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的晶体 郑全.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541498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大镜下的晶体 郑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放大镜下的晶体 郑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放大镜下的晶体 郑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大镜下的晶体 郑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大镜下的晶体 郑全.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科学放大镜下的晶体的教学设计郑全 教材分析:放大镜下的晶体是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4课内容。本单元是按照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顺序编排的,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和生命世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展开。本课将带领学生进人另一个新的观察领域一晶体世界。晶体指组成物质内部的微粒按一定空间次序排列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学情分析:1、学生经过几年科学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他们活泼好动,喜欢质疑,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手能力。2、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上较差,需要在教学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认识周围常见物质

2、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 3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准确画图的能力。 4了解晶体用途。5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观察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学难点:制作晶体。 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放大镜、糖、食盐、碱面、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学生活动手册。 2演示材料:图片(投影)。教学过程:一、观察美丽的晶体1、上节课我们用放大镜观察了小小的昆虫,今天我们要运用放大镜来看一些物质。糖、盐、碱面、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质,首先请你在科学记录本上画一画这四种物质的小颗粒。生分别观

3、察糖、味精、盐、碱面,在肉眼下和在放大镜下发生的变化?2、放大镜下的白糖、盐、碱面、味精的小颗粒,借助放大镜观察糖、盐、碱面、味精这四种物质的小颗粒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也可画在书上第页方框中)3、关于晶体,交流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形状。(食盐和白糖、碱面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读一读第页关于晶体的内容,欣赏第页各种晶体的图片(投影)。老师也可搜索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二、制作晶体1、晶体的形成 同学们可能会有这

4、样的疑问: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像糖、盐、碱面、味精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了这样的形状?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2、制作我们的晶体(已经制作的晶体)瞧,这便是用蒸发的方法得到的盐的晶体,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好吗?师提供一些浓食盐溶液,让学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酒精灯慢慢烘干。待水分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注意,玻璃片需远离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热量烘,老师自己要先试验一下,用这样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

5、体。)3、拓展活动我们得到的晶体很小,你们看老师这里却有一个很大的盐晶体,你知道是怎么制成的吗?参考第7页的方法,课外尝试制作一个更大的晶体。板书设计: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 像食盐、 白糖、碱面、 味精的颗粒那样 规则几何外形固体 教学反思:本课以食盐、碱面、味精、白糖为例,通过放大镜观察物质世界的某些晶体结构特征。课前除了为每一个小组准备现成的晶体观察材料之外(食盐、碱面、味精、白糖)。而制作这些晶体的液体,应早做准备,以免影响教学。在观察食盐、碱面、味精、白糖晶体时,应强调先用肉眼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样子,然后再安排利用放大镜观察晶体的活动,并再次记录,进行对比。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放大镜下的晶体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晶体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小结晶体的科学概念。 通过观察分析,认识了晶体特征后,应结合媒体图片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晶体图片,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像雪花晶体这种越是奇妙而漂亮的,越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晶体的观察兴趣。制作一个大晶体,有一定难度。作为拓展活动,也就有弹性了,激发他们制作大晶体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