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相关知识解读.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544589 上传时间:2021-08-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平衡相关知识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白平衡相关知识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白平衡相关知识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白平衡相关知识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平衡相关知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平衡相关知识解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口平衡相关知识解读白平衡相关知识:何谓暖?何谓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光线,一般有太阳光、灯胆光、光管光、蜡烛光等在摄影领域常见的色温值,通常介乎2000K- 10000K之间,以5000- 5600K为中性的色温点,如正午时段的阳光。偏暖为低色温,见红光较多,如烛光及灯胆光,大约在2000 - 3000K左右;而偏冷色为高色温见蓝光较多,大约是7000K或以上,如阴天密云下的光线。不同光源所产生不同的色温,会影响到被照对象的色彩表现。蜡烛光约 2000k黄昏或日落2000-3000k晴天近午阳光4000-5500k阴天密云 7000-10000k烟花的情况较特殊,因为其光源不断变化

2、,但色温偏暖,而且更要考虑背景大厦的色调环原,所以建议设定时用 3000-5000k 之间的色温值。白平衡相关知识:寻找相片的白色人眼在辨色方面有颇高的灵敏度,可在大部份情况下辨别到白色的对象。但相机的感光组件则不如人眼,如果偏离了中性色温太远,在感测上无法修正,会令相片出现偏色问题。最常见是灯胆光下,远低于正常色温时,色调会偏黄,特别是人的肤色会特别难看,所以要将过暖的颜色“调冷”去中和,令相中对象的发色表现像日光照射下一样正常。而调校的基本原则,就是让原本白色的东西,在不同色温下仍看到白色,以之为“白平衡”。那为何没有“黑平衡” ?因为黑色在任何色温下的表现也是一样,所以以黑色作为基准是无

3、法达到色温修正的作用。在菲林年代,菲林的预设色温通常为日光使用,约5500-5600K,如果遇到偏离的色温,就要加有色滤镜去修正颜色,即遇到暖色时用冷色滤镜,反之冷色时用暖色滤镜。不过在数码年代,感光组件具有色温修正的功能,可以因应场合去调节色温范围。这是自动白平衡(AWB)F在室内暖色光管下出现的效果(左),如 果AW既法还原被摄者的颜色,而相机又支持RAW可以在后期更改RAW的色温彳1去修正(右)。一般数码相机都已有自动、日光、密云、钨丝灯、光管、闪光灯及手动模式。不过每部机的表现都有差异,如果相机受到设计局限,如自动白平衡的侦测范围大约在 4000-7000K左右,遇偏离中性色温更夸张的

4、环境时,就会显得无能为力,必要时就需要用预设色温收窄范围,或用手动白平衡。以下是松下相机手动输入色温(K) 的画面,可以看到左手边色温表由下至上有蜡烛、灯胆、日光、阴天、阴影等选项,数值介乎2500- 10000K室内光为日光型光管,当数值为5400K时,与日光管的色温相近,所以可以看到背景都是白色。输入的色温和光管对应,所以显示色调正常,背景是正常的白色。输入低至2500K,日光管色温比输入的色温高,所以变成“相对 冷”的色调,显示也会变青蓝。输入至10000K,日光管色温比输入的色温低,颜色会变得偏黄。试用灯胆照明,输入数值为2600K,与灯胆光色温相近,背景也 可以显示成白色。输入 54

5、00K 时,灯胆光色温比输入的色温低,所以变成相对暖的色调,变得橙黄。再输入至10000K,灯胆光色温比输入的色温差距拉宽,颜色会变得更加偏红黄。看到这个输入色温后,也许大家是否开始理解到,相机对不同色温的表现,是一个相对性的调校,如果现场的色温比相机设定的色温较高或低,色彩就相对显得冷或暖。当色温和相机设定的色温相符合时,就能使颜色变得正常。白平衡相关知识:色温相关工具一览选择 (1) :白纸或18%灰卡如果想得到较准确的色温,可以使用手动模式输入 (PresetWB) 。过程并不复杂,只要依照相机的程序在光源下对着白纸或18%灰卡拍照,得出来的色温就能贴近光源的数值。不过要留意的是,如果你

6、使用随身带备的 A4 纸,由于纸的颜色不一定是纯白,多数略为偏蓝,得出来的色温可能会有偏差,所以建议使用中色调灰卡避免色调偏移。灰卡特别适合用于商品摄影,可保持色调统一。一般高质素的灰卡售价大约 200 港币左右,使用后要妥善保存免受潮或光照,因为有机会变色。如要求色温准确度很高的话,建议一年更换一次。其中一款18%灰卡选择(2) : SpyderCube及 SpyderCheckr坊间的工具其实也不乏选择,例如SpyderCube,设有三个颜色分别为白、18%灰及黑色,分别可测量到高光、中色调及暗影在不同光源下的色彩表现。使用时将 SpyderCube置于场景中,并用RAW自 摄,用自动白平

7、衡也没问题,事后只要在RA他色温时挑选白色部份,就可以在该色温下还原正确的颜色。之后只要将RAW勺色温数值输入至其他相同光源的图片,那就可以确保每张图片的一致性,方便后期时不用每张图片都要调校一次,非常方便。DatacolorSpyderCube而另一个有相若功能的工具是SpyderCheckr ,用法大同小异,主要分别是SpyderCheckr 可以进一步对照其他颜色,对相机的颜色偏向有更精准的调校,调好后可以输出一个纪录文件(Template 或Profile),日后使用只要输入至 RAV片即可。DatacolorSpyderCheckr选择 (3) : expodisc另一个方法,就是事

8、前测色温,最易用莫过于 expodisc 。这个产品只在设定手白平衡时放在镜头前端,expodisc的金麦镜会将光源散射,变成灰卡一样的效果。 Expodisc 的最大好处是调校后,现场拍摄就可实时看到效果,而且可以应付较复杂的光源,特别是室内光。调好白平衡后,可省去大量后期要再估计调整的问题,省了不少时间。与SpyderCube 比较, expodisc 是讲求实时修正的效率,减少后期,而SpyderCube是讲求一致性。expodisc小秘方 (1) :闪光灯如何调白平衡相机通常都会有一个预设闪光灯的白平衡,不过这只适用于机内闪灯作为全部光源的情况。然而在一般使用闪灯拍摄的情况下,主体很多时都会同时受闪灯及现场环境光影响,变成了混合源的复杂情况。相机的快门愈慢,感亮度设定愈高,现场光所占的比例便愈重。所以与其使用固定的闪光灯色温,不如用自动白平衡,同时使用RAVWt双重保险。小秘方 (2) :错了的色温有用吗?当你知道掌握正确色温的时候,也是时候去玩弄一下色温了。有时不是一定每张图都要见到白色才叫正确。例如人人都喜欢烛光表现的暖色调,纠正后反而索然无味,所以明白自己想要的效果,就自然知道该甚么时候去转色温。例如想在晴天拍出一种像黄昏的效果,又或想拍出日系的青白色冷调,你再重温上面输入色温的方法,就知道如何用色温制造效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