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全称需求规格说明书上篇承建方全称文件ISO版本控制文件概述文件名称项目全称需求规格说明书-上篇文件编号项目编号-XQGG-TOTAL编写人:起编日期:审阅:项目经理姓名日期:批准:项目经理姓名日期:受控状态:是否发布版次:V1.0文件页数文件修改记录时间修改人Version修改概要复核记录复核人职位日期QA姓名QAQA姓名QA目录1 引言41.1 项目背景41.2 编写目的51.3 定义61.4 参考材料72 任务概述72.1 目标72.2 用户特点82.3 假定和约束83 运行及开发环境93.1 运行环境93.2 开发环境93.3 技术架构104 总体需求描述104.1 整体功能说明10
2、4.2 主要流程说明114.3 集成关系124.4 用户和角色功能列表135 非功能性需求155.1 性能需求155.2 系统的可靠性需求175.3 系统的安全性需求175.4 系统的可扩展性需求195.5 系统备份191引言1.1 项目背景1.1.1 背景介绍“数字校园”首先是指一种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校园平台;其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办公空间、研究空间、教学空间等)、资源(如图书资料及专业数据库、教学案例与素材、网上专业咨讯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办公等)的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既对应又有本质不同的数字空间,拓展
3、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并将校园活动延伸到社区、SH;第三通过数字化过程,重新构造、规范学校教学、管理活动,形成基于数字化背景和全新教育理念的先进校园文化,实现现代化名校的发展目标。用户简称要通过建设数字校园,加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和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学习;强化资源整合,开展自建学习资源库和教学资源库;改善学校基本设施,实施无纸办公;深化管理应用,促进家校互动。初步完成各学科资源的建立,充分利用学校信息技术,依托宽带网络,建立一个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学校,以数字校园的创建为契机,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更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沟通模式,培养适应信息SH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全
4、面提高学校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建设数字校园,使“数字校园”环境与校园人文环境实现有机融合,信息技术应用在用户简称各方面实现全面渗透,教育信息化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建成真正的“数字化”学校。1.1.2 学校概况1.2 编写目的本需求分析说明书的编写目的,是为用户及分析人员充分理解本项目的需求而设立的,它说明了本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需求,明确标识各功能的实现过程,阐述适用范围及背景,提供客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功能,提供一个度量和遵循的基准。本说明书的预期读者为客户和开发者(指软件开发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维护人员)。1.3 定义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
5、母组词的原词组。1.3.1 术语或符号说明术语符号解释签收某个流程任务,如果从未打开看过表示未签收。以下术语是在用例描述中要使用到的用例描述说明此用例主要功能点。主事件流程描述将此用例所完成的事件过程分步骤进行描述。表示层规格用来说明在用例场景描述中某些显示界面的用户要求。当表示层规格在描述字段时,用*表示必输项,必输项和非必输项的综合代表了所有要用户选择和输入的字段。FCK全名FCKeditor,是一个专门使用在网页上属于开放源代码的所见即所得的文字编辑器。数据范围指某个教师被赋予相应角色后所能操作的数据的范围,包括校区、年级、班级、学科等。1.3.2 图示说明图示解释用例的执行者代表了一个
6、用例。一个用例就是用户想要完成的一个功能或特性。1.4 参考材料项目全称招标文件.doc项目全称投标文件doc项目全称合同.doc各次到学校进行需求调研的记录2任务概述2.1 目标加强学校门户网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选择能够实现长期发展的技术成熟开放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的门户网站。以CMIS为基础,进行深度应用软件开发已建成的CMIS系统可以作为校园管理的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要能够提取转换CMIS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校园管理的深度应用软件开发工作。基于CMIS系统,重新规划、开发、整合校园管理方面的各项软件。加强网络通信平台建设,提升对学生的数字化沟通水平学生家长提出愿意使用网络与学校的老师
7、保持沟通和联络,通过建设网络通信平台即时通信系统,可以提升对学生的关爱水平,特别是能够满足学生家长和学生成长记录的要求。2.2 用户特点1 .系统使用用户有一定的信息化工作经验;2 .系统的需求提供者希望简化部分现有流程,尽量减少一线教职工的工作量;同时增加沟通和信息的流通与共享;3 .校级行政干部主要通过系统对全校教务、教学、德育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尽量减少通过系统进行事务性的工作;4 .学校希望大量的纸质工作能够电子化,并且将所有的过程进行管理并存档,以便于以后的查询和统计分析;2.3 假定和约束1 .教师、学生的基本信息部分的来源于CMIS系统。由于CMlS系统中并没有全部教师、领导、
8、学生的全面完整的基础信息资料,因此假定来自CMIS系统的基础信息资料为正确不可变动的信息资料,在本系统中不做维护和变更;CMIS中不完整的、缺失的教师、学生、领导的基础信息资料,但同时本系统需要使用的,在本系统中维护并且不回传到CMIS系统中。2 .本系统中的教师、领导、学生的基础信息资料与CMIS系统中的记录发生矛盾的,原则上以CMIS系统中的系统作为正确的依据。3 .系统部署上线和初始化前的历史工作档案、教师工作记录、学生成绩、学生成长记录等历史资料不用录入到新系统;4 .系统记录的过程文档基本以各个业务工作过程的阶段性文档或者里程碑事件记录录入到系统中,尽量减少过程管理直接在系统中进行管
9、理;因为过程的管理中会涉及非常多的异常、分支流程,极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和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5 .教务、教学、德育的管理工作在权限分配上,最小粒度为具体的班级;向上分配权限的时候,以班级的整体为单位进行累加管理,最高到全校级别;6 .本系统的教务、教学工作以一个完整的学期展开,即教务、教学的工作周期的最小粒度是完整的学期;当工作进入到第二学期的时候,系统会对上一学期的业务数据进行封存,并启用下一个学期,开始下个学期的工作;3运行及开发环境3.1 运行环境本期数字化校园系统软件运行环境,在基于本期硬件采购的基础上,系统服务端具体运行环境如下:服务器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Se
10、rver2008R2运行环境Sunjdk1.6.0,Sunj2ee1.4应用服务器平台ApacheTomcat6.0数据库环境MicrosoftSQLServer2008R2邮件服务系统MicrsoftExchangeServer2010即时消息服务MicrsoftOCS2007系统服务端具体运行环境如下:客户端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XPVISTA7运行环境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7.08.03.2 开发环境开发平台WindowsXPSP3开发工具MyEclipse6.0版本管理CVS数据库管理MicrosoftSQLServer20083.3 技术
11、架构系统采用BS架构中流行的多层次结构,包括表示层、控制层、业务层和数据库访问层,实现层与层的分离,降低系统耦合度。表示层指与用户进行交互的上层应用界面;控制层是控制业务服务调用和控制页面转向的中间层;业务层主要描述业务逻辑,对业务逻辑进行封装,供控制层调用;数据访问层是对数据库底层访问的接口,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封装,对业务逻辑层的底层数据提供支撑。具体层次关系详见下图:4总体需求描述4.1 整体功能说明本期系统建设的整体结构分为四大功能平台:外网门户、内网门户、数字化校园应用、基础管理平台。外网门户:北京市用户简称外网由校园概况、校园D建、教学研究、德育之窗、国际部、心理健康、家校互动、招
12、生招聘等栏目组成。外网网站主要实现对外宣传、教学业务公开、信息交流等主要功能。外网门户作为展示北京市用户简称的整体形象的窗口,同时也是联系学生、家长的又一座桥梁。内网门户:作为外网门户与数字化校园应用结合的虚拟页面。有系统登陆权限的用户只能有一种登陆系统的方式:通过外网的指定区域登陆系统。用户登陆后,系统会为其展示内网门户页面。内网门户页面集成了外网后台管理的入口与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入口;同时为该用户显示学校通知公告、我的任务等信息,以便用户了解学校为内网用户发布的相关信息。数字化校园应用:为本次系统建设的重点应用,包括了学校的教学、学生德育、行政事务办公以及数字化资源管理等子系统。应用将学校日
13、常教学教务、教师的日常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德育情况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基础管理平台:负责管理本次系统建设的用户、角色、权限等部分,支撑包括外网门户、内网门户、数字化校园应用的三个部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即时消息管理、邮件管理、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管理、组织机构管理。4.2 主要流程说明学期初始化,发布招生信息,完成新生录取工作;,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调整;,班主任、年级组维护;,备课组、教研组维护;,完成课程设置,排课表等学期初-各类用户根据学期初始化后的角色分配,进行各自的工作。,班主任编写班主任手册;,教师编写教学计划、教案;,应听课数量设置等学期中/教师录入考试成绩;,教师完成课堂教学质量的监
14、控;,教师对特殊学生进行辅导,并填写辅导记录;,教师进行听评课记录;/教师布置作业,完成对学生作业情况的检查;,教师进行成绩统计分析、试卷分析;,教学处抽查教师教案,批改作业情况;,教师完善自己的成长档案;/教师、学生完善学生的成长档案。学期末,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等工作;,人事部门对教师进行学期末考核;,封存学期工作,封存后,教师不能进行各项工作的增、册h改工作;,如果为学年末,则需要进行学生毕业管理、教师年度考核等;4.3 集成关系为能充分利用已有投资的信息化资源及已有系统建设成果,本期系统建设的多个模块需要与外部系统进行系统集成。主要与市教委系统(CMIS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即时消
15、息系统、邮件系统等进行集成。与CMIS系统的集成将CMIS系统中的学生、教师基础数据导出成为格式数据文件,并使得本期建设的系统支持此格式数据文件;将该数据文件导入到本系统中获得学生、教师基础数据;将CMIS的学生成绩导出成为格式数据文件;将该数据文件导入到本系统中获得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将本系统维护的学生考试成绩数据导出为CMIS支持的格式数据文件;CMIS导入该文件可获得学生的考试成绩数据;与邮件系统的集成邮件服务系统是本期建设项目采购的一套邮件服务的产品,本系统将实现与邮件服务系统之间的统一用户管理、单点登录的功能。与即时消息系统集成即时消息服务系统是本期建设项目采购的产品,本系统将实现与
16、即时消息服务系统之间的统一用户管理、单点登录的功能。4.4 用户和角色功能列表根据需求调研,学校的实际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用户:用户说明校级行政干部学校一级的行政干部,具有更高的数据权限,可以查看全校范围内的教师、学生、行政干部的工作、数据;可以做诸多业务流程的最终审批、评定的工作;教务主任主管教务工作的人员;教学主任主管教学工作的人员;德育主任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综合素质、量化考核等管理工作;教研组长学校教研工作的中层管理人员;负责某学段、某学科(或某类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包括制定教研计划、评定批阅基层教师、一线管理人员的工作;备课组长学校教研工作的一线管理
17、人员;负责某学段、某学科(或某类学科)、某年级的教学、研究工作,包括制定备课组工作计戈U,评定批阅教师的教学档案等工作年级组长负责某学段一个年级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德育工作、教务工作、教学工作;任课教师负责某个学科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班主任负责某个年级、某班级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该班教师的考勤、学生的德育情况、学习成绩、与家长的沟通;学生管理本人在系统中的信息,查询本人学习成绩、德育情况,维护在学校的成长记录学生家长可以查询学生的学习成绩、德育情况、学生的成长记录等学生在学校的各方面具体详细的情况系统管理员负责维护系统用户、组织机构、权限等等管理功能的用户根据需求梳理和对每个模块需求的分析,数字
18、化校园系统需要涉及到如下角色:系统角色可操作功能模块管理员系统管理;基础数据;检查项管理;数据同步教师(所有教职工)教师成长档案袋;校务办公;考勤管理;门户首页管理办公室主任课程管理;考勤管理教务干事、教务主任基础数据;数据同步;学籍管理;校务办公;考勤管理;课程管理;招生管理;考务管理;教师成长档案袋教学干事、教学主任校务办公;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及试卷分析;教学计划;教案管理;作业管理;特殊学生管理;教师成长档案袋任课教师校务办公;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及试卷分析;教学计划;教案管理;作业管理;特殊学生管理;教师成长档案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考评备课组长校务办公;
19、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及试卷分析;教学计划;教案管理;作业管理;特殊学生管理;教师成长档案袋教研组长校务办公;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及试卷分析;教学计划;教案管理;作业管理;特殊学生管理;教师成长档案袋班主任学籍管理;校务办公;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及试卷分析;作业管理;特殊学生管理;学生成长档案;学生考评年级组长学籍管理;校务办公;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及试卷分析;作业管理;特殊学生管理;学生成长档案;德育干事、德育主任学籍管理;校务办公;考勤管理;课程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及试卷分析;作业管理;特殊学生管理;学生成长档案;学生考评;调查问卷教科
20、研主任、教科研干事教科研管理资产总保管员、资产校区保管员后勤管理学生成绩分析的个人成绩单;课程管理;考务管理;作业管理;学生成长档案;调查问卷学生家长家校互动;调查问卷5非功能性需求5.1性能需求类别名称项目结论外网最大非并发用户数5000人最大并发用户数500人内网最大非并发用户数为3500人最大并发用户数450人小结系统吞吐量响应10个页面请求秒业务请求的响应时间小于等于3秒5.1.1外网部分外网的浏览主要集中在学校各类相关成员的访问上,包括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等。外网浏览支撑的非并发最大用户数为:5000人,外网支撑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500人同时在线。外网后台维护功能统一由业主简称完
21、成,并发的在线数10个以内的用户。因此综合上述外网性能需求,外网需要能够承受的系统吞吐量约为:响应10个页面请求秒。外网对用户业务请求的响应时间小于等于3秒。5.1.2内网部分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及系统上线后覆盖的教职工业务工作范围,用户的操作频率较低,与频繁业务操作的交易类系统相比较,内网系统不要求教职工和学生在工作期间必须登录系统;相反,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授课的工作期间是不登录系统进行操作的。针对内网的性能优化,主要考虑数据库设计及编码两方面,数据库设计方面我们主要考虑数据完整性、主外键关系以及索引等,并对一些复杂统计的SqI语句进行调优。针对java编码方面我们采用了Spr
22、ing、Hibenlate提供的缓存技术来对系统做优化。因此需要系统支撑的最大非并发用户数为:3500人。内网系统支撑的最大并发用户数为:450用户同时在线。内网需要承受的系统吞吐量为:每秒钟10个并发请求;内网系统对用户业务请求的响应时间小于等于3秒。5.2 系统的可靠性需求类别名称结论备注数据敏感度一般数据精确度一般网络环境较好系统运行于千兆校园网的网络平台上,学校自己组建机房环境最大宕机时间小时级系统恢复时间小时级5.3 系统的安全性需求主机服务器采用高可用性结构,关键设备进行冗余备份,重要设备自身采用双电源模块、双接口卡等方式进行冗余,避免节点失效;操作软件和服务软件进行安全加固,堵住
23、安全漏洞。主机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系统安全性,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审计、维护及追踪记录;权限访问列表扩展的口令管理功能;登录限制功能;系统管理权限分配管理。Windows2008server操作系统可以满足以上需求数据库系统安全应至少满足以下要求:/数据库系统选用安全性能很高的SqlSerVer数据库;,数据库支持异机备份,通过配置实现数据库的自动异机备份管理;,数据库同时支持差异备份,每月进行一次完全备份,其他时间每周进行一次差异备份。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备份管理,并可以有效利用存储空间;/网络配置方面数据库服务器不直接暴露在外网,只允许相关服务器可访问;应用
24、软件安全主要是提供操作员的级别管理和各项操作的权限设置。提供授权界定系统操作的责任范围。应用安全的基础是身份认证。只有具有合法身份的客户才能访问授权的数据和服务,无权和非法用户的访问应当被拒绝。同时,还应保证身份的不可抵赖性,以利于操作记录的审计。身份认证一般采用“用户名+口令”方式,可以满足大多数数据和应用的要求。5.3.1 外网网站安全需求在外网网站的建设中,除了要进行上述系统级的安全防护外,对网站自身的Web网页安全也应有所考虑,如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常见的针对Web应用的攻击都必须进行防护:SQL注入防护:对于和后台数据库产生交互的网页,需要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全面的判断。
25、针对用户可以在可以提交正常数据的URL或者表单输入框中提交的精心构造的数据库查询代码,要进行严格过滤,避免泄露一些敏感数据,如管理员密码,保密资料等。跨站脚本攻击防护:由于网页可以包含由服务器生成的、并且由客户机浏览器解释的文本和HTML标记。如果不可信的内容被引入到动态页面中,则无论是网站还是客户机都没有足够的信息识别这种情况并采取保护措施。应该避免攻击者利用跨站点脚本的提交,完成脚本攻击,如JaVaSCript、VBScriptActiveXHTML或Flash等内容,都必须进行屏蔽,不能运行用户提交上述脚本内容到服务器后台,从而保证系统安全,不会发生截获帐户、更改用户设置、窃取和篡改co
26、okie等攻击行为。5.4 系统的可扩展性需求要求系统在业务应用方面具备良好的扩容性,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部分扩展需求,在一段时间内无需重复性投入,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数据层、应用层、展现层和功能需求等方面的扩容性,保证整体系统框架支持分布式部署,保证未来的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可以完全依托于现有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5.5 系统备份类别名称结论备注备份周期每天每天凌晨1点自动运行增量备份备份内容数据全面备份及增量备份只针对数据,按照每周进行一次全部备份,每天做增量备份的原则进行备份方式人工配置、系统自动完成每次运行都生成运行报告,无论成功或失败存储位置各服务器本地硬盘要求系统的备份工具、备份方式有比较高的稳定性。备份工具不能经常出现问题,或者备份内容能够少出差错,以利于数据的恢复。备份的数据内容需要全面的反应系统的业务数据。备份工具要求操作简单,自动化完成定制的备份数据要求。同时备份时需要考虑不能影响正在运行的系统性能,通过分时段、分数据批次等方式进行。在系统定期完成系统备份的同时,每周日将该周产生的增量备份文件和周全备份文件存储至另外的文件服务器保存,并刻制光盘进行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