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复习说课案.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578714 上传时间:2021-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复习说课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复习说课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复习说课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复习说课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复习说课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复习说课案 将乐城关中心小学 揭金清我今天将要说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十二册总复习中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一课。首先我向大家介绍我的说课的流程: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五个步骤。一、教材分析:1、教材简析: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十二册总复习的内容。是在学生直观的认识了立体图形,并初步掌握关于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梳理交流,进一步巩固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知识形成体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能熟练地解决生活中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更进一步地学习打下坚实地基础。2、教

2、学目标:依据“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一课标精神。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整理复习活动,回顾梳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及内在联系。2)、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教学重点和难点:毕业总复习,旨在通过帮助学生复习疏理六年来所学的知识,是一次知识

3、大的整合、梳理和再提升。所以,本课我确定的重难点是:教学重点:通过整理复习梳理,明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的及内在联系,建立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及体积的完整知识体系。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复习,整理相关知识。三、说教法 因为这节课是几何知识的复习课,重在回顾梳理,难在拓展提升。教学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已有自己的思维和一定自学能力,并且他们在六年的学习中已学习过立体图形的知识,没有了新课的“新鲜感”,同时不少同学也遗忘较多。如何调动学生兴趣一同回顾、梳理、提升知识

4、,发展空间观念?是本课的主要任务。所以我采用回顾交流法,直观演示法、观察发现法,巩固练习法等多种方法来落实我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思、多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如下的学法:课前预习法,自己归纳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应用能力。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情及教学内容,结合我校“三主五步”教学模式,我的教学程序分为:理、练、问、拓、评五个环节。(一)理 回顾梳理是复习课的特色,也是本课的核心。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两步。第一步,创设情景,启动思维。教学中通过课前

5、谈话,突显复习的重要,通过说一说“求什么”,揭示课题。第二步,梳理知识,形成体系。这是教学的主轴,教学中我安排了:1、交流分享,自我完善认识。学生已有立体图形的知识,课前要求学生认真整理所学知识,做好课中交流的准备。通过交流,学习借鉴好的复习整理的学习法。2、集中汇报,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在组内交流基础上,全班按照教师的表格整理法,交流汇报,完成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单,形成知识体系。并让学生明确表格整理法的优点。3、回顾推导过程,促进理解,丰富学生认知表象。记忆公式、运用公式是目的,回顾公式的推导,能丰富认知表象,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学中我让学生先闭眼回忆公式推导过程,再请同学选择自己记忆

6、最深的向同学介绍。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公式的理解。4、观察比较,寻找内在联系,提升认知水平。在学生初步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体积公式,观察表面积公式,寻找出内在的联系,提升认知水平,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练 梳理知识,形成体系,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认知有差异,怎样即关注到学困生,又能激发中上生,达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是我教学追求。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即练和拓两个环节。练,重在直接应用公式,旨在巩固所学,是一个保底要求。本课中我设计了看图说算式、判断、选一选、只列式不计算四个练习。 (三)问 在练的基础下,我安排了一个质疑

7、问难的环节。质疑问难是学生应有的一种学习能力,也是尊重学生主体,人本主义教学的一项要求。通过问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生学习情况,解决学生的疑和惑,提高课堂的实效。 (四)拓 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课堂教学的追求。适当拓展,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需要。教学中我设计了沙堆的问题、实心球的问题和一个直柱体体积等三个层次练习,目的在培养学生活用知识,拓宽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了解“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五)评 评,是评价反思。可以是学习方法、策略的评价与反思;可以学习所获、学习表现的评价与反思。教学中,通过“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满意吗?”等问题,让学生反思课堂、反思自己,促动学生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学习。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浓缩,它应利于教学的回顾,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的再现。我的这节课的板书简洁明了,反应出了本课主要是对比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不同,完善学生立体图形知识的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