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银饰概述.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87906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民族银饰概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贵州民族银饰概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贵州民族银饰概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贵州民族银饰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民族银饰概述.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典与美丽在“银化石”上绽放 贵州民族银饰概述在不久前结束的青歌赛上,贵州代表队蝉之声组合不仅以天籁之音征服了亿万观众,还以令人眩目的民族银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银饰,是贵州各少数民族酷爱的装饰品,华贵而典雅的银饰,成为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美学价值。最早明确提到银饰品的是明代翟九思万历武功录卷里记录的:“苗女喜带银圈”,在贵州通志里有则载有:“青布裹头,短裙赤脚及耳坠大环,带银项圈者为苗。”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关于侗族的服饰的记载有:“妇女之衣用银线贯次为饰。”“好戴金银耳环、多至三、五对,以线结于耳根。”由此可见,贵州少数民族银饰的出现,也绝非几百年的历史。贵州各

2、少数民族民间银饰工艺流传至今,已有很多工艺堪称绝活,很多图案纹饰实在贵州尚存,可以说是银饰品中的“活化石”。关于少数民族银饰,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在贵州黔东南雷山、丹寨的苗族中,就流传着关于银饰的有趣故事:“在很早的时候,苗族的婚配是男的嫁到女的家,可是男的经常外出不归家,就逐渐演变到女的嫁到男的家了。由于居住在深山,每当姑娘出嫁时,途中常遭到野兽的伤害,父母就给新娘备制了一套彩色艳丽斑驳、银光闪烁的盛装,叫做雄衣,头上佩带宽大的银角,身上环绕各式各样的银片及银铃,在深山老林行走时,各种银饰叮当作响,光彩夺目,显得威武的样子,野兽便闻风而逃。”贵州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银饰。布依族姑娘的银饰简

3、洁,主要是耳环、围腰链及手镯;水族姑娘的盛装银饰,主要有项圈、二、三条项链,项圈的造型又分两种,一种是菱形实心的,另一种是垂到腰际的宽大的呈半圆形的压领,做工极其精致,另外还有耳环和手镯;瑶族姑娘的银饰,头上从前往后插五根扁状微弯曲的银簪,正面呈扇形,前大后小,脖子上带二、三支扭曲实心银圈,胸兜衣上缀有三排约二厘米直径的圆银花片,戴大耳环和手镯;侗族妇女的饮食较多,有头花、银簪、耳环、项链、项圈、胸兜坠、银衣片、手镯、戒指等等,侗族男青年也爱用银饰,如项圈、手镯、银冠、烟盒等等,其中以从江县停洞的最为典型;苗族妇女的银饰最为突出,除了“胸兜坠”这种侗族特有的银饰以外,凡侗族男女所拥有的银饰种类

4、,苗族都有,另外,苗族还比侗族又多出银簪、银梳子、银角、压领等独具一格的饰品,苗族男子的银饰,则以台江县反排的最典型,有头花、项链、手镯、烟盒等。银饰在少数民族服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少数民族服饰,特别是盛装,最为昂贵的装饰物。据传,银饰最早只是辟邪秽、驱鬼蜮、保平安及光明的象征,后来却逐渐演变为贵与美的体现。拥有的银饰越多,便越富越美。这种观念几乎成为各少数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惯。所以每个家庭都不惜重银装扮自己的女儿。在民族地区,刚生下的小孩,如果不佩戴银帽,父母都不会满意;青年男子如果找到自己的心上人时,要把银手镯作为信物赠送给姑娘;姑娘出嫁时要穿上缀满各式各样银饰的盛装,整套银饰

5、竟有五十多种,重达八千克。因此银饰成为少数民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不但是每家每户甚至是一个村寨,拥有银饰的多少,往往成为勤劳、富有的象征,并因此受到别人的羡慕。少数民族银饰,还带有明显的地域特点,有时甚至是各少数民族或一个地区的重要标志。同一民族,因居住地区不同,在银饰上也有区别。从装饰美学的角度看,一套少数民族的盛装,也体现了这个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做民族盛装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青色土布,上面缀有色彩鲜艳的刺绣、素净的蜡染,另外在佩戴上各式闪光的银饰,加上发声的银片、银铃,打破了青色衣裙的单调感,而呈现出鲜艳斑斓、有静有动、有色有素、有声有光的综合效果,充分展现了少数民族在服饰上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才能。银饰,少数民族男女都有,妇女最多,但以姑娘的盛装最为突出。女的银饰包含了头花、银簪、银梳、银帽、银冠、银角、耳环、项圈、项链、压领、银披肩、围腰链、围腰花片、银衣片、胸兜坠、手镯、戒指等数十种,其中最大的是银角,最重的是项圈,最精细的是银帽,数量最多的是银衣片;男的银饰有头花、项圈、项链、手镯、烟盒等。花样繁多的银饰,是贵州少数民族服饰的一大特色,更是我国服饰中的一朵奇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