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程序.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571000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程序.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程序一、 背景记录1、 猪的临床症状2、 不同猪的发病阶段(早、中、晚、解剖前宰杀还是解剖前已死亡)3、 解剖病变(保存好照片)二、 分离用培养基1、 常用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2、 非常用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沙门氏菌选择性培养基三、 病料的选取和保存1、 首选来自刚宰杀后的活畜禽或死后2-4小时内的畜禽2、 得到病料后应该立即进行细菌分离,分离细菌前最长保存时间(在4冰箱内)最好不要超过3-4小时。分离细菌前应将病料保存在4冰箱不得放入-20冰箱。分离细菌后如需要根据细菌生长鉴定情况来决定病料用途(需再次接种、需再次触片、需接种动物等等)可先将病料暂存4冰箱

2、,但不得超过2天。一般情况下分离细菌后应及时将需长期保存的少量病料分装到塑料瓶中进行记录保存,多余的病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四、 分离路线1、 选择分离细菌的目标脏器:根据疑似疾病和病理变化确定,一般选病变比较严重的脏器做为分离细菌的目标脏器,并选择脏器的病健交界处做为细菌分离的最终部位。一头猪应该选择多个脏器或部位分离细菌。并对不同部位细菌在整个疾病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评价,如:心血中的细菌多为全身感染分布的病原;关节、肠道、创口、及肺脏则可能只是局部分布的细菌。)2、 分离细菌一般采用鲜血琼脂培养基划线培养、怀疑存在只能在巧克力培养基上且需要一定二氧化碳才能生长的细菌(如: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

3、肺炎放线杆菌等)感染时、应同时采用巧克力培养基划线、放到烛缸进行培养。划线时应该在做到无菌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取较大的一块组织或较多量的分泌物、先在培养基表面涂布一小片区域,然后弃去病料再用接种环从涂布区域开始进行划线。这样一方面可保证分离到病料中的细菌,另一方面也能保证长出单个菌落为进一步鉴定提供方便,同时也为评价病料中细菌含量及不同细菌数量比例的评价提供依据。 如果病料来自病程较长或死亡动物且细菌种类复杂、难以确定病原菌的情况下、可考虑分离细菌的同时取病料接种小鼠、再从小鼠分离细菌,二者互为参考。3、 细菌的鉴定步骤 生长特性及形态观察, 显微镜镜检, PCR鉴定, 测序鉴定一种细菌的鉴定并不

4、一定都得经过以上4步鉴定,能确定细菌种类即可。4、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5、细菌的保存每一种细菌经鉴定后均应进行编号保存6管到-80冰箱,保存2管到-20冰箱。并及时记录到细菌档案中,鉴定清楚的菌种及时送交3-4管至余老师处。6、 细菌血清型的确定及致病性分析有目的的选取分离到的细菌进行进一步实验。五、 每月进行一次病案讨论细菌鉴定人员需进行全面的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病料接收时间、地点、临床背景资料(免疫背景、流行情况、发病情况、死亡情况、畜主处理情况、效果),病变图片、该病料相关(该场的抗体检测结果、病原检测结果)的实验室诊断结果、最后处理(最后与畜主的联系及建议事宜)。细菌鉴定人员报告完毕后再由大家进行讨论分析。同时细菌鉴定人员应整理好病案讨论记录。细菌分离鉴定工作值班表姓名在前的为主时间姓名2012.03王湘、张桂华2012.04钱辛、贺名叶2011.05张桂华、王湘2011.06贺名叶、钱辛2012.07王湘、张桂华注意事项:1、值班人员应该同颜老师联系,要求其有病料来时及时告知,便于进行记录采样。2、值班人员应注意及时订购培养基,不可出现有病料却没有培养基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