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505916 上传时间:2021-08-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员大会领导讲话开工动员大会讲话 同志们: 今日的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讨论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统一思想、动员部署,在全市快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_。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化调研,先后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党政联席会,仔细学习省委领导同志有关讲话精神,对推动我市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进行专题讨论,形成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商量稿)。此稿已在会上印发,待征求看法后正式下发执行。稍后,段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盼望大家仔细学习领悟,抓好实行。下面,依据会议支配,我先讲几点看法。 一、统一意志,勇于担当,

2、快速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新_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是市委、市政府深化实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站位中原经济区建设全局,精准研判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顺应进展规律,满足群众热望,是一场重大而深刻的_变革。我们必需深刻理解、精准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充分认识其在我市经济_进展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进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进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

3、_进展,实现共同富有。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工业化进展到肯定程度,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是进展不行逾越的阶段。传统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快速进展的过程中,也消失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等诸多城市病。推动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克服传统城市化的弊端,实现经济_的协调持续进展,这也是由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的省情、市情决定的。新型城镇化新在四个方面:一是进展理念新。新型城镇化,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协调进展的新路子。二是城镇体系新。新型城镇化所构建的是四级城镇体系,增加了新型农村社区这一层次,强

4、调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县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作用,发挥小城镇的关键支撑作用,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构建各层级城市协调进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三是实现途径新。新型城镇化坚持中心城市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并重,强调农民进城和就地转化并行,是包含了农村的城镇化,是包含着工业和农业进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着眼于农民、涵盖了农村,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四是产业支撑新。新型城镇化四级城镇体系的产业支撑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强调产业集聚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紧密结合,强调现代农业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支撑作用,将现代农业纳入了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产业体系之中,实现了

5、各层次的产城融合,产城互动。新型城镇化不等于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协调进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新村建设,不是简洁的迁村并居,是按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的社区,实现了农民就地市民化。 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对于促进持续求进、奋力赶超具有战略意义。 首先,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_快速进展的内在要求。,我市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城镇化加速进展的关键阶段,具备了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基础和条件。但从总体上看,受多种因素影响,

6、我市城镇化进展相对滞后,服务业比重偏低,城市的综合承载力量不强,已成为影响经济_进展的突出问题。我市将来进展的最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也在新型城镇化。我们必需顺应趋势,遵循规律,把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作为事关经济_进展全局的大事要事来抓。格外是在当前经济形势简单严峻的大背景下,在赶超进展的关键时期,快速启动新型城镇化,不仅能够产生大规模的生产性投资需求,而且能够释放巨大的的生活性消费需求。据测算,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带动3倍于农民的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劲的拉动作用。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就抓住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赶超进展的牛鼻子。 其次,加快新型城镇

7、化是实现三化协调进展的必定选择。新型城镇化一肩挑两头,一头连着新型工业化,一头连着新型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进展中具有重要的双向带动作用,居于引领地位。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能够加速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新型工业化供应更大的进展空间; 能够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新型农业现代化进展制造条件。市委作出了两轮驱动、三化协调进展的战略部署,新型工业化这一轮,我们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狠抓产业集聚区建设,正在逐步做大做强;新型城镇化这一轮驱动力还不够强,尤其是县域中心、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得还不够,还不能真正发挥对三化协调进展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需把新型城镇化

8、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动,实现资源要素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拓展持续进展空间,引领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协调科学进展。 第三,加快新型城镇化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区域间的竞争主要是中心城市实力的竞争,比的是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量和辐射带动力量。我市地处豫鲁冀三省交界,是中原经济区对接京津、融通沿海的前沿,在区域经济进展和产业分工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具有不行替代的战略地位与功能作用。目前,我市与周边相比,中心城市规模偏小,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承载力量不强,与我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定位和担当的进展责任不相适应。面对日趋激烈的区域

9、竞争,我们必需强力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大做强市、县、镇三级中心城市,培育整体竞争优势,把我市打造成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融合链接示范区、中原经济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连接融合的前沿、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四,加快新型城镇化是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新企盼的重大举措。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追求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是民之所需、民之所盼,是广阔群众的迫切愿望,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这些年来,我们坚持科学进展、统筹城乡,持续办好了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改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美好指数得到不断提高。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

10、,距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格外是广阔农村仍旧保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日新月异的城市进展存在着巨大反差,随着新生代农民进城务工,接触城市文明,这种反差更加剧烈。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市、县、镇、社区四级城镇体系建设,就是要变革农民传统的生存方式,让广阔农民过上城市生活。我们必需顺应群众意愿,组织带领群众,坚决不移地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凡必干之事,越早干越主动,越晚干越被动,晚干不如早干。我们必需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对于推动赶超进展的重大战略意义,讲政治、讲大局,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快速行动,掀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_。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实现我市

11、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深化实行_,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历史机遇,根据4321进展思路,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以做大做强市县镇三级中心城市、加快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支撑力量为基本路径,加大政策引导,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13363城镇空间布局,努力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进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3363是对我市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概括,就是建设以1个市域中心城市和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3个城市组团为重点,

12、以南乐县、范县、台前县3个县域中心城市为承接点,以60个小城镇为支撑点,以3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的四级城镇体系,打造主城组团辐射带动、县城前沿连接、小城镇连接顺畅、新型农村社区星罗棋布,各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目标是:到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市域中心城市人口力争超过80万人; 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三个组团人口分别力争超过15万人、15万人和10万人;南乐、范县、台前三个县域中心城市人口分别力争超过15万人、15万人和10万人;镇区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达到20个;建成新型农村社区40个,人口达到20万。 到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

13、上。市域中心城市人口力争超过100万人; 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三个组团人口分别力争超过25万人、20万人和15万人;南乐、范县、台前三个县域中心城市分别力争超过20万人、20万人和15万人;镇区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的建制镇达到40个;建成新型农村社区80个,人口达到40万。初步形成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分工有序、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环境优美舒适的城乡统筹进展新局面。 实现上述目标,必需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不断增加其承载力量和辐射带动力量。中心城市在我市新型城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局性战略支撑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更是

14、首要任务。各县(区)、市直各部门必需牢固树立中心城市意识,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切实抓好市、县、镇(乡)三级中心城市建设,以中心城市大突破带动经济_大进展、大跨越。一要着力抓好一中心三组团建设。建设一中心,就是要强力推动建成区综合提升和新区建设,着力打造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建成区综合提升,要坚持改造、建设、训练、管理四管齐下,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当务之急,要强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建设。城中村是城市的伤疤,也是城市的乱源。推动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必需将城中村改造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根据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规划先导、合理布局,整片改造、安置先行,统筹兼顾、多方共赢的原则,扎实推

15、动尧当、戚城、娄店等23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力争2021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内全部城中村改造任务。旧住宅小区、棚户区、大杂院是影响城市形象的焦点,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难点,必需下决心、下真劲、动真格,强力改造。底前要力争完成大杂院改造。要加快推动成功路东延、石化中路等建成区路网项目建设,加快火车站站前路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强力推动中原市场、劳动市场、大庆市场等市场改造建设。要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狠抓城市六乱治理,严格城市市场监管,加大城乡结合部尤其是入市口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决消退城市脏乱差现象。新区建设,要根据三年见成效、五年成规模的目标任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要加强

16、与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尽早获批。要坚持规划先行、基础设施跟进、项目统筹开工。要切实做好新区起步区概念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城市水系、风貌景观、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加快建设并完善新区起步区路网、电网、供水、供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引黄调蓄水库、训练园区、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商检海关商务综合办公楼、移动公司通信生产楼等一批项目,统筹推动行政、文化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结合水系规划和引黄调蓄水库、引黄入冀补淀段工程建设,实施濮水河、马颊河、第三濮清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让城市之水动起来、活起来、清起来、灵起来。以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

17、动各功能分区建设,建成一批整体布局完整、功能特色鲜亮、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综合体,努力打造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的现代复合型城区。加快三组团建设,就是要加快县城、清丰县城、工业园区三个副中心城市组团建设。县、清丰县、工业园区要围绕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区空间进展规划,高点定位、及早谋划,加强与主城区的融合互动,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对接,着力打造空间相对独立、基本服务功能完善、产业支撑有力的城市组团。要加强电力电网、网络通信,供气、供水、供热、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建设完善的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加强对城市的改造提升和绿化亮化,因地制宜构建各具特色的水系,提升宜

18、居水平。要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务区(街)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服务区域、带动周边的核心载体和第三产业加快进展的增长点。二要着力抓好县域中心城市建设。县域中心城市是县域经济进展的强大支撑。南乐、范县、台前要打造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善、承载辐射力量强的县域中心城市。要根据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市场运作、突出建设、强化管理的思路,科学定位,突出优势,彰显特色,以现代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要突出内涵式进展,完善功能,提升品位。重点要抓好城中村、旧城片区改造,做好城市街道、沿街建筑、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力争2021年基本完成综合提升任务。要加快新区建设,拉升标杆,适度超前,进一步提

19、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要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建成完善的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合理布局训练、医疗、文化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涵盖商贸、居住、休闲消遣等功能的综合商业街区和商业综合体; 以城市公共游园、县乡道路、村镇四周为重点,推动城乡绿化一体化。主动开展创建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做强做美城市。三要着力抓好小城镇建设。注重发挥中心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切实打造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根据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好基础、建管并重的原则,以促进城镇扩域、增容、升级为目标,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成为连接县域中心城市、辐射新型农村社区,特色鲜亮、设施完善、经济繁华、和谐宜居的小城市。全面推动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镇区延长,提升供电、供水、通信保障力量;完善小城镇生活居住、文化训练、医疗、体育、_保障、集贸市场等配套功能。鼓舞具有肯定特色产业基础的乡(镇),规划建设新城和专业园区。加快推动撤乡建镇,力争5年内全部完成乡改镇。落实好鼓舞乡(镇)加快经济进展及城镇建设的政策,调动乡(镇)加快进展的主动性,大幅度提升乡(镇)的综合经济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