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576051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创设.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概述【目标导航】1.了解基本概念:环境、幼儿园环境以及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2.掌握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基本原则,能根据原则分析幼儿园的环境创设。3.懂得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摸拟的环境创设。4.知道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材料特点与使用技巧。【案例展示】活动室中央,椅并椅,肩靠肩,整整齐齐地坐了四排小朋友。除了第一排的幼儿外,其余的不是抬头望,就是左右摇晃,都希望看到老师手中拿着的一本小小的图画书。这时有个孩子站了起来,但马上有人推他,老师放下图画书高声说:“不要吵!小琪坐下来。”过了五六分钟,坐在后排的幼儿,有的开始东张西望、搔头弄耳,有的则从

2、口袋里掏出东西和邻座“研究”,有的干脆“爬”下椅子,坐在地上玩椅子,教室里杂音愈来愈大。老师猛抬起头,喊道:“老师在讲故事,你们怎么这么吵?小明,你手上拿了什么东西?给我!你们都不想听故事,那老师不讲了!”案例中“画面”,幼儿教师或许已习以为常,认为这是幼儿园的工作特点之一。其实不然!这其中隐含许多问题,而幼儿园环境存在不宜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幼儿的教科书和良师。哪么什么是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材料有哪些特点以及如何使用?本章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概念一、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的相关概念

3、(一)环境环境问题是人们天天碰到的问题。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诸如人们常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条件。幼儿对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当今幼儿教育中,环境正在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越来越多地引起学前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二)幼儿园环境一说到幼儿园的环境,我们头脑里立刻就会浮现出一幅活泼可

4、爱的画面:逼真的卡通动物“活跃”在幼儿园的大门口;一幅稚趣美丽的墙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区域;绿茸茸的草坪被绿树围绕着;还有阳光下五颜六色的滑梯、攀登架美观整洁,卫生安全,绿化达标以及富有儿童情趣都是我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与布置的一个要求。其实,幼儿园环境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对于幼儿来说,一切可作用于幼儿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筑设施、人际关系以及幼儿园、家庭、家庭所在的社区中发生的事等等,都构成了影响幼儿发展的现实的周围环境。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部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涵盖幼儿园所有室内外的活动设施设备。包括房舍、庭

5、院、运动游戏场、绿地以及有关的设施设备;幼儿园走廊、门厅、活动室、午睡室、科学发现室等的墙面、窗户的装饰和布置;活动区域的设置等。正因为如此,我们把物质环境称为显性环境。幼儿园人文环境,包括幼儿园人际环境和文化环境,它是指教育观念和保教水平。幼儿园的人文环境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内涵、灵魂,它包括幼儿园的园风面貌;办园的指导思想;教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服务作风;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幼儿园的情感氛围;幼儿园各种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等。它是人们身临其中能够体会到的一种氛围,因此,我们把它称为隐性环境。幼儿园环境是“第三位教师”,“不说话的教师”。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

6、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是入园幼儿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幼儿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成长。(三)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 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情景。它能将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是幼儿园工作的基本要务,专门为幼儿设计与布置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环境,是充分发挥幼儿潜力、促进幼儿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条件。因此,设计与布置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幼

7、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每一位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幼儿教师必备的一项能力。幼儿园的环境设计与布置主要包括:幼儿园空间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幼儿园墙饰的设计与布置、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幼儿园校园节日庆典活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等方面。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各种选择、适应、改造等能力,设计和布置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作为教师,应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运用整体规划原则将幼儿园进行合理的布置,并将教育意图蕴藏于幼儿园环境及活动材料中,让孩子在内容设计丰富而又井然有序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发现学习,使幼儿获得成功和自信,促进幼儿整体性发展。二、目

8、前我国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存在的问题(一)重美化轻教育主要表现为一些幼儿园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布置方法不是从教育幼儿的角度出发,较多的是停留在幼儿园环境的整洁、有序、美观上。主要是为了装饰而装饰,完成布置任务;只追求外在形式,而不注意发挥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二)内容的片面化主要表现为内容比较简单、零散,缺乏整体布局意识。把环境设计与布置仅仅理解为活动室的墙面布置和几个区域创设,忽视人文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极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三)空间利用不够充分表现在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只重视室内和墙壁的布置,忽视幼儿园内其他空间对幼儿教育所隐藏的作用,使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功能大打折扣。(四)忽视幼儿的主体

9、性为了环境设计与布置的完美性,往往由成人“自编、自导、自演”,很少让幼儿参与,幼儿只充当教师设计与布置环境的观赏者。教师大多根据自我的需要考虑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很少考虑幼儿的提议和感受,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以及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目前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五)固定多变化少有的幼儿园环境设计与布置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急于求成,仓促上马。有的幼儿园环境一旦设计与布置完成,空间的安排缺乏变动性,甚至一年或者两年不变。环境设计与布置的内容很少把环境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综合起来。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原则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

10、动场地、玩具教具等有形的物质条件必须要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对幼儿的身体或心理没有危险和安全隐患,并不会造成幼儿畸形发展。安全是我们进行环境创设的最基本的原则。 首先,必须保证幼儿园园舍建筑安全。这就要求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建筑材料必须健康,耐用。相关的配套设施如:护栏、楼梯踏步、阳台等都应经常检修维护,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幼儿园的活动空间和人数,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如果班级人数过多,密度太大,将会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同时会给孩子造成紧张不安的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发展。走廊和过道也需要注意防滑,幼儿常进出的门,在用料和形式的选择上,也应该从幼儿安全的角度出发,将安全事故的

11、发生率降到最低。其次,幼儿园里的教学用具必须安全。园里的桌椅柜的角应为钝角,不同界面相交处应为圆弧形。教学中应采用坚固性比较好、不易破碎、无锐边利角、无毒、无害。无细小零件脱落的材料。要做到清洁卫生,定时清洗消毒。室外游戏场所则更加要定期检查维护。地面的铺面应能防止幼儿跌倒或摔跤。二、教育性原则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考虑它的教育性,应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要注重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应该考虑两点:首先,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在环境创设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就不能重此轻彼。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

12、认知活动,设置读写算等区域,而缺少幼儿健康、社会、审美教育等环境,在创设发展幼儿社会性的环境时,只提供幼儿社会认知的环境,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环境考虑很少,等等,这都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次,依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对环境设置作系统规划,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当教育目标确定后,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现有的环境因素中,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可以利用,哪些环境因素是要创设的;需要幼儿家庭、社区做哪些工作;等等,应将这些列入教育计划并积极实施。三、童趣性原则童趣是幼儿园的核心灵魂,作为设计者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生理和审美特征,要

13、理解幼儿的欣赏需求,在幼儿园环境设计中,不管是建筑物、陈设、家具、运动娱乐器械等设施的造型,还是墙饰、景点的色彩等都要符合儿童的审美情趣,其造型要有童趣特征。主动寻求并设计出更加适合幼儿视觉感受的形象造型、色彩以及环境氛围。如室内外家具、陈设和装饰品的造型要尽量采用儿童喜爱的动、植物和人物形象来进行艺术处理;造型要奇特,有趣味,有生命力;色彩要鲜艳、明快、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墙饰内容不能枯燥乏味,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生动有趣,并能唤起他们去认识,去了解,去想象,去创造;建筑等造型要富于变化。只有充分把握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认知能力,精心创造令孩子们百看不厌的理想环境,才能使幼儿在充满童趣的童话世界里

14、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四、幼儿参与的原则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要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环境加班加点,而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难得更换一次。因而环境对于幼儿没有持久的吸引力。教师应将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融入课程,以便对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如有一位教师组织幼儿谈话活动,起初的主题是环保问题乱扔垃圾的问题。后来,谈话延伸到计划外的新话题“北京申奥”,孩子们

15、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教师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教育价值,于是引导幼儿讨论决定在墙壁上制作“奥运主题墙”并制订了计划。孩子们请爸爸妈妈找相关资料,制作奥运标志、田径场、环形跑道、看台等,画出了各种表情形态的观众和运动员,并进行了设计评比。这个活动通过幼儿集体构思、游戏、调查、制作和家长参与等过程,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真正展示和发展了任务意识、有目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讨论、决策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五、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幼儿园自身经济条件,勤

16、俭办园,因地制宜办园。所有的幼儿园都应当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教育,给幼儿提供物质条件时,应以物质条件对幼儿发展的功能大小和经济实用性为依据,如:图书架主要是放置图书,供幼儿阅读的,可取几根木条,做成可以放书的许多小格,钉在墙上,幼儿易拿易放,又不占地方,墙边再放几把小椅子,幼儿看书也方便。这样做,节钱省料实用,何乐而不为呢。此外,根据本园需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也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有的山区盛产竹子,利用它可以做一些积竹,高跷,供幼儿玩游戏;农村幼儿园用三合土铺的活动场地,就比起水泥地省钱又安全。第三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方法一、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在环境创设以及与环境交往中,教

17、师引导全班幼儿或几个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集思广益,相互启发,选择或确定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与环境和材料互动的方法。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主题和内容往往是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感兴趣的活动中派生出来的。比如幼儿对教育活动中的某个主题活动特别感兴趣,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引导幼儿对这一主题的内容进行讨论,派生出有关这一活动的墙饰、窗饰、门饰或者区域活动布置。 案例:主题墙饰“柳树”在“柳树”的主题活动中,幼儿在第一次观察柳树后,展开了讨论:幼儿A:柳条长长的。幼儿B:柳条像小姑娘的长辫子,甩来甩去的。幼儿C:柳条像蛇,倒挂了下来。幼儿D:风一吹,柳条就飘了起来。谈话后幼儿开始第一次画柳树,布置主题墙饰。幼儿

18、几乎都从树干上发散性地画出柳条,然后在柳条上直接画出小雨点似的叶子。第二次观察柳树的树叶,幼儿展开讨论:幼儿A:有些叶子大一点,有些叶子小一点。幼儿B:有些叶子全长出来了,有些还是细长的卷在一起。幼儿C:我发现叶子有一点点尖,中间有点胖,靠近叶柄的地方有点圆。幼儿D:我发现叶子中间还有一条线。教师:那叫叶脉,叶脉很多,有点像什么?幼儿D:有点像网。我还觉得叶子边上有点刺,不光滑。幼儿A:大叶子有(刺),小叶子没有(刺)。幼儿E:叶子是从柳条的叉叉上(枝杈)长出来的。在仔细观察和讨论后,幼儿表现的柳树就细致多了:垂柳长长的枝条上会长出许多小枝,柳叶互生在柳枝上,而且还在“小雨点”边上画了许多短小

19、的线条于是,否定了前一次环境布置中柳树的造型,作了进一步修改。从这一过程我们明显地看出,主题深入了,幼儿获益了,主题的成效也通过环境创设体现出来了。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1)最好在幼儿已具备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2)讨论的问题要围绕环境主题,具体明确。(3)在讨论中要让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善于倾听同伴的回答。二、探索法探索法就是让幼儿在环境中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地解决问题,自己亲自获得知识。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与环境和材料交往的积极性。案例:某班在搬迁活动室时,教师事先把那些精美的壁画和墙饰都拆除掉。 幼儿来到时,面对空荡荡的活动室,他们产生了和教师一起布置墙面的想

20、法,这个想法得到了教师的赞同和支持。教师当即鼓励幼儿自己设计他们感兴趣的、想表达的内容,他们用绘画、粘贴、剪贴等布置活动室墙面,幼儿布置墙面的积极性很高。在这过程中,幼儿学到了绘画、手工等多方面的知识,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随着墙饰内容的不断增加变化,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也在不断提升。运用探索法要注意:(1)创设的环境和提供的材料是幼儿探索力所能及的。(2)独立探索应与教师的指导结合起来,使幼儿探索不断深化。(3)教师要在幼儿探索中帮助他们找出所探索的问题与他们已知事物之间的联系。(4)教师要指导幼儿组织已有知识来促成探索,以提高幼儿探索的兴趣和质量,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心。三、操作法

21、操作法是教师指导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习惯的基本方法。操作法在环境创设以及交往中被普遍使用,在幼儿操作中,教师要养成观察幼儿操作材料的习惯,找到借以了解个别幼儿的能力、技巧和情感等线索,逐渐了解幼儿在挖掘自己的潜能中达到了什么程度,激发了什么兴趣、特长,表现出哪些弱点,教师以便更加清楚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材料和机会才能适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案例:线画墙饰教师带领幼儿参观纺织厂、毛衣加工厂、毛线专卖店。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线和各种线编制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幼儿讨论,并对各种线进行分类,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各种线布置墙饰。线贴画:将皱纹纸搓成绳子贴在画好的图样上。线印画:拿着线绳的一端

22、,在线绳上蘸上颜色后随意放在纸上,然后拿开,让纸留下线绳的痕迹;拿着线绳的一端,在线绳上蘸上颜色后,垂直将线绳放在纸上,用另一张纸压在上面。抽出线绳,拿走上面的纸,让纸上留下线绳的痕迹。线条与音乐:教师与幼儿讨论如何用不同的线条表现舒缓与欢快的音乐,然后让幼儿听音乐用线条作画。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将线贴画布置成墙饰。墙饰创设中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通过参与、操作,在各方面得到了发展。运用操作法要注意:(1)鼓励幼儿动手。(2)对操作提出不同的要求,哪怕是在原来操作的基础上稍稍提高一点要求。(3)首先允许幼儿操作错误,同时引导幼儿纠正操作错误。(4)操作的方式要多种多样,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四、评价法

23、幼儿园环境的评价是对环境质量的评价,包括对幼儿适应环境的评价,对幼儿的环境创设和互动行为的评价,对教师的环境创设效果的评价。运用评价法要注意:(1)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作用于环境。(2)促使作用于环境的结果为幼儿所感知和体验。(3)用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方式引入新经验。第四节 幼儿园环境与材料 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身心安全相适应的舒适环境,无论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家长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还是幼儿为自己提供的材料,都是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服务的。因此,在材料的选择、配备、投放、安全使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材料的类型构成我们可以把材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按材料的来源可以分为

24、: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周围环境中可以利用的零星材料;按需要购置的材料等。(二)按收集的途径可以分为:幼儿自己寻找的材料;幼儿家长帮助收集的材料;幼儿教师收集的材料;幼儿园己有的材料;幼儿园新配备的材料等。(三)按材料的材质可以分为:纸类;布类;朔料橡胶类;木类;金属类等。(四)按材料的成型情况可以分为: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成品材料;辅助材料等。(五)按材料的最终表现形式可分为:操作所用材料;制作展示材料等。二、材料的配备要求(一)多种类:可以是纸类的(如纸盒)、布类的(如口袋)、木类的(如积木)、朔料类的(如插朔)、泡沫类的(如泡沫块)、蔬果类的(如萝卜)、贝类的(如螺蛳壳)等。(二)多

25、质地:可以是光滑的(如镜子)、毛糙的(如沙子)、硬的(如石子)、软的(如橡皮泥)。(三)多色彩:配备的材料要色彩丰富、鲜艳、要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四)多功能:配备的材料要便于幼儿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易于变化,在激发幼儿操作欲望的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操作活动需要。可以说,种类繁多,质地不一,色彩丰富的材料,为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幼儿操作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材料的投放要求(一)材料的投放要求1.由易到难。幼儿年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对环境材料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幼儿的不同要求,有的放矢、分层次地投放材料。比如在全国闻名的陶都宜兴,宜兴丁蜀镇中心幼

26、儿园根据陶艺制作的过程,在幼儿园内设置了泥塑馆、成型馆、装饰阁和雕刻苑四大块,在幼儿了解制陶过程的基础上,让不同兴趣和水平的幼儿有不同的选择:泥塑馆是为发展缓慢的幼儿设置的,他们可在其中捏泥成型,或平面,或立体;雕刻苑和装饰阁是为小肌肉群发展较快的幼儿设置的,他们可在其中装点成品,或雕刻、或堆花。另外,该园还每月更换活动材料,如前一个月重点堆花,提供的材料有模板、无釉素坯瓶、盘,提供各色、各类的泥,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使用模板定型后堆花,能力较强的幼儿便可直接在瓶、盘上堆、贴花,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有提高和收获。2.以物代物。创造性是主体性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表现。创造性在不同年龄的个体身上也表

27、现出不同的水平差异,但在不同个体身上也有发展模式的差异。就是说,即使在较低阶段的个体身上,也可能有发达的创造样式。在我们看来,幼儿奇特的幻想力就是这样一种样式。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幼儿的这种幻想力。材料投放的技巧对幼儿这种幻想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物代物的材料,比许多现成的玩具更能激发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想象,更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根据幼儿知识经验和游戏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诸如冰棒棍、洗衣粉桶、饮料瓶(罐)、白纸、碎皱纸、包装盒等,引导幼儿利用这些物品创造性地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又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富有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

28、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如在分类游戏给娃娃喂饭中,可以将“饭”(材料)随意分类,也可以按材料的特征分类、如按颜色分类、按大小分类、按形状分类等。又如在组成游戏袋鼠妈妈中,可以看总数找点子分合式,也可以看点子找数字分合式,可以让幼儿自己填分合式中某一部分数,也可以是总数,分合式让幼儿自己填写。这些难易不同的操作材料,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感,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有所发展。4.科学有序。(1)同一区域,多层材料。同一年龄的幼儿在理解、操作、表达等方面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材料的投放应体现一定的差异性,以适应不同发

29、展水平的幼儿的需要。如大班的语言阅读区可投放看图讲述、连环画讲述、续编故事、拼图讲述等多层材料,幼儿可按自己的意愿和水平进行选择活动。(2)同类区域,不同材料。根据幼儿的不同兴趣和学习特点,在同类区域中投放不同的操作材料,在大班的手工区中除了投放常用的纸、笔和颜料以外,还投放有吹画的管子、粘贴的棉签、喷射的无针针管和牙刷、印染的树叶等。(3)合理更换,增强趣味。第一是提供新材料。当幼儿已经掌握了材料的不同操作方法,不再对材料产生兴趣的时候,教师应考虑及时投放新材料,加强操作的难度和趣味性。如为幼儿提供“百宝箱”,里面备有盒子、瓶子、积木、各种废旧玩具等,供幼儿开放性、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材料。一个

30、纸盒,在娃娃家活动中,幼儿可以把它当成电视机;在手工区活动中幼儿则把它装饰成机器人;在数学区活动中幼儿可用来做积木;在语言区活动中幼儿把它当成讲述用的小火车车厢等,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和使用这些材料。第三是提供幼儿身边的材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身边的、可反复操作的材料更容易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农村幼儿园,周边既卫生、数量又充足的可利用的黏土、树叶、稻草、秸秆、竹子、松果等,幼儿用松果镶嵌成鳄鱼、刺猬、仙鹤,用稻草搓绳、扎稻草人,用黏土做自己喜爱的玩具,用竹子编结,用树叶粘贴等,这些材料来源便捷,种类多,又少花钱,幼儿熟悉且喜欢。(二)教师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1提

31、供数量足够的材料。2强调材料的共有性和分享观念。3提供可以互助合作活动的材料。4提供可以操作探索活动的材料。5提供可以延伸集体活动的材料。6提供可以让幼儿讨论和扮演角色的材料。四、材料的安全与使用(一)材料的消毒与安全1使用前对材料进行检修、确保材料的牢固,不使用农药容器。2保证材料坚固性比较好,不容易破碎,无锐边利角,无毒,无细小零件脱落、无碎片或钉子等不安全隐患。3尽量做到轻巧、美观、容易保持清洁、可以清洗、可以消毒、符合卫生要求,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交往和操作时有舒适感。4在利用自然物时,避免接触有毒植物。5需要嘴部接触的材料(如吸管),卫生要保证,数量要充足,以免幼儿在使用和交叉使用中传染

32、疾病。(二)材料的开发与使用1材料的开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和利用它们,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让广大教师建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观和价值观。”如宜兴张渚镇是一个四周群山怀抱、竹木葱茏、茶园飘香的地区、该镇的幼儿园教师动脑筋、想办法选用一些随手可得的自然材料和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和幼儿一起设计制作了一大批具有山区特色的、经久耐用的、深受幼儿喜爱的器材和玩具,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区域。如他们用竹子制作成竹高跷、竹车、竹梯、竹马、拉力器、竹圈等。引导幼儿自制玩具,加强对玩具的开发研

33、究,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区域中的游戏活动离不开玩具,它是游戏的工具,是游戏的物质支柱。我们主张游戏玩具的开发应当建立在收集自然物,生活中无毒、无害、废旧、半成品等材料的基础上。自制玩具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力所能及的、愉快的操作活动,它将比教师教导的活动引发更多的心智反思,而且自制玩具是随着游戏的需要而产生的,伴随游戏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它总是能符合幼儿的愿望。幼儿的自制玩具可以专门在活动室设置一个幼儿自制玩具区域,在这个区域里投入由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的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可以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出各种玩具,也可以引导幼儿根据游戏的需要制作玩具。2材料的使用。人手一份:材料是幼儿活动的

34、媒介,凡是参与活动的幼儿必须每人拥有一份操作材料。数量适宜:材料过多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数量适宜的材料才能保持幼儿活动的兴趣。逐渐出现:提供给幼儿的许多材料在结构和操作要求上是有差异的,教师不能一下子全部抛给幼儿,而应根据材料操作的难易逐渐投放。先看后玩:当幼儿接触新材料的时候,要养成先看后玩的习惯,以避免幼儿一下子失去对材料的探索欲望和兴趣。这里的看,是指对材料的外形、构造、质地、玩法、功能等的了解。如果幼儿由于认知和经验水平有限,无法了解的时候,教师应及时介入,给幼儿提供适当的帮助。自己取放:从小班开始,教师就要注意养成幼儿自己取放材料的好习惯,并逐渐让幼儿自己管理区域中的材料。参考文献:1 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汝茵佳.幼儿园环境与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陈幸军.幼儿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赵娟.幼儿园环境布置与玩教具制作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5 杨枫.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