方法。鱼类生长旺季根据水质情况可补充磷肥,保证有效磷在0.02毫克升以上。有效氮和有效磷比例达到35501。2.池水过肥,注入新水冲淡池水肥度。 3.池水老化,应排出一半池水后泼洒漂白粉,使之呈1毫克/升的浓度。次日注入新水至原水位。全池泼洒生石灰使池水呈弱碱性,5天后泼一部分有机氮肥,可使池水逐渐转好。 4.精养草鲂鱼或鲤鱼池塘应注意鳙鱼的搭配数量以控制浮游动物大量繁生,危害鱼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